一种回弹铰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41855阅读:7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回弹铰链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应用于头枕内部的铰链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回弹铰链。
背景技术
汽车座椅以及沙发的靠背通常都采用铰链连接一个可以直立和后翻的头枕部,用户可以通过铰链调整头枕的倾斜角度,从而取得最佳的舒适效果。然而,目前的铰链并不具备回弹功能,用户在离开汽车座椅或沙发时,还需人工地把头枕直立起来,使用起来十分的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使用方便,具有回弹功能的回弹铰链。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回弹铰链,包括以下结构第一活动支架,其下部开设有长条形的第一槽孔, 其上部设有第一连接片;第二活动支架,其上部设有第二连接片,第二连接片与第一连接片铰接;第一角铁,其铆接在第一活动支架的第一槽孔内,且可沿第一槽孔滑动;第一弧形连接片,其以第一活动支架、第二活动支架的铰接部为圆心,其一端与第一角铁铰接,另一端与第二活动支架的第二连接片铰接;卡簧,其一端与第一活动支架、第二活动支架的铰接部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一固定柱与第一活动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柱位于第一活动支架的第一连接片上。优选的,第二活动支架的下部也开设有长条形的第二槽孔;该回弹铰链还包括以下结构第二角铁,其铆接在第二活动支架的第二槽孔内,且可沿第二槽孔滑动;人字形连接片,其两脚与第一活动支架的第一连接片固接;第二弧形连接片,其以第一活动支架、第二活动支架的铰接部为圆心,其一端与第二角铁铰接,另一端与人字形连接片的顶部铰接。优选的,人字形连接片的中部设有一个以第一活动支架、第二活动支架的铰接部为圆心的套环。优选的,第一活动支架、第二活动支架的铰接部为第一铆钉,第一活动支架、第二活动支架均与第一铆钉的一端活动铆接,第一铆钉的另一端设有卡槽,卡簧的一端插装在所述卡槽上。优选的,所述固定柱为第二铆钉,第二铆钉的一端与第一连接片铆接,卡簧的另一端挂装在所述第二铆钉上。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在第一活动支架、第二活动支架的铰接部位上增设了一卡簧,利用卡簧回弹原理,使本实用新型的铰链具有回弹功能,当用户离开汽车座椅或沙发后,不必人工地把头枕直立起来,使用起来十分的方便。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回弹铰链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第一活动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第一铆钉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回弹铰链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的人字形连接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第一活动支架;11、第一槽孔;12、第一连接片;121、铰接安装孔;122、铆接安装孔;2、第二活动支架;21、第二连接片;22、第二槽孔;3、第一角铁;4、第一弧形连接片;5、第一铆钉;51、卡槽;6、卡簧;7、第二铆钉;8、第二弧形连接片;9、第二角铁;13、人字形连接片;131、脚;132、顶部;133、套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以便于更清楚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思想。实施例一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回弹铰链,包括以下结构第一活动支架1,其下部开设有长条形的第一槽孔11,其上部设有第一连接片12 ;第二活动支架2,其上部设有第二连接片21,第二连接片21与第一连接片12铰接;第一角铁3,其铆接在第一活动支架1的第一槽孔11内,且可沿第一槽孔11滑动;第一弧形连接片4,其以第一活动支架1、第二活动支架2的铰接部为圆心,其一端与第一角铁3铰接,另一端与第二活动支架2的第二连接片21铰接;所述铰接部可为第一铆钉5,第一活动支架1、第二活动支架2均与第一铆钉5的一端活动铆接,即第一活动支架 1的第一连接片12上设有铰接安装孔121,第二活动支架2的第二连接片21上也应设有铰接安装孔(图未视),第一连接片12的铰接安装孔121应于第二连接片21的铰接安装孔重合,第一铆钉5的一端就是活动铆接在这个重合的铰接安装孔上,第一铆钉5的另一端还设有卡槽51。以及卡簧6,其一端与第一铆钉5固定连接,即卡簧6的一端插装在卡槽51上,卡簧6的另一端通过一固定柱与第一活动支架1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柱位于第一活动支架1 的第一连接片12上,具体的,所述固定柱为第二铆钉7,第二铆钉7的一端与第一连接片12 铆接,即第一连接片12上设有铆接安装孔122,所述铆接安装孔122应与铰接安装孔121具有一定的偏心距离,第二铆钉7的一端就是铆接在铆接安装孔122上,卡簧6的另一端挂装在所述第二铆钉7上。本实施例为小型化单边型的铰链结构,适用于局促的安装空间。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把本实施例的回弹铰链安装到头枕内,当第一活动支架 1与第二活动支架2的夹角为180°时,卡簧6为正常状态,没有发生形变,头枕为直立状态;当用户把头部依靠在头枕上时,第一活动支架1受压转动,第一活动支架1与第二活动支架2的夹角为锐角,卡簧6受到挤压,发生了形变,存储了一定的回弹势能,头枕为弯曲状态;当用户离开时,卡簧6回弹至正常状态,带动第一活动支架1回复到原始位置,使头枕自动直立,从而,用户不必在离开时人工地把头枕回复到直立状态,使用起来十分的方便。[0027]实施例二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还增加了第二角铁9、人字形连接片13、第二弧形连接片8部件。具体的,第二活动支架2的下部也开设有长条形的第二槽孔22 ;第二角铁9,其铆接在第二活动支架2的第二槽孔22内,且可沿第二槽孔22滑动;人字形连接片13,其两脚131与第一活动支架1的第一连接片12固接;人字形连接片13的中部还设有一个以第一铆钉5为圆心的套环133,该套环133内的留空区域便于第一活动支架1、第二活动支架2装配铰接;第二弧形连接片8,其以第一铆钉5为圆心,其一端与第二角铁9铰接,另一端与人字形连接片13的顶部132铰接。本实施例为双边型的铰链结构,适用于具有较大安装空间的头枕,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相比,具有更好的稳定性。本实施例的回弹原理与实施例一相同。此外,铰接部、固定柱的结构不限于铆钉的形式,还可以是销钉等,或者,固定柱也可以是与第一活动支架一体成型的凸柱。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变形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回弹铰链,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结构第一活动支架,其下部开设有长条形的第一槽孔,其上部设有第一连接片;第二活动支架,其上部设有第二连接片,第二连接片与第一连接片铰接;第一角铁,其铆接在第一活动支架的第一槽孔内,且可沿第一槽孔滑动;第一弧形连接片,其以第一活动支架、第二活动支架的铰接部为圆心,其一端与第一角铁铰接,另一端与第二活动支架的第二连接片铰接;卡簧,其一端与第一活动支架、第二活动支架的铰接部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一固定柱与第一活动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柱位于第一活动支架的第一连接片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弹铰链,其特征在于,第二活动支架的下部也开设有长条形的第二槽孔;该回弹铰链还包括以下结构第二角铁,其铆接在第二活动支架的第二槽孔内,且可沿第二槽孔滑动;人字形连接片,其两脚与第一活动支架的第一连接片固接;第二弧形连接片,其以第一活动支架、第二活动支架的铰接部为圆心,其一端与第二角铁铰接,另一端与人字形连接片的顶部铰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弹铰链,其特征在于,人字形连接片的中部设有一个以第一活动支架、第二活动支架的铰接部为圆心的套环。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回弹铰链,其特征在于,第一活动支架、第二活动支架的铰接部为第一铆钉,第一活动支架、第二活动支架均与第一铆钉的一端活动铆接,第一铆钉的另一端设有卡槽,卡簧的一端插装在所述卡槽上。
5.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回弹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为第二铆钉,第二铆钉的一端与第一连接片铆接,卡簧的另一端挂装在所述第二铆钉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回弹铰链,包括以下结构第一活动支架,第二活动支架,第一角铁,第一弧形连接片,以及卡簧,卡簧的一端与第一活动支架、第二活动支架的铰接部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一固定柱与第一活动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柱位于第一活动支架的第一连接片上。本实用新型在第一活动支架、第二活动支架的铰接部位上增设了一卡簧,利用卡簧回弹原理,使本实用新型的铰链具有回弹功能,当用户离开汽车座椅或沙发后,不必人工地把头枕直立起来,使用起来十分的方便。
文档编号B60N2/44GK202294378SQ201120390689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3日
发明者卢伟 申请人:卢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