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发动机驱动风扇的大排量多功能送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46008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航空发动机驱动风扇的大排量多功能送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消防排烟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驱动风扇的大排量多功能送风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城市的居住、办公场所,公共娱乐场所,超市商场,石化工厂,大型仓库等,使用了大量合成装修材料,发生火灾后,产生大量有毒烟雾,不仅阻挡视线,造成人员逃生困难,而且是致人吸入中毒死亡的主要因素。统计资料显示,城市火灾死亡者中有85%左右的人是死于有毒烟雾。烟雾还阻碍消防人员进入火场救人灭火。为此,现代消防灭火战斗中辅助使用了排烟消防车,用其产生的强风吹除和稀释有毒烟雾,改善火场救援条件。近些年来我国陆续引进了国外的排烟消防装备,如法国的MVU280型排烟消防车,德国的陆虎60排烟消防机器人等,国内也有多家消防车生产企业投产排烟消防车。我国在煤气、天然气、危险化学品物质的生产、运输、存储中,发生意外泄漏事故时,在事故抢险救援现场,需使用排烟消防车吹散、稀释泄漏出的有毒、易燃易爆气体,防止发生燃爆或中毒伤亡事故。但是,国内外生产的这些排烟消防车存在着如下缺陷一是以液压马达为动力驱动排风扇,尚需汽车发动机带动液压泵为其提供动力源,经两次能量转换后能量损耗较大,限制了排烟机功率的提高,从而直接影响到火灾现场的排烟降温效果。受车辆尺寸的限制,目前能使用的动力源功率(功率均小于300KW,其中航空活塞发动机功率只有200KW)均不大,因此排风机的风量与风压都较小,效果不佳。当采用航空涡桨发动机时,由于扇叶迎风角度固定,若要使风量大,则启动时功率过大,使航空涡桨发动机启动困难;若要启动容易,则风量又会变小。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航空发动机驱动风扇的大排量多功能送风装置,排烟机功率高,风量大,效果好。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航空发动机驱动风扇的大排量多功能送风装置,包括汽车底盘,汽车底盘上设置有水罐,水罐连接有水泵系统,汽车底盘上还设置有旋转机构,旋转机构上设置有升降平台与俯仰机构,升降平台与俯仰机构上固定有导风筒,水泵系统与导风筒连通,导风筒内部设置有排烟机总成。本实用新型特征还在于,导风筒的形状为圆筒形进气口,中间为圆筒形通道,末端为收敛形喷口。排烟机总成包括在导风筒内设置航空涡桨发动机,导风筒套接在航空涡桨发动机的外部,在航空涡桨发动机的输出轴上安装风扇,整流罩通过整流片安装在导风筒的壳体内;导风筒、航空涡桨发动机、风扇和整流罩设置在同一轴线上;导风筒和航空涡桨发动机设置在升降平台上;航空涡桨发动机的排气口设置有三向的导流管,导流管的汇接处设置有转向装置,导流管与导风筒外部的远距离送风软管连接,导风筒出口端设置有细水雾喷□。风扇包括由4-12片铝合金或碳纤维高强度轻质材料制造的扇叶组成,扇叶插入到扇叶架上的扇叶叶柄内并且与偏心轴连接,偏心轴设置在可沿风扇轴线方向运动的滑块的横向滑槽内,汽缸与滑块连接。本实用新型的航空发动机驱动风扇的大排量多功能送风装置,其 显著优点(I)将体积较小、重量较轻、功率大、可靠性高的航空涡桨发动机用于驱动风扇,使输入功率增至1650kW以上,与航空活塞发动机(功率氺200kff)相比,其功率更大,驱动叶片动能更强,其导风筒直径可达到2m左右,从而获得更大的风量与更高的风压;(2)通过将航空涡桨发动机的排气导向导风筒内排气方向,进一步增大了排风量,风机的出口风速达120m/s,风量达到800000 1000000m3/h,气流喷射距离大于150m ; (3)通过在导风筒出口周边加装细水雾喷口,含有细水雾的强风可强化驱烟除尘,降低火场温度,稀释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的效果。(4)扇叶迎风角度可调,通过调整扇叶角度变大,有效降低排烟装置启动所需功率,使航空涡桨发动机顺利启动;启动后,调整扇叶迎风角度变大,以增大风量。

图I是本实用新型大排量多功能送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排烟机总成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风扇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A-A向剖视图。图中,I、汽车底盘,2、水罐,3、水泵系统,4、升降平台,5、旋转机构,6、俯仰机构,7、导风筒,8、航空涡桨发动机,9、导流管,10、细水雾喷嘴,11、风扇,12、整流罩,13、整流片,14、远距离送风软管,15、转向装置,16、扇叶,17、扇叶叶柄,18、偏心轴,19、滑块,20、汽缸。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航空发动机驱动风扇的大排量多功能送风装置的结构如图I所示,包括汽车底盘I,汽车底盘I上设置有水罐2,水罐2连接有水泵系统3,汽车底盘I后部还设置有旋转机构5,旋转机构5上设置有升降平台4与俯仰机构6,升降平台4与俯仰机构6上固定有导风筒7,水泵系统3与导风筒7之间连通,导风筒7内部设置有排烟机总成。导风筒7的形状为圆筒形进气口,中间为圆筒形通道,末端为收敛形喷口。本实用新型中排烟机总成的结构如图2所示,导风筒7内设置航空涡桨发动机8,导风筒7套接在航空涡桨发动机8的外部,在航空涡桨发动机8的输出轴上安装风扇11,风扇11由4 12片扇叶组成,该风扇11用招合金或碳纤维等高强度轻质材料制造。整流罩12通过整流片13安装在导风筒7的壳体内,导风筒7、航空涡桨发动机8、风扇11和整流罩12设置在同一轴线上;导风筒7和航空涡桨发动机8安装在升降平台4上。航空涡桨发动机8的排气口设置有三向的导流管9,三向导流管9的汇接处设置有转向装置15,航空涡桨发动机8的排气口出的风通过转向装置15导向导风筒7的吹风方向排出,同时导流管9与导风筒7外部的远距离送风软管14连接,进行远距离送风。导风筒7出口端设置有细水雾喷口 10,细水雾喷口 10喷出方向与风向一致。 本实用新型中风扇的结构如图3、图4所示,扇叶16插入到扇叶架上的扇叶叶柄17内并且与偏心轴18连接,偏心轴18设置在可沿风扇11轴线方向运动的滑块19的横向滑槽内,汽缸20与滑块19连接。当滑块19在与风扇同轴的汽缸20推动下沿风扇轴线方向运动时,可带动扇叶16绕自身轴线转动,从而改变扇叶16的迎风角度。本实用新型大排量多功能送风装置的使用过程是,在导风筒7出口端周边加装细水雾喷口 10可喷出细水雾,喷出方向与风向一致。安装在导风筒7内的航空涡桨发动机8驱动风扇11转动,产生的强风和细水雾一起向外喷出,同时通过转向装置15可引至导风筒7外部接远距离送风软管14进行远距离送风。由升降平台4、旋转机构5和俯仰机构6可调整导风筒7的指向和姿态,从而使强风准确指向需作业的空间,以达到排烟除尘,稀释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降低火场温度的目的。水罐2内的水通过水泵系统3输出压力为O. 8 I. OMPa、流量为20L/s的水,通过喷雾嘴11喷射出流量为4 6kg/s、粒径小于IOOym的超细水雾。平台5可水平旋转±360°,可将排烟筒升到4m高度,并仰俯+27。、-6°。经试验和检测,以下相关参数显示获得了很好的实施效果导风筒的直径约2m左右;导风筒出口处的风速120m/s ;距导风筒出口 150m处测得的风速3 4m/s ;导风筒出口处风的流量大于950000m3/h ;超细水雾的平均粒径D(V,O. 5) < 100 μ m当大气温度为30°C,相对湿度为48%时,距导风筒出口 30m处测得的气体-超细水雾射流的温度为25°C。
权利要求1.一种航空发动机驱动风扇的大排量多功能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汽车底盘(I),汽车底盘(I)上设置有水罐(2),水罐(2)连接有水泵系统(3),所述汽车底盘(I)上还设置有旋转机构(5),旋转机构(5)上设置有升降平台(4)与俯仰机构(6),所述升降平台(4)与俯仰机构(6)上固定有导风筒(7),所述水泵系统(3)与导风筒(7)连通,所述导风筒(7)内部设置有排烟机总成。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航空发动机驱动风扇的大排量多功能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筒(7)的形状为圆筒形进气口,中间为圆筒形通道,末端为收敛形喷口。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航空发动机驱动风扇的大排量多功能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机总成包括在导风筒(7)内设置航空涡桨发动机(8),所述导风筒(7)套接在航空涡桨发动机(8)的外部,在航空涡桨发动机(8)的输出轴上安装风扇(11),整流罩(12)通过整流片(13)安装在导风筒(7)的壳体内;所述导风筒(7)、航空涡桨发动机(8)、风扇(11)和整流罩(12)设置在同一轴线上;所述导风筒(7)和航空涡桨发动机(8)设置在升降平台(4)上;所述航空涡桨发动机(8)的排气口设置有三向的导流管(9),导流管(9)的汇接处设置有转向装置(15),导流管(9)与导风筒(7)外部的远距离送风软管(14)连接,所述导风筒(7)出口端设置有细水雾喷口(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航空发动机驱动风扇的大排量多功能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11)包括由4-12片铝合金或碳纤维高强度轻质材料制造的扇叶(16)组成,扇叶(16)插入到扇叶架上的扇叶叶柄(17)内并且与偏心轴(18)连接,偏心轴(18)设置在可沿风扇(11)轴线方向运动的滑块(19)的横向滑槽内,汽缸(20)与滑块(19)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航空发动机驱动风扇的大排量多功能送风装置,包括汽车底盘,汽车底盘上设置有水罐,水罐连接有水泵系统,汽车底盘上还设置有旋转机构,旋转机构上设置有升降平台与俯仰机构,升降平台与俯仰机构上固定有导风筒,水泵系统与导风筒连通,导风筒内部设置有排烟机总成。本实用新型的航空发动机驱动风扇的大排量多功能送风装置,排烟机功率高,风量大,效果好。
文档编号B60K25/02GK202357950SQ20112054212
公开日2012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6日
发明者刘典, 程尤佳, 谭俊川 申请人:陕西凌云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银河消防科技装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