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束导通性检测方法和线束导通性检测程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47413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线束导通性检测方法和线束导通性检测程序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束导通性检测方法和线束导通性检测程序,其用于将在基于辅助装置的布线信息(具体而言,对于各级车型创建的并且取决于可选功能的存在/不存在的基于辅助装置的布线信息)中所描述的电路线的起点与终点之间的连接与在基于区域的连接器信息和基于区域的布线信息中所描述的电线的连接相比较,并且检测在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中所描述的电线的连接中的错误的存在/不存在,上述基于辅助装置的布线信息是对特定车型创建的并且包括关于连接至辅助装置的电线和连接器的布线信息;上述基于区域的连接器信息包括构成了为每个分割区域指定的线束的连接器信息,上述基于区域的布线信息包括构成了为每个分割区域指定的线束的布线信息(所述基于区域的连接器信息是根据所述基于辅助装置的布线信息所创建的实际的布线图,而基于区域的布线信息是根据车型的辅助装置规格表扩展的图;在下文中,所述基于区域的连接器信息和所述基于区域的布线信息将被共同称为“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
背景技术
当设计布置在特定车辆中的线束时,有必要创建显示构成线束的电线的连接的设计图。在下文中,将描述设计线束的过程。当设计布置在特定车辆中的线束时,基于辅助装置的布线信息和车辆的辅助装置规格表的这两种说明书是必要的。首先,将描述基于辅助装置的布线信息和根据所述基于辅助装置的布线信息所创建的实际布线图。近年中,基于辅助装置的布线信息和实际的布线图已通过CAD (计算机辅助设计)来设计(例如,参见专利文献I)。为安装在车辆中并且被分开驱动的各系统,诸如头灯系统、安全气囊系统、空调系统、发动机控制系统和防抱死制动系统,准备基于辅助装置的布线信息。为了驱动该系统,需要通过信号线、电源线和地线连接构成该系统的电气部件(例如,电池、ECU(电子控制单元)和驱动机)。基于辅助装置的布线信息包括电路线连接信息,其反映电气部件的与各信号线、电源线和地线的各电线的起点和终点所连接的端子以及与该信号线、电源线、地线相连接至的电线;以及辅助装置信息,其是关于将信号线、电源线和地线的电线连接至电气部件的辅助装置的信息。由于基于辅助装置的布线信息主要目标是反映具有多个电气部件的系统的电路图,其中不包括关于电线的信息。因此,创建了其中将关于电线的信息添加至基于辅助装置的布线信息的实际布线图。在实际布线图中,关于电线的信息添加至连接电各气部件并且在基于辅助装置的布线信息中描述的电路线,并且车辆空间被功能性地划分成可布置线束的各个区域(发动机舱,车辆内墙,或行李舱;在下文中这些区域将称为分割区域)。例如,当在基于辅助装置的布线信息中描述的电路线延伸越过多个分割区域,并且连接至多个电气部件时,关于在电路线的起点或终点处与电气部件的端子相连的端子或连接器的信息在实际布线图中描述。在实际布线图中还描述了关于位于分割区域中的各电线的信息(由于线束安置在各个分割区域中,所以需要通过连接各个分割区域的电线来连接多个电气部件的端子)。在实际布线图中描述了关于用于连接位于各个分割区域中的电线的端部的、诸如连接器、JB((电气)布线块或布线盒)和JC (对接连接器)的辅助装置的信息(当通过焊接或对接接合连接电线的端部时,这种效果的信息)。对于安装在车辆上的各系统,创建其中以此方式描述关于电线的信息的实际布线图。随后,将描述辅助装置规格表。在辅助装置规格表中,对于每根线束,通用目的线束的构造(线束的部件数、可应用于线束的规格的组合,在其中可布置线束的可适用的车辆的识别信息,以及应用车辆的可布置的分割区域)以矩阵形状描述。随后,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根据实际布线图和以此方法创建的辅助装置规格表来创建。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描述了可布置在目标车辆的各分割区域中的线束,同时包括在实际布线图中描述的电线(也即,同时能够驱动的安装在车辆中的所有系统)。当创建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时,可布置在分割区域中的线束通过后续步骤从辅助装置规格表概略性地明确。首先,参考安装在车辆上的所有系统的实际布线图,明确 驱动分割区域中的所有系统所必需的规格码。参考所明确的规范码,明确包括所有规格的组合的线束。此步骤对所有分割区域执行,从而明确了可布置在目标车辆的各分割区域中的线束。在进行了创建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的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创建步骤之后,进行成功/失败判定步骤,来确定基于辅助装置的布线信息的描述与否与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的描述相同。也即,判定连接基于辅助装置的布线信息中的电气部件的电路线的起点和终点,是否与连接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中电气部件的电线的连接的起点和终点相同。引用列表[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JP-A-2000-16345
发明内容
当通过明确可布置在目标车辆的各分割区域中的线束来创建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时,可能存在可布置在分割区域中的线束的多种候选。当车辆空间分割为三个分割区域,并且可布置在分割区域中的线束的候选为两种模式时,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创建为8 (2 X 2 X 2)种模式,并且应为各模式执行成功/失败判定步骤。然而,随着可布置在分割区域中的线束的候选的数目增加,创建在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中的模式的数目增加。因此,耗费大量的时间来进行对每一块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执行的成功/失败判定步骤。考虑缩减待创建的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的模式的数目,以缩短用于成功/失败判定步骤所需的时间的情况。然而,根据所述缩减方法,成功/失败判定步骤的准确性降低。以此方法,成功/失败判定步骤所需的时间与成功/失败判定步骤的准确性具有换取(trade off)的关系,并且优选的是,判定要创建的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并且增加或减少模式的数量,从而优化时间和准确性。考虑此情况已经完成了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束导通性检测方法和线束导通性检测程序,其能够通过判定待创建的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并且增加或减少该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的模式的数量,优化成功/失败判定步骤所需的时间和该成功/失败判定步骤的准确性。解决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线束导通性检测方法具有以下方面(I)和(2)的特征。(I) 一种线束导通性检测方法,包括参照车辆所满足的规格的参照步骤,在该车辆中,线束布置在车辆空间的各分割区域中;创建步骤,创建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用于实现预定规格,该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是对于布置在各分割区域中的线束而描述的;以及 检测步骤,在所创建的所述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中,检测电线的连接错误的存在/不存在。(2) 一种线束导通性检测方法,包括第一明确步骤,从车辆空间被分割成的各分割区域之中,明确预定的第一分割区域;以及创建步骤,创建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该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是对于可布置在所述第一分割区域中的各第一线束之中的至少预定线束而描述的。为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线束导通性检测程序通过以下方面(3)来描述其特征。(3) 一种线束导通性检测程序,其特征在于,使计算机执行根据方面(I)或(2)所述的线束导通性检测方法的各步骤。根据方面(I)或(2)的线束导通性检测方法和方面(3)的线束导通性检测程序,能够通过判定待创建的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并且增加或减少该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的模式的数量,优化成功/失败判定步骤所需的时间和该成功/失败判定步骤的准确性。发明的有益效果根据本发明的线束导通性检测方法和线束导通性检测程序,能够通过判定待创建的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并且增加或减少该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的模式的数量,优化成功/失败判定步骤所需的时间和该成功/失败判定步骤的准确性。已简要描述了本发明。通过参考附图并阅读实施例的描述,将更清晰地理解本发明的细节。


图I (a)是连接基于装置的辅助布线信息所描述的电气部件的电路线的示意性视图,并且图1(b)到1(f)是连接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所描述的电气部件的电线的连接的示意性视图。图2是用于解释失败判定步骤中的过程的流程图。图3是用于解释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线束导通性检测方法中,分割区域的连接的存在/不存在的图式,具体而言,图3(a)涉及车辆A,并且图3(b)涉及车辆B。
图4是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线束导通性检测方法中,应当对其进行成功/失败判定步骤的、所有条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的要创建的模式数目的概念图(对应于车辆A)。图5是在相关领域中,应当对其进行成功/失败判定步骤的、所有条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的要创建的模式数目的概念图(对应于车辆A)。图6是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线束导通性检测方法中,应当对其进行成功/失败判定步骤的、所有条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的要创建的模式数目的概念图(对应于车辆B)。图7是用于解释创建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的需要的关系的实例的视图。图8是用于解释创建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的需要的关系的另一实例的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线束导通性检测装置的功能框图。附图标号说明311 输入单元312 数据库单元313 程序存储单元314 数据存储单元315 显示单元316 处理单元
具体实施例方式在下文中,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线束导通性检测方法。在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线束导通性检测方法之前,首先,将描述成功/失败判定步骤的实例,该成功/失败判定步骤判定关于在基于辅助装置的布线信息中连接各电气部件的电路线的起点和终点与在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中连接各电气部件的电线的起点和终点是否相同的成功/失败。[成功/失败判定步骤概述]图I (a)到I (f)是在基于辅助装置的布线信息中描述的连接各电气部件的电路线的示意性视图(图I (a)),以及在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中描述的连接各电气部件的电线的连接的示意性视图(图I (b)到I (f))。图2是用于解释成功/失败判定步骤中的处理的流程图。如“背景技术”中所描述,基于辅助装置的布线信息包括电路线连接信息,该电路线连接信息表示电气部件和该电气部件的与这些信号线、电源线、地线的各电线的起点和终点连接的端子,以及与所述信号线连接的电线。在图1(a)中,描述了作为电气部件的两个E⑶,并且其中一个E⑶的端子“A01”通过电路线连接到另一个E⑶的端子“B01”。首先,从基于辅助装置的布线信息参照由该基于辅助装置的布线信息所述的电路线而连接的第一电气部件(ECT)的第一端子(“A01”)以及第二电气部件(ECT)的第二端子(“B01”)(参照步骤:S201)。另一方面,如“背景技术”中所描述,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描述了可布置在目标车辆的各分割区域中的线束,同时包含在实际布线图中描述的电线(即,当满足需求的规格时)。为此,参照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根据该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中描述的线束信息,明确具有一端与在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中描述的第一电气部件(ECU)的第一端子(“A01”)相连的第一电线(第一明确步骤S202)。在“成功/失败判定步骤概述”中,将在下文描述能够从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明确所述第一电线的情况。在图1(b)到1(f)中,具有一端与第一电气部件(ECU)的第一端子(“A01”)相连的电线的线宽大于图1(a)的电路线的线宽。以此方法,将图1(a)到1(f)中的电路线和电线彼此区别开。然而,两个电气部件常跨越多个分割区域布置。在此情况下,连接布置在各个分割区域中的各个线束,从而连接两个电气部件的端子。因此,如图1(b)中所示,不可以认为,在第一明确步骤中明确的第一电线Wl的另一端连接于在同一分割区域I中的第二电气部件(ECT)的第二端子(“B01”)。因此,基于这样的情况,首先,判定连接于第一电线的另一端的端子是否与第二电气部件(ECU)的第二端子(“B01”)相同(第一判定步骤S203)。如图1(b)中所示,当 判定第一电线Wl的另一端是连接于在同一分割区域I中的第二电气部件(ECU)的第二端子(“B01”),并且与在基于辅助装置的布线信息中描述的第二电气部件(ECU)的第二端子(“B01”)相同时(S203 :是),认为在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中描述的第一电气部件(ECU)的第一端子(“A01”)是电气连接于第二电气部件(ECU)的第二端子(“B01”)(导通性成功S207)。以此方法,结束关于图1(a)的电路线的成功/失败判定步骤。另一方面,在第一判定步骤中,可能存在连接于第一电线的另一端的端子与第二电气部件(ECU)的第二端子(“B01”)并不相同的情况(S203 :否)。在此情况下,参照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根据该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中描述的线束信息,明确具有一端与在该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中描述的第一电线的另一端相连的第二电线(第二明确步骤S204)。将详细描述第二明确步骤。例如,如图1(c)中所示,从关于布置在分割区域I中的线束的信息,明确连接于第一电线Wl的另一端的辅助装置(在图1(c)中,端子“C01”连接于电线Wl的另一端,并且端子“C01”容纳在连接器Cl中),从关于布置在与分割区域I相邻的分割区域2中的线束的信息,明确装配至连接器Cl的辅助装置(图I (C)中的连接器C2),并且明确具有一端连接于端子“C02”的第二电线W2,该端子C02”是容纳在连接器C2中的各端子之中的连接到端子“C01”的那个端子。判定连接到第二电线的另一端的端子是否与第二电气部件(ECU)的第二端子(“B01”)相同(第二判定步骤S205)。如图1(c)中所示,当判定第二电线W2的另一端连接于在分割区域2中的第二电气部件(ECU)的第二端子(“B01”),并且与在基于辅助装置的布线信息中的第二电气部件(ECU)的第二端子(“B01”)相同(S205 :是)时,认为在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中描述的第一电气部件(ECU)的第一端子(“A01”)是电气地连接于第二电气部件(ECU)的第二端子(“B01”)(导通性成功S207)。以此方法,结束关于图I (a)的电路线的成功/失败判定步骤。然而,在第二判定步骤中,可能存在连接于第二电线的另一端的端子与第二电气部件(ECU)的第二端子(“B01”)不相同的情况。在此情况下,参照该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根据该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中描述的线束信息,明确具有一端与在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中描述的第二电线的另一端相连的第三电线(第三明确步骤S204)。将详细描述该第三明确步骤。例如,如图1(d)中所示,从关于在分割区域2中布置的线束的信息,明确连接于第二电线W2的另一端的辅助装置(在图1(d)中,端子“C03”连接于电线W2的另一端,并且端子“C03”容纳在连接器C3中),通过在与分割区域2相邻的分割区域3中布置的线束的信息,明确装配到连接器C3的辅助装置(图1(d)中的连接器C4),并且明确具有一端连接于端子“C04”的第三电线W3,该端子“C04”是容纳在连接器C4之中的连接到端子“C03”的那个端子。判定连接于第三电线的另一端的端子是否与第二电气部件(ECU)的第二端子(“B01”)相同(第三判定步骤S205)。如图I (d)中所示,当判定第三电线W3的另一端连接于分割区域3中的第二电气部件(ECU)的第二端子(“B01”),并且与在基于辅助装置的布线信息中描述的第二电气部件(ECU)的第二端子(“B01”)相同时,认为在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中描述的第一电气部件(ECU)的第一端子(“A01”)电气地连接于第二电气部件(ECU)的第二端子(“B01”)(导通性成功:S207)。以此方法,结束关于图I (a)的电路线的成功/失败判定步骤。
在第三判定步骤(S205)中,当连接于第三电线的另一端的端子与第二电气部件(ECU)的第二端子(“B01”)不相同时,如果在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中描述的线束信息包括关于第四,第五……以及第N电线W4,W5……和Wn的信息,则在递增n (S209)的同时,顺序地进行第四,第五……和第η明确步骤(S204)以及第四,第五……和第η判定步骤(S205)(其中η是2或更大的整数)。另一方面,当在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中描述的线束信息中不存在关于连接至电线W(n-l)的电线Wn的信息时(S206 :否;其中η是2或更大的整数),并且在第η明确步骤中,不能够明确第η电线Wn,使得第(η-I)电线W(n_l)与在基于辅助装置的布线信息中描述的第二电气部件(ECU)的第二端子(“B01”)不相同时,则认为在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中描述的第一电气部件(ECU)的第一端子(“A01”)并未电气连接于第二电气部件(ECU)的第二端子(“B01”)(导通性失败:S208)。以此方法,结束关于图I (a)的电路线的成功/失败判定步骤。在图1(a)到1(d)中,已主要地描述了布置在各分割区域中的各线束的连接器被连接在一起以形成跨越多个分割区域连接的电线,并且通过该电线连接两个电气部件的端子的情况的概述。除了通过连接器连接跨越多个分割区域的电线之外,还存在电线通过JB或JC连接的情况(参见图1(e))。还存在多根电线在单个分割区域中连接的情况(参见图1(f)) ο将描述这两种情况。首先,将描述电线通过JB连接的情况。第一明确步骤(S202)和第一判定步骤(S203)与电线通过连接器跨越多个分割区域连接的情况的步骤是相同的,并且将不重复其描述。电线通过JC连接的情况的原因与电线通过JB连接的情况的原因是相同的,并且将不重复其描述。将描述在第一判定步骤(S203)中,连接于第一电线的另一端的端子与第二电气部件(ECU)的第二端子(“B01”)不相同的情况(S203 :否)。在此情况下,参照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根据该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中描述的线束信息,明确具有一端与在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中描述的第一电线的另一端相连的第二电线(第二明确步骤S204)。将详细描述第二明确步骤。如图1(e)中所示,通过关于布置在分割区域I中的线束的信息,明确连接于第一电线Wl的另一端的辅助装置(在图1(e)中,端子“#01”连接于电线Wl的另一端,并该且端子“#01”容纳在连接器Ca中),并且从对应表明确具有装配到连接器Ca的连接器装配位置A的JB。明确通过在JB中的电线或汇流排而连接至连接器装配位置A的连接器装配位置B和D,并且明确具有连接于端子“#01”和“#03”的一端组的第二电线W21和W22,该端子“#01”和“#03”是容纳在与相应连接器安装位置B和D相装配的相应连接器Cb和Cd中的端子。判定连接于第二电线的另一端的端子是否与第二电气部件(ECU)的第二端子(“B01”)相同(第二判定步骤S205)。如图1(e)中所示,当判定各个第二电线W21和W22的另一端连接于在分割区域2中的第二电气部件(ECU)的第二端子(“B01”),并且与基于辅助装置的布线信息中的第二电气部件(ECU)的第二端子(“B01”)相同时,认为在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中描述的第一电气部件(ECU)的第一端子(“A01”)电气地连接到第二电气部件(ECT)的第二端子(“B01”)(导通性成功S207)。以此方法,结束关于图I (e)的电路线的成功/失败判定步骤。当电线通过JB (或JC)连接时,由于多根电线可连接于单个电线,所以需要判定这 些电线的每一根的另一端是否与电路线的终点相同。这不同于电线通过连接器跨越多个分割区域连接的情况。随后,将描述多根电线在单个分割区域中连接的情况。第一明确步骤(S202)和第一判定步骤(S203)与电线通过连接器跨越多个分割区域连接的情况的步骤是相同的,并且将不重复其描述。将描述在第一判定步骤(S203)中,连接于第一电线的另一端的端子与第二电气部件(ECU)的第二端子(“B01”)不相同的情况(S203 :否)。在此情况下,参照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根据该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中描述的线束信息,明确具有一端与在该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中描述的第一电线的另一端相连的第二电线(第二明确步骤S204)。将详细描述第二明确步骤。例如,如图1(f)中所示,通过关于布置在分割区域I中的线束的信息,明确连接于第一电线Wl的另一端的连接点(在图1(f)中,电线Wl的另一端例如通过焊接或对接而连接于另一电线的一端,并且将“%E1”分配为识别该焊接或对接连接的号码),并且明确具有一端连接到该连接点“%E1”的第二电线W2。判定连接于第二电线的另一端的端子是否与第二电气部件(ECU)的第二端子(“B01”)相同(第二判定步骤S205)。如图1(f)中所示,当判定第二电线W2的另一端连接于在分割区域I中的第二电气部件(ECU)的第二端子(“B01”),并且与在基于辅助设备的布线信息中描述的第二电气部件(ECU)的第二端子(“B01”)相同时,认为在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中描述的第一电气部件(ECU)的第一端子(“A01”)电气地连接到第二电气部件(ECU)的第二端子(“B01”)(导通性成功S207)。以此方法,结束关于图I (f)的电路线的成功/失败判定步骤。在上文中,已描述成功/失败判定步骤的处理。如参考图I (a)至(f)所述的,参照基于辅助装置的布线信息明确电路线的起点和终点,并且递归地分析具有与参照该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所明确的电路线的起点相连的一端的第一电线的另一端,或具有与第(η-I)电线的另一端相连的一端的第η电线的另一端(其中η是2或更大的整数),是否与电路线的终点相同;或者是递归地分析是否不存在第η电线Wn,使得第(η-I)电线ff(n-l)与电路线的终点不同。如上,用于明确第一电线W1、第二电线W2……第N电线WN的电线的处理,以及用于判定每根这些电线的另一端是否与电路线的终点相同的处理,将被统称为“多层检测”。在该“多层检测”期间,用于明确具有连接于电路线的起点的一端的第一电线Wl (第一明确步骤S202)以及判定该电线Wl的另一端是否与电路线的终点相同(第一判定步骤S203)的处理,将被称为“单层检测”。用于明确第η电线Wn(其中η为2或更大的整数)(第η明确步骤S204)并且判定该电线Wn的另一端是否与电路线的终点相同(第η判定步骤S205)的处理,连同S206和S209的处理,将被称为“η层检测”。例如,图1(b)示出了通过单层检测判定第一电线Wl的另一端与电路线的终点相同的情况。图I (C)、I (e)和I (f)示出了通过双层检测判定第二电线W2的另一端(图I (e)的情况中的第二电线W22)与电路线的终点相同的情况。图1(d)示出了通过三层检测判定第三电线W3的另一端与电路线的终点相同的情况。可应用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线束导通性检测方法的成功/失败判定步骤不限于上述[成功/失败判定步骤概述]中所述的步骤。应指出的是,在上述[成功/失败判定步骤概述]中描述的成功/失败判定步骤仅为实例。 [组合增加/减少步骤][组合增加/减少步骤的目标]如[成功/失败判定步骤概述]中所述,在成功/失败判定步骤中,利用在参照步骤S201中参照的一批基于辅助装置的布线信息(一批基于辅助装置的布线信息具有多条基于辅助装置的布线信息,其中所述基于辅助装置的布线信息是分别为要独立驱动的各系统,诸如头灯系统、安全气囊系统、空调系统、发动机控制系统以及防抱死制动系统,所指定的信息)以及在第一判定步骤S202和第二判定步骤S204中所参照的一批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一批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的信息具有多条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其中在每一分割区域中指定一个线束),检测导通性的存在/不存在。在此时,如[技术问题]中所述的,当存在用于可布置在特定分割区域中的线束的多个候选时。必要的是其中一个候选创建一批布置在分割区域中的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并且对于每一条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执行所述成功/失败判定步骤。例如,当用于可布置在分割区域A中的线束的候选的数目是三个,即A-I,A-2和A-3时,必要的是用于该线束的该候选A-l,A-2和A-3中的一个创建一批共计三条被指定为可布置在分割区域A中的线束的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并且对于每一条所述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执行成功/失败判定步骤。例如,当用于可布置在分割区域A中的线束的候选的数目为三个,即Α-1、Α-2和A-3,并且用于可布置在分割区域B中的线束的候选为三个,即B-1、B-2和B-3时,必要的是用于可布置在分割区域A中的线束的候选A-l、A-2和A-3中的一个与用于可布置在分割区域B中的候选Β-1、Β-2和B-3中的一个创建一批共计九条(3X3)被指定为布置在分割区域A和分割区域B中的线束的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并且对于每一条所述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执行成功/失败判定步骤。总而言之,当用于可布置在分割区域A中的线束的候选的数目为a,并且用于可布置在分割区域B中的线束的候选的数目为b,并且用于可布置在分割区域C中的线束的候选的数目为c,……,时,必要的是创建数目为(aXbXcX……)个的组合的一批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并且对每一所述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执行成功/失败判定步骤。组合的数目取决于车辆,并且可以等于或大于100000。然而,随着用于可布置在分割区域中的线束的候选的数目增大,一批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增多。因此,需要大量时间来进行对一批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的每一者执行的成功/失败判定步骤。考虑缩减将创建的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的模式的数目来缩短成功/失败判定步骤所需的时间的情况。然而,取决于缩减方法,成功/失败判定步骤的准确性降低。以此方法,成功/失败判定步骤所需的时间和成功/失败判定步骤的准确性具有换取关系,并且考虑可以优化时间和准确性,优选的是能够判定要创建的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并且能够增加或减少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的模式的数量。将在下面描述的组合增加/减少的步骤的目标是判定要创建的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并且增加或减少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的模式的数量,以优化成功/失败判定步骤所需的时间和成功/失败判定步骤的准确性。在下文中,首先,将描述缩减要创建的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的条数的组合缩减步骤,即,减少要创建的基于区域 的连接器/布线信息的条数的方法,并且然后,将描述添加要创建的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的组合添加步骤,即,增加要创建的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的条数的方法。[组合缩减步骤][组合缩减步骤概述]将参考用于解释在根据图3(a)和3(b)中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线束导通性检测方法中,在分割区域中的连接的存在/不存在的图,来描述组合缩减步骤的概述。图3 (a)和3(b)示出了车辆空间被分割为三个分割区域A、B和C的状态。假定依据等级和可选功能的存在/不存而明确车型的车辆空间。如果明确了车型,则明确安装在车辆中并被独立驱动的各系统,诸如头灯系统、安全气囊系统、空调系统、发动机控制系统和防抱死制动系统。在此描述中,将应当明确满足于特定车辆中的一组系统定义为“规格”,并且将用于识别构成该组的各自系统的信息称为“规格码”。图3(a)假定车辆A,在其中头灯系统(由规格码“HLS”表示)、安全气囊系统(由规格码“AiBS”表示)、空调系统(由规格码“ACS”表示)、发动机控制系统(由规格码“ECS”表示)以及防抱死制动系统(由规格码“AnBS”表示)满足规格。图3(b)假定车辆B,在其中头灯系统(由规格码“HLS”表示)、安全气囊系统(由规格码“AiBS”表示)、空调系统(由规格码“ACS”表示)、发动机控制系统(由规格码“ECS”表示)以及防抱死制动系统(由规格码“AnBS”表示)满足规格。认为是车辆A和车辆B是相同的车辆,并且是其中等级和可选功能的存在/不存在不同的车型。在车辆空间被分割为多个分割区域的车辆中,将规格码分配到应布置用于驱动通过规格码标识的系统的线束的各分割区域。例如,在图3(a)中所示的车辆中,将识别头灯系统的规格码分配到分割区域A和B,将识别安全气囊系统的规格码分配到分割区域B和C,将识别空调系统的规格码分配到分割区域A、B和C,将识别发动机控制系统的规格码分配分割到区域A和B,并且将识别防抱死制动系统的规格码分配到分割区域A、B和C。例如,在图3(b)中所示的车辆B中,将识别头灯系统的规格码分配到分割区域A和B,将识别安全气囊系统的规格码分配到分割区域B和C,将识别空调系统的规格码分配到分割区域B和C,将识别发动机控制系统的规格码分配到分割区域A和B,并且将识别防抱死制动系统的规格码分配到分割区域B和C。随后,将上述规格码赋予各个分割区域。在图3 (a)中所示的车辆A中,总共四个规格码“HLS”、“ACS”、“ECS”和“AnBS”被分配到分割区域A,总共五个规格码“HLS”、“AiBS”、“ACS”、“ECS”和“AnBS”被分配到分割区域B,并且总共三个规格码“AiBS”、“ACS”和“AnBS”被分配到分割区域C。在图3(b)中所示的车辆B中,总共两个规格码“HLS”和“ECS”被分配到分割区域A,五个规格码“HLS”、“AiBS”、“ACS”、“ECS”和“AnBS”被分配到分割区域B,并且总共三个规格码“AiBS”、“ACS”和“AnBS”被分配到分割区域C。以此方法,分配到各分割区域的规格码的数量在分割区域之间不同。在多个规格码所分配到的分割区域中,在该分割区域中存在多条电线。因此,可认为在可布置在该分割区域中的线束和可布置在另一分割区域中的线束之间的电线的连接点的数量是大的,并且存在对于执行这些线束的导通性检测的显著需求。同时,小数量的规格码所分配到的分割区域中的电线的数量是小的。因此,可认为在可布置在该分割区域中的线束和可布置在另一分割区域中的线束之间的电线的连接点的数量是小的,并且存在对于执行可布置在分 割区域中的线束的导通性检测的少量需求。集中于两个分割区域,给出规格码的关系。在图3(a)中所示的车辆A中,规格码“HLS”、“ACS”、“ECS”和“AnBS”由分割区域A和分割区域B共享,规格码“AiBS”、“ACS”和“AnBS”由分割区域B和分割区域C共享,并且规格码“ACS”和“AnBS”由分割区域C和分割区域A共享。在图3(a)的右上侧的对应表中,所表示的是对于特定规格码,以“O”标记的多个分割区域共享该规格码。以此方法,在下文中,当至少一个规格码由特定分割区域X和另一分割区域Y共享时,所认为的是“在分割区域X和Y之间存在连接”。当此情况发生时,在图3 (a)中所示的车辆A中,认为在分割区域A和分割区域B之间、在分割区域B和分割区域C之间、以及在分割区域C和分割区域A区之间存在连接。在图3(a)的右下侧的对应表中,所表示的是在从选自分割区域A、B和C的两个分割区域的组合之中,以“O”标记的分割区域之间存在连接。在图3(b)中所示的车辆B中,规格码“HLS”和“ECS”由分割区域A和分割区域B共享,并且规格码“AiBS”、“ACS”和“AnBS”由分割区域B和分割区域C共享。不存在由分割区域C和分割区域A共享的规格码。在图3(b)的右上侧的对应表中,所表示是对于特定规格码,以“O”标记的多个分割区域共享该规格码。当此情况发生时,在图3(b)中所示的车辆B中,认为在分割区域A和分割区域B之间,以及在分割区域B和分割区域C之间存在连接。同时,不同于图3(a)中所示的车辆A,在分割区域C和分割区域A之间不存在连接。在图3(b)的右下侧的对应表中,所表示的是在从选自分割区域A、B和C的两个分割区域的组合之中,以“O”标记的分割区域之间存在连接,并且以标记的分割区域之间不存在连接。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线束导通性检测方法的组合缩减步骤中,基于分配到分割区域的规格码的数量以及两个分割区域之间的连接的存在/不存在,要受到成功/失败判定步骤的一批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的待创建模式数量有效地降低。[组合缩减步骤的详述]在根据图4中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线束导通性检测方法中,参照要执行成功/失败判定步骤的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的待创建模式数量的概念图描述所述组合缩减步骤的细节。图4的概念图对应于图3(a)中的车辆A。如图4中所示,图3 (a)中所示的分配到车辆A的各分割区域的A、B和C的规格码的数量,在分割区域A中为四个,在分割区域B中为五个,并且在分割区域C中为三个。首先,明确最大数量的规格码所分配到的分割区域(此分割区域在下文中称为主体I)。在图3(a)中所示的车辆A中,可以理解分割区域B为主体I。在车辆A中,以此方式明确的主体I是最大数量的规格码所分配到的分割区域。出于此原因,认为主体I是具有最大数量的、与其它分割区域的连接的分割区域。随后,在具有与主体I (分割区域B)的连接的分割区域中,明确所述最大数量的规格码所分配到的分割区域(此分割区域在下文中称为主体2)。在图3(a)中所示的车辆A中,具有与主体I的连接的分割区域是分割区域A和C,并且在分割区域A和C中,较大数量的规格码所分配到的分割区域是分割区域A。出于此原因,可以理解分割区域A是主体2。在车辆A中,以此方式明确的主体2是与主体I共享最大数量的规格码的分割区域。出于此原因,可以认为在具有与主体I的连接的分割区域中,此连接是最深的。
在车辆A中,由于可布置在以此方式明确的主体I和主体2中的线束具有最大数量的电线的连接点,可认为最需要执行这些线束的导通性检测。相反,在车辆A中,由于可布置在主体I和分割区域C中的线束,以及可布置在主体2和分割区域C中的线束,具有比可布置在主体I和主体2中的线束更小数量的电线的连接点,可认为存在执行这些线束的导通性检测的少量需要。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线束导通性检测方法中,当用于可布置的线束的候选的数目在分割区域A中为a,在分割区域B中为b,并且在分割区域C中为c时,在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中不描述可布置在既不对应于主体I也不对应于主体2的分割区域中的线束的所有候选,创建总计(aXb)条的一批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的模式,其中为主体1(分割区域B)和主体2(分割区域A)指定用于线束的候选中的一个;并且对所述(aXb)条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的每一条执行成功/失败判定步骤。关于既不对应于主体I也不对应于主体2的分割区域,在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中将描述任何用于可布置在分割区域中的线束的候选。即使以此方式,要创建的一批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的模式的数目也为(aXb)。在相关领域的方法中,需要创建一批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其中对每一分割区域A、B和C指定一个线束。因此,在图5中所示的相关领域中,类似于应当对其执行成功/失败判定步骤的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的待创建模式数量的概念图,当用于可布置在分割区域A中的线束的候选的数目为a,用于可布置在分割区域B中的线束的候选的数目为b,并且用于可布置在分割区域C中的线束的候选的数目为c时,需要的是创建数目(aXbXcX……)的组合的一批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并且对所述(aXbXc)条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的每一者执行成功/失败判定步骤。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线束导通性检测方法中,当用于可布置线束的候选的数目在分割区域A中为a,在分割区域B中为b,并且在分割区域C中为C,……,时,创建(aXb)条为每两个缩减的分割区域(在图4中,分割区域缩减到分割区域A和B)指定的一批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并且对所述(aXb)条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的每一者执行成功/失败判定步骤。与相关领域的方法相比,没有完成[(aXbXc)-(aXb)]条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从而缩短了对所述[(aXbXc)-(aXb)]条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的成功/失败判定步骤所需的时间。 为便于理解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线束连通性检测方法,在图6中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线束导通性检测方法中,将参考应当对其执行成功/失败判定步骤的、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的待创建的模式数量的概念图描述组合缩减步骤。图6的概念图对应于图3(b)中的车辆B。如图6中所示,图3(b)中所示的所分配到车辆A的各分割区域的A、B和C的规格码的数量,在分割区域A中为两个,在分割区域B中为五个,并且在分割区域C中为三个。首先,明确最大数量的规格码所分配到的分割区域。在图3(b)中所示的车辆B中,所理解的是分割区域B为主体I。随后,在具有到主体I (分割区域B)的连接的分割区域中,明确最大数量的规格码所分配到的分割区域。在图3(b)中所示的车辆B中,具有到主体I的连接的分割区域是分割区域A和C,并且在分割区域A和C中,较大数量的规格码所分配到的分割区域是分割区域C。出于此原因,所理解的是分割区域C是主体2。在车辆B中,由于可布置在以此方式明确的主体I和主体2中的线束具有最大数量的电线的连接点,可以认为最需要执行这些线束的导通性检测。相反,在车辆B中,由于可布置在主体I和分割区域A中的线束以及可布置在主体2和分割区域A中的线束具有比可布置在主体I和主体2中的线束的更小数量的电线的连接点,可以认为存在执行这些线束的导通性检测的少量需要。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线束导通性检测方法中,当可布置线束的候选的数目在分割区域A中为a,在分割区域B中为b,并且在分割区域C中为c时,在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中不描述可布置在即不对应于主体I也不对应于主体2的分割区域中的线束的所有候选,创建总计(bXc)条的、其中为主体1(分割区域B)和主体2(分割区域C)指定线束的候选之一的、一批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的模式;并且对所述(bXc)条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的每一者执行成功/失败判定步骤。与相关领域的方法相比,未完成[(aXbXc)-(bXc)]条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的创建,从而缩短了对所述[(aXbXc)-(bXc)]条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的成功/失败判定步骤所需的时间。如上,以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线束导通性检测方法,对比相关领域的方法,能够减少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的要创建的模式数目,从而缩短了成功/失败判定步骤所需的时间。当明确主体I时,考虑在多个分割区域中的规格码的数量相同的情况。在此情况下,有必要从其中规格码的数量相同的多个分割区域中选择一个。在此时,例如,比较可布置在多个分割区域的每一个分割区域中的线束的候选的数量,并且具有最大数量的候选的分割区域被明确为主体I。类似地,当明确主体2时,考虑多个分割区域中的规格码的数量相同的情况。在此情况下,例如,比较可布置在多个分割区域的每一个分割区域中的线束的候选的数量,并且具有最大数量的候选的分割区域被明确为主体2,或者是比较由多个分割区域的每一个分割区域与主体I共享的规格码的数量,并且具有最大数量的共享规格码的分割区域被明确为主体2。[组合追加步骤]
下一步,将描述组合追加步骤的细节。[组合追加步骤实例]在上述[组合缩减步骤]中,已描述了缩减要创建的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的模式的数量的组合缩减步骤。然而,仅以组合缩减步骤,当能够以用于导通性检测的最高优先级对布置在主体I和主体2之间的线束的组合进行成功/失败判定步骤时,可能并未对布置在不同于这两个分割区域的线束的组合进行成功/失败判定步骤。出于此原因,当在驱动特定系统时的关键电线通过布置在不同于主体I和主体2的两个分割区域的线束连接时,并未执行对该电线的导通性检测。关于包括在驱动特定系统时的该关键电线的线束,即使线束不布置在主体I和主体2中,也应该完成追加要创建的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的模式,并且应对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执行成功/失败判定步骤。在下文中,将描述增加一批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的模式的组合追加步骤的实例。虽然在[组合追加步骤]中,已描述了将额外的模式添加到其中在上述的[组合缩减步骤]模式被缩减的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的情况,本发明的[组合追加步骤的实例]并不是仅 可应用到其中在上述的[组合缩减步骤]中模式被缩减的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的方法,可将额外的模式添加到通过不同于上述的[组合缩减步骤]的方法而减少的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的模式。用于明确主体I和主体2的过程如在[组合缩减步骤]中所述,因此将不重复其描述。在下文中,如图4中所示,将描述分割区域B被明确为主体I并且分割区域A被明确为主体2的情况。随后,从不同于主体I和主体2的分割区域选择任一何分割区域,并且从可布置在该分割区域中的线束选择用于导通性检测的任一线束。假定从不同于主体I和主体2的分割区域选择了分割区域C。还假定用于可布置在作为主体2的分割区域A中的线束的候选的数目为三个,即Α-1、Α-2和A-3 ;用于可布置在作为主体I的分割区域B中的线束的候选的数目为三个,即B-I、B-2和B-3 ;用于可布置在分割区域C中的线束的候选的数目为三个,即C-l、C-2和C-3 ;并且从可布置在分割区域C中的线束C-l、C-2和C-3选择用于导通性检测的线束C-1,作为所述任一线束。如在图7的用于解释对于创建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的需求的关系的实例的图中所示,当上述的线束C-I被明确为应新追加到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的模式的额外模式时,创建一批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作为模式。也即,创建利用作为布置在分割区域A、B和C中的线束的下列线束指定的九条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I 号组合(A-1、B-1、C_1)4 号组合(A-1、B-2、C_1)7 号组合(A-1、B-3、C_1)10 号组合(A-2、B-1、C_1)13 号组合(A-2、B-2、C_1)16 号组合(A-2、B-3、C_1)19 号组合(A-3、B-1、C_1)22 号组合(A-3、B-2、C_1)25 号组合(A-3、B-3、C_1)
1、4、7、10、13、16、19、22和 25 号组合对应于线束 A_l、A-2 和 A-3 与线束 B_1、B_2和B-3的组合。以此方法,通过组合缩减步骤,对于在其中为主体I和主体2指定线束的一批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将在用于可布置在分割区域C中线束的候选之中的线束C-I添加到组合,并且结果是被创建为一批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因此,通过组合追加步骤创建其中指定了用于导通性检测的线束的、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从而提高成功/失败判定步骤的准确性。尽管已描述了任一分割区域选择自不同于主体I和主体2的分割区域的情况,但是也可以选择在除了主体I和主体2之外的各分割区域之中的具有与主体I和主体2的连接的分割区域中,最大数量的规格码所分配到的那个分割区域。以此方式明确的分割区域(称为Sub)是其中由主体I和主体2共享最大数量的规格码的分割区域。出于此原因,可以认为在具有与主体I和主体2两者的连接的分割区域之中,此连接是最深的。也即,这意味着,由于可布置在主体I-Sub和主体2-Sub中的线束具有大数量的电线的连接点,所以存在执行这些线束的导通性检测的显著需求。因此,以此方法的分割区域的选择有助于提高成功/失败判定步骤的准确性。

尽管已描述了从可布置在所选分割区域中的线束来选择任一线束的情况,但是当能够由这些线束驱动的系统是已知的时,优选的是基于可被驱动的系统的数量、系统的优先级等选择线束。[组合追加步骤的另一实例]在下文中,将参考图8的用于解释对于创建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的需求的关系的图来描述增加一批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的模式的数目的组合追加步骤的另一实例。在图8中,描述了当用于可布置在分割区域A中的线束的候选的数量是三个,即A-UA-2和A-3 ;用于可布置在分割区域B中的线束的候选的数量是三个,即Β-1、Β-2和B-3 ;并且用于可布置在分割区域C中的线束的候选的数量是三个,即C-l、C-2和C-3时,一批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的所有(3X3X3)种组合。如果选择了布置在每一分割区域中的线束,则能够明确当线束连接时车辆所满足的规格。例如,在图8的I号组合中,当选择A-I作为布置在分割区域A中的线束,选择B-2作为布置在分割区域B中的线束,并且选择C-I作为布置在分割区域C中的线束时,使这些线束布置并连接到一起的车辆满足“HLS”、“AIBS”、“ACS”,“ECS”和“AnBS”的规格。类似地,在图8的4号组合中,当选择A-I作为布置在分割区域A中的线束,选择B-2作为布置在分割区域B中的线束,并且选择C-I作为布置在分割区域C中的线束时,使这些线束布置并连接到一起的车辆满足“HLS”、“AIBS”、“ACS”和“ECS”的规格。以此方法,关于图8的所有I号到27号组合,能够明确使这些线束布置并连接到一起的车辆所满足的规格。以此方法明确车辆所满足的规格的原因在于当明确了布置在各分割区域中的线束时,结果,明确了布置在各分割区域中的电气部件之间的连接,以及电气部件的可驱动性,并且因此,可判定系统的可驱动性。如果能够判定系统可驱动,则能够明确车辆所满足的规格的规格码。在图8的18号和24号组合中,不存由在使这些线束被布置并连接到一起的车辆所满足的规格。尽管在一批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的组合中不存在车辆所满足的规格,但是从缩短成功/失败判定步骤所需的时间的观点看,不应该对具有该组合的一批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执行成功/失败判定步骤。在图8的组合1、3、8、12、13、16、21和25号中,使这些线束布置并连接到一起的车辆所满足的规格的数量是总计为“HLS”、“AIBS”、“ACS”、“ECS”和“AnBS”的五个最大值。尽管在一批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的组合中存在该车辆所满足的所有规格,从提高成功/失败判定步骤的准确性的观点看,应该执行具有该组合的一批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的成功/失败判定步骤。出于此原因,当指定了可布置在每一分割区域中的线束时,基于明确了的规格码,判定要创建的一批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的模式。在图8中的I号到27号组合中,具有车辆所满足的最大数目的规格的组合1、3、8、12、13、16、21和25号用作要创建的一批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在缩减了上文所述的[组合缩减步骤]中的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的模式后,当将额外的模式添加到[组合追加步骤的另一实例]中的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时,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的模式在[组合缩减步骤]中缩减到组合1、4、7、10、13、16、19、22和25号,并且在[组合追加步骤的另一实例]中将3、8、12和21号添加到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的模式。因此,创建了 1、3、4、7、8、10、12、13、16、19、21、22和25 号的总计13条的一批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尽管将具有车辆所满足的最大数量的规格的1、3、8、12、13、16、21和25号的情况用作要创建的一批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车辆所满足的规格的数量为最大的这种条件。例如,用于要创建的一批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的组合可在包括用于确保车辆安全的任何规格的条件下选择。总之,当指定了可布置在每一分割区域中的线束时,可基于规格码判定要创建的一批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的模式。尽管已描述了在[组合缩减步骤]中缩减了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的模式后,在[组合追加步骤的另一实例]中将额外的模式追加到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的情况,但是也可以仅通过[组合追加步骤的另一实例]而不通过[组合缩减步骤]判定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的模式。也即,此情况表明[组合追加步骤的另一实例]可成为组合缩减步骤的实施例。如上,以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线束导通性检测方法,通过组合缩减步骤,缩减要创建的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从而缩短成功/失败判定步骤所需的时间。并且,通过组合追加步骤,创建其中具有用于导通性检测的高优先级的线束的、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从而提高成功/失败判定步骤的准确性。因此,能够实现成功/失败判定步骤的优化和成功/失败判定步骤的准确性。在下文中,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线束导通性检测装置的构造。首先,将参考图9中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线束导通性检测装置的功能框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线束导通性检测装置的构造。[线束导通性检测装置的构造]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线束导通性检测装置包括输入单元311、数据库单元312、程序存储单元313、数据存储单元314、显示单元315和处理单元316。当本发明的线束导通性检测装置由例如通用PC构造时,输入单元311通过诸如键盘、鼠标或数字键盘的多种输入界面实现。数据库单元312和程序存储单元313通过硬盘驱动器(HDD)实现,数据存储单元314通过RAM(随机存取内存)实现,显示单元315通过诸如CRT显示器或液晶显示器的多种输出设备实现,并且数据处理单元316通过CPU(中央处理器)实现。将基于辅助装置的布线信息的数据、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的数据(如果有必要,根据基于辅助装置的布线信息而创建的实际布线图的数据)以及辅助装置规格表的数据存储在数据库单元312中。使处理单元316执行多层检测和组合增加/减少步骤(组合缩减步骤和组合追加步骤)的程序记录在程序存储单元313中。将输入到和输出自执行多层检测和组合增加/减少步骤(组合缩减步骤和组合追加步骤)的所述处理单元316的数据记录在数据存储单元314中。命令本发明的线束连续性检测装置执行多层检测和组合增加/减少步骤(组合缩减步骤和组合追加步骤)的人员在查看显示单元315的同时,利用输入单元311进行使处理单元316进行计算的多种操作。尽管已参考具体实施例详细描述了本发明,但对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可以做出多种改变和修改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此申请基于2010年5月28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号2010-123349,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于此。 工业应用性根据本发明的线束导通性检测方法和线束导通性检测程序,通过判定要创建的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并且增加或减少该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的模式的数量,能够优化成功/失败判定步骤所需的时间和成功/失败判定步骤的准确性。
权利要求
1.一种线束导通性检测方法,包括 参照车辆所满足的规格的参照步骤,在该车辆中,线束布置在车辆空间的各分割区域中; 创建步骤,创建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用于实现预定规格,该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是对于布置在各分割区域中的线束而描述的;以及 检测步骤,在所创建的所述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中,检测电线的连接错误的存在/不存在。
2.一种线束导通性检测方法,包括 第一明确步骤,从车辆空间被分割成的各分割区域之中,明确预定的第一分割区域;以及 创建步骤,创建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该基于区域的连接器/布线信息是对于可布置在所述第一分割区域中的各第一线束之中的至少预定线束而描述的。
3.一种线束导通性检测程序,其特征在于,使计算机执行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线束导通性检测方法的各步骤。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线束导通性检测方法和线束导通性检测程序,具体而言,通过判定要创建的用于每部位的连接器和布线信息并且增加或减少其模式的数量,能够优化成功/失败判定步骤所需的时间和成功/失败判定步骤的准确性。当使线束布置在车辆内部空间的各分割区域中时,参照车辆所满足的规格,并且实现预定规格。对于在每个分割区域中布线的线束的每个规定部位生成连接器和布线信息,并且关于该连接器/布线信息,检测在电线的连接中是否存在任何错误。
文档编号B60R16/02GK102823092SQ20118001698
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27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28日
发明者舟越茂雄 申请人: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