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组件以及电池组件的组装方法

文档序号:3847404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池组件以及电池组件的组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组件以及电池组件的组装方法,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不仅能够使多个层叠的电池盒的串联和/或并联连接作业变得容易,而且在进行连接作业时能够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性的电池组件以及电池组件的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使用汽油、柴油等化石燃料的车辆存在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造成大气污染。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案,将可充放电的二次电池用作车辆动力源的技术受到关注。由此,开发出仅以电池就能够运行的电动汽车(EV)、并用电池和现有发动机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等,部分已经实现商用化。二次电池作为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等的动力源,主要采用镍金属氢化物(Ni-MH)电池,最近也在尝试使用锂离子电池等。

由于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等的动力源要求高功率高容量,因此,使用将多个小型二次电池(单元电池)串联和/或并联起来的结构的中大型电池组件。作为这种中大型电池组件的单元电池,采用通过由高密度充积而能够缩小死区(Dead Space)大小的角型电池或者袋型电池。为了容易实现这些单元电池之间的机械紧固和电连接,通常使用可安装一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元电池的电池盒。即,对安装有单元电池的多个电池盒进行串联和/或并联连接来构成电池组件。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不仅能够使多个层叠的电池盒的串联和/或并联连接作业变得容易,而且在进行连接作业时能够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性的电池组件以及电池组件的组装方法。本发明的问题不限于以上提及的问题,通过以下记载内容可得出的未提及的其他问题,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解决问题的手段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池组件,包括电池盒,层叠有多个,用于发生电流;汇流条,其对所层叠的多个上述电池盒进行电连接;汇流条板,其形成有用于收容上述汇流条的收容槽;以及板盖,其与上述汇流条板相结合,用于遮蔽收容于上述汇流条收容槽内的上述汇流条。并且,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池组件的组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层叠用于发生电流的多个电池盒的步骤;将用于对所层叠的多个上述电池盒进行电连接的汇流条收容到汇流条收容槽内的步骤,其中上述汇流条收容槽形成于汇流条板;用板盖遮蔽收容于上述汇流条收容槽内的上述汇流条的步骤;将形成于多个上述电池盒的阳电极端子以及阴电极端子插入到上述汇流条板以及板盖中的某一个中,使上述阳电极端子以及阴电极端子与上述汇流条相连接的步骤。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电池组件的组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多个列层叠用于发生电流的多个电池盒的步骤;将用于对多个上述电池盒中层叠在相同列的多个电池盒进行电连接的汇流条收容到汇流条收容槽内,并将用于对多个上述电池盒中层叠在不同列的多个电池盒进行电连接的跨接条收容到跨接条收容槽内的步骤,其中,上述汇流条收容槽和上述跨接条收容槽都形成于汇流条板;用板盖遮蔽收容于上述汇流条收容槽内的上述汇流条和收容于上述跨接条收容槽内的上述跨接条的步骤;将形成于多个上述电池盒的阳电极端子以及阴电极端子插入到上述汇流条板以及板盖中的某一个中,使上述阳电极端子以及阴电极端子与上述汇流条以及跨接条相连接的步骤。其他实施例的具体事项包含于以下详细的说明及附图。发明的效果根据本发明的电池组件以及电池组件的组装方法,以串联和/或并联方式连接多个电池盒的汇流条以及跨接条被收容到形成于汇流条板的汇流条收容槽内以及跨接条收 容槽,来与上述汇流条板以及板盖一起形成连接组件后,用上述连接组件来以串联和/或并联方式连接多个上述电池盒,因此具有能够使对多个上述电池盒进行电连接的作业变得容易的效果。并且,上述汇流条以及跨接条配置于作为电绝缘体的上述汇流条板以及板盖的内部,因此具有在进行连接作业时防止作业人员电休克来提高安全性的效果。本发明的效果不限于以上列举的效果,通过权利要求书的记载内容能够得出的未提及的其他效果,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


图I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电池组件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表示图I中所示的电池盒的分解立体图。图3至图6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电池盒的单元电池的图。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电池盒的一部分的图。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电池盒的一部分的图。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电池盒层叠的图。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汇流条板的主视图。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电池组件的组装方法的流程图。图12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电池组件的组装方法的流程图。图13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电池盒层叠的图。图14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汇流条板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以及实现优点和特征的方法将通过附图和后述的详细实施例进一步明确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提出的实施例,能够以相互不同的方式实现,本实施例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充分说明本发明的内容并向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准确告知本发明的范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的范畴进行定义。说明书中的相同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结构要素。
以下,将依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并参考用于说明电池组件的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图I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电池组件的分解立体图。参照图I,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电池组件包括层叠有多个的电池盒100 ;汇流条300,其对所层叠的多个电池盒100进行电连接;汇流条板200,其形成有用于收容汇流条300的汇流条收容槽210内;板盖400,其与汇流条板200相结合,用于遮蔽收容于汇流条收容槽210内的汇流条300。汇流条300由导体构成,以能够对多个电池盒100进行电连接,汇流条板200以及板盖400由电绝缘体构成,能够遮蔽汇流条300的外侧。图2是表示图I中所示的电池盒100的分解立体图。
参照图2,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电池盒100包括多个单元电池110、上侧内盒131-1、下侧内盒131-2、中心盒121、上侧盖子141-1以及下侧盖子141-2。单元电池110作为镍金属氢化物(Ni-MH)电池或锂离子(Li_ion)电池,用于发生电流。多个单元电池Iio位于中心盒121。在多个单元电池110的上表面的边缘,紧贴有上侧内盒131-1,而在多个单元电池110的上表面的中间部分紧贴有上侧盖子141-1。在多个单元电池110的下表面的边缘,紧贴有下侧内盒131-2,而在多个单元电池110的下表面的中间部分紧贴有下侧盖子141-2。上侧盖子141-1与多个单元电池110的上表面相接触,释放多个单元电池110的热量。优选地,上侧盖子141-1由散热性优秀的铝材质形成。上侧盖子141-1和多个单元电池110之间设置有上侧内盒131-1。上侧内盒131-1与多个单元电池110的上表面边缘相接触。上侧内盒131_1通过使多个单元电池110的上表面边缘不直接接触上侧盖子141-1,来实现绝缘效果。上侧内盒131-1通过支撑多个单元电池110的上表面边缘和上侧盖子141-1之间,保护多个单元电池110的上表面边缘。下侧盖子141-2以及下侧内盒131-2相关说明与上述情况相同,故予以省略。在上侧盖子141-1及下侧盖子141-2设置有凸起部141a和凹陷部141b。凸起部141a和凹陷部141b在层叠电池盒时相互结合并进行定位。凸起部141a和凹陷部141b在上侧盖子141-1上表面的四个角部上对称地形成,使得电池盒可以进行沿着相同方向层叠的顺向层叠,也可以进行翻开层叠的逆向层叠。对此,将在下文中参照图9以及图13进行说明。中心盒121内设置有多个单元电池110。上侧盖子141-1隔着上侧内盒131_1结合至中心盒121的上侧。下侧盖子141-2隔着下侧内盒131-2结合至中心盒121的下侧。各个结合可以通过粘接、螺栓结合及焊接等各种方式实现。在中心盒121具有间隔部124,该间隔部124用于支撑上侧内盒131_1和上侧盖子141-1以及下侧内盒131-2和下侧盖子141-2,并且在电池盒层叠并结合时,后述的长螺栓贯通该间隔部124。在中心盒121形成的侧面孔121b上,插入电池盒支撑部125。电池盒支撑部125通过支撑多个单元电池110的边缘之间进行保护。盖子前端123结合至中心盒121的前表面,盖子后端122结合至中心盒121的后表面,保护多个单元电池110的端子。图3至图6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电池盒的单元电池110的图。优选地,多个单元电池110由包括第一单元电池110-1至第四单元电池110-4的四个单元电池110构成。但根据单元电池110的形态,可以具有更多的单元电池。第一单元电池110-1和第二单元电池110-2紧贴结合,第三单元电池110_3和第四单元电池110-4紧贴结合。在第二单元电池110-2和第三单元电池110-3之间形成间隙。第二单元电池110-2和第三单元电池110-3之间的间隙在中心盒121作用下形成。由于第二单元电池110-2和第三单元电池110-3之间存在间隙,能够应对单元电池在充放电时的膨胀。在第二单元电池110-2和第三单元电池110-3之间的间隙,可以插入热传感器。第一单元电池密封部IlO-Ia作为对第一单元电池110_1的边缘进行密封的部分,当撕裂或破碎时,由于漏液将导致触电。因此,为了保护并实现第一单元电池密封部IlO-Ia的绝缘,第一单元电池密封部IlO-Ia紧贴于上侧内盒131-1。 第一单元电池密封部IlO-Ia和第二单元电池密封部110_2a之间,插入电池盒支撑部125来支撑并保护各个密封部,实现绝缘效果。尤其是,当垂直竖立电池盒时,由于第一单元电池密封部IlO-Ia和第二单元电池密封部110_2a在自重作用下下垂而与上侧内盒131-1相接触,在接触状态下由于车辆的振动等将可能导致撕裂或破碎等损坏,在这种情况下,电池盒支撑部125防止因这种破损而导致的漏液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触电。第一单元电池110-1和第二单元电池110-2并联,第三单元电池110_3和第四单元电池110-4并联,两组再次串联连接。多个单元电池110以2并联-2串联结构进行连接。但根据必要的电压和容量,可以变更连接结构。仔细观察,在多个单元电池110上分别形成阳极(+ )和阴极(_),通过第一并联连接部件111来并联连接第一单元电池110-1的阳极(+ )及第二单元电池110-2的阳极( + ),通过第二并联连接部件112来并联连接第一单元电池110-1的阴极(_)及第二单元电池110-2的阴极(_)。 并且,通过第三并联连接部件113来并联连接第三单元电池110-3的阳极(+ )及第四单元电池110-4的阳极( + ),通过第四并联连接部件114来并联连接第三单元电池110-3的阴极(_)及第四单元电池110-4的阴极(_)。之后,通过串联连接部件115来串联连接第二并联连接部件112和第三并联连接部件113,并在第一并联连接部件111连接阳电极端子117,在第四并联连接部件114连接阴电极端子119,从而多个单元电池110以2并联-2串联结构进行连接。阳电极端子117将第一单元电池110-1和第二单元电池110_2并联,来形成多个单元电池110的阳极。阳电极端子117配置于多个单元电池110—侧。阴电极端子119将第三单元电池110-3和第四单元电池110-4并联,来形成多个单元电池110的阴极。阴电极端子119配置于多个单元电池110 —侧并与阳电极端子117并排。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电池盒的一部分的图。在上侧盖子141-1的上表面形成送风突起141c。在对电池盒100进行层叠并以空冷式进行冷却的情况下,空气通过送风突起141c之间,从而使上侧盖子141-1散热。送风突起141c可随着空气的流动沿着水平或竖直方向形成于上侧盖子141-1的上表面。并且,送风突起141c起到一种保持电池盒100之间的间隙的作用,以此应对电池盒100层叠之后由各个单元电池110的充电及放电时出现的膨胀现象。下侧盖子141-2上也形成有送风突起141c。在上侧内盒131-1,形成有与第一单元电池密封部IlO-Ia紧贴的紧贴面131_la。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电池盒的一部分的图。在中心盒121形成有结合于第二单元电池110-2与第三单元电池110_3之间并形成间隙的中心间隙121a。在中心盒121的前表面,形成有用于安装阳电极端子117的阳电极部121c和用于安装阴电极端子119的阴电极部121d。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电池盒层叠的图,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汇流条板的主视图,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电池组件的组装方法的流程图。在这里,将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电池组件以及电池组件的组装方法相结合来进行说明。·
参照图I和图9至图11,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电池组件由多个电池盒100以多个列层叠(步骤S10)。图9中例示的是多个电池盒100每列层叠6个并层叠两列的电池组件。层叠在左侧列的多个电池盒100沿着相同方向进行层叠,阴电极端子119a 119f及阳电极端子117a 117f配置成一列。并且,层叠在右侧列的多个电池盒100沿着相同方向进行层叠,阴电极端子119a’ 119f’及阳电极端子117a’ 117f’配置成一列。在汇流条板200倾斜地形成有多个汇流条收容槽210,以使多个汇流条300对在各个列配置成一列的阴电极端子119a 119f、119a’ 119f’以及阳电极端子117a 117f、117a’ 117f’进行串联连接。在这里,阴电极端子119a 119f、119a’ 119f’以及阳电极端子117a 117f、117a’ 117f’可通过多个汇流条300并联,也可以将串联和并联混合而连接。以下,限定为多个电池盒100以串联方式连接以能够输出高输出电流的情况来进行说明。并且,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电池组件还包括跨接条330,该跨接条330用于对层叠在不同列的电池盒100进行串联连接。因此,在汇流条板200形成有用于收容跨接条330的跨接条收容槽230。在本实施例中,多个电池盒100在各个列以每列6个的方式层叠两列,所以在汇流条板200形成有每列5个、共10个汇流条收容槽210,并且形成有10个汇流条300。并且,形成有一个跨接条收容槽230,跨接条330也形成一个。电池盒100在各列以每列6个的方式按相同高度层叠,而且跨接条330将相邻的电池盒100连接起来,所以跨接条收容槽230水平地形成。当然,若电池盒100在各列以互不相同的数量层叠并层叠成互不相同的高度,跨接条收容槽230可以与汇流条杆收容槽210 —样倾斜地形成。在汇流条板200,在多个汇流条收容槽210的两端形成有端子插入孔215,在跨接条收容槽230的两端也形成有端子插入孔235,以能够插入阴电极端子119a 119f、119a’ 119f’及阳电极端子117a 117f、117a’ 117f’。在汇流条300收容于汇流条收容槽210内且跨接条330收容于跨接条收容槽230内的状态下,若阴电极端子119a 119f、119a’ 119f’以及阳电极端子117a 117f、117a’ 117f’插入到形成于汇流条板200的端子插入孔215、235,阴电极端子119a 119f、119a’ 119f’以及阳电极端子117a 117f、117a’ 117f’就会与收容于汇流条收容槽210内的汇流条300以及收容于跨接条收容槽230内的跨接条330自动连接,从而多个电池盒100得以串联连接。S卩,第一阴电极端子119a通过第一汇流条300a与位于对角线的第二阳电极端子117b相连接,第二阴电极端子11%通过第二汇流条300b与位于对角线的第三阳电极端子117c相连接。以相同的方式,第三阴电极端子119c通过第三汇流条300c与位于对角线的第四阳电极端子117d相连接,第四阴电极端子119d通过第四汇流条300d与位于对角线的第五阳电极端子117e相连接,第五阴电极端子119e通过第五汇流条300e与位于对角线的第六阳电极端子117f相连接。并且,在相邻的列层叠6个的电池盒100的阴电极端子119a’ 119f’以及阳电极端子117a’ 117f’也已相同的方式串联连接。仔细察看,第一阳电极端子117a’通过第一汇流条300a’与位于对角线的第二阴电极端子119b’相连接,第二阳电极端子117b’通过第二汇流条300b’与位于对角线的第三阴电极端子119c’相连接。以相同的方式,第三阳电极端子117c’通过第三汇流条300c’与位于对角线的第四阴电极端子119d’相连接,第四阳电极端子117d’通过第四汇流条300d’与位于对角线的第五阴电极端子119e’相连 接,第五阳电极端子117e’通过第五汇流条300e’与位于对角线的第六阴电极端子119f’相连接。并且,跨接条330对第一阳电极端子117a和配置于与第一阳电极端子117a相邻的列的电池盒100的阴电极端子119a’进行串联连接,从而共12个电池盒100进行串联连接。像这样,通过12个电池盒100串联连接来形成一个电池组件,可通过第六阴电极端子119f和配置于与第六阴电极端子119f相邻的列的第六阳电极端子117f’来输出电流,也可通过第六阴电极端子119f和配置于与第六阴电极端子119f相邻的列的电池盒100的第六阳电极端子117f’来将多个电池组件互相串联连接,从而输出具有更高输出的电流。如上,为了对层叠为多个列的电池盒100进行串联连接,在形成于汇流条板200的汇流条收容槽210收容多个汇流条300,在形成于汇流条板200的跨接条收容槽230收容跨接条330 (步骤S20)。在这里,多个汇流条300为用于对多个电池盒100中层叠在相同列的多个电池盒100进行电连接的结构,跨接条330为用于对多个电池盒100中层叠在不同列的多个电池盒100进行电连接的结构。如上,在将汇流条300收容于汇流条收容槽210内并将跨接条330收容于跨接条收容槽230内后,将板盖400结合到汇流条板200,遮蔽汇流条300以及跨接条330以免向外部露出(步骤S30)。如上,汇流条300、跨接条330、汇流条板200以及板盖400相结合,来形成连接组件 500。在形成连接组件500后,若将阴电极端子119a 119f、119a’ 119f’以及阳电极端子117a 117f、117a’ 117f’插入到汇流条板200的端子插入孔215、235,阴电极端子119a 119f、119a’ 119f’以及阳电极端子117a 117f、117a’ 117f’就会与汇流条300以及跨接条330自动连接,从而以多个列层叠的电池盒100得以串联连接(步骤S40)。如同上述,将阴电极端子119a 119f、119a’ 119f’以及阳电极端子117a 117f、117a’ 117f’插入连接组件500,来通过多个汇流条300以及跨接条330对阴电极端子119a 119f、119a’ 119f’以及阳电极端子117a 117f、117a’ 117f’进行串联连接后,可通过粘接、螺栓结合以及焊接等,来对连接组件500和多个层叠的电池盒100进行结合。另一方面,上面以汇流条收容槽210、跨接条收容槽230以及端子插入孔215、235都形成于汇流条板200的情况来进行了说明,但是汇流条收容槽210、跨接条收容槽230以及端子插入孔215、235只要形成于汇流条板200以及板盖400中某一个即可。例如可采用如下方式在汇流条板200形成汇流条收容槽210以及跨接条收容槽230,端子插入孔215、235形成于板盖400,从而使设置于多个电池盒100的阴电极端子119a 119f、119a’ 119f’以及阳电极端子117a 117f、117a’ 117f’插入到形成于板盖400的端子插入孔215、235后,与被收容于汇流条板200的汇流条收容槽210的汇流条300以及被收容于汇流条板200的跨接条收容槽230的跨接条330相连接,从而阴电极端子119a 119f、119a’ 119f’以及阳电极端子117a 117f、117a’ 117f’串联连接。如同上述,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电池组件中,在形成连接组件500后,若将阴电极端子119a 119f、119a’ 119f’以及阳电极端子117a 117f、117a’ 117f’插入连接组件500,阴电极端子119a 119f、119a’ 119f’以及阳电极端子117a 117f、 117a’ 117f’就会与多个汇流条300以及跨接条330自动连接,因此能够提高作业效率。并且,汇流条板200以及板盖400由电绝缘体构成,并且在内部收容作为导体的汇流条300以及跨接条330,所以在进行对多个电池盒100进行电连接的作业时,能够防止作业人员电休克。在本实施例中,汇流条板200以及板盖400由塑料形成。另一方面,在上述中多个电池盒100以多列(2列)层叠,所以对在汇流条板200形成多列(2列)汇流条收容槽210并形成跨接条收容槽230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在多个电池盒100以单列层叠的情况下,可以在汇流条板200形成单列汇流条收容槽210,而且可以不形成跨接条收容槽230。以多个电池盒100以单列层叠的情况为例时,在图I中若多个电池盒100只层叠于左侧列,那么只有形成于左侧列的汇流条收容槽210才能形成于汇流条板200。在这种情况下,只需要300a 300e的汇流条300,并且不需要跨接条330。因此,在形成于汇流条板200的汇流条收容槽210收容汇流条300a 300e后,用板盖400遮蔽汇流条300a 300e来形成连接组件500。像这样在多个电池盒100以单列层叠的情况下的电池组件的组装方法将参照图I、图9以及图12进行说明。图12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电池组件的组装方法的流程图。参照图I、图9以及图12,以单列层叠多个电池盒100 (步骤SI)。之后,将用于对所层叠的多个电池盒100进行电连接的汇流条300a 300e收容到形成于汇流条板200的汇流条收容槽210内(步骤S2)。之后,用板盖400遮蔽收容于汇流条收容槽210内的汇流条300a 300e (步骤S3)。如上,汇流条300a 300e、汇流条板200以及板盖400相结合来形成连接组件500。在形成连接组件500后,若将在多个电池盒100分别形成的阳电极端子117a 117f以及阴电极端子119a 119f插入到汇流条板200,阳电极端子117a 117f以及阴电极端子119a 119f就会与汇流条300a 300e自动连接,从而多个电池盒100得以串联连接(步骤S4)。
图13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电池盒层叠的图,图14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汇流条板的主视图。在这里省略对与上述的实施例相同的部分的说明,将只对不同点进行说明。参照图I、图13以及图14可知,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电池组件的电池盒100的排列和形成于汇流条板200的汇流条收容槽210的排列不同。即,多个电池盒以互相相反的方向层叠,阴电极端子119a 119f、119a’ 119f’以及阳电极端子117a 117f、117a’ 117f’交错配置。并且,在汇流条板200垂直形成有多个汇流条收容槽210,以能够对多个汇流条300交错配置的阴电极端子119a 119f、119a’ 119f’以及阳电极端子117a 117f、117a’ 117f’进行串联连接。 第一阴电极端子119a通过第一汇流条300a与垂直定位的第二阳电极端子117b相连接,第二阴电极端子11%通过第二汇流条300b与垂直定位的第三阳电极端子117c相连接。以同样的方式,第三阴电极端子119c通过第三汇流条300c与垂直定位的第四阳电极端子117d相连接,第四阴电极端子119d通过第四汇流条300d与垂直定位的第五阳电极端子117e相连接,第五阴电极端子119e通过第五汇流条300e与垂直定位的第六阳电极端子117f相连接。并且,在相邻的列层叠6个的电池盒100的阴电极端子119a’ 119f’以及阳电极端子117a’ 117f’也以相同的方式串联连接。仔细观察,第一阳电极端子117a’通过第一汇流条300a’与垂直定位的第二阴电极端子119b’相连接,第二阳电极端子117b’通过第二汇流条300b’与垂直定位的第三阴电极端子119c’相连接。以同样的方式,第三阳电极端子117c’通过第三汇流条300c’与垂直定位的第四阴电极端子119d’相连接,第四阳电极端子117d’通过第四汇流条300d’与垂直定位的第五阴电极端子119e’相连接,第五阳电极端子117e’通过第五汇流条300e’与垂直定位的第六阴电极端子119f’相连接。并且,通过跨接条330与第一阳电极端子117a和配置于与第一阳电极端子117a相邻的列的电池盒100的阴电极端子119a’水平连接,从而共12个电池盒100进行串联连接,来最终形成电池组件。如同上述,根据本发明的电池组件中,以串联和/或并联方式连接多个电池盒100的汇流条300以及跨接条330被收容于形成于汇流条板200的汇流条收容槽内210以及跨接条收容槽230,来与汇流条板200以及板盖400 —起形成连接组件500后,用连接组件500以串联和/或并联方式连接多个电池盒100,因此使得电连接多个电池盒100的作业变
得容易。并且,汇流条300以及跨接条330配置于作为电绝缘体的汇流条板200以及板盖400的内部,因此在进行连接作业时能够防止作业人员电休克来提高安全性。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可在不改变技术思想和必需特征下,可以以别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因此,应理解为上述的实施例在所有方面都是例示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比起上述的详细说明,后述的权利要求书更能说明本发明的范围,应该解释为权利要求范围的意义、范围以及由其等同概念导出的所有变更或变形的实施方式都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
权利要求
1.ー种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池盒,层叠有多个,用于发生电流; 汇流条,其对所层叠的多个上述电池盒进行电连接; 汇流条板,其形成有用于收容上述汇流条的汇流条收容槽;以及 板盖,其与上述汇流条板相结合,用于遮蔽收容于上述汇流条收容槽内的上述汇流条。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干, 在多个上述电池盒分别形成有阳电极端子以及阴电极端子, 在上述汇流条、汇流条板以及板盖相结合后,多个上述电池盒的阳电极端子以及阴电极端子插入到上述汇流条板以及板盖中的某ー个中,来与上述汇流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汇流条板以及板盖为电绝缘体。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汇流条收容槽倾斜地形成于上述汇流条板。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汇流条收容槽垂直形成于上述汇流条板。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干, 多个上述电池盒以多个列层叠; 该电池组件还包括跨接条,该跨接条对多个上述电池盒中层叠在不同列的电池盒进行电连接; 在上述汇流条板还形成有用于收容上述跨接条的跨接条收容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收容于上述跨接条收容槽内的上述跨接条与上述汇流条一同被上述板盖遮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干, 在多个上述电池盒分别形成有阳电极端子以及阴电极端子, 在上述汇流条、跨接条、汇流条板以及板盖相结合后,多个上述电池盒的阳电极端子以及阴电极端子插入到上述汇流条板以及板盖中的某ー个中,来与上述汇流条及上述跨接条相连接。
9.ー种电池组件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层叠用于发生电流的多个电池盒的步骤; 将用于对所层叠的多个电池盒进行电连接的汇流条收容到汇流条收容槽内的步骤,其中,上述汇流条收容槽形成于汇流条板; 用板盖遮蔽收容于上述汇流条收容槽内的上述汇流条的步骤; 将形成于多个上述电池盒的阳电极端子以及阴电极端子插入到上述汇流条板以及板盖中的某ー个中,使上述阳电极端子以及阴电极端子与上述汇流条相连接的步骤。
10.ー种电池组件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以多个列层叠用于发生电流的多个电池盒的步骤; 将用于对多个上述电池盒中层叠在相同列的多个电池盒进行电连接的汇流条收容到汇流条收容槽内,并将用于对多个上述电池盒中层叠在不同列的多个电池盒进行电连接的跨接条收容到跨接条收容槽内的步骤,其中,上述汇流条收容槽和上述跨接条收容槽都形成于汇流条板;用板盖遮蔽收容于上述汇流条收容槽内的上述汇流条和收容于上述跨接条收容槽的上述跨接条的步骤; 将形成于多个上述电池盒的阳电极端子以及阴电极端子插入到上述汇流条板以及板盖中的某ー个中,使上述阳电极端子以及阴电极端子与上述汇流条以及跨接条相连接的步骤。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仅能够使多个层叠的电池盒的串联和/或并联连接作业变得容易,而且在进行连接作业时能够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性的电池组件以及电池组件的组装方法。
文档编号B60L11/18GK102823025SQ201180016790
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3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6日
发明者张泰荣, 崔圭完 申请人:株式会社V-En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