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套箱致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47516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手套箱致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手套箱致动装置相关串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请求享受于2010年4月28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 61/328,911的权益,该申请的内容通过引入结合入本文。
背景技术
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涉及门和可移动的面板闩锁,更具体地说,涉及用于车辆的手套箱门闩。在现有技术中,车辆的手套箱通常借助纯机械装置,或者使用简单的单个可回缩棘爪,或者使用更为现代的双面棘爪结构打开。用于打开手套箱门的机电装置使得手套箱的门或面板的风格更自由,还可提供一定的防盗效果。然而,机电系统组装起来十分费力,并且具有令人不愉快的声音特性。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改进的手套箱打开致动装置。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手套箱致动装置。该手套箱致动装置包括马达;由该马达驱动的蜗轮,该蜗轮具有正齿轮,该正齿轮构造成能接合传动齿轮,该传动齿轮可枢转地安装至所述致动装置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致动杆,该致动杆构造成能接合传动齿轮的螺旋形凸轮以使所述蜗轮的转动被转化成致动杆的直线运动,并且该传动齿轮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运动导致该致动杆从第一位置至第二位置的直线运动。在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打开手套箱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由马达沿第一方向转动蜗轮,该蜗轮具有构造成能接合传动齿轮的正齿轮,该传动齿轮可枢转地安装在一表面上,以在该蜗轮沿第一方向旋转时能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通过接合该传动齿轮的螺旋形凸轮而线性移动所述致动杆以使所述蜗轮沿第一方向的旋转运动导致该致动杆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的直线运动。通过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多个方面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变得显而易见,在附图中,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应的部件。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手套箱致动装置的视图;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手套箱致动装置的透视图;图3和4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手套箱致动装置的其它的透视图;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手套箱致动装置的侧视图;图6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手套箱致动装置的侧向透视图;图7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手套箱致动装置的侧视图。虽然所述附图和所附的附件示出了本发明的多个不同的实施例和特征,但该附图并不必然按比例绘制,有些特征可能被放大以示出和解释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尽管本文所描述的实例示出了本发明的多个方面,但是所述实例将不解释为以任何方式对本发明的范围构成限制。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涉及致动装置或手套箱致动装置10,其提供优良的声音特性,并且组装相对方便。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手套箱为设置在车辆中类型的手套箱,其中,通过该手套箱门可以进入车辆仪表盘中的腔室。当然,还可以想到,该致动装置或手套箱致动装置可被用于打开其它的腔室的门,无论其是否位于车辆中。此外,在车辆环境中,期望提供这样的机械装置(比如电动或以其它方式驱动),它们是安静的(例如提供期望的声音特性),从而其操作不会产生不期望有的噪音,该噪音可能让终端用户感到不快并对消费产品产生负面影响。现参照图1-7,示出了手套箱致动装置10。如图所示,该手套箱致动装置10被设置成能远程打开手套箱门12。该手套箱致动装置10具有马达14 ;由马达14的蜗杆18驱动的蜗轮16。在一个实施例中,马达14通过信号、开关或其它等效手段远程驱动。蜗轮16可转动地安装到该致动装置或任何其它合适的位置,该蜗轮16具有正齿轮20,该正齿轮20构造成能接合传动齿轮22的齿19,传动齿轮22可枢转地安装到该致动装置或任何其它合适的位置,以能沿箭头23的方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如图所示,齿轮减速通过蜗杆18、蜗轮16、正齿轮20和传动齿轮22的齿19得以实现,从而将大小合适的马达功率传递至致动装置10的致动杆24。致动杆24构造成能接合传动齿轮22上的螺旋形凸轮或凹槽26,从而蜗轮16的旋转运动被转化成致动杆24的直线运动,并且传动齿轮22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运动导致致动杆24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直线运动。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致动杆24具有结构27,该结构27被构造成可滑动地接合螺旋形凸轮或凹槽26,从而当传动齿轮在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时该致动杆可沿箭头29的方向运动。在一个非限制性的实施例中,致动杆沿第一轴线运动,该第一轴线与传动齿轮的旋转轴线偏离一定角度。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一轴线与该传动齿轮的旋转轴线偏离一定角度,但该第一轴线平行于传动齿轮的旋转轴线。在又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轴线垂直于该旋转轴线。当然,可以想到得其它构型也落在本发明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的范围内。致动杆24的接触端31布置成接近手套箱门闩的卡销或卡爪28,以使该接触端31可接触所述卡销或卡爪28,从而致动装置的直线运动导致所述卡销或卡爪28移动,而该卡销或卡爪28的移动将打开所述门闩或下压门扣,进而所述手套箱门在重力或弹性偏压力的作用下打开以能够进入所述手套箱。为使传动齿轮返回第一位置,可通过弹簧30施加弹性偏压力。如图所示,弹簧30位于蜗轮16上,并且在一个非限制性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弹簧30为扭簧。在一个替代性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致动杆24通过与弹性偏压件直接接触而被弹性偏压至其初始位置或第一位置。作为替代,还可使用多个弹性偏压力的组合,其中多个弹簧向致动装置10的部件的多个离散位置提供偏压力。这样一来,可避免咔嗒声或其它噪音问题。因此,在手套箱被关闭后,本系统随时可再次打开手套箱。在一个非限制性的示例性实施例中,马达可被弹簧30反向驱动以使蜗轮在弹簧30的作用下返回至第一位置。此外,蜗轮16返回至初始位置或第一位置的运动还将导致传动齿轮22和致动杆24做出附加的运动。另外,当致动杆返回至初始位置或第一位置时,所述卡销或卡爪28也将返回,这也是因为有弹性偏压力被施加至所述卡销或卡爪28。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因为使用了传动齿轮的螺旋形凸轮表面,旋转运动可被转换成致动装置的致动杆的直线运动,从而可提供想要的声音性能。例如,可使用直流马达代替电磁线圈,因为电磁线圈由于螺线管的动铁芯的周期性工作而具有高得多的声响。在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并不表示任何顺序、质量或重要性,而是用于将一个元件与其他元件区别开,并且冠词“一”在本文中并不表示对数量的限定,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提到的物品。另外,除非另有说明,本文中所用的术语“底部”和“顶部”仅为描述之便,并不限于任何特定的位置或空间方向。修辞词“约”在与数量结合使用时包含所述数值,并具有上下文所述的含义(比如包括与特定数量的测量有关的误差)。尽管已参照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发明做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明白,可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条件下做出各种改变,而且可对其部件做出各种等同替换。另外,可在不背离本发明的本质范围的条件下依据本发明的教导做出多种更改以适应特定的情形或材料。因此,本发明并不受限于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为用于实施本发明而想到的最佳模式,但是本发明将包括落于后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全部实施例。
权利要求
1.一种手套箱致动装置,包括马达;由该马达驱动的蜗轮,该蜗轮具有构造成能接合传动齿轮的正齿轮,所述传动齿轮可枢转地安装至所述致动装置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致动杆,其构造成能接合所述传动齿轮的螺旋形凸轮,以使所述蜗轮的旋转运动被转化为所述致动杆的直线运动,并且所述传动齿轮在该第一位置和该第二位置之间的运动导致所述致动杆从第一位置至第二位置的直线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套箱致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被弹性偏压入与所述传动齿轮的该第一位置对应的第一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套箱致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通过布置在所述蜗轮上的弹簧被弹性偏压入与所述传动齿轮的该第一位置对应的第一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套箱致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致动杆从该第一位置向该第二位置移动时所述致动装置移动手套箱闩锁的卡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套箱致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形凸轮为沿所述传动齿轮的外周面设置的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套箱致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杆还包括构造成可滑动地接合该传动齿轮的该螺旋形凸轮的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套箱致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齿轮构造成能接合所述传动齿轮的多个齿,并且该正齿轮具有比所述蜗轮小的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套箱致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被弹性偏压入与该传动齿轮的该第一位置对应的第一位置,并且当所述蜗轮被弹性偏压入该第一位置时所述马达能被反向驱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套箱致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形凸轮为沿所述传动齿轮的外周面设置的凹槽,并且所述凹槽成角度地绕所述外周面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套箱致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被设置在该蜗轮上的弹簧弹性偏压入与所述传动齿轮的该第一位置对应的第一位置,并且在所述致动杆从该第一位置向该第二位置运动时所述致动装置移动手套箱闩锁的卡爪。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手套箱致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形凸轮为沿所述传动齿轮的外周面设置的凹槽。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手套箱致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杆还包括构造成可滑动地接合该传动齿轮的该螺旋形凸轮的结构。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手套箱致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正齿轮构造成能接合该传动齿轮的多个齿,并且所述正齿轮具有比所述蜗轮小的直径。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手套箱致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被弹性偏压入与所述传动齿轮的该第一位置对应的第一位置,在所述蜗轮被弹性偏压入该第一位置时所述马达能被反向驱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手套箱致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形凸轮为沿所述传动齿轮的外周面设置的凹槽,该凹槽成角度地绕所述外周面延伸。
16.一种打开手套箱的方法,包括通过马达沿第一方向转动蜗轮,该蜗轮具有构造成能接合传动齿轮的正齿轮,该传动齿轮可枢转地安装至一表面,以在该蜗轮沿所述第一方向转动时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运动;通过接合所述传动齿轮的螺旋形凸轮而线性移动所述致动杆,以使所述蜗轮沿第一方向的转动导致所述致动杆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直线运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致动杆从该第一位置向该第二位置运动时,所述致动装置移动手套箱闩锁的卡爪,所述螺旋形凸轮为沿所述传动齿轮的外周面设置的凹槽,所述致动杆还包括构造成可滑动地接合所述传动齿轮的螺旋形凸轮的结构。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齿轮构造成能接合所述传动齿轮的多个齿,所述正齿轮具有比所述蜗轮小的直径。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被弹性偏压入与所述传动齿轮的该第一位置对应的第一位置,在所述蜗轮被弹性偏压入该第一位置时所述马达能被反向驱动。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形凸轮为沿所述传动齿轮的外周面设置的凹槽,并且所述凹槽成角度地绕所述外周面延伸,其中所述蜗轮被设置在所述蜗轮上的弹簧弹性偏压入与所述传动齿轮的该第一位置对应的第一位置,在所述致动杆从该第一位置向该第二位置运动时致动装置移动手套箱闩锁的卡爪。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套箱致动装置,该手套箱致动装置具有马达;由该马达驱动的蜗轮,该蜗轮具有构造成能接合传动齿轮的正齿轮,所述传动齿轮可枢转地安装到所述致动装置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致动杆,其被构造成能接合所述传动齿轮的螺旋形凸轮以使所述蜗轮的旋转运动被转化为致动杆的直线运动,并且该传动齿轮在该第一位置和该第二位置之间的运动导致该致动杆从第一位置至第二位置的直线运动。
文档编号B60R7/06GK103003102SQ201180021084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28日
发明者D·M·珀金斯, M·W·汉密尔顿 申请人:因特瓦产品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