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温控系统的雏禽运输专用车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57044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有温控系统的雏禽运输专用车厢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车辆的设计制造领域,尤其是雏鸡运输专用车的设计制造。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运输雏鸡的车辆为简易车辆,没有完善的温度控制系统和设备,在冬夏两季长途运输中时常出现雏禽中暑、脱水死亡现象;在冬季长途运输雏禽时还会出现雏禽闷死、着凉感冒和冻死的现象,造成不应有的经济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温控系统的雏禽运输专用车厢。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带有温控系统的雏禽运输专用车厢,包括车厢体,车厢体前壁顶部设有进风口,车厢体内部底板上沿车体的长度方向设有底板风道,底板风道上均匀布设有出风孔;所述进风口通过新风道连通有混合风室,混合风室底部与所述底板风道相连通;车厢体内还设有空调机组,空调机组的空调风出口与所述的混合风室相连通;所述车厢体顶板上设有排风扇机构。所述排风扇机构包括设在车厢体顶壁上的排风口,排风口内设有排风扇,排风扇上方连接有出风筒,出风筒上方设有顶罩,顶罩将排风气流弯折后侧向排出;所述排风扇机构在车厢体顶板上均匀设有两个。所述混合风室内设有轴流风机。所述进风口在所述车厢体前壁顶部左右对称设有两个,所述前壁外侧于所述两个进风口处分别设有防雨调风机构。所述防雨调风机构包括在进风口处的车厢体前壁上向前延伸设置的防雨罩,防雨罩向下连接有平行并排设置的左滑轨和右滑轨,左、右滑轨上滑动连接设有调风插板,调风插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插销,所述左、右滑轨上分别设有与所述插销相匹配的两个以上定位孔。所述调风插板上设有提手。所述混合风室设置在车厢体内部前侧的底板上,所述底板风道平行并排设有三条。所述混合风室由风室壁和车厢体前壁围成;所述底板风道由风道壁和车厢体底板围成。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I.本实用新型在运输途中,新鲜空气由进风口进入,通过新风道进入混合风室。空调机组的空调风在混合风室内与新鲜空气混合,混合后的气流流入底板风道,通过底板风道上的出风孔进入车厢内,为车厢内的雏禽送入含氧量高的空调风(夏天空调机组送出的是冷风,冬天送出的是热风),确保车厢内部空气的新鲜度和温度适宜雏禽长时间生存,从而相比以往能够大大降低雏禽运输过程中的死亡率,提高经济效益。经过雏禽呼吸以及热交换后的气体经过排风扇机构抽出车厢体外。2.排风扇机构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和安装使用。顶罩的设置,能够避免异物从顶部通过排风口落入车厢,从而保证车厢内的安全。3.雏禽运输车在运输途中常常由于加油、交费、堵车等等各种原因需要停车,停车期间由于没有了迎头风,因此由进风口进入车厢内的新鲜空气大大减少甚至根本没有。轴流风机的设置,便于在停车时启动该风机,将车厢外的新鲜空气抽入车厢内,从而保证了本实用新型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新鲜空气的补给,从而进一步保障雏禽的生存环境,避免长时间临时停车造成的雏禽死亡现象。4.进风口在所述车厢体前壁顶部左右对称设有两个,所述前壁外侧于所述两个进风口处分别设有防雨调风机构,这样的设置一方面保证了进风量能够满足雏禽的需求, 另一方面也能够避免进风过多而导致车厢内温度无法保证的现象,同时能够防止雨水由进风口大量进入车厢体。5.防雨调风机构结构简单,便于使用。当需要调节风量时,将插销退出定位孔,手动上下滑动插板从而调节插板对进风口的遮挡量,实现对进风量的调节。将插板调节到位后,将插板上的插销插入最接近的定位孔内,即可将调风插板定位。6.提手的设置,便于手持提手上下滑动插板。7.底板风道平行并排设有三条,便于向车厢体内的供风更加均匀,使车厢体内部各处的雏禽都能够得到新鲜的空调风。8.由于车厢体前壁和底板分别作为混合风室和底板风道的一个侧面,因此节省了制造混合风室和底板风道所需的材料。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A — A向局部剖视图;图3是图I的B — B向局部剖视图;图4是排风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防雨调风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带有温控系统的雏禽运输专用车厢包括车厢体I,车厢体前壁2顶部设有进风口 3,进风口 3的尺寸最好为300*300 (毫米),当然也可以设置成其它尺寸。车厢体I内部底板6上沿车体的长度方向设有底板风道,所述底板风道由风道壁7和车厢体底板6围成。风道壁7最好采用折成草帽形的钢板。底板风道上均匀布设有出风孔5 ;所述进风口 3通过新风道10连通有混合风室26,所述混合风室26由风室壁25和车厢体前壁2围成;混合风室26底部与所述底板风道相连通;车厢体I内还设有空调机组22,空调机组22的空调风出口 23与所述的混合风室26相连通;所述车厢体I顶板上设有排风扇机构。所述混合风室26内设有轴流风机24。所述进风口 3在所述车厢体前壁2顶部左右对称设有两个,所述前壁2外侧于所述两个进风口 3处分别设有防雨调风机构。所述混合风室26设置在车厢体I内部前侧的底板6上,所述底板风道平行并排设有三条。如图I、图2和图4所示,所述排风扇机构包括设在车厢体I顶壁上的排风口 11,排风口 11内设有排风扇12,排风扇12上方连接有出风筒13,出风筒13上方设有顶罩14,顶罩14将排风气流弯折后侧向排出;所述排风扇机构在车厢体I顶板上均匀设有两个。如图5、图6以及图2和图3所示,所述防雨调风机构包括在进风口 3处的车厢体前壁2上向前延伸设置的防雨罩8,防雨罩8向下连接有平行并排设置的左滑轨15和右滑轨16,左、右滑轨15、16上滑动连接设有调风插板17,调风插板17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插销9,所述左、右滑轨15、16上分别设有与所述插销9相匹配的两个以上定位孔18。所述调风插板17上设有提手28。左、右滑轨15、16以及调风插板17、插销9均由不锈钢制成。图I中,标号19所示为空调机组22的回风口。空调机组22在夏季向混合风室26送入冷风,在冬季向混合风室26送入热风。本实用新型在运输途中,新鲜空气由进风口 3进入,通过新风道10进入混合风室26。空调机组22的空调风在混合风室26内与新鲜空气混合,混合后的气流流入底板风道,通过底板风道上的出风孔5进入车厢内,为车厢内的雏禽送入含氧量高的空调风(夏天空调机组22送出的是冷风,冬天送出的是热风),确保车厢内部空气的新鲜度和温度适宜雏禽长时间生存,从而相比以往能够大大降低雏禽运输过程中的死亡率,提高经济效益。经过雏禽呼吸以及热交换后的气体经过排风扇机构抽出车厢体I外。在停车时启动该轴流风机24,将车厢外的新鲜空气抽入车厢内,从而保证了本实用新型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新鲜空气的补给,从而进一步保障雏禽的生存环境,避免长时间临时停车造成的雏禽死亡现象。
权利要求1.带有温控系统的雏禽运输专用车厢,包括车厢体,其特征在于车厢体前壁顶部设有进风口,车厢体内部底板上沿车体的长度方向设有底板风道,底板风道上均匀布设有出风孔;所述进风口通过新风道连通有混合风室,混合风室底部与所述底板风道相连通;车厢体内还设有空调机组,空调机组的空调风出口与所述的混合风室相连通;所述车厢体顶板上设有排风扇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带有温控系统的雏禽运输专用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扇机构包括设在车厢体顶壁上的排风口,排风口内设有排风扇,排风扇上方连接有出风筒,出风筒上方设有顶罩,顶罩将排风气流弯折后侧向排出;所述排风扇机构在车厢体顶板上均匀设有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温控系统的雏禽运输专用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风 室内设有轴流风机。
4.根据权利要求I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带有温控系统的雏禽运输专用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在所述车厢体前壁顶部左右对称设有两个,所述前壁外侧于所述两个进风口处分别设有防雨调风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有温控系统的雏禽运输专用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雨调风机构包括在进风口处的车厢体前壁上向前延伸设置的防雨罩,防雨罩向下连接有平行并排设置的左滑轨和右滑轨,左、右滑轨上滑动连接设有调风插板,调风插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插销,所述左、右滑轨上分别设有与所述插销相匹配的两个以上定位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有温控系统的雏禽运输专用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风插板上设有提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有温控系统的雏禽运输专用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风室设置在车厢体内部前侧的底板上,所述底板风道平行并排设有三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有温控系统的雏禽运输专用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风室由风室壁和车厢体前壁围成;所述底板风道由风道壁和车厢体底板围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温控系统的雏禽运输专用车厢,包括车厢体,车厢体前壁顶部设有进风口,车厢体内部底板上沿车体的长度方向设有底板风道,底板风道上均匀布设有出风孔;进风口通过新风道连通有混合风室,混合风室底部与底板风道相连通;车厢体内还设有空调机组,空调机组的空调风出口与的混合风室相连通;车厢体顶板上设有排风扇机构。在运输途中,新鲜空气由进风口进入,通过新风道进入混合风室。空调风在混合风室内与新鲜空气混合,混合后的气流流入底板风道,通过出风孔进入车厢内,为雏禽送入含氧量高的空调风,确保车厢内部空气的新鲜度和温度适宜雏禽长时间生存,从而相比以往能够大大降低雏禽运输过程中的死亡率,提高经济效益。
文档编号B60P3/04GK202413575SQ20122001988
公开日2012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7日
发明者冯永业, 宋铁创, 王东堂, 褚书庆, 陆杰汉 申请人:郑州红宇专用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