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型车用离合器储油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78123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重型车用离合器储油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离合器储油罐,属于汽车离合器操纵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上离合器总泵和离合器储油罐的连接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离合器总泵和离合器储油罐之间通过油管连接,离合器储油罐固定在驾驶室上,该种连接方式增加了一根油管,提高了成本;另一种是离合器储油罐直接装到离合器总泵上,该种连接方式比较简单,但只有一个固定点,由于离合器总泵每次工作时间非常短,制动液产生流体冲击,很容易从储油罐补偿口飞溅出来。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离合器总泵和离合器储油罐连接简单、可靠,防止制动液从离合器储油罐飞溅出来。为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重型车用离合器储油罐,包括储油罐上部和储油罐下部,储油罐上部上方设有制动液补偿口,储油罐下部底部设有离合器总泵连接口,储油罐上部和储油罐下部通过焊板在分型面处焊接在一起,所述储油罐上部设有固定耳孔,制动液补偿口和离合器总泵连接口之间设有扰流板。所述制动液补偿口处设有补偿口盖,该补偿口盖采用透气防水结构。所述制动液补偿口处设置有过滤筛。所述固定耳孔设有两个。所述储油罐上部和储油罐下部采用塑料注塑而成。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同总泵直接连接,采用三点固定使连接简单可靠,中间增加扰流板使制动液不会从储油罐补偿口飞溅出来。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A剖视示意图。图中1固定耳孔、2制动液补偿口、3储油罐上部、4分型面、5储油罐下部、6扰流板、7离合器总泵连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具体描述。图I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A-A剖视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分上、下两部分,包括储油罐上部3和储油罐下部5,储油罐上部3和储油罐下部5通过焊板在分型面4处焊接在一起。[0017]储油罐上部3的上方设有制动液补偿口 2和两个固定耳孔I,储油罐下部5的底部设有离合器总泵连接口 7。储油罐内制动液补偿口 2和离合器总泵连接口 7之间设有扰流板6,保证总泵工作时流体不会直接喷到制动液补偿口一起渗漏。所述制动液补偿口 2处设有补偿口盖,该补偿口盖采用透气防水结构。所述制动液补偿口 2处设置有过滤筛,在添加制动液时可以过滤掉制动液中的杂质。储油罐通过离合器总泵连接口 7直接装到离合器总泵上,所述两个固定孔I安装到驾驶室上,实现三点固定,保证连接的可靠性。所述储油罐上部3和储油罐下部5采用塑料注塑而成。本实用新型同总泵直接连接,采用三点固定使连接简单可靠,中间增加扰流板使制动液不会从储油罐补偿口飞溅出来。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方案,只是举例说明,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等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实用新型包围。
权利要求1.一种重型车用离合器储油罐,包括储油罐上部(3)和储油罐下部(5),储油罐上部(3)上方设有制动液补偿口(2),储油罐下部(5)底部设有有离合器总泵连接口(7),储油罐上部(3)和储油罐下部(5)通过焊板在分型面(4)处焊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罐上部(3)设有固定耳孔(1),制动液补偿口(2)和离合器总泵连接口(7)之间设有扰流板(6)。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重型车用离合器储油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液补偿口(2)处设有补偿口盖,该补偿口盖采用透气防水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重型车用离合器储油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液补偿口(2)处设置有过滤筛。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重型车用离合器储油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耳孔(I)设有两个。
5.根据权利要求r4任一项所述的重型车用离合器储油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罐上部(3)和储油罐下部(5)采用塑料注塑而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重型车用离合器储油罐,包括储油罐上部和储油罐下部,储油罐上部上方设有制动液补偿口,储油罐下部底部设有离合器总泵连接口,储油罐上部和储油罐下部通过焊板在分型面处焊接在一起,所述储油罐上部设有固定耳孔,制动液补偿口和离合器总泵连接口之间设有扰流板;所述制动液补偿口处设有补偿口盖,该补偿口盖采用透气防水结构;所述制动液补偿口处设置有过滤筛。本实用新型同总泵直接连接,采用三点固定使连接简单可靠,中间增加扰流板使制动液不会从储油罐补偿口飞溅出来。
文档编号B60R16/08GK202753894SQ20122041226
公开日2013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0日
发明者许佳成, 李文君, 张子强, 崔慧萍, 薛秋生, 杨国玉 申请人: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