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排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78119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后排座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座椅,尤其是涉及一种后排座椅。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在不断的提高,汽车的整体要求越来越高,人们都座椅的要求不仅仅只限于舒适性的要求,而更多的关注安全性能。伴随着交通事故的不断增加,汽车安全性能越来越得到重视,作为交通安全隐患之一的后面碰撞形式,具有发生频率较高、对乘员伤害较重的特点,特别是座椅对于乘员颈部的伤害更为突 出。尤其是对于乘坐在后排的乘员,后排座椅往往不具备缓冲减振的效果,从而易造成较大的伤害。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 201756077U,授权公告日为2011年3月9日,公开了一种带有休息头枕的后排座椅,包括座椅骨架、椅背和椅座,所述的椅背的下角处设置有椅背缺口,所述椅背缺口处嵌设有头枕。该实用新型的不足之处在于,该后排座椅当遇到交通安全隐患之一的后面碰撞形式时,无法避免后排乘员的颈部伤害,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后排座椅无法避免对后排乘员的颈部伤害,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避免对后排乘员的颈部伤害,减小安全隐患的后排座椅。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后排座椅,包括后排座椅头枕、座椅靠背和缓冲装置,所述的缓冲装置分别连接后排座椅头枕和座椅靠背。所述的缓冲装置分别连接后排座椅头枕和座椅靠背,当遇到交通安全隐患之一的后面碰撞形式时,后排座椅上的乘员头部以及颈部位置受到冲击作用于后排座椅头枕上,后排座椅头枕通过缓冲装置将所受到的碰撞时的能量吸收到座椅靠背上,从而保护后排乘员的安全。这样设计达到了避免对后排乘员的颈部伤害,减小安全隐患的目的。作为优选,所述的缓冲装置包括至少一根具有弹性的杆子,能够在后面碰撞形式中,有效的吸收能量,降低鞭打伤害。作为优选,所述的杆子为弯折成钝角的弯杆,所述的杆子材料为橡胶,所述的杆子从中间弯折成钝角,采用具有一定弯曲度的杆子,通过杆子使得后排座椅头枕和乘员头部之间的接触更为舒适,亦有利于保护乘员头颈部。作为优选,所述的缓冲装置包括至少一根气动弹簧杆,所述的气动弹簧杆包括气动缸和活动杆,所述的气动缸连接座椅罪背,所述的活动杆连接后排座椅头枕,能够在后面碰撞形式中,有效的吸收能量,降低鞭打伤害。作为优选,所述的后排座椅头枕上设有连接杆,所述气动弹簧杆的活动杆与后排座椅头枕连接的一端设有连接环,所述的连接环套接在连接杆上,采用气动弹簧管自动调节后排座椅头枕与座椅靠背的位置,可以有效的保护乘员头部,使得后排座椅头枕和乘员头部之间的接触更为舒适,亦有利于保护乘员头颈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在后面碰撞形式中,有效的吸收能量,降低鞭打伤害,避免对后排乘员的颈部和头部的伤害,减小安全隐患。

图I是本实用 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1.后排座椅头枕,2.座椅靠背,3.缓冲装置,4.活动杆,5.气动缸,6.连接杆,7.连接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一如图I、图2所不的实施例中,一种后排座椅,包括后排座椅头枕I、座椅靠背2和缓冲装置3,所述的缓冲装置3分别连接后排座椅头枕I和座椅靠背2。所述的缓冲装置3包括两个根具有弹性的杆子,所述的杆子为弯折成钝角的弯杆,从中间弯折成钝角,所述的杆子材料为橡胶。由于座椅靠背2 —般情况下是不可调节的,目前对于座椅靠背2强度的关注尚未考虑鞭打性能,因此座椅的吸能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后排座椅头枕I采用具有从中间弯折成钝角的杆子与座椅靠背2相连接,这样一来,在后面碰撞过程中,杆子可以承受头部的撞击力,同时能够吸收撞击能量,减小鞭打伤害。参照前排座椅针对鞭打试验静态测量要求,后排座椅头枕I与试验假人头部的水平距离要< 40mm,可以有效地降低头颈部相关的伤害值,同理,后排座椅头枕I连接的杆子从中间弯折成钝角的弯曲设计,有效地使得后排座椅头枕I和乘员头部之间的接触更为舒适,这样对于乘员颈部的保护效果是比较明显的。实施例二 如图I、图3所不的实施例中,一种后排座椅,包括后排座椅头枕I、座椅靠背2和缓冲装置3,所述的缓冲装置3分别连接后排座椅头枕I和座椅靠背2。所述的缓冲装置3包括两根气动弹簧杆,所述的气动弹簧杆包括气动缸5和活动杆4,所述的气动缸5连接座椅靠背2,所述的活动杆4连接后排座椅头枕I。所述的后排座椅头枕I上设有连接杆6,所述气动弹簧杆的活动杆4与后排座椅头枕I连接的一端设有连接环7,所述的连接环7套接在连接杆6上。后排座椅头枕I采用气动弹簧杆与座椅靠背2相连接,气动弹簧杆一端连接座椅靠背2,气动弹簧杆另一端向后排座椅头枕I方向倾斜通过连接环7连接连接杆6,这样一来,在后面碰撞过程中,气动弹簧杆可以承受头部的撞击力,同时能够吸收撞击能量,减小鞭打伤害。参照前排座椅针对鞭打试验静态测量要求,后排座椅头枕I与试验假人头部的水平距离要< 40mm,可以有效地降低头颈部相关的伤害值,同理,后排座椅头枕I连接的气动弹簧杆倾斜设计,有效地使得后排座椅头枕I和乘员头部之间的接触更为舒适,,这样对于乘员颈部的保护效果是比较明显的。
权利要求1.一种后排座椅,包括后排座椅头枕(I)和座椅靠背(2),其特征是,还包括缓冲装置(3),所述的缓冲装置(3)分别连接后排座椅头枕(I)和座椅靠背(2)。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后排座椅,其特征是,所述的缓冲装置(3)包括至少一根具有弹性的杆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排座椅,其特征是,所述的杆子为弯折成钝角的弯杆,所述的杆子材料为橡胶。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后排座椅,其特征是,所述的缓冲装置(3)包括至少一根气动弹簧杆,所述的气动弹簧杆包括气动缸(5)和活动杆(4),所述的气动缸(5)连接座椅靠背(2 ),所述的活动杆(4 )连接后排座椅头枕(I)。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排座椅,其特征是,所述的后排座椅头枕(I)上设有连接杆(6),所述气动弹簧杆的活动杆(4)与后排座椅头枕(I)连接的一端设有连接环(7),所述的连接环(7)套接在连接杆(6)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后排座椅,旨在提供一种避免对后排乘员的颈部伤害,减小安全隐患的后排座椅。它包括后排座椅头枕、座椅靠背和缓冲装置,所述的缓冲装置分别连接后排座椅头枕和座椅靠背。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在后面碰撞形式中,有效的吸收能量,降低鞭打伤害,避免对后排乘员的颈部和头部的伤害,减小安全隐患。
文档编号B60N2/427GK202782769SQ20122041191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0日
发明者曹小珍, 林涛, 周大永, 刘卫国, 吴成明, 赵福全 申请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