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车用安装底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46672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车用安装底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车用安装底座,应用于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在带有边梁式车架结构的汽车上用于电动汽车电池组总成、LNG/CNG汽车车用钢瓶总成的坐式安装的底座。
背景技术
在带有边梁式车架结构的汽车上,体积较大或较重的总成采用坐式安装时,由于底盘布置等因素需要将总成位置抬高且底盘没有较充裕的空间用来布置大型底座。所以需要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巧、重量轻的安装底座。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车用安装底座,其具有工艺简单、体积小重量轻的优点,同时能够改善车架纵梁受力情况,避免应力集中,结构美观耐用,可改善目前卡车上安装座笨重的外观形象。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车用安装底座,由主连接板、辅连接板组成,其特征在于:主连接板呈倒“L”型的钣金一次折弯结构,主连接板底部两侧带有斜切边,主连接板弯曲的一侧有2-3根加强筋,主连接板上平面开有待固定件连接孔、立面下方开有纵梁连接孔,辅连接板为带有斜边及倒角的U型梁,在U型梁内侧有2-3根加强筋,主连接板的上平面与辅连接板上平面水平对齐背靠背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主连接板下端纵梁连接孔对齐车架纵梁的安装孔通过螺栓与车架纵梁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其具有工艺简单、体积小重量轻的优点,同时能够改善车架纵梁受力情况,避免 应力集中,结构美观耐用,可改善目前卡车上安装座笨重的外观形象。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背面结构图。图3本实用新型的主连接板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一种新型车用安装底座,由主连接板1、辅连接板2组成,其特征在于:主连接板I呈倒“L”型的钣金一次折弯结构,主连接板I底部两侧带有斜切边,主连接板I弯曲的一侧有2-3根加强筋3,主连接板I上平面开有待固定件连接孔4、立面下方开有纵梁连接孔5,辅连接板2为带有斜边及倒角的U型梁,在U型梁内侧有2-3根加强筋3,主连接板I的上平面与辅连接板2上平面水平对齐背靠背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主连接板I下端纵梁连接孔5对齐车架纵梁6的安装孔通过螺栓与车架纵梁6固定连接。主连接板I和辅连接板2之间一般采用螺栓及螺母连接,也可以采用铆接或者焊接的方式进行安装固定,安装要求为主连接板I的上平面与辅连接板2的上平面保持一平。安装时,可先将本实用新型组合完成,再通过主连接板I下端的纵梁连接孔5与车架纵梁6连接,连接方式一般为螺接,采用螺栓及螺母。由于辅连接板2带有水平的上下翼面,因此具有垂直方向定位的作用,为消除主、辅连接板总成连接时垂直方向误差,主连接板与车架纵梁连接孔在上下方向 可以设计成长圆孔。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车用安装底座,由主连接板、辅连接板组成,其特征在于:主连接板呈倒“L”型的钣金一次折弯结构,主连接板底部两侧带有斜切边,主连接板弯曲的一侧有2-3根加强筋,主连接板上平面开有待固定件连接孔、立面下方开有纵梁连接孔,辅连接板为带有斜边及倒角的U型梁,在U型梁内侧有2-3根加强筋,主连接板的上平面与辅连接板上平面水平对齐背靠背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主连接板下端纵梁连接孔对齐车架纵梁的安装孔通过螺栓与车架纵梁 固定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车用安装底座,由主连接板、辅连接板组成,其特征在于主连接板呈倒“L”型的钣金一次折弯结构,主连接板底部两侧带有斜切边,主连接板弯曲的一侧有2-3根加强筋,主连接板上平面开有待固定件连接孔、立面下方开有纵梁连接孔,辅连接板为带有斜边及倒角的U型梁,在U型梁内侧有2-3根加强筋,主连接板的上平面与辅连接板上平面水平对齐背靠背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主连接板下端纵梁连接孔对齐车架纵梁的安装孔通过螺栓与车架纵梁固定连接。其具有工艺简单、体积小重量轻的优点,同时能够改善车架纵梁受力情况,避免应力集中,结构美观耐用,可改善目前卡车上安装座笨重的外观形象。
文档编号B60K15/07GK203142367SQ20132012214
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8日
发明者闫晓东, 宋春丽, 冯红, 赵明, 孙海波, 孙中辉, 陈广宇, 冯辉 申请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