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鼻式胎唇实心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46673阅读:5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鼻式胎唇实心胎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心轮胎,特别是指一种带鼻式胎唇实心胎。
背景技术
现有实心胎包括压配式实心轮胎和充气轮胎轮辋实心轮胎。压配式实心轮胎与充气轮胎轮辋实心轮胎装胎的方式不同,前者采用敲打式压入并与轮轴过盈配合进而将轮胎固定在轮轴上,后者则用一件式或多件式轮辋安装好后,再固定到轮轴上。此外,实心胎按胎唇结构可分为对开式和带鼻式,针对充气轮胎轮辋实心胎,对开式往往配套多件式轮辋,而带鼻式则配套简易的一体式轮辋,并且带鼻式实心轮胎的胎唇为不对称设置。如图1所示,为带鼻式胎唇实心胎。一般的,实心轮胎胎唇部钢丝B’为了防止出现滑圈现象(所谓滑圈是指在使用时轮胎与轮辋之间相对移动),其胎唇部钢丝B’往往等距分布,以保证行走时有足够的束缚力,同时,也因其强大的束缚力,带鼻式轮胎在装胎过程中容易出现装胎难的 现象,特别是在胎唇鼻子部位,实心轮胎往往难以推进轮辋A,有时甚至会因装胎力过大而损伤实心胎基部胶,易造成后续轮胎的使用不良。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鼻式胎唇实心胎,其在保证不会滑圈不良前提下,提升轮胎的装配性能,适用于简易式轮辋配套用实心胎。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种带鼻式胎唇实心胎,包括胎面胶、位于胎面胶下方的缓冲胶、位于缓冲胶下方的基部胶,而轮胎的胎唇部是设在基部胶处,并包括设于基部胶中的复数个钢丝圈,其中:位于轮胎两外缘的钢丝圈距胎唇左右边缘的距离呈不相等设置,且靠带鼻胎唇一端的距离大于另一端胎唇的距离,而位于中间的钢丝圈间隔以均等或不均等间距分布。所述邻近另一端胎唇的钢丝圈与另一端胎唇的距离为整个轮胎断宽的7% 10.5%。所述邻近另一端胎唇的钢丝圈与另一端胎唇的距离为整个轮胎断宽的8% 9.5%。所述邻近带鼻胎唇一端的钢丝圈与带鼻胎唇一端的距离为邻近另一端胎唇的钢丝圈与另一端胎唇的距离的1.5^3倍。所述邻近带鼻胎唇一端的钢丝圈与带鼻胎唇一端的距离为邻近另一端胎唇的钢丝圈与另一端胎唇的距离的1.8^2.2倍。所述位于中间的钢丝圈的间隔为不均等间距分布,相差需保持在3mm以内。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带鼻式胎唇实心胎,其位于轮胎两外缘的钢丝圈距胎唇左右边缘的距离呈不相等设置,且靠带鼻胎唇一端的距离大于另一端胎唇的距离,而位于中间的钢丝圈间隔以均等或不均等间距分布。如此令该实心轮胎在确保行驶不会发生滑圈不良的前提下又避免了轮胎安装困难的问题,增强了带鼻实心轮胎的装配性倉泛。
图1为传统带鼻式胎唇实心胎的结构剖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带鼻式胎唇实心胎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带鼻式胎唇实心胎,其包括胎面胶1、位于胎面胶I下方的缓冲胶2、位于缓冲胶2下方的基部胶3,而轮胎的胎唇部是设在基部胶3处,并包括设于基部胶3中的复数个钢丝圈B,即在轮胎胎唇部由多层多列的钢丝圈B间隔分布,此钢丝圈B数量的设置依轮胎的宽度而定,通常胎唇包含四个或四个以上的钢丝圈B,其中位于轮胎两外缘的钢丝圈距胎唇左右边缘的距离呈不相等设置,且靠带鼻胎唇一端4的距离大于另一端胎唇5的距离,而位于中间的钢丝圈间隔以均等或不均等间距分布。配合图2所示,此处是以四个钢丝圈为例进行说明,自胎唇另一端5向带鼻胎唇一端4依次为钢丝圈B1、钢丝圈B2、钢丝圈B3、钢丝圈B4,其中钢丝圈BI与另一端胎唇5的距离为Wl,钢丝圈B4与带鼻胎唇一端4的距离为W2,钢丝圈BI与钢丝圈B2的距离为W3,钢丝圈B2与钢丝圈B3的距离为W4,钢丝圈B3与钢丝圈B4的距离为W5。其中,钢丝圈BI与另一端胎唇5的距离Wl为整个轮胎断宽SW的7°/Γ Ο.5%,优选为8% 9.5%,钢丝圈BI与另一端胎唇5的距离Wl太大,钢丝圈对轮辋的束缚力不够,容易产生滑圈不良,钢丝圈BI与另一端胎唇5的距离Wl太小,轮胎在使用时钢丝容易抽出;钢丝圈Β4与带鼻胎唇一端4的距离W2大于钢丝圈BI与另一端胎唇5的距离W1,一般的,W2为Wl的1.5^3倍,优选为1.8^2.2倍,带鼻处的胎唇为刚性相对较低的部位,此处产生的束缚力与轮胎的装配性能有直接的关系,当钢丝圈Β4与带鼻胎唇一端4的距离W2过大时,钢丝圈Β4太靠里,轮胎在使用时胎唇易与轮辋发生相对滑移,容易产生异常磨耗,缩短轮胎的使用寿命;当钢丝圈Β4与带鼻胎唇一端4的距离W2过小时,带鼻处的胎唇刚性提升,实心轮胎的装配性能得不到改善。而钢丝圈BI与钢丝圈Β2的距离W3、钢丝圈Β2与钢丝圈Β3的距离W4、钢丝圈Β3与钢丝圈Β4的距离W5可相等也可不相等,但其相差需保持在3mm以内,如此,钢丝圈B1、钢丝圈B2、钢丝圈B3、钢丝圈B4受力较为均匀,可以抑制实心轮胎在与轮辋配合时相对移动,抑制滑圈不良。通过以上 设定方案,该带鼻式胎唇实心胎在确保行驶不会发生滑圈不良的前提下又避免了轮胎安装困难的问题,增强了带鼻实心轮胎的装配性能。
权利要求1.一种带鼻式胎唇实心胎,包括胎面胶、位于胎面胶下方的缓冲胶、位于缓冲胶下方的基部胶,而轮胎的胎唇部是设在基部胶处,并包括设于基部胶中的复数个钢丝圈,其特征在于:位于轮胎两外缘的钢丝圈距胎唇左右边缘的距离呈不相等设置,且靠带鼻胎唇一端的距离大于另一端胎唇的距离,而位于中间的钢丝圈间隔以均等或不均等间距分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鼻式胎唇实心胎,其特征在于:所述邻近另一端胎唇的钢丝圈与另一端胎唇的距离为整个轮胎断宽的7% 10.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鼻式胎唇实心胎,其特征在于:所述邻近另一端胎唇的钢丝圈与另一端胎唇的距离为整个轮胎断宽的8% 9.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鼻式胎唇实心胎,其特征在于:所述邻近带鼻胎唇一端的钢丝圈与带鼻胎唇一端的距离为邻近另一端胎唇的钢丝圈与另一端胎唇的距离的1.5^3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鼻式胎唇实心胎,其特征在于:所述邻近带鼻胎唇一端的钢丝圈与带鼻胎唇一端的距离为邻近另一端胎唇的钢丝圈与另一端胎唇的距离的1.8^2.2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鼻式胎唇实心胎,其特征在于:所述位于中间的钢丝圈的间 隔为不均等间距分布,相差在3mm以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鼻式胎唇实心胎,包括胎面胶、位于胎面胶下方的缓冲胶、位于缓冲胶下方的基部胶,而轮胎的胎唇部是设在基部胶处,并包括设于基部胶中的复数个钢丝圈,其中位于轮胎两外缘的钢丝圈距胎唇左右边缘的距离呈不相等设置,且靠带鼻胎唇一端的距离大于另一端胎唇的距离,而位于中间的钢丝圈间隔以均等或不均等间距分布。如此令该实心轮胎在确保行驶不会发生滑圈不良的前提下又避免了轮胎安装困难的问题,增强了带鼻实心轮胎的装配性能。
文档编号B60C15/00GK203126404SQ20132012233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8日
发明者陈秀雄 申请人:厦门正新橡胶工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