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牌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70958阅读:11847来源:国知局
机动车牌照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动车牌照,尤其涉及具有防伪功能的机动车牌照。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机动车牌照,包括一个前壳体和一个后壳体,前壳体和后壳体扣合并固定连接,前壳体的上表面形成车牌号码且固定设有一个防伪标识部件,前壳体和后壳体的内部空间设有一个天线、一组射频器件及一个电池。本实用新型用在机动车辆的车牌标识,同时具有防伪功能。
【专利说明】机动车牌照【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动车牌照,尤其涉及具有防伪功能的机动车牌照。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机动车牌照采用普通金属材料在ー个方形板上凸起而制作出车牌号码,容易被不法分子所仿造。同时,对于被使用的伪牌照(套牌),其查处难度很大。伪牌照给国家和社会带来巨大的危害。因而,需要在技术层面上找到ー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0003]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ー种具有较高防伪功能的机动车牌照。
[0004]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机动车牌照,包括一个前壳体和一个后壳体,前壳体和后壳体扣合并固定连接,前壳体的上表面形成车牌号码且固定设有ー个防伪标识部件,前壳体和后壳体的内部空间设有一个天线、一组射频器件及ー个电池。
[0006]优先的实现方式,前売体和后壳体的边沿均设有卡扣,从而二者进行扣合,并通过焊接而固定连接为一体。通过卡扣进行扣合及通过焊接而固定连接的方式更加简单可靠。
[0007]优先的实现 方式,防伪标识部件通过镶嵌而固定在前壳体的上表面。通过镶嵌而固定的固定方式更加简单而可靠。
[0008]优先的,防伪标识部件是立体三维随机乱码防伪标识部件。采用立体三维随机乱码防伪标识部件可具有较高的防伪性能。
[0009]优先的,防伪标识部件是圆柱形。采用圆柱形更易于加工和识别。
[0010]优先的实现方式,后壳体上具有卡置天线、射频器件及电池的凹槽,该天线、射频器件及电池镶嵌固定于其上。天线、射频器件及电池通过后壳体所设凹槽而镶嵌固定更加
简单可靠。
[0011]优先的,电池是无线充电电池。电池采用无线充电电池可更便于充电而长期使用。
[0012]优先的,后壳体的背面设有固定车牌用的卡齿。通过卡齿而更便于安装固定于机动车。
[0013]优选的,前売体的上表面的车牌号码是通过注塑成型而形成。从而使制造机动车牌照的成本大大提闻,进一步提闻防伪。
[0014]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上技术方案实现,可使该机动车牌照具有极高的防伪性能,配合采用先进的电子技术和射频识别技术,可以实现远距离不停车进行车牌识别。同时该机动车牌照的技术的实施可以为政府有关部门推进国家级车辆管理现代化方案提供基础部件支持。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ー实施例的立体图;[0016]图2是该实施例的零部件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ー步说明。
[0018]參阅图1和图2所示,该实施例的机动车牌照采用塑料(如聚碳酸酯材料)注塑方式来制造出前、后壳体11、12。后壳体12为ー个方框型造型,内部有空间,用于放置电子部件,边沿有卡扣。车牌号码(如图中所示的“闽D-R2981”)采用注塑方式制造形成在前売体11的上表面。该机动车牌照上的车牌号码可为白色、黒色,基底为蓝色、黄色、白色、黒色,符合现有车牌颜色标准。这两种顔色不是直接采用喷涂的方式产生,而是采用在塑料原料中加入色母料,采用两台注塑机两种色料在一个双流道模具的腔体内以注塑方式制造形成,从而保证颜色不易掉色。该实施例的机动车牌照前売体11上的文字采用在注塑模具中嵌入活动字模的方式来产生。这种方式的采用使得小批量方式制造机动车牌照的成本大大提尚,利于防伪。
[0019]在该前壳体11的上表面固定设有ー个防伪标识部件,该防伪标识部件2优选立体三维随机乱码防伪标识部件。该防伪标识部件2优选制作为圆柱形,一元硬币左右大小。该防伪部件2在注塑制造机动车牌照的前売体11时放入该前壳体的模具内部一起注塑成型而结合为一体,从而镶嵌固定于其上。
[0020]该机动车牌照的后壳体12也为ー个方框型造型,内部有空间,用于放置天线5、射频器件4及电池3,其边沿有卡扣。这样,前売体11和后壳体12通过边沿的卡扣,从而ニ者进行扣合,并通过焊接而固定连接为一体,优选采用高频热焊接技术焊接为一体。前、后壳体11、12通过卡扣进行扣合及通过焊接而固定连接的方式不仅更加简单可靠,且不易拆解,大大加强防伪性能。
[0021]优选的,后壳体12上具有卡置天线5、射频器件4及电池3的凹槽122,该天线5、射频器件4及电池3从而镶嵌固定于其上。电池3为射频器件4供电,射频器件4通过天线5发射含有该机动车牌照信息的射频信号。优选的,电池3是无线充电电池。电池3采用无线充电电池可更便于充电,从而保证该机动车牌照可以长期使用。
[0022]此外,为了便于将该实施例的机动车牌照安装固定于机动车,后壳体12的背面设有固定车牌用的卡齿121。此外,还可标出制造単位的文字及标识。
[0023]综上,该实施例的机动车牌照可通过前、后壳体11、12内设有的天线5、射频器件4及电池3来发射含有该机动车牌照信息的射频信号,并配合采用先进的电子技术和射频识别技术,可以实现远距离不停车进行车牌识别和防伪鉴别。同时,该实施例的机动车牌照还可通过防伪标识部件2进行外观上的直观防伪鉴别。通过内外双层防伪,从而大大提供机动车牌照的防伪性能,最大程度上避免套牌事件发生。
[0024]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机动车牌照,包括一个前壳体和一个后壳体,前壳体和后壳体扣合并固定连接,前壳体的上表面形成车牌号码且固定设有ー个防伪标识部件,前壳体和后壳体的内部空间设有一个天线、一组射频器件及ー个电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牌照,其特征在于:前売体和后壳体的边沿均设有卡扣,从而二者进行扣合,并通过焊接而固定连接为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牌照,其特征在于:防伪标识部件通过镶嵌而固定在前壳体的上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机动车牌照,其特征在于:防伪标识部件是立体三维随机乱码防伪标识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动车牌照,其特征在于:防伪标识部件是圆柱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牌照,其特征在于:后壳体上具有卡置天线、射频器件及电池的凹槽,该天线、射频器件及电池镶嵌固定于其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牌照,其特征在干:电池是无线充电电池。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牌照,其特征在于:后壳体的背面设有固定车牌用的卡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牌照,其特征在于:前売体的上表面的车牌号码是通过注塑成型而形成。
【文档编号】B60R13/10GK203438953SQ201320368523
【公开日】2014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26日
【发明者】张泽华 申请人:厦门物之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