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机动车的驻车制动装置的操作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74694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用于机动车的驻车制动装置的操作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驻车制动装置的操作设备(1),其具有具备基础结构(3)的轴承座(2)和手刹制动杆(11),手刹制动杆(11)摆动地支承在轴承座(2)的两个相互间隔安置的支承侧壁(8)的轴承孔(10)内,其中,手刹制动杆(11)配置有固定安置在轴承座(2)上的电开关(21),其中,将电开关(21)形状接合地固定在轴承座(2)的第一肋板(22)上,并且其中,设置至少一个电开关(21)的形状接合件,形状接合件由弹簧弹性的、与第一肋板(22)的边缘部段(31)搭接的、且形成超过边缘部段(31)的凸出部(32)的、具有定位凸起(29)的固定接板(27)构成。为固定接板(27)的凸出部(32)有利地配设至少一个轴承座(2)的第二肋板(33),第二肋板(33)至少局部地侧向遮盖凸出部(32)。
【专利说明】用于机动车的驻车制动装置的操作设备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驻车制动装置的操作设备。
【背景技术】
[0002]长久以来,已知用于机动车的手动操作的驻车制动装置,其在驻车制动装置一侧具有摆动地支承在轴承座上的手刹制动杆,通过该手刹制动杆借助力传递件、例如制动索和/或拉杆能够将操作力传递到车轮的制动件上。在此,手刹制动杆的轴承座被固定在机动车的乘客舱内的支承结构上、例如固定在中间底槽上或者机动车的厢体的底板上。为了将对手刹制动杆的操作在车载电子器件上以信号传递,手刹制动杆配置有电开关,这种电开关根据DE10315233A1被固定在轴承座的底板上。与之相对地,DE19521159C2描述了一种具有电开关的上述类型的操作设备,该电开关在其一侧被形状接合地固定在轴承座的肋板上。为此设置的形状接合件由定位销构成,该定位销能够插入所述肋板的孔内。此外,根据实用新型
【发明者】的内部【背景技术】已知,设置具有电开关的形状接合件,形状接合件由弹簧弹性的、与肋板的边缘部段搭接的、且形成超过边缘部段的凸出部的、具有定位凸起的固定接板构成。因为轴承座主要具有已在其上预装的用于机动车的总装配的开关,所以存在这样的危险,在总装配期间所述的固定接板的凸出部被工人或者工具无意地触碰,并且原先的定位连接被松开,由此用于将固定接板重新与肋板定位连接的返工导致了装配成本的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尤其考虑上述【背景技术】将所述类型的操作设备进行如下改进,使得有效地避免无意地松开固定接板和肋板之间的定位连接。
[0004]用于机动车的驻车制动装置的操作设备,其具有具备基础结构的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借助所述基础结构安装在机动车的支承结构上,并且所述操作设备还具有手刹制动杆,所述手刹制动杆摆动地支承在所述轴承座的两个相互间隔安置的支承侧壁的轴承孔内,其中,所述手刹制动杆配置有固定安置在所述轴承座上的电开关,其中,将所述电开关形状接合地固定在所述轴承座的第一肋板上,并且其中,设置至少一个所述电开关的形状接合件,所述形状接合件由弹簧弹性的、与所述第一肋板的边缘部段搭接的、且形成超过所述边缘部段的凸出部的、具有定位凸起的固定接板构成。以此为出发点,所述技术问题被如此解决,为了避免无意地触碰所述凸出部进而无意地松开定位连接,为所述固定接板的凸出部配设至少一个所述轴承座的第二肋板,所述第二肋板至少局部地侧向遮盖所述凸出部。
[0005]借助这种简单且成本低廉的措施,有效地避免了无意地触碰所述凸出部进而无意地松开所述定位连接。
[0006]下面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改进方案或者设计方案。
[0007]所述第二肋板被设计为横截面弯曲的,由此能够有利地实现罩壳形的遮盖所述凸出部、确切地说是所建立的定位连接。特别有效的措施是,第二肋板、确切地说是支板自身连接在第一肋板上。为了进一步改进这种罩壳形的遮盖,补充设置第三肋板,其优选同样地连接在第一肋板上。此外有利地规定,所述第二和/或第三肋板沿机动车的高度方向(Z方向)突出于各自相邻的所述凸出部的外形轮廓,由此更好的阻止了对凸出部的无意的手部接触。为了例如在维修时能够容易地松开固定接板的凸出部的定位连接,在第二和第三肋板之间设置有缝隙,该缝隙虽然可以将工具限定地导入固定接板的凸出部,但是仍可在例如与安装件、尤其是装配有电开关的轴承的总装配期间避免对所述凸出部的无意的手部触碰。根据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规定,所述轴承座连同所述支承侧壁和肋板被设计为一体式的,由此能够根据铸造工艺低成本地制造。特别有利的是,所述轴承座连同所述支承侧壁和肋板材料一致地由金属、尤其轻金属铸件或者由塑料或纤维强化塑料构成。最后,根据本实用新型还规定,所述电开关具有塑料制的、低成本且轻质的壳体,所述壳体具有模制成形或铸造在其上的形状接合件,由此使开关在轴承座上的装配变得容易。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下面结合在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详细地阐述本实用新型。在附图中:
[0009]图1示出用于具有轴承座和固定安置在该轴承座上的电开关的机动车的驻车制动装置的操作设备的侧视图,
[0010]图2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在电开关区域内的轴承座的内视立体图,
[0011]图3示出在电开关区域内的根据本实用新型设计的轴承座的内视立体图,
[0012]图4示出在电开关区域内的根据图3的轴承座的外视立体图,和
[0013]图5示出在电开关区域内的根据图3的半透明示出的轴承座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图1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用于机动车的驻车制动装置的具有轴承座2的操作设备1,所述轴承座2具有附带两个沿机动车的行驶方向4相继安置的固定脚5、6的基础结构3,借助这些固定脚5、6将所述轴承座2安装在仅示意性示出的机动车的厢体的支承结构7上。所述基础结构3沿行驶方向4设计为桥状,其中,轴承座2两端的两个固定脚5、6构成支座。此外,轴承座2还具有两个垂直于基础结构3的、沿机动车的高度方向(Z方向)向上延伸的、且沿机动车的横向方向(Y方向)相互隔开的支承侧壁8 (参见图1和4),它们在其自身一侧分别具有用于可转动地支承手刹制动杆11的轴承孔10。在此,固定脚5、6借助仅隐含示出的机械固定件12 (例如固定螺栓)与机动车的厢体的支承结构7固定连接。所述支承结构7在多数情况下由机动车的中间底槽构成。该支承结构7备选地还可由机动车的底板或其他适合支承轴承座2的机动车的厢体的结构7构成(未在图中示出)。
[0015]轴承座2优选一体式根据铸造工艺并且尤其由镁合金作为轻质结构材料制造,该轻质结构材料在足够强度的情况下有利地将较低重量与减震和消声作用相结合。但是,本实用新型不只局限于这种铸造材料,而是还可考虑其他合适的能铸造的轻金属,尤其例如铝或者轻金属合金。同样地,可考虑具有相应强度的、尤其能通过注塑加工的塑料或者纤维强化塑料。此外,通过本实用新型还可考虑例如由钢板构成轴承座2(未在图中示出)。
[0016]手刹制动杆11设计为双臂杆。在轴承座2上固定安置有扇形齿轮13,手刹制动杆11的止动爪14摩擦接合和形状接合地与扇形齿轮啮合。扇形齿轮13和止动爪14构成用于机动车的驻车制动装置的操作设备的手刹制动杆11的止动装置。此外,止动爪14与去联锁装置15作用连接,其中,止动爪14的自由端部形状接合地、但是可转动地与具有未详细示出的控制钮的推杆16形式的去联锁装置15的纵向延伸的操作件相连接。所述推杆16在其一侧负载弹簧力地在作为手刹制动杆11的手柄件18的第一杠杆臂内轴向移动地引导。手刹制动杆11的第二杠杆臂包括牵引件容纳孔19,并且所述第二杠杆臂通过牵引件20(在此是附带已连接牵引绳的牵引杆)在手刹制动杆11和图中未示出的机动车的车轮制动器之间建立作用连接。
[0017]为了在车载电子器件上将手刹制动杆11的操作以信号方式传递,为手刹制动杆11配置有电开关21,该电开关21在其一侧被形状接合地固定在轴承座2的第一肋板22上。在此,该第一肋板22沿行驶方向4在支承侧壁8的延长段上与支承侧壁8或者更确切地说与轴承座2 —体式地构造,并且设计自身垂直于基础结构3。电开关21根据本实施例由具有塑料壳体23和按键24的按键开关构成,该按键24在松开驻车制动装置时被操作或者通过该按键24将手刹制动杆11向下摆动。通过本实用新型,例如还可考虑旋转开关(在图中未示出)。
[0018]在开关21的壳体23上,例如设置三个形状接合件,在此是定位销25 (图2)以及两个分别具有定位凸起28、29的弹簧弹性的固定接板26、27,所述定位销25与图中未示出的第一肋板22的容纳孔相接合。在此,与机动车的行驶方向4相反地安置在壳体23上或者与支承侧壁8相邻安置的固定接板26锁止地穿入第一肋板22中的孔30。另一个沿着机动车的行驶方向4安置在壳体23上的固定接板27与第一肋板22的边缘段31固定接合,并且在此,在所述边缘段31上构成凸出部32。
[0019]如上面所述设计方案,为机动车提供用于总装的主要具有已在其上预装开关21的轴承座2。为此,存在这样的危险,即在总装配时尤其沿着机动车的行驶方向4安置在壳体23上的固定接板27会被工人或者工具无意地触碰其上的凸出部32,并且使得固定接板27与第一肋板22的原先的定位连接被松开,由此用于将固定接板27重新与第一肋板22定位连接的返工会导致装配成本地增加。
[0020]为了有效地克服该问题,根据图3至5所示为所述的固定接板27的凸出部32配置轴承座2的基础结构3的第二肋板33,该肋板33沿着机动车的高度方向(Z方向)从轴承座2的基础结构3开始向上延伸,并且侧向地局部地盖住凸出部32,并且由此避免了无意地触碰到该凸出部32,以及无意地松开在第一肋板22和固定接板27之间的定位连接。固定接板27的凸出部32可以说被保护免受手动地误操作。
[0021]为了对所述凸出部32提供特别有效的保护,在此将第二肋板33设计为在截面内弯曲或呈L形,并且从轴承座2的基础结构3沿着机动车的高度方向(Z方向)向上延伸。因此,凸出部32或更确切地说所建立的定位连接局部罩壳形地被遮盖或被侧向包围。这避免了在所述凸出部上的无意间的侧向手部触碰。为了改进保护措施,还可将第二肋板33或者支板与第一肋板22 —体式地连接。为了进一步改进固定接板27的凸出部32的侧向罩壳形的遮盖,补充设置第三肋板34,其优选同样与第一肋板22 —体式地连接并且至少局部地侧向遮盖凸出部32。不仅第二肋板还有第三肋板33、34在此突出于所相邻的固定接板27的凸出部32的外形轮廓。
[0022]例如为了能够在修理时能够容易地松开固定接板27的凸出部32的定位连接,在第二肋板和第三肋板33、35之间设置垂直定向地缝隙35,该缝隙35虽然可以将工具限定地导入固定接板27的凸出部32的下面,以便向上撬开凸出部32并松开定位连接,但是仍可在例如与安装件、尤其是装配有电开关21的轴承2的总装配期间避免对所述凸出部32的无意的手部触碰。
[0023]附图标记列表
[0024]1操作设备
[0025]2轴承座
[0026]3基础结构
[0027]4行驶方向
[0028]5固定脚
[0029]6固定脚
[0030]7支承结构
[0031]8支承侧壁
[0032]10轴承孔
[0033]11手刹制动杆
[0034]12固定件
[0035]13扇形齿轮
[0036]14 止动爪
[0037]15去联锁装置
[0038]16推杆
[0039]17螺栓弹簧
[0040]18手柄件
[0041]19牵引件容纳孔
[0042]20牵引件
[0043]21开关
[0044]22第一肋板
[0045]23壳体
[0046]24 按键
[0047]25定位销
[0048]26固定接板
[0049]27固定接板
[0050]28定位凸起
[0051]29定位凸起
[0052]30孔
[0053]31边缘部段
[0054]32凸出部
[0055]33第二肋板
[0056]34 第三肋板
[0057]35缝隙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机动车的驻车制动装置的操作设备(I),其具有具备基础结构(3)的轴承座(2),所述轴承座(2)借助所述基础结构(3)安装在机动车的支承结构(7)上,并且所述操作设备(I)还具有手刹制动杆(11),所述手刹制动杆(11)摆动地支承在所述轴承座(2)的两个相互间隔安置的支承侧壁(8)的轴承孔(10)内,其中,所述手刹制动杆(11)配置有固定安置在所述轴承座(2)上的电开关(21),其中,将所述电开关(21)形状接合地固定在所述轴承座(2)的第一肋板(22)上,并且其中,设置至少一个所述电开关(21)的形状接合件,所述形状接合件由弹簧弹性的、与所述第一肋板(22)的边缘部段(31)搭接的、且形成超过所述边缘部段(31)的凸出部(32)的、具有定位凸起(29)的固定接板(27)构成,其特征在于,为了避免无意地触碰所述凸出部(32)进而无意地松开定位连接,为所述固定接板(27)的凸出部(32)配设至少一个所述轴承座(2)的第二肋板(33),所述第二肋板(33)至少局部地侧向遮盖所述凸出部(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设备(I),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肋板(33)被设计为横截面弯曲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操作设备(I),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肋板(33)连接在所述第一肋板(2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操作设备(I),其特征在于,为所述固定接板(27)的凸出部(32)补充地配设所述轴承座(2)的第三肋板(34),所述第三肋板(34)至少局部地侧向遮盖所述凸出部(3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操作设备(I),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肋板(34)连接在所述第一肋板(22)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操作设备(I),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和/或第三肋板(33、34)沿机动车的高度方向Z突出于各自相邻的所述凸出部(32)的外形轮廓。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操作设备(I),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和第三肋板(33、34)之间设置缝隙(35),所述缝隙(35)能够提供一个通道,用于执行松开所述固定接板(27)的凸出部(32)的定位连接的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操作设备(I),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2)连同所述支承侧壁(8)和第一、第二、第三肋板(22、33、34)被设计为一体式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操作设备(I),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2)连同所述支承侧壁(8)和第一、第二、第三肋板(22、33、34)材料一致地由金属或塑料或纤维强化塑料注塑件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设备(I),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开关(21)具有塑料壳体(23),所述壳体(23)具有模制成形或铸牢在其上的形状接合件。
【文档编号】B60T7/10GK203651740SQ201320607261
【公开日】2014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9日
【发明者】A.克劳斯 申请人: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