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电动车摩托车爆胎保护应急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874691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电动车摩托车爆胎保护应急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电动车摩托车爆胎保护应急装置。在遇到电动车、摩托车轮胎漏气、爆胎突发情况下,可以让发生故障的轮胎放置于本实用新型上,该装置可以使车子在爆胎后,能有效保护轮胎进一步受损,车子不仅仅可以推行起来省力,在驱动后轮完好,前轮爆胎的情况下时还可以低速开动车子前行。而且,此装置具有调整机构,可以实现一种装置多款规格轮胎使用。在不使用时,装置可以缩短,体积减少、放置于车辆尾箱或车肚,随车携带。本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体型轻巧,安全可靠。
【专利说明】一种便携式电动车摩托车爆胎保护应急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车、摩托车爆胎时使用的便携式保护应急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电动车、摩托车为人们出行提供方便,但是,由于人们的使用不当,加上路况优劣不齐以及轮胎的质量欠佳,就会出现爆胎或漏气现象。大部分电动车、摩托车的车主都有过在行进途中爆胎的尴尬经历。由于电动车、摩托车没有随车备胎,此时,如果地处维修点比较远,或者时间处于深夜或凌晨,维修点关门时间。人们不得不推行电动车,一.比较费力,二.容易损坏轮胎,如果轮胎在没有气或者气压不足的情况下强制推行,将会被严重破坏。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现有专利技术也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但现有的推行装置有以下的不足:一.由于设计本身的安全可靠性不足,只能方便推行,不能开动。人们在长距离长时间推动一辆电动车,依然比较费力。对于太多数女电动车车主来说,更显困难。二.装置不能适合不同规格的轮胎。三.体型大,不便携带。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产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一种装置多款规格轮胎使用的便携式电动车、摩托车爆胎时的保护应急装置。在遇到电动车、摩托车轮胎漏气、爆胎突发情况下,使用该装置能够保护轮胎不受损坏的同时,不仅仅可以推行电动车起来省力,还可以低速开动摩托车或者电动车前行。而且,此装置在不使用时,可伸缩缩短,减少体积、可以放置于车辆尾箱或车肚,随车携带。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的,一种便携式电动车摩托车爆胎保护应急装置,包括底板总成、设在底板总成底部的滚轮组,以及设在底板总成上的用于卡固轮胎的固定装置,底板总成包括前底板和后底板,前底板和后底板通过调整机构实现前后滑动,滚轮组包括万向轮和定向轮,固定装置与底板总成为活动连接。
[0005]前底板的前端带有台阶面。底板总成的底部平面相对于滚轮组的滚轮外圆底部相切平面成前高后低的倾斜角度。底板总成中间有凹槽。
[0006]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后底板有滑槽用于卡合滑块,滑块装在前底板上与后底板的滑槽吻合滑动配合。
[0007]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滚轮组的轮子总数量至少为2个以上,前底板前端底部有I或2个万向轮,后底板后端底部有2个定向轮或万向轮。
[0008]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固定装置通过转轴与底板总成活动连接。固定装置为两根固定杆,从两个相对的方向固定轮胎。
[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装置可以满足多种规格的轮胎使用。电动车或摩托车轮胎爆胎时,可以让发生爆胎的轮胎搁置在本实用新型上,能有效保护轮胎进一步受损,车子不仅仅可以推行起来省力,在驱动后轮完好,前轮爆胎的情况下时还可以低速开动车子前行。而且,此装置具有调整机构,可以实现一种装置多款规格轮胎使用。在不使用时,装置可以缩短,体积减少、放置于车辆尾箱或车肚,随车携带。本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体型轻巧,安全可靠。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0012]图3为本实用新型不使用时的收缩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1?图3中,底板总成(I)、台阶面⑵、前底板(3)、后底板(4)、凹槽(5)、滑块(6)、滑槽(7)、固定装置⑶、万向轮(9)、定向轮(10)、底板总成的底部平面(11)、滚轮组的滚轮外圆底部相切平面(12)、爆胎的轮胎(13)。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
[0015]如图1所示,该便携式电动车摩托车爆胎时的保护应急装置,包括底板总成(1),所述底板总成由带有台阶面(2)的前底板(3)和后底板(4)装配而成,前底板(3)后底板
(4)都设有凹槽(5),凹槽(5)可以使故障轮胎的底部与底板总成接触良好,增大之间摩擦力。凹槽的长度可以通过底板总成(I)的调整机构进行调整,以适合不同规格的轮胎。所述的调整机构由前底板⑶的滑块(6)和后底板⑷的滑槽(7)构成。以及底板总成上设有固定装置(8),用于卡固轮胎的前后侧面,此固定装置(8)与底板总成(I)为活动连接,固定装置为通过转轴安装在前底板的前固定杆和通过转轴安装在后底板的后方的后固定杆,前固定杆、后固定杆、底板总成(I)的凹槽(5)构成的弧度与爆胎的外圆弧径相同。图1所示为打开卡固在轮胎的前后侧面的状态,当不使用装置时,固定装置(8)可收回到底部总成
(I)的内部。如图2所示,底板总成(I)的底部平面(11)相对于滚轮组的滚轮外圆底部相切平面(12)成前高后低的倾斜角度,此倾斜角度有效防止了在行进中轮胎从底板总成(I)中滑出。底板总成⑴的底部设有滚轮组,所述滚轮组由导向轮(9)和定向轮(10)组成。万向轮(9) I个装在前方,定向轮(10)两个装在底板总成(I)两侧的后方,其形成品字形。
[0016]在遇到电动车摩托车轮胎漏气、爆胎突发情况下,先根据轮胎的大小,通过滑块
(6)和滑槽(7)调整底板总成⑴的长度以适合爆胎的轮胎(13)放入底板总成(1),然后把固定装置(8)打开,放置时,注意前底板(3)的台阶面方向位于车子前进的方向,然后把发生爆胎的轮胎(13)放置于图1所示的装置上,经过样板验证,在前轮爆胎,驱动后轮完好的情况下,把该产品置于爆胎前轮下电动车依然可以安全开动前行,尾座还可以载人。有效证明了装置的安全可靠性。如图3所示,本装置在不使用时,把固定装置(8)可转动收回到底部总成⑴的内部,前底板⑶和后底板⑷通过滑块(6)和滑槽(7)相对滑动缩短,收回缩短后装置的体积约长210mm宽150mm高80mm,体积轻巧。
[001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便携式电动车摩托车爆胎保护应急装置,包括底板总成(I)、设在底板总成(I)底部的滚轮组,以及设在底板总成(I)上的用于卡固轮胎的固定装置(8),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总成(I)包括前底板(3)和后底板(4),前底板(3)和后底板(4)通过调整机构实现前后相对滑动,所述滚轮组包括万向轮(9)和定向轮(10),所述固定装置(8)与底板总成(I)为活动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动车摩托车爆胎保护应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底板(3)的前端带有台阶面(2)。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电动车摩托车爆胎保护应急装置,其特征在于底板总成(I)的底部平面(11)相对于滚轮组的滚轮外圆底部相切平面(12)成前高后低的倾斜角度。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电动车摩托车爆胎保护应急装置,其特征在于底板总成⑴中间有凹槽。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电动车摩托车爆胎保护应急装置,其特征在于后底板(4)有滑槽(7)用于卡合滑块(6),滑块(6)装在前底板(3)上与后底板(4)的滑槽(7)吻合滑动配合。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电动车摩托车爆胎保护应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组的轮子总数量为2个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电动车摩托车爆胎保护应急装置,其特征在于前底板(3)前端底部有I或2个万向轮(9),后底板(4)后端底部有2个定向轮或万向轮(1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电动车摩托车爆胎保护应急装置,所述的固定装置(8)通过转轴与底板总成活动连接。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电动车摩托车爆胎保护应急装置,固定装置为两根固定杆,从两个相对的方向固定轮胎。
【文档编号】B60S13/00GK203666618SQ201320607119
【公开日】2014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9日
【发明者】钟彭炎 申请人:广西玉林市凯胜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