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强结构及使用该补强结构的复合材轮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76503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补强结构及使用该补强结构的复合材轮圈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补强结构及使用该补强结构的复合材轮圈,该补强结构供设于该复合材轮圈的一环形的本体,该本体最靠近其曲率中心处具有一环形的底部供穿设辐条,该本体另定义有一轴向方向,该补强结构环设于该本体的底部且具有复数个大径段及复数个小径段,各该大径段于该轴向方向上的宽度大于各该小径段于该轴向方向上的宽度,各该大径段形成于该补强结构对应于该底部穿设辐条的位置,各该小径段连接于任二相邻的大径段之间使该些大径段与小径段呈间隔排列,藉此,能增强该本体的底部穿设有辐条的位置的结构,使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较为坚固。
【专利说明】补强结构及使用该补强结构的复合材轮圈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轮圈【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补强结构及使用该补强结构的复合材轮圈。
【背景技术】
[0002]按,目前自行车用的轮圈为求轻量化而使自行车能携带方便的需求,市面上的自行车轮圈已渐渐使用复合材料制作,然而,复合材料虽可使轮圈达到轻量化的功效却也使自行车轮圈的结构强度较金属结构弱,尤其是自行车轮圈与辐条的连接处,往往因碰撞而导致变形甚至产生裂痕等情况,令使用者的行车安全堪虑。
[0003]而后有如中国台湾M315662号专利,其是在一自行车轮圈本体的一底墙内部嵌设有一金属强化环片,使该底墙的结构较为坚固,然上述的自行车轮圈为增强其结构强度而使该金属强化环片具有一定厚度,而由于该金属强化环片整体的径向的断面厚度皆相同且环设于该底墙,如此一来,不仅耗费成本,且金属材质也会增加该自行车轮圈的重量,故,已知的复合材轮圈的结构仍未臻理想,仍有待本业界人士探讨。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补强结构及使用该补强结构的复合材轮圈,能增强该复合材轮圈的结构强度且又能节省其成本。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发明提供一种补强结构,供设于一复合材轮圈的一环形的本体,其中该本体最靠近其曲率中心处具有一环形的底部供穿设辐条,该本体自该底部的相对两端远离该底部延伸有二相对的侧壁,该二侧壁之间形成有一容置空间,该本体另定义有一轴向方向。
[0007]该补强结构环设于该本体的底部且位于该容置空间内,该补强结构具有复数个大径段及复数个小径段,各该大径段在该轴向方向上的宽度大于各该小径段在该轴向方向上的宽度,各该大径段形成于该补强结构对应于该底部穿设辐条的位置,各该小径段连接于任二相邻的大径段之间使该些大径段与小径段呈间隔排列,其中该些大径段与该些小径段为一体成型。
[0008]所述补强结构为碳纤维材料所制。
[0009]本发明另提供一种补强结构,供设于一复合材轮圈的一环形的本体,其中该本体最靠近其曲率中心处具有一环形的底部供穿设辐条,该本体自该底部的相对两端远离该底部延伸有二相对的侧壁,该二侧壁之间形成有一容置空间,该本体另定义有一径向方向。
[0010]该补强结构环设于该本体的底部且位于该容置空间内,该补强结构具有复数个大径段及复数个小径段,各该大径段在该径向方向上的宽度大于各该小径段在该径向方向上的宽度,各该大径段形成于该补强结构对应于该底部穿设辐条的位置,各该小径段连接于任二相邻的大径段之间使该些大径段与小径段呈间隔排列,其中该些大径段与该些小径段为一体成型。[0011]所述补强结构为碳纤维材料所制。
[0012]本发明另提供一种复合材轮圈,包括一环形的本体及一补强结构。
[0013]该本体最靠近其曲率中心处具有一环形的底部供穿设辐条,该本体自该底部的相对两端远离该底部延伸有二相对的侧壁,该二侧壁之间形成有一容置空间,该本体另定义有一轴向方向。
[0014]该补强结构环设于该本体的底部且位于该容置空间内,该补强结构具有复数个大径段及复数个小径段,各该大径段在该轴向方向上的宽度大于各该小径段在该轴向方向上的宽度,其中各该大径段形成于该补强结构对应于该底部穿设辐条的位置,各该小径段连接于任二相邻的大径段之间使该些大径段与小径段呈间隔排列。其中该本体与该补强结构为碳纤维材料所制。
[0015]所述大径段与所述小径段为一体成型。
[0016]本发明另提供一种复合材轮圈,包括一环形的本体及一补强结构。
[0017]该本体最靠近其曲率中心处具有一环形的底部供穿设辐条,该本体自该底部的相对两端远离该底部延伸有二相对的侧壁,该二侧壁之间形成有一容置空间,该本体另定义有一径向方向。
[0018]该补强结构环设于该本体的底部且位于该容置空间内,该补强结构具有复数个大径段及复数个小径段,各该大径段在该径向方向上的宽度大于各该小径段在该径向方向上的宽度,其中各该大径段形成于该补强结构对应于该底部穿设辐条的位置,各该小径段连接于任二相邻的大径段之间使该些大径段与小径段呈间隔排列。其中该本体与该补强结构为碳纤维材料所制。
[0019]所述大径段及小径段呈阶梯状且为一体成型。
[002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藉此,本发明所提供的补强结构及使用该补强结构的复合材轮圈通过该补强结构的该些大径段及该些小径段使该本体底部穿设有辐条的位置的结构更为坚固,且不仅能使该补强结构轻量化也能降低其生产成本,实为极具功效的证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00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002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
[002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
[0025]附图标号:1、1’:本体;11、11’:底部;12、12’:侧壁;121、121’:框唇;122、122’:轮胎承置部;21、21’:大径段;22、22’:小径段;3:辐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仅以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可能的实施态样,然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欲保护的范畴,合先叙明。
[0027]请参考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补强结构,供设于一复合材轮圈的一环形的本体1,该本体I最靠近其曲率中心处具有一环形的底部11供穿设一辐条3,该本体I自该底部11的相对两端远离该底部延伸有二相对的侧壁12,该二侧壁12之间形成有一容置空间,较佳地,在本实施例中,各该侧壁12的最远离该底部11的一端形成有一框唇121,该二框唇121之间形成一轮胎承置部122供一轮胎设置。其中该本体I可以但不限为碳纤维材质所制作,在其他可能实施例中,该本体若为其他复合材料所制作也无不可。此外,该本体I另定义有一轴向方向。
[0028]该补强结构环设于该本体I的底部11且位于该容置空间内,更明确地说,该补强结构具有复数个大径段21及复数个小径段22,各该大径段21在该轴向方向上的宽度大于各该小径段22在该轴向方向上的宽度,各该大径段21形成于该补强结构对应于该底部11穿设该辐条3的位置,更仔细地说,各该辐条3穿过该底部11并螺锁于该大径段21,较佳地,各该大径段21相邻于该小径段22的相对两侧分别往该二侧壁12延伸且连接于该二侧壁12,各该大径段21面向该底部11的一面与该底部11相对应而呈弧形,如此,使该本体I的底部11及侧壁12的结构较为坚固。各该小径段22连接于任两个相邻的大径段21之间使该些大径段21与小径段22呈间隔排列,其中该些大径段21与该些小径段22为一体成型。如此使结构强度更进一步提升。其中该补强结构也可以但不限为碳纤维材质所制作,而在其他可能实施例中,该补强结构若为其他复合材料所制作也无不可。
[0029]请参考图3及图4,本实用新型也提供一种补强结构,供设于一复合材轮圈的一环形的本体1’,该本体I’最靠近其曲率中心处具有一环形的底部11’,该底部11’呈弧形且设有复数个穿孔供穿设该辐条3,该本体I’自该底部11’的相对两端远离该底部延伸有二相对的侧壁12’,更仔细地说,该二侧壁12’自该底部11’的相对两端径向地朝外延伸而成,该二侧壁12’之间形成有一容置空间。较佳地,在本实施例中,各该侧壁12’的最远离该底部11’的一端形成有一框唇121’,该二框唇121’之间形成一轮胎承置部122’供一轮胎设置。其中该本体I’可以但不限为碳纤维材质所制作,在其他可能实施例中,该本体若为其他复合材料所制作也无不可。此外,该本体I’另定义有一径向方向。
[0030]该补强结构环设于该本体I’的底部11’且位于该容置空间内,更清楚地说,该补强结构具有复数个大径段21’及复数个小径段22’,各该大径段21’在该本体I的径向方向上的宽度大于各该小径段22’在该径向方向上的宽度,其中各该大径段21形成于该补强结构对应于该底部11’穿设该辐条3的位置,更明确地说,各该辐条3穿过该底部11’并螺锁于该大径段21’,藉此,该本体I’的底部11’穿设该辐条3的位置的结构能较为坚固。各该小径段22’连接于任两个相邻的大径段21’之间使该些大径段21’与小径段22’呈间隔排列,较佳地,该些大径段21’与小径段22’呈阶梯状且为一体成型的结构,如此使结构强度更佳。其中该补强结构也可以但不限为碳纤维材质所制作,而在其他可能实施例中,该补强结构若为其他复合材料所制作也无不可。
[0031]复请参考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合材轮圈,包括一环形的本体I及一补强结构。
[0032]该本体I最靠近其曲率中心处具有一环形的底部11,该底部11呈弧形且设有复数个穿孔,各该穿孔供穿设一辐条3,该本体I自该底部11的相对两端远离该底部11延伸有二相对的侧壁12,更仔细地说,该二侧壁12自该底部11的相对两端径向地朝外延伸而成,且该二侧壁12之间形成有一容置空间,较佳地,在本实施例中,各该侧壁12的最远离该底部11的一端形成有一框唇121,该二框唇121之间形成一轮胎承置部122供一轮胎设置。其中该本体I可以但不限为碳纤维材质所制作,在其他可能实施例中,该本体若为其他复合材料所制作也无不可。此外,该本体I另定义有一轴向方向。
[0033]该补强结构环设于该本体I的底部11且位于该容置空间内,更明确地说,该补强结构具有复数个大径段21及复数个小径段22,各该大径段21在该本体I的轴向方向上的宽度大于各该小径段22在该轴向方向上的宽度,其中各该大径段21形成于该补强结构对应于该底部11穿设该辐条3的位置,更仔细地说,各该辐条3穿过该底部11并螺锁于该大径段21,较佳地,各该大径段21相邻于该小径段22的相对两侧分别往该二侧壁12延伸且连接于该二侧壁12,各该大径段21面向该底部11的一面与该底部11相对应而呈弧形,如此,使该本体I的底部11及侧壁12的结构较为坚固。各该小径段22连接于任两个相邻的大径段21之间使该些大径段21与该些小径段22呈间隔排列,其中该些大径段21与该些小径段22为一体成型,如此使结构强度更进一步提升。其中该补强结构也可以但不限为碳纤维材质所制作,而在其他可能实施例中,该补强结构若为其他复合材料所制作也无不可。
[0034]请参考图3及图4本实用新型另提供一种复合材轮圈,包含一环形的本体I’及一补强结构。
[0035]该环形的本体I’最靠近其曲率中心处具有一环形的底部11’,该底部11’呈弧形且设有复数个穿孔供穿设该辐条3,该本体I’自该底部11’的相对两端远离该底部11’延伸有二相对的侧壁12’,更仔细地说,该二侧壁12’自该底部11’的相对两端径向地朝外延伸而成,且该二侧壁12’之间形成有一容置空间。较佳地,在本实施例中,各该侧壁12’的最远离该底部11’的一端形成有一框唇121’,该二框唇121’之间形成一轮胎承置部122’供一轮胎设置。其中该本体I’可以但不限为碳纤维材质所制作,在其他可能实施例中,该本体若为其他复合材料所制作也无不可。此外,该本体I’另定义有一径向方向。
[0036]该补强结构环设于该本体I’的底部11’且位于该容置空间内,更清楚地说,该补强结构具有复数个大径段21’及复数个小径段22’,各该大径段21’在该本体I的径向方向上的宽度大于各该小径段22’在该径向方向上的宽度,其中各该大径段21形成于该补强结构对应于该底部11’穿设该辐条3的位置,更明确地说,各该辐条3穿过该底部11’并螺锁于该大径段21’,藉此,该本体I’的底部11’穿设该辐条3的位置的结构能较为坚固。各该小径段22’连接于任二相邻的大径段21’之间使该些大径段21’与小径段22’呈间隔排列,较佳地,该些大径段21’与小径段22’呈阶梯状且为一体成型的结构,如此使结构强度更佳。其中该补强结构也可以但不限为碳纤维材质所制作,而在其他可能实施例中,该补强结构若为其他复合材料所制作也无不可。
[0037]一般而言,碳纤维材质的结构较为轻薄,该本体的底部欲穿设辐条的位置,因穿设有穿孔,故其结构强度较弱,因此当使用者骑乘时遭遇路面较为颠簸的路段时,该本体的底面与辐条之间造成碰撞与震动,可能会导致该底部穿设有辐条的位置龟裂甚至断裂等情况发生,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补强结构能使该本体的底部穿设有辐条的位置的结构能更为坚固,进一步能提升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复合材轮圈的使用寿命。
[0038]此外,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补强结构包含有该些大径段及该些小径段,各该大径段形成于该本体的底部穿设有该辐条的位置,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该些大径段可沿该本体的轴向方向或该本体的径向方向延伸形成,其目的皆在于使该本体底部穿设有辐条的位置的结构强度较佳,且该些小径段在该轴向方向上或径向方向上的宽度小于该些大径段在轴向方向上或径向方向上的宽度,如此能减少该补强结构的用料较少而使该补强结构轻量化,俾利使用者骑乘时不会有重量的负担,此外也能降低其生产成本。
[003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合材轮圈,结构精简且实用,不仅且能使本实用新型的复合材轮圈结构更为坚固也能节省成本,实极具进步的功效。
【权利要求】
1.一种补强结构,供设于一复合材轮圈的一环形的本体,其中该本体最靠近其曲率中心处具有一环形的底部供穿设辐条,该本体自该底部的相对两端远离该底部延伸有二相对的侧壁,该二侧壁之间形成有一容置空间,该本体另定义有一轴向方向;其特征在于: 该补强结构环设于该本体的底部且位于该容置空间内,该补强结构具有复数个大径段及复数个小径段,各该大径段在该轴向方向上的宽度大于各该小径段在该轴向方向上的宽度,各该大径段形成于该补强结构对应于该底部穿设辐条的位置,各该小径段连接于任二相邻的大径段之间使该些大径段与小径段呈间隔排列,其中该些大径段与该些小径段为一体成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结构为碳纤维材料所制。
3.一种补强结构,供设于一复合材轮圈的一环形的本体,其中该本体最靠近其曲率中心处具有一环形的底部供穿设辐条,该本体自该底部的相对两端远离该底部延伸有二相对的侧壁,该二侧壁之间形成有一容置空间,该本体另定义有一径向方向;其特征在于: 该补强结构环设于该本体的底部且位于该容置空间内,该补强结构具有复数个大径段及复数个小径段,各该大径段在该径向方向上的宽度大于各该小径段在该径向方向上的宽度,各该大径段形成于该补强结构对应于该底部穿设辐条的位置,各该小径段连接于任二相邻的大径段之间使该些大径段与小径段呈间隔排列,其中该些大径段与该些小径段为一体成型。
4.如权利要求 3所述的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结构为碳纤维材料所制。
5.一种复合材轮圈,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一环形的本体,最靠近其曲率中心处具有一环形的底部供穿设辐条,该本体自该底部的相对两端远离该底部延伸有二相对的侧壁,该二侧壁之间形成有一容置空间,该本体另定义有一轴向方向; 一补强结构,环设于该本体的底部且位于该容置空间内,该补强结构具有复数个大径段及复数个小径段,各该大径段在该轴向方向上的宽度大于各该小径段在该轴向方向上的宽度,其中各该大径段形成于该补强结构对应于该底部穿设辐条的位置,各该小径段连接于任二相邻的大径段之间使该些大径段与小径段呈间隔排列。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材轮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径段与所述小径段为一体成型。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复合材轮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及所述补强结构皆为碳纤维材料所制。
8.一种复合材轮圈,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一环形的本体,最靠近其曲率中心处具有一环形的底部供穿设辐条,该本体自该底部的相对两端远离该底部延伸有二相对的侧壁,该二侧壁之间形成有一容置空间,该本体另定义有一径向方向; 一补强结构,环设于该本体的底部且位于该容置空间内,该补强结构具有复数个大径段及复数个小径段,各该大径段在该径向方向上的宽度大于各该小径段在该径向方向上的宽度,其中各该大径段形成于该补强结构对应于该底部穿设辐条的位置,各该小径段连接于任二相邻的大径段之间使该些大径段与小径段呈间隔排列。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复合材轮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径段及小径段呈阶梯状且为一体成型。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复合材轮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及所述补强结构皆为碳纤维 材料所制。
【文档编号】B60B1/04GK203611639SQ201320711524
【公开日】2014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8日
【发明者】张仓意 申请人:拓肯兴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