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饰用表皮材料及使用了其的内饰用成型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79988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内饰用表皮材料及使用了其的内饰用成型体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具备使用如下的纱而成的织物的内饰用表皮材料以及使用了该内饰材料用表皮材料的内饰用成型体,所述纱是将半拉伸纱等干热处理后交织或加捻而成的。本发明为内饰用表皮材料(15)、以及将基材(11)(由聚氨酯泡沫等形成)与内饰用表皮材料(15)接合而成的内饰用成型体,所述内饰用表皮材料(15)具备使用如下的纱织造而成的织布,所述纱是将半拉伸纱等(聚酯系纤维等)干热处理后交织(空气交织等)或加捻而成的。优选在基材(11)的一面侧接合有粘接剂层(12)。另外,优选在内饰用表皮材料(15)的一面侧附着有树脂[附着树脂(14)、聚氨酯树脂等]。进而,在基材(11)与内饰用表皮材料(15)之间还可以夹设缓冲材料(13)。
【专利说明】内饰用表皮材料及使用了其的内饰用成型体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内饰用表皮材料及使用了其的内饰用成型体。更详细而言,本发明涉及具备使用如下的纱织造而成的织物的内饰用表皮材料,所述纱是将半拉伸纱等干热处理然后交织而成的;或者涉及具备至少一部分使用如下的加捻纱织造而成的织物的内饰用表皮材料,所述加捻纱是将半拉伸纱等干热处理然后加捻而成的,其捻系数为2000?24000 ;以及涉及将这些内饰材用表皮材料接合于基材而成的内饰用成型体。
【背景技术】
[0002]—直以来,作为车辆用成型体、住宅用成型体等成型体的表皮材料,往往使用容易伸长的针织物。但是,针织物为薄层,因此成型后有时在表面产生凹凸,导致外观不良。因此,以层叠粘接于聚氨酯泡沫片等而成的复合材料等的形态来使用。尤其是对于高级车辆等而言,外观不良等更成为问题,因此也有时使用在泡沫片的背面进一步层叠粘接有无纺布等的、更多层结构的表皮材料。另外,针织物由环结(loop)构成,因此难以表现出致密的图案。因此,虽然通过印刷、压花等进行提高设计性的努力,但难以兼具精致、光泽。
[0003]另一方面,也已知作为固定于树脂制的基材的内饰用成型体的表皮材料而使用织物(例如参见专利文献I)。例如,已知作为内饰基材使用无交联的聚丙烯发泡体、作为表皮材料使用织物等的内饰材料(例如参见专利文献2)。进而,还已知使用以聚酯的未拉伸纱或半拉伸纱作为芯纱(core yarn)的混合长纱(combined filament yarn)且适用于汽车内饰等的成型性织物(例如参见专利文献3)。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48668号公报
[0007]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7-40484号公报
[0008]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昭61-282452号公报

【发明内容】

_9]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0010]如专利文献I中记载那样,已知作为各种产品的表皮材料而使用织物。但是,对于织物而言,经纱和纬纱相互约束,无可避免地像针织物那样由编织结构形成。因此,被尖锐的物体摩擦时,力尤其集中于单纱,存在产生单纱断线、纱偏移而导致外观不良的问题。另外,通常的织物被其他物品等钩挂等时,容易划伤,单纱伸长或断裂,织物的表面混乱,例如,用作车辆用成型体的表皮材料时,成型体表面的光泽产生不均匀,担心导致外观不良。
[0011]进而,如专利文献2中记载那样,作为车辆用等的成型体的表皮材料而使用织物时,通常的织物的伸长特性差,产生褶皱,有时无法制成外形良好的成型体。另外,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成型性织物使用以未拉伸纱或半拉伸纱作为芯纱的混合长纱,谋求伸长特性的改善。但是,由于将半拉伸纱筒子纱染色,因此与将拉伸纱染色时相比,作为表皮而制成成品时,有时光泽降低。另外,热处理为湿式方式时,卷曲的外侧与内侧容易产生收缩和染色的不均匀,有时织造后仍会残留不均匀。
[0012]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现有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光泽的降低和外观不良受到抑制的内饰用表皮材料、以及使用了这种内饰用表皮材料的内饰用成型体。
[0013]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4]本发明如下所示。
[0015]1.一种内饰用表皮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具备使用如下的纱织造而成的织物,所述纱是将未拉伸纱或半拉伸纱干热处理然后交织而成的。
[0016]2.一种内饰用表皮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具备至少一部分使用加捻纱织造而成的织物,
[0017]前述加捻纱是将未拉伸纱或半拉伸纱干热处理然后加捻而成的加捻纱,捻系数为2000 ?24000。
[0018]3.根据前述2.所述的内饰用表皮材料,其中,前述加捻纱是对前述干热处理后交织而成的纱进行加捻而得到的加捻纱。
[0019]4.根据前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内饰用表皮材料,其中,前述干热处理后的纱的根据Jis L1013A法测定的热水尺寸变化率为20%以下,伸长率为100?200%。
[0020]5.根据前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内饰用表皮材料,其中,在前述织物的一面侧至少附着有树脂。
[0021]6.一种内饰用成型体,其特征在于,其至少具备基材、以及层叠于前述基材的前述
1.?5.中任一项所述的内饰用表皮材料。
[0022]7.根据前述6.所述的内饰用成型体,其是前述基材与前述内饰用表皮材料在成型的同时接合而成的。
[0023]8.根据前述6.所述的内饰用成型体,其是如下形成的:将前述基材压制成型而制成预成型体,将前述内饰用表皮材料做成与前述预成型体对应的形状并接合到预成型体上。
[0024]9.根据前述6.?8.中任一项所述的内饰用成型体,其具有前述内饰用表皮材料拉伸20?90%并接合于前述基材而成的变形部。
[0025]10.一种内饰用成型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饰用成型体的表面由织物构成,所述织物由聚酯长纱间不存在纱长度差异的构成纱制成,所述内饰用成型体具有表面拉伸了20?90%的变形部。
[0026]11.根据前述6.?10.中任一项所述的内饰用成型体,其用于车辆。
[0027]发明的效果
[0028]具备使用将半拉伸纱等干热处理然后交织而成的纱织造而成的织物的本发明的内饰用表皮材料能够几乎没有限制地自由表现各种设计,还能够利用光泽的变化来提高内饰用成型体的立体感。另外,赋形性优异,因此能够在保持致密的编织图案及光泽的条件下与基材一体化。进而,还可以减少预定型(presetting)、液流染色、起毛及抽裙(shirring)
等工序。
[0029]具备使用将半拉伸纱等干热处理然后加捻而成的纱织造而成的织物的其它本发明的内饰用表皮材料具备至少一部分使用特定的加捻纱织造而成的织物,该加捻纱即使进行了定捻定型也具有充分的塑性变形性,成型时容易赋形,因此可以追随基材的形状而容易地变形。进而,通过加捻将全部的单纱集束,纱变形和单纱断线等受到抑制,由此光泽、夕卜观等的降低也受到抑制。另外,由于集束性大幅提高,织造性也提高。进而,以硬度为指标的耐划伤性优异,在被其它物品钩挂时等能够防止或至少抑制纱整体的变形,不易划伤。另夕卜,通过改变捻度,也可以对内饰用表皮材料的触感在湿润至干燥的范围内进行调整。进而,可以利用捻度来调整光泽感,还可以利用加捻方向的组合等进一步提高设计性。
[0030]进而,干热处理后的纱的根据JIS L1013A法测定的热水尺寸变化率为20%以下、伸长率为100?200%时,能够降低原卷时即作为表皮材料时与接合于基材而制成成品时的外观差异,即使基材为复杂形状,也能够制成外形良好地接合的表皮材料。
[0031]另外,在织物的一面侧至少附着有树脂时,裁切时几乎没有起毛,可以省去用于处理起毛的后加工工序。
[0032]使用本发明的内饰用表皮材料的本发明的内饰用成型体在基材与表皮材料在成型的同时接合时、在将基材和表皮材料分别成型后再接合时,都能够几乎没有限制地自由表现各种设计,能够制成具有优异的设计性的内饰用成型体。另外,内饰用表皮材料利用编织得到光泽的变化,因此光泽也充分。进而,表皮材料利用编织来表现阴影,因此能够制成非平面的、具有立体感的内饰用成型体。另外,将基材与表皮材料在成型的同时接合时,工序得到简化,能够更加效率良好地制造成型体。
[0033]另外,具有由特定的织物构成的表面伸长了的变形部的其它本发明的内饰用成型体也能够制成具有如上所述的优异特性的内饰用成型体,而且能够抑制由特别是深拉成型时等的拉伸导致的褶皱的产生,能够进一步提高设计性。
[0034]使用其它本发明的内饰用表皮材料的其它本发明的内饰用成型体由于使用了即使进行了定捻定型也具有充分的塑性变形性、在成型时容易赋形、追随基材的形状而容易地变形的内饰用表皮材料,因此光泽、外观等优异。进而,由于其为耐划伤性优异、被其它物品钩挂时等不易划伤的内饰用表皮材料,因此表面的光泽不易产生不均匀。
[0035]进而,具有内饰用表皮材料拉伸20?90%地接合的变形部(意味着后述的大变形部A)时,能够抑制由特别是深拉成型时等的拉伸造成的褶皱的产生,能够进一步提高设计性。
[0036]另外,内饰成型体用于车辆时,可以制成车顶材料、门饰板(door trim)等各种成型体,能够制成非平面的、具有立体感的成型体,因此特别是对于车顶材料而言,能够使车顶看起来显得高,能够使乘客感觉车内更宽阔。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7]图1是用于内饰用成型体的成型的基材侧和表皮材料侧的截面示意图。
[0038]图2是将图1的基材侧和表皮材料侧层叠而成的层叠体的截面示意图。
[0039]图3是成型后的车辆用车顶材料的宽度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0040]图4是在图2的基材侧与表皮材料侧之间夹设有缓冲材料的层叠体的截面示意图。
[0041]图5是用于说明干热处理的方法的一个例子的说明示意图。
[0042]图6是用于说明干热处理的方法的其它例子的说明示意图。[0043]图7是用于说明跳纱量(warp-weft intersection amount)的含义的示意图。
[0044]图8是基于观察耐划伤性试验后的织物表面而得到的图像的说明图。
[0045]图9是将图8的中心部的纱被划伤的位置进行放大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6]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0047]此处示出的事项为例示和用于举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内容,是为了最有效且不难理解地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概念上的特征而描述的。在这一方面,并没有意图超出本发明的根本性的理解所需的水平以上地示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细节,根据与附图相配合的说明、实际上如何实现本发明的若干形态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
[0048]内饰用成型体中使用的编织物和无纺布难以表现致密的图案,往往无纹理图案并且因起毛等而使表面起毛,因此即便纱的排列混乱也不易显现光泽差异。另一方面,织物的经纱与纬纱大致正交,由于希望将其图案作为设计来表现,因此,哪怕少量的纱的排列混舌L也会显现光泽差异。另外,将半拉伸纱等干热处理而成的纱容易塑性变形。因此,内饰用表皮材料被其它物品钩挂时容易划伤。此外,在该划伤了的位置,纱局部地伸长或断裂,与编织物及无纺布相比,容易出现光泽差异。另外,将半拉伸纱等干热处理而成的纱在织造时由于筘与纱的摩擦而产生起毛、或长纱断裂,有时织造性降低。
[0049]本发明是在如上所述的背景下做出的。
[0050]1.内饰用表皮材料
[0051]本发明的内饰用表皮材料(15)具备使用如下的纱织造而成的织物,所述纱是将未拉伸纱或半拉伸纱干热处理然后交织而成的(参见图1)。另外,其它本发明的内饰用表皮材料(15)具备至少一部分使用加捻纱织造而成的织物,该加捻纱是将未拉伸纱或半拉伸纱干热处理然后加捻而成的加捻纱,捻系数为2000?24000(参见图1)。
[0052][I]织造中使用的纱
[0053](I)纱的种类及材质
[0054]作为内饰用表皮材料(15)中使用的纱,可以使用原液着色纱,也可以使用纺纱后通过常法进行了染色的纱。作为纱,优选使用原液着色纱。作为该原液着色纱,可以使用如下的色纱:使用在各种合成树脂中配混有颜料的树脂粒料进行熔融纺纱而成的色纱。作为原液着色纱,可以使用各种合成树脂纤维。
[0055]作为合成树脂纤维,例如可列举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纤维、聚对苯二甲酸1,3-丙二醇酯纤维、聚乳酸纤维等聚酯系纤维。另外,可列举出尼龙6纤维、尼龙66纤维等聚酰胺系纤维、聚丙烯酸类纤维、聚丙烯纤维等聚烯烃系纤维等各种合成树脂纤维。这些纤维当中,优选强度大、具有优异耐久性等的聚酯系纤维,特别优选PET纤维。
[0056](2)未拉伸纱或半拉伸纱
[0057]纱可以是未拉伸纱,也可以是半拉伸纱,也可以是混合有它们的混合纱。为未拉伸纱还是半拉伸纱可以根据纺纱时的卷取速度来区分。例如,关于PET纤维,400m/分钟?不足2500m/分钟时可以视为未拉伸纱,卷取速度约为2500?5000m/分钟时可以视为半拉伸纱。作为该纱,使用半拉伸纱从纱的处理性出发是优选的。未拉伸纱和半拉伸纱与拉伸纱相比应力低,随着应力的增加,伸长量也渐渐增加。因此,使用未拉伸纱和/或半拉伸纱而成的内饰用表皮材料(15)在内饰用成型体(100)的成型时容易赋形,内饰用成型体(100)的制造各易。
[0058]PET纤维等合成树脂纤维的半拉伸纱的根据JIS L1013A法(绞纱尺寸变化率)测定的热水尺寸变化率(以下也简写为“沸水收缩率”)及根据Jis L1013测定的伸长率没有特别限定。半拉伸纱的沸水收缩率优选为40?80%、更优选为45?70%。另外,半拉伸纱的伸长率优选为80?200%、更优选为100?180%。另一方面,未拉伸纱的通过上述方法测定的沸水收缩率及伸长率也没有特别限定。未拉伸纱的沸水收缩率优选为40?80%、更优选为50?70%。另外,未拉伸纱的伸长率优选为150?500%、更优选为200?400%。半拉伸纱和未拉伸纱的沸水收缩率及伸长率分别为上述范围内时,干热处理后,能够容易地制备具有规定的沸水收缩率及伸长率的纱。
[0059](3)干热处理
[0060]关于未拉伸纱或半拉伸纱,为了防止制成织物进行热处理时的大幅收缩,将其进行干热处理来使用。对干热处理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出:如图5中记载那样,将纱由供给侧[参见处理前的纱(21)]向卷取侧[参见处理后的纱(22)]供给而进行热处理的方法。此时,可以为将纱以一定长度供给的干热处理,也可以超喂供给的松弛干热处理。需要说明的是,图5中,符号231表示加热器,符号241表示供给用辊,符号242a表示传送第I棍,符号242b表不传送第2棍,符号25表不空气交织装置,符号261、262、263表示引导件。
[0061]另外,可以通过处理时的超喂率、热处理温度、热处理时间来调整处理后的纱(22)的沸水收缩率及伸长率。干热处理后的纱的沸水收缩率及伸长率也没有特别限定,沸水收缩率优选为20%以下、更优选为10%以下、特别优选为3?5%。进而,伸长率优选为100?200%、更优选为100?160%、特别优选为120?140%。
[0062]热处理有干式法和湿式法,本发明中通过干式法、即干热处理进行热处理。干热处理的温度因半拉伸纱等的材质、沸水收缩率、伸长率等而异,没有特别限定,如图5那样的非接触式的情况下,通常可以设为120?260°C。另外,行进的纱穿过加热气氛的时间也根据半拉伸纱等的材质、沸水收缩率、伸长率等来适当调整,通常可以设为0.05?1.2秒。进而,如图6那样的接触式的情况下,干热处理的温度因半拉伸纱等的材质及规定的沸水收缩率、伸长率等而异,没有特别限定,通常可以设为100?260°C。另外,行进的纱通过与加热辊232和分离辊接触、或者通过多次卷绕于多个并排的加热辊232,从而可以进行加热。此时,经过加热辊的时间也因半拉伸纱等的材质及规定的沸水收缩率、伸长率等而异,没有特别限定,通常可以设为0.05?1.0秒。
[0063]需要说明的是,湿式法的情况下,例如,向卷绕于卷芯等的未拉伸纱或半拉伸纱吹送水蒸气,或者将卷绕于卷芯等的未拉伸纱或半拉伸纱浸溃到热处理浴中,从而进行热处理。然而,这些情况下,在卷起的内侧与外侧有时沸水收缩率及伸长率产生差异。因此,本发明中,尤其选择干式法进行热处理。由此,能够制成在长度方向上沸水收缩率及伸长率没有差异、或者至少差异小的纱。
[0064](4)交织
[0065]对于本发明的内饰用表皮材料(15)而言,干热处理后的纱其后被交织。另一方面,对于其它本发明的内饰用表皮材料(15)而言,可以交织,也可以未交织地使用,干热处理后的纱优选被交织而使用。被交织时,制成多条纱复杂地交缠而成的交织纱。作为交织的方法,例如,可列举出空气交织。另外,也可以对纱加捻后将其交织。空气交织通过交织时的流体喷射加工而使纱的集束性提高。进而,空气交织中,对行进的纱束喷射高压空气,纤维的排列混乱,并且复杂地交缠。关于空气交织的方法、条件,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利用通常的方法、条件来实施。进而,使用原液着色纱时,还可以制成颜色不同的几种颜色的点子纱那样的外观的纱。
[0066](5)加捻
[0067]其它本发明的内饰用表皮材料(15)中,对干热处理后的纱或干热处理后交织的纱进行加捻。对加捻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利用现有的方法加捻。对加捻机也没有特别限定,上行式捻线机、下行式捻线机及倍捻机均可。加捻方向为S和Z均可,也可以将它们任意组合。作为加捻纱的构成,可以加捻I条纱,也可以将多条纱缠绕加捻。另外,纱的纤度及截面形状等也可以任意组合。
[0068]加捻的纱的形态可以是复纱也可以是单纱,在复纱的情况下,由加捻得到的效果可更大得表现出来。另外,对加捻纱的纤度没有特别限定,通常可以使用30~680dtex的纤维。该纤度优选为56~500dtex、特别优选为86~330dtex。进而,内饰用表皮材料(15)用作车辆用车顶材料的表皮材料时,作为加捻纱,优选纤度80~330dtex的复纱。另外,加捻纱的根据JIS L10959.9.6测定的伸长率优选为80~450%、特别优选为80~220%、进一步优选为100~180%。
[0069]加捻纱的捻度用捻系数表示时,为2000~24000。该捻系数优选为5000~18000。捻系数为2000~24000、特别是5000~18000时,可以制成耐划伤性更优异的内饰用表皮材料(15)。捻系数可以由下述式算出。
[0070][数学式I]
[0071]
【权利要求】
1.一种内饰用表皮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具备使用如下的纱织造而成的织物,所述纱是将未拉伸纱或半拉伸纱干热处理然后交织而成的。
2.一种内饰用表皮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具备至少一部分使用加捻纱织造而成的织物, 所述加捻纱是将未拉伸纱或半拉伸纱干热处理然后加捻而成的加捻纱,捻系数为2000 ?240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饰用表皮材料,其中,所述加捻纱是对所述干热处理后交织而成的纱进行加捻而得到的加捻纱。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内饰用表皮材料,其中,所述干热处理后的纱的根据JIS L1013A法测定的热水尺寸变化率为20%以下,伸长率为100?200%。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内饰用表皮材料,其中,在所述织物的一面侧至少附着有树脂。
6.一种内饰用成型体,其特征在于,其至少具备基材、以及层叠于所述基材的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内饰用表皮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饰用成型体,其是所述基材与所述内饰用表皮材料在成型的同时接合而成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饰用成型体,其是如下形成的: 将所述基材压制成型而制成预成型体, 将所述内饰用表皮材料做成与所述预成型体对应的形状并接合到预成型体上。
9.根据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内饰用成型体,其具有所述内饰用表皮材料拉伸20?90%并接合于所述基材而成的变形部。
10.一种内饰用成型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饰用成型体的表面由织物构成,所述织物由聚酯长纱间不存在纱长度差异的构成纱制成,所述内饰用成型体具有表面拉伸了 20?90%的变形部。
11.根据权利要求6?10中任一项所述的内饰用成型体,其用于车辆。
【文档编号】B60R13/02GK103987517SQ201380003987
【公开日】2014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22日
【发明者】鹿岛宽贵, 国贞秀明, 伊藤光义, 志和晋 申请人: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