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扩容功能的车辆的车厢厢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81383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具有扩容功能的车辆的车厢厢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具有扩容功能的车辆的车厢厢体结构,属于展示车辆【技术领域】。车辆包括底盘,车厢厢体结构包括车厢厢体,特点:在车厢厢体腔内设扩容箱,在底盘上设扩容箱移动机构,当设置于车厢厢体腔的一侧的扩容箱腔腔口形成封闭结构时,在设置于车厢厢体腔的另一侧的扩容箱腔腔口的部位配设扩容箱腔蔽护门,当在设置于车厢厢体腔的一侧的扩容箱腔腔口的部位配设扩容箱腔蔽护门时,设置于车厢厢体腔的另一侧的扩容箱腔腔口形成封闭结构,当扩容箱腔蔽护门朝着背离扩容箱腔腔口的方向翻转至与扩容箱底板相一致的水平程度时,扩容箱腔蔽护门演变为展示活动平台。可使车厢厢体腔的空间增大,满足使用者在展示活动中对厢腔空间的扩容要求。
【专利说明】具有扩容功能的车辆的车厢厢体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展示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扩容功能的车辆的车厢厢体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由于展示车具有良好的灵活性、针对性、时效性、生动性和实用性并且成本相对较低,被人们喻为活广告,其应用越来越频繁并且日益广泛,例如被商家用于对商品的促销活动,还如被产品生产厂商用于对产品的流动宣传,再如对某些大型活动的前期策划和/或实时展现,又如新闻媒体用于现场转播,进而如文艺部门用于送艺下乡展示,更而如医疗卫生防疫部门巡回宣讲展示,等等。
[0003]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可见诸关于展示车的技术信息,略以例举的如CN202463725U (一种多功能舞台广告车的LED旋转机构)、CN201395083Y (舞台车)、CN201721375U(流动舞台车)、CN102889307A(展示车的翼开式厢门举升装置)、CN101704346B(车辆的平台结构)和CN102887104A (展示车的折叠平台结构)以及CN101409034B (展示车的液晶显示屏架升降机构),等等。其中:CN102887104A弥补了先有技术如CN2685147Y (车载折叠式展示舱)、CN2685148Y (车载翻板平移展示舱)和CN1298565C (折叠式流动展示台伸展机构)的欠缺而使车厢厢体具有扩展功能,具体可参见该专利的说明书第8段。纵观该CN102887104A的说明书全文可知,在车厢厢体的厢腔的长度方向的两侧的侧翼门开启状态下将折叠平台铺展(展平)而藉以增大活动平台面积系其建树所在,但车厢厢体的厢腔即厢腔宽度并不能扩展系其缺憾。
[0004]在展示车处于使用状态下即处于开展活动的状态下,由于车厢厢体的厢腔宽度受到限制,因而通常产生以下困惑;其一,由于厢腔空间狭小,因而可供展示的商品布置数量以及面积受到制约,并且当展示车作为前述的文艺演出之类的工具时,对演艺轮换人员的临时歇息产生影响;其二,由于厢腔空间有限,因而不能应对气候变化,例如当遇到阴雨天气时,由于缺乏得以回旋的收缩余地而只能偃旗息鼓而中止活动;其三,由于空间局限,因而参与活动人员与后勤人员产生混杂情形,影响活动效果,等等。
[0005]或许有人会提出这样的设想,那就是将车厢厢体的宽度扩大以获取宽敞的厢腔空间,从而可使前述困惑得以解围。但是,盲目扩大车厢厢体宽度会产生与交通法规相悖的另类问题,也就是说展示车的车厢厢体宽度以及长度必须遵从车辆设计规范以及符合有关标准,不具有主观随意性,否则会造成行驶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0006]针对上述状况,本 申请人:作了深入而广泛的文献检索,但是在迄今为止公开的中外专利和非专利文献中均未见诸得以将展示车的车厢厢体的厢腔宽度以灵活方式扩容的技术启示,所谓的灵活方式是指在展示状态下可依需将车厢厢体的厢腔容积(也可称厢腔空间)扩大,反之则使厢腔容积恢复到原始状态。为此,本 申请人:作了反复而有益的探索与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使厢腔容积在展示状态下依需扩大而在非展示状态下可返回至常态而藉以满足人们在展示活动中对厢腔空间的扩容要求的具有扩容功能的车辆的车厢厢体结构。
[0008]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具有扩容功能的车辆的车厢厢体结构,所述的车辆包括底盘,所述车厢厢体结构包括构成有车厢厢体腔的车厢厢体,该车厢厢体通过车厢厢体腔的车厢厢体腔底板设置在所述底盘上,特征在于:在所述车厢厢体腔内并且在对应于车厢厢体腔的长度方向的一侧以及另一侧的位置各移动地设置有一扩容箱,扩容箱构成有与所述车厢厢体腔相通的扩容箱腔,在所述底盘的长度方向的一侧以及另一侧的位置各设置有一用于使所述扩容箱移出所述车厢厢体腔的腔口或回复到车厢厢体腔内的扩容箱移动机构,该扩容箱移动机构与扩容箱的扩容箱底板背对所述扩容箱腔的一侧连接,其中:当设置于所述车厢厢体腔的长度方向的一侧的扩容箱的扩容箱腔的扩容箱腔腔口形成封闭结构时,则在设置于车厢厢体腔的长度方向的另一侧的扩容箱的扩容箱腔的扩容箱腔腔口的部位配设一扩容箱腔蔽护门,而当在设置于所述车厢厢体腔的长度方向的一侧的扩容箱的扩容箱腔的扩容箱腔腔口的部位配设所述扩容箱腔蔽护门时,则设置于车厢厢体腔的长度方向的另一侧的扩容箱的扩容箱腔的扩容箱腔腔口形成封闭结构,并且当所述扩容箱腔蔽护门朝着背离所述扩容箱腔腔口的方向翻转至与所述扩容箱底板相一致的水平程度时,该扩容箱腔蔽护门演变为展示活动平台。
[0009]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扩容箱的扩容箱底板朝向所述车厢厢体腔一侧的长度方向的底部以间隔状态枢轴设置有一组扩容箱移动滚轮,该一组扩容箱移动滚轮与所述车厢厢体腔底板朝向车厢厢体腔的一侧接触。
[0010]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配设有所述扩容箱腔蔽护门的所述扩容箱的扩容箱腔的对应两侧的扩容箱腔壁上并且位于所述扩容箱腔腔口的部位各设置有一用于开启或关闭扩容箱腔蔽护门的蔽护门启闭作用缸,该蔽护门启闭作用缸的蔽护门启闭作用缸柱与扩容箱腔蔽护门连接,而扩容箱腔蔽护门的长度方向的下部与扩容箱的所述扩容箱腔腔口的长度方向的下部铰接连接,当所述蔽护门启闭作用缸柱向所述蔽护门启闭作用缸的缸体内位移时,所述扩容箱腔蔽护门对所述扩容箱腔腔口封闭,而当蔽护门启闭作用缸柱向蔽护门启闭作用缸的缸体外伸展时,扩容箱蔽护门朝着背离扩容箱腔腔口的方向翻转至与所述扩容箱底板相一致的水平状态并且该扩容箱蔽护门演变为所述的展示活动平台。
[0011]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扩容箱移动机构包括一扩容箱移动架、一对齿轮箱、一对齿条和一动力传动装置,扩容箱移动架移动地配设在所述底盘上,并且该扩容箱移动架在对应于所述扩容箱的所述扩容箱腔腔口的长度方向的底部的位置与扩容箱固定连接,一对齿轮箱中的其中一个齿轮箱设置在底盘的长度方向的一端,而一对齿轮箱中的另一个齿轮箱设置在底盘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一对齿条中的其中一根齿条与一对齿轮箱中的其中一个齿轮箱相配合并且与所述扩容箱移动架的长度方向的一端连接,而一对齿条中的另一根齿条与一对齿轮箱中的另一个齿轮箱相配合并且与扩容箱移动架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连接,动力传动装置设置在底盘的长度方向的居中位置并且位于所述的一对齿轮箱之间,该动力传动装置同时与一对齿轮箱传动连接。[0012]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底盘由一对大梁和一组横梁构成,一对大梁彼此并行,一组横梁以间隔状态固定于一对大梁的上方并且与一对大梁构成十字交错,在所述的一对大梁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以及另一端并且朝向上的一侧各固定有至少一根导轨,所述扩容箱移动架由扩容箱固定管和分别位于扩容箱固定管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以及另一端的位置与所述导轨对应的并且数量与导轨的数量相等的移动杆组成,扩容箱固定管在对应于所述扩容箱的所述扩容箱腔腔口的长度方向的底部的位置与扩容箱固定连接,移动杆与导轨滑动配合,所述的一对齿轮箱固定在所述一对大梁中的其中一根大梁上,所述的一对齿条与所述扩容箱固定管连接,所述的动力传动装置同样固定在所述一对大梁中的其中一根大梁上。
[0013]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导轨构成有滚轮槽,在所述移动杆上并且朝向导轨的一端的对应两侧各同轴设置有滚轮,滚轮与滚轮槽滚动配合。
[0014]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一对齿轮箱各包括齿轮箱箱体固定座、齿轮箱箱体、传动齿轮和传动齿轮轴,齿轮箱箱体固定座固定在所述的一对大梁中的其中一根大梁上,齿轮箱箱体固定在齿轮箱箱体固定座上,传动齿轮轴的一端转动地支承在齿轮箱箱体上并且探入到齿轮箱箱体的齿轮箱箱体腔内,而传动齿轮轴的另一端与所述动力传动装置传动连接,传动齿轮位于所述齿轮箱箱体腔内并且固定在所述传动齿轮轴的一端,所述的一对齿条分别伸展到一对齿轮箱的齿轮箱箱体的齿轮箱箱体腔内并且与所述传动齿轮相邻啮合。
[0015]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动力传动装置包括电机、蜗轮箱和蜗轮箱座,电机与蜗轮箱传动配合,并且由蜗轮箱连同电机固定在蜗轮箱座上,而蜗轮箱座固定在所述一对大梁中的其中一根大梁上,其中:蜗轮箱的蜗轮箱输出轴与所述传动齿轮轴的所述另一端传动连接,所述的电机为具有正反转功能的电机。
[0016]在本发明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当所述的扩容箱腔蔽护门在所述蔽护门启闭作用缸的工作下朝着背离所述扩容箱腔腔口的方向翻转至与所述扩容箱底板相一致的水平状态而演变为所述展示活动平台时,在该扩容箱腔蔽护门朝向上的一侧的边缘位置插拔设置有一组围护栏,而在扩容箱腔蔽护门朝向下的一侧的边缘位置设置有一组支撑脚。
[0017]在本发明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蔽护门启闭作用缸为油缸或气缸。
[0018]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在车厢厢体的车厢厢体腔内并且在对应于车厢厢体腔的长度方向的一侧以及另一侧的位置各移动地设置有一扩容箱,因而在车辆处于展示状态下,由设置于底盘上的与扩容箱连接的扩容箱移动机构将扩容箱移出车厢厢体腔的腔口时,便可使车厢厢体腔的空间增大,从而可满足使用者在展示活动中对厢腔空间的扩容要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所示的扩容箱移动机构的详细结构图。
[0021]图3为图1所示的支撑脚与扩容箱腔蔽护门相配合的示意图。[0022]图4为本发明的应用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 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发明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畴。
[0024]请参见图1,给出了属于车辆的结构体系的底盘1,在对图2的说明时将对该底盘I作更为详细的描述。给出了属于车厢厢体结构体系的一车厢厢体2,该车厢厢体2构成有(即具有)一车厢厢体腔21,并且该车厢厢体2通过车厢厢体腔21的车厢厢体腔底板211固定在底盘I上。
[0025]作为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要点:在前述的车厢厢体腔21内并且对应于车厢厢体腔21的长度方向一侧即图1所示位置状态的左侧以及另一侧即图1所示位置状态的右侧各可移动地设置有一扩容箱3,各扩容箱3构成有与车厢厢体腔21相通的扩容箱腔31 (由图4标示),而在前述的底盘I的长度方向的一侧即图1所示位置状态的左侧以及另一侧即图1所示位置状态的右侧各设置有一用于使扩容箱3移出车厢厢体腔21的腔口或者回复到车厢厢体腔21内的扩容箱移动机构4,扩容箱移动机构4与扩容箱3的扩容箱底板32背对扩容箱腔31的一侧连接。
[0026]由上述说明可知,扩容箱3有两个,与其匹配的扩容箱移动机构4便同样有两个,位于底盘I的长度方向的一侧即前述图1所示位置状态的左侧的一个扩容箱移动机构4与位于车厢厢体腔21的长度方向的一侧即前述左侧的一个扩容箱3连接,而位于底盘I的长度方向的另一侧即前述图1所示位置状态的右侧的一个扩容箱移动机构4与位于车厢厢体腔21的长度方向的另一侧即前述右侧的一个扩容箱3连接。由于两个扩容箱移动机构4与两个扩容箱3的连接方式是相同的,并且由于两个扩容箱3以及两个扩容箱移动机构4的结构均彼此相同,因而 申请人:在下面的描述中仅针对其中之一作详细说明。
[0027]由于车辆在开展展示活动时,仅需用一个展示平台,因此,当设置于车厢厢体腔21的长度方向的一侧的扩容箱3的扩容箱腔31的扩容箱腔腔口 311形成封闭结构时,那么在设置于车厢厢体腔21的长度方向的另一侧的扩容箱3的扩容箱腔31的扩容箱腔腔口 311的部位配设一既可开启又可关闭的扩容箱腔蔽护门5,鉴于此,本实施例在图1所示位置状态的右侧的一个扩容箱3的扩容箱腔31的扩容箱腔腔口 311的位置配设有一扩容箱腔蔽护门5,反之同例。由此而可知,无需为两个扩容箱3同时配设扩容箱腔蔽护门5。
[0028]依据前述说明可知,当前述的扩容箱腔蔽护门5朝着背离前述扩容箱腔腔口 311的方向翻转90°即翻转至与扩容箱底板32趋于一致的水平状态时,那么扩容箱腔蔽护门5便演变为可供参与展示活动的人员登台的展示活动平台,反之,当扩容箱腔蔽护门5处于与扩容箱腔腔口 311相闭合的状态时,那么该扩容箱腔蔽护门5由前述的展示活动平台恢复到名符其实的蔽护门的状态。
[0029]由图1所示,在扩容箱3的扩容箱底板32朝向车厢厢体腔21—侧的长度方向的底部以间隔状态枢轴(通过滚轮轴)设置有一组扩容箱移动滚轮321,该一组扩容箱移动滚轮321与前述车厢厢体腔底板211朝向车厢厢体腔21的一侧接触,即与车厢厢体腔底板211朝向上的一侧表面滚动配合。
[0030]如前述,由于存在两个扩容箱3,又由于仅在一个扩容箱3的扩容箱腔31的扩容箱腔腔口 311的部位配设有扩容箱腔蔽护门5,即仅在图1所示位置状态的右侧的一个扩容箱腔腔口 311的部位配设有一扩容箱腔蔽护门5,因而在配设有该扩容箱腔蔽护门5的扩容箱3的扩容箱腔31的腔壁的对应两侧并且位于扩容箱腔腔口 311的部位各设置有一蔽护门启闭作用缸312,蔽护门启闭作用缸312的蔽护门启闭作用缸柱3121与扩容箱腔蔽护门5连接,而扩容箱腔蔽护门5的长度方向的下部通过铰链53与扩容箱3的扩容箱腔31的扩容箱腔腔口 311的长度方向的下部铰接连接。在图1中示出了蔽护门启闭作用缸柱3121的末端通过缸柱连接座31211与扩容箱腔蔽护门5连接的情形。当蔽护门启闭作用缸柱3121向蔽护门启闭作用缸312的缸体内位移时,则使扩容箱腔蔽护门5朝着扩容箱腔腔口 311的方向翻转并且直至翻转到与扩容箱腔腔口 311相闭合的状态,从而由扩容箱腔蔽护门5对扩容箱腔腔口 311关闭。反之,当蔽护门启闭作用缸柱3121向蔽护门启闭作用缸312的缸体外伸展时,由蔽护门启闭作用缸柱3121将扩容箱腔蔽护门5朝着背离扩容箱腔腔口 311的方向翻转,并且直至将扩容箱腔蔽护门5翻转至与前述的扩容箱底板32相一致的水平状态时,扩容箱腔蔽护门5便演变为展示活动平台。目前由图1所示的状态即为扩容箱腔蔽护门5演变为展示活动平台的状态。
[0031]前述的蔽护门启闭作用缸312在本实施例中使用油缸,由液压油管路与车辆的车载液压系统控制连接,然而如果用气缸代替油缸,并且将气缸通过气管管路与车辆的车载气压控制系统连接,那么应当视为等效性替代而依然属于本发明公开的技术内容范畴。
[0032]请参见图2并且继续结合图1,前述扩容箱3的移动由扩容箱移动机构4保障,扩容箱移动机构4包括一扩容箱移动架41、一对齿轮箱42、一对齿条43和一动力传动装置44,扩容箱移动架41可移动地配设在底盘I上,并且该扩容箱移动架41在对应于前述扩容箱3的扩容箱腔腔口 311的长度方向的底部位置优选采用焊接或采用紧固件如螺钉固定的固定方式与扩容箱3固定连接(本实施例选择前者,即采用焊接方式)。具体地讲扩容箱移动架41与扩容箱3的扩容箱箱框33焊接固定。一对齿轮箱42中的其中一个齿轮箱设置在底盘I的长度方向的一端,而一对齿轮箱42中的另一个齿轮箱设置在底盘I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一对齿条43中的其中一根齿条与一对齿轮箱42中的其中一个齿轮箱相配合并且与前述的扩容箱移动架4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连接,而一对齿条43中的另一根齿条与一对齿轮箱42中的另一个齿轮箱相配合并且与扩容箱移动架41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连接。动力传动装置44设置在底盘I的长度方向的居中位置并且位于前述的一对齿轮箱42之间,该动力传动装置44同时与一对齿轮箱42传动连接。
[0033]依据前述,扩容箱3有两个,因此扩容箱移动机构4同样有两个,在上面 申请人:虽然仅针对用于使图1所示位置状态的右侧的扩容箱3移动的扩容箱移动机构4作了详细描述,但是并不会对用于使图1所示状态的左侧的扩容箱3移动的扩容箱移动机构4的理解产生困惑,因为两个扩容箱移动机构4的结构是相同的。
[0034]请重点见图2,前述的底盘I由一对大梁11和一组横梁12构成,一对大梁11彼此并行,一组横梁12以间隔状态固定在一对大梁11的上方并且该一组横梁12与一对大梁11形成十字形交错。在一对大梁1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以及另一端并且朝向上的一侧各固定有导轨111 (本实施例为两根,即一端以及另一端各有两根导轨111),导轨111构成有滚轮槽1111,也就是说导轨111的横截面形状呈U字形。
[0035]前述的扩容箱移动架41由扩容箱固定管411和分别位于扩容箱固定管41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以及另一端的位置与导轨111相对应并且数量与导轨111的数量相等的移动杆412组成,扩容箱固定管411在对应于扩容箱3的前述扩容箱腔腔口 311的长度方向的底部的位置与扩容箱3焊接固定,也就是说该扩容箱固定管411在对应于扩容箱腔腔口 311的长度方向的扩容箱箱框33的底部的位置与扩容箱箱框33焊接固定。本实施例中,由于前述的导轨111的数量在一对大梁11的一端以及另一端各有一对,因而位于扩容箱固定管41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以及另一端的前述移动杆412的数量各有两根(即各有一对),每一对移动杆412朝向一对导轨111的一端与前述滚轮槽1111滑动配合,而朝向扩容箱固定管411的一端与扩容箱固定管411焊接固定。前述的一对齿轮箱42固定在一对大梁11中的朝向扩容箱固定管411的一侧的一根大梁上。前述的一对齿条43朝向扩容箱固定管411的一端各通过齿条连接座431与扩容箱固定管411铰接。
[0036]由图2所示,在前述的移动杆412上并且朝向导轨111的一端的对应两侧各通过滚轮轴41211同轴设置有滚轮4121,在本实施例中,两侧的滚轮4121的数量各有一对,藉由滚轮4121与滚轮槽1111的配合而实现移动杆412与导轨111的移动配合。
[0037]上面提及的一对齿轮箱42各包括齿轮箱箱体固定座421、齿轮箱箱体422、传动齿轮423和传动齿轮轴424,齿轮箱箱体固定座421固定在前述的一对大梁11中的其中一根大梁上,即固定在朝向扩容箱固定管411的一侧的一根大梁上,齿轮箱箱体422通过箱体固定螺钉4222固定在齿轮箱箱体固定座421的顶部,传动齿轮轴424的一端即朝向齿轮箱箱体422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地支承在齿轮箱箱体422上并且探入到齿轮箱箱体422的齿轮箱箱体腔4221内,而传动齿轮轴424的另一端即朝向动力传动装置44的一端与动力传动装置44传动连接,传动齿轮423位于齿轮箱箱体腔4221内并且固定在前述传动齿轮轴424的一端。上面提及的一对齿条43分别伸展到一对齿轮箱42的齿轮箱箱体422的齿轮箱箱体腔4221内并且与传动齿轮423相啮合。更具体地讲,一对齿条43中的其中一根齿条与一对齿轮箱42中的其中一个齿轮箱的齿轮箱箱体的齿轮箱箱体腔内的传动齿轮相啮合,而一对齿条43中的另一根齿条与一对齿轮箱42中的另一个齿轮箱的齿轮箱箱体的齿轮箱箱体腔内的传动齿轮相啮合。
[0038]请继续见图2,上面提及的动力传动装置44包括电机441、蜗轮箱442和蜗轮箱座443,电机441与蜗轮箱442传动配合即传动连接,并且由蜗轮箱442连同电机441固定在蜗轮箱座443上,而蜗轮箱座443固定在一对大梁11中的其中一根大梁上,即固定在一对大梁11中的朝向扩容箱固定管411的一侧的一根大梁上,其中:蜗轮箱442的蜗轮箱输出轴4421与前述传动齿轮轴424的另一端传动连接,也就是说前述传动齿轮轴424朝向动力传动装置44的一端与蜗轮箱输出轴4421传动连接。
[0039]前述的电机441为具有正反转功能的电机。当电机441工作时,由电机441带动蜗轮箱442工作,由蜗轮箱442的蜗轮箱输出轴4421带动传动齿轮轴424,由于传动齿轮423固定在传动齿轮轴424上,又由于齿条43与传动齿轮423相啮合,因而当传动齿轮轴424运动时由其带动传动齿轮423,从而由传动齿轮423带动齿条43。由于齿条43与扩容箱移动架41的扩容箱固定管411铰接连接,因而由齿条43带动扩容箱移动架41的扩容箱固定管411,又由于扩容箱固定管411与扩容箱3的扩容箱箱框33固定连接,因而由扩容箱固定管411带动扩容箱3的扩容箱底板32,使扩容箱3通过扩容箱移动滚轮321从车厢厢体腔21向外移出。当电机441反向工作时,那么前述的动作过程相反,并且直至将扩容箱3返回到车厢厢体腔21内。
[0040] 申请人:需要说明的是:前述齿条43与传动齿轮423的配合关系也可设计为螺杆与螺杆螺母的配合关系,也就是说前述的一对齿轮箱42与一对齿条43的传动形式并不受到实施例的限制。
[0041]请参见图3并且结合图1,当前述的扩容箱腔蔽护门5在前述蔽护门启闭作用缸312的作用下朝着背离扩容箱腔腔口 311的方向翻转至与前述扩容箱底板32相一致的水平状态而演变为展示活动平台时,也就是说扩容箱腔蔽护门5朝着背离扩容箱腔腔口 311的方向翻转90°而呈水平状态时,那么该扩容箱腔蔽护门5的功能发生了变化,即从门的功能变化为供参与展示活动的人群登台展示的展示活动平台,即呈图1所示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可在扩容箱腔蔽护门5朝向上的一侧的边缘部位以可插拔的配合方式设置一组围护栏51,并且在扩容箱腔蔽护门5朝向下的一侧即朝向地坪的一侧的边缘位置设置一组支撑脚52,由一组围护栏51保障安全,避免参与展示活动的人员窜出展示活动平台,由一组支撑脚52对处于水平状态的扩容箱腔蔽护门5实施支撑,确保承重效果。
[0042]当要将一组围护栏51安装到扩容箱腔蔽护门5上时,那么只要将一组围护栏51的围护栏插脚511 (围护栏插脚511也可称为围护栏立柱)插入预设在扩容箱腔蔽护门5上的围护栏插脚孔54内即可。当要将一组支撑脚52安装到扩容箱腔蔽护门5上时,那么只要通过支撑脚52上端预设的销轴521插入预设于扩容箱腔蔽护门5上的销轴孔55内即可,并且确保支撑脚52上端的平台支撑面522与扩容箱腔蔽护门5的底平面(以图3所示状态为例)相配合。优选的方案还可在一组支撑脚52的底部各配设水平调整盘523,水平调整盘523通过水平调整螺钉5231与支撑脚52的底部连接,藉由水平调整螺钉5231的调整而可使支撑脚52对扩容箱腔蔽护门5在水平状态下的良好支撑。此外,在图1所示状态下,即在扩容箱腔蔽护门5呈水平状态并且担负着展示活动平台功用时,则可在其上配设一扶梯56,将扶梯56在对应于预设在扩容箱腔蔽护门5上的扶梯配接螺孔57的位置与扩容箱腔蔽护门5固定。
[0043]请参见图4,当车辆(指展示车)处于行驶和/或非展示状态时,那么两个扩容箱3处于车厢厢体2的车厢厢体腔21内,然而当抵达展示地点而需开展展示活动时,那么在前述的扩容箱移动机构4的工作下使扩容箱3向车厢厢体腔21外位移,两个扩容箱3向车厢厢体腔21外位移的程度由图4所示。在该状态下,两个扩容箱3的扩容箱腔31以及车厢厢体2的车厢厢体腔21三者组合成了一个容积显著扩展了的并且彼此贯通的腔室。如前述,在两个扩容箱3中,仅有一个扩容箱3配有扩容箱腔蔽护门5,即仅对图4所示位置状态的右侧的一个扩容箱3配有扩容箱腔蔽护门5,因而在扩容箱3移出或称探出车厢厢体腔21后,由车载液压系统或车载气压系统使蔽护门启闭作用缸312工作,蔽护门启闭作用缸柱3121向缸体外伸出,将扩容箱腔蔽护门5翻转至水平状态,并且按 申请人:在上面的描述而对扩容箱腔蔽护门5设置围护栏51、支撑脚52和扶梯56。当展示活动结束后,先撤去围护栏51、支撑脚52和扶梯56,再使蔽护门启闭作用缸312反向工作,蔽护门启闭作用缸柱3121向缸体内位移,带动扩容箱腔蔽护门5朝着扩容箱腔腔口 311的方向运动,直至与扩容箱腔腔口 311闭合。再在扩容箱移动机构4的工作下使两个扩容箱3朝向车厢厢体腔21内位移。
[0044]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已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完成了发明任务,体现了 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记载的技术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扩容功能的车辆的车厢厢体结构,所述的车辆包括底盘(I),所述车厢厢体结构包括构成有车厢厢体腔(21)的车厢厢体(2),该车厢厢体(2)通过车厢厢体腔(21)的车厢厢体腔底板(211)设置在所述底盘(I)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厢厢体腔(21)内并且在对应于车厢厢体腔(21)的长度方向的一侧以及另一侧的位置各移动地设置有一扩容箱(3),扩容箱(3)构成有与所述车厢厢体腔(21)相通的扩容箱腔(31),在所述底盘(I)的长度方向的一侧以及另一侧的位置各设置有一用于使所述扩容箱(3)移出所述车厢厢体腔(21)的腔口或回复到车厢厢体腔(21)内的扩容箱移动机构(4),该扩容箱移动机构(4)与扩容箱(3)的扩容箱底板(32)背对所述扩容箱腔(31)的一侧连接,其中:当设置于所述车厢厢体腔(21)的长度方向的一侧的扩容箱(3)的扩容箱腔(31)的扩容箱腔腔口(311)形成封闭结构时,则在设置于车厢厢体腔(21)的长度方向的另一侧的扩容箱(3)的扩容箱腔(31)的扩容箱腔腔口(311)的部位配设一扩容箱腔蔽护门(5),而当在设置于所述车厢厢体腔(21)的长度方向的一侧的扩容箱(3)的扩容箱腔(31)的扩容箱腔腔口(311)的部位配设所述扩容箱腔蔽护门时,则设置于车厢厢体腔(21)的长度方向的另一侧的扩容箱⑶的扩容箱腔(31)的扩容箱腔腔口(311)形成封闭结构,并且当所述扩容箱腔蔽护门(5)朝着背离所述扩容箱腔腔口(311)的方向翻转至与所述扩容箱底板(32)相一致的水平程度时,该扩容箱腔蔽护门(5)演变为展示活动平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扩容功能的车辆的车厢厢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扩容箱(3)的扩容箱底板(32)朝向所述车厢厢体腔(21) —侧的长度方向的底部以间隔状态枢轴设置有一组扩容箱移动滚轮(321),该一组扩容箱移动滚轮(321)与所述车厢厢体腔底板(211)朝向车厢厢体腔(21)的一侧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扩容功能的车辆的车厢厢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在配设有所述扩容箱腔蔽护门(5)的所述扩容箱(3)的扩容箱腔(31)的对应两侧的扩容箱腔壁上并且位于所述扩容箱腔腔口(311)的部位各设置有一用于开启或关闭扩容箱腔蔽护门(5)的蔽护门启闭作用缸(312),该蔽护门启闭作用缸(312)的蔽护门启闭作用缸柱(3121)与扩容箱腔蔽护门(5)连接,而扩容箱腔蔽护门(5)的长度方向的下部与扩容箱(3)的所述扩容箱腔腔口(311)的长度方向的下部铰接连接,当所述蔽护门启闭作用缸柱(3121)向所述蔽护门启闭作用缸(312)的缸体内`位移时,所述扩容箱腔蔽护门(5)对所述扩容箱腔腔口(311)封闭,而当蔽护门启闭作用缸柱(3121)向蔽护门启闭作用缸(312)的缸体外伸展时,扩容箱蔽护门(5)朝着背离扩容箱腔腔口(311)的方向翻转至与所述扩容箱底板(32)相一致的水平状态并且该扩容箱蔽护门(5)演变为所述的展示活动平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扩容功能的车辆的车厢厢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扩容箱移动机构(4)包括一扩容箱移动架(41)、一对齿轮箱(42)、一对齿条(43)和一动力传动装置(44),扩容箱移动架(41)移动地配设在所述底盘(I)上,并且该扩容箱移动架(41)在对应于所述扩容箱(3)的所述扩容箱腔腔口(31)的长度方向的底部的位置与扩容箱(3)固定连接,一对齿轮箱(42)中的其中一个齿轮箱设置在底盘(I)的长度方向的一端,而一对齿轮箱(42)中的另一个齿轮箱设置在底盘(I)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一对齿条(43)中的其中一根齿条与一对齿轮箱(42)中的其中一个齿轮箱相配合并且与所述扩容箱移动架(4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连接,而一对齿条(43)中的另一根齿条与一对齿轮箱(42)中的另一个齿轮箱相配合并且与扩容箱移动架(41)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连接,动力传动装置(44)设置在底盘(I)的长度方向的居中位置并且位于所述的一对齿轮箱(42)之间,该动力传动装置(44)同时与一对齿轮箱(42)传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扩容功能的车辆的车厢厢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盘(I)由一对大梁(11)和一组横梁(12)构成,一对大梁(11)彼此并行,一组横梁(12)以间隔状态固定于一对大梁(11)的上方并且与一对大梁(11)构成十字交错,在所述的一对大梁(1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以及另一端并且朝向上的一侧各固定有至少一根导轨(111),所述扩容箱移动架(41)由扩容箱固定管(411)和分别位于扩容箱固定管(41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以及另一端的位置与所述导轨(111)对应的并且数量与导轨(111)的数量相等的移动杆(412)组成,扩容箱固定管(411)在对应于所述扩容箱(3)的所述扩容箱腔腔口(311)的长度方向的底部的位置与扩容箱(3)固定连接,移动杆(412)与导轨(111)滑动配合,所述的一对齿轮箱(42)固定在所述一对大梁(11)中的其中一根大梁上,所述的一对齿条(43)与所述扩容箱固定管(411)连接,所述的动力传动装置(44)同样固定在所述一对大梁(11)中的其中一根大梁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扩容功能的车辆的车厢厢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轨(111)构成有滚轮槽(1111),在所述移动杆(412)上并且朝向导轨(111)的一端的对应两侧各同轴设置有滚轮(4121),滚轮(4121)与滚轮槽(1111)滚动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扩容功能的车辆的车厢厢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对齿轮箱(42)各包括齿轮箱箱体固定座(421)、齿轮箱箱体(422)、传动齿轮(423)和传动齿轮轴(424),齿轮箱箱体固定座(421)固定在所述的一对大梁(11)中的其中一根大梁上,齿轮箱箱体(422)固定在齿轮箱箱体固定座(421)上,传动齿轮轴(424)的一端转动地支承在齿轮箱箱体(422)上并且探入到齿轮箱箱体(422)的齿轮箱箱体腔(4221)内,而传动齿轮轴(424)的另一端与所述动力传动装置(44)传动连接,传动齿轮(423)位于所述齿轮箱箱体腔(4221)内并且固定在所述传动齿轮轴(424)的一端,所述的一对齿条(43)分别伸展到一对齿轮箱(42)的齿轮箱箱体(422)的齿轮箱箱体腔(4221)内并且与所述传动齿轮(423)相邻啮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扩容功能的车辆的车厢厢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传动装置(44)包括电机(441)、蜗轮箱(442)和蜗轮箱座(443),电机(441)与蜗轮箱(442)传动配合,并且由蜗轮箱(442)连同电机(441)固定在蜗轮箱座(443)上,而蜗轮箱座(443)固定在所述一对大梁(11)中的其中一根大梁上,其中:蜗轮箱(442)的蜗轮箱输出轴(4421)与所述传动齿轮轴(424)的所述另一端传动连接,所述的电机(441)为具有正反转功能的电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扩容功能的车辆的车厢厢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的扩容箱腔蔽护门(5)在所述蔽护门启闭作用缸(312)的工作下朝着背离所述扩容箱腔腔口(311)的方向翻转至与所述扩容箱底板(32)相一致的水平状态而演变为所述展示活动平台时,在该扩容箱腔蔽护门(5)朝向上的一侧的边缘位置插拔设置有一组围护栏(51),而在扩容箱腔蔽护门(5)朝向下的一侧的边缘位置设置有一组支撑脚(52)。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9所述的具有扩容功能的车辆的车厢厢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蔽护门启闭作用缸(312)为油缸或气缸。
【文档编号】B60P3/025GK103754150SQ201410001191
【公开日】2014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日
【发明者】马知才, 刘懋功, 杨亦, 金佳白, 夏志翔, 钱利亚, 邵春华, 苏佳伟 申请人:常熟华东汽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