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轴客车提升桥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85104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三轴客车提升桥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三轴客车提升桥控制系统,左前气囊以及右前气囊经高度阀Ⅰ连接于三通Ⅰ的一端,三通Ⅰ的另两端分别连接于三通Ⅱ以及三通Ⅴ,中桥提升气囊经常闭电磁阀以及储气筒经溢流阀连接于三通Ⅱ的另两端,左中气囊经常通电磁阀Ⅰ以及左后气囊Ⅰ连接于三通Ⅲ,右中气囊经常通电磁阀Ⅱ以及右后气囊Ⅰ连接于三通Ⅳ,左后气囊Ⅱ以及三通Ⅲ的一端经高度阀Ⅱ连接于三通Ⅴ,所述右后气囊Ⅱ以及三通Ⅳ的一端经高度阀Ⅲ连接于三通Ⅴ。控制系统结构简单,并且提升桥升降不会对前后桥的悬架气囊正常工作造成干涉,提高了车辆的可靠性。
【专利说明】三轴客车提升桥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悬架三轴客车提升桥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一种车用空气悬架电控举升装置,是通过机电结合,按照需求进行机械和电子转换来控制的车用空气悬架电控举升装置。通过两条管路,使气源与气囊弹簧相通;第一条通过机械高度阀、手自转换阀与气囊弹簧想通,第二条通过高度控制驱动阀、手自转换阀与气囊弹簧相通。通过自动手动转换开关为电磁阀线圈提供电源;通过升降开关使手自转换阀的空气弹簧控制权转换到高度控制驱动阀。在该方案中电路控制需要两个开关及相应的电磁阀,并且在机械高度阀之外,还需要专用的高度控制驱动阀,整个控制的实现比较复杂,系统的复杂,尤其是电器元件的增多,容易导致系统的可靠性下降。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为了克服以上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根据车况实现提升桥升降的三轴客车提升桥控制系统。
[0004]本发明克服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三轴客车提升桥控制系统,包括分别安装在车辆前桥左右两端的左前气囊和右前气囊、安装在提升桥左右两端的左中气囊和右中气囊、安装在提升桥中间部位的中桥提升气囊、以及分别安装在后桥左右两端的左后气囊1、左后气囊II以及右后气囊1、右后气囊II,所述左前气囊以及右前气囊经高度阀I连接于三通I的一端,所述三通I的另两端分别连接于三通II以及三通V,中桥提升气囊经常闭电磁阀以及储气筒经溢流阀连接于三通
II的另两端,所述左中气囊经常通电磁阀I以及左后气囊I连接于三通III,所述右中气囊经常通电磁阀II以及右后气囊I连接于三通IV,所述左后气囊II以及三通III的一端经高度阀II连接于三通V,所述右后气囊II以及三通IV的一端经高度阀III连接于三通V,所述常闭电磁阀、通电磁阀I以及常通电磁阀II电连接于开关。
[000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开关控制常闭电磁阀、通电磁阀I以及常通电磁阀II,在车辆受重载荷时,中桥提升气囊气压释放,左中气囊以及右中气囊通气后使提升桥车轮与地面接触,提升桥承受整车载荷。当车辆行驶在良好路面上,车辆载荷较轻时,中桥提升气囊充气,左中气囊以及右中气囊中的气压通过常通电磁阀I和常通电磁阀II释放,此时提升桥车轮离地,有效减小车辆摩擦力。控制系统结构简单,并且提升桥升降不会对前后桥的悬架气囊正常工作造成干涉,提高了车辆的可靠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发明的车桥部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车桥部位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气动系统原理结构图; 图中,1.左前气囊2.中桥提升气囊3.左后气囊I 4.左后气囊II 5.右前气囊6.右后气囊I 7.右后气囊II 8.左中气囊9.右中气囊10.三通I 11.三通II 12.三通III 13.三通IV 14.三通V。

【具体实施方式】
[0007]下面结合附图1、附图2、附图3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0008]本三轴客车提升桥控制系统,包括分别安装在车辆前桥左右两端的左前气囊I和右前气囊5、安装在提升桥左右两端的左中气囊8和右中气囊9、安装在提升桥中间部位的中桥提升气囊2、以及分别安装在后桥左右两端的左后气囊I 3、左后气囊II 4以及右后气囊I 6、右后气囊II 7,左前气囊I以及右前气囊5经高度阀I连接于三通I 10的一端,三通I 10的另两端分别连接于三通II 11以及三通V 14,中桥提升气囊2经常闭电磁阀以及储气筒经溢流阀连接于三通II 11的另两端,左中气囊8经常通电磁阀I以及左后气囊I 3连接于三通III 12,右中气囊9经常通电磁阀II以及右后气囊I 6连接于三通IV 13,左后气囊II 4以及三通III 12的一端经高度阀II连接于三通V 14,右后气囊II 7以及三通IV 13的一端经高度阀III连接于三通V 14。当车辆载荷较重或车检时,按动开关使电磁阀断电,常闭电磁阀断电时,常闭电磁阀回路关闭,中桥提升气囊2气压释放,常通电磁阀I和常通电磁阀II回路连通,提升桥上的左中气囊8以及右中气囊9与后桥上的左后气囊I 3、左后气囊II 4、右后气囊I 6以及右后气囊II 7通过管路与储气筒连通,从而提升桥车轮与地面接触,提升桥承受整车载荷。
[0009]当车辆行驶在良好路面上,车辆载荷较轻,正常行驶过程中,按动开关,电磁阀通电时,常闭电磁阀回路连通,提升桥上的中桥提升气囊2充气。而常通电磁阀I和常通电磁阀II回路关闭,由于后桥上的左后气囊I 3、左后气囊II 4、右后气囊I 6以及右后气囊II 7与提升桥上的左中气囊8以及右中气囊9管路独立,左中气囊8以及右中气囊9中的气压通过常通电磁阀I和常通电磁阀II释放,此时提升桥车轮离地,有效减小车辆摩擦力。
[0010]由于常闭电磁阀、通电磁阀I以及常通电磁阀II受同一个开关控制,简单有效的保证各气囊工作的同步性,开关电源接常电,可以不受点火开关及其他用电设备的影响,停车、行驶工况下均可实现提升桥的升降。
[0011]左前气囊I和右前气囊5受高度阀I控制,左后气囊I 3以及左后气囊II 4受高度阀II控制,右后气囊I 6以及右后气囊II 7受高度阀III控制,可以保证同侧气囊的高度一致、充放气动作一致,避免同侧气囊承载不一致,车身不稳定等问题。在保证悬架气囊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实现了提升桥的提升、下降,既保证了空气悬架提供可靠、稳定、舒适的驾驶性能,又实现了经济行驶和动力承载的轻松转换。
【权利要求】
1.一种三轴客车提升桥控制系统,包括分别安装在车辆前桥左右两端的左前气囊(I)和右前气囊(5)、安装在提升桥左右两端的左中气囊(8)和右中气囊(9)、安装在提升桥中间部位的中桥提升气囊(2)、以及分别安装在后桥左右两端的左后气囊I (3)、左后气囊II(4)以及右后气囊I (6)、右后气囊II (7),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前气囊(I)以及右前气囊(5)经高度阀I连接于三通I (10)的一端,所述三通I (10)的另两端分别连接于三通II (11)以及三通V (14),中桥提升气囊(2)经常闭电磁阀以及储气筒经溢流阀连接于三通II (11)的另两端,所述左中气囊(8)经常通电磁阀I以及左后气囊I (3)连接于三通111(12),所述右中气囊(9)经常通电磁阀II以及右后气囊I (6)连接于三通IV(13),所述左后气囊II (4)以及三通IIK12)的一端经高度阀II连接于三通V (14),所述右后气囊II (7)以及三通IV(13)的一端经高度阀III连接于三通V (14),所述常闭电磁阀、通电磁阀I以及常通电磁阀II电连接于开关。
【文档编号】B60G17/015GK104044427SQ201410317931
【公开日】2014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7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7日
【发明者】张温, 伍文博, 徐伟, 吴正雷 申请人: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