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92165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交通工具用座椅(l),其包括:座椅套(5);座椅衬垫(4),以所述座椅套(5)的一部分成为一体的方式发泡形成;以及切断部(6),配备于所述座椅套(5)的一部分,抑制所述座椅衬垫(4)与所述座椅套(5)一体化。
【专利说明】交通工具用座椅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工具用座椅。详细而言,涉及座椅套和座椅衬垫的一部分一体化的交通工具用座椅。
【背景技术】
[0002]已知有一种座椅套与座椅衬垫一体成形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在将座椅套和座椅衬垫一体成形时,使座椅套的形状按照座椅衬垫的形状成形较为容易,因此,在相对于成形后的座椅衬垫之后覆盖座椅套的方式中,不易获得的形状的座椅也可容易获得。另外,日本特开2003-153762中公开了设置与座椅衬垫一体化的加强件。如日本特开2003-153762所记载,该加强件以通过抑制垫子的变形而赋予可靠的就座感为目的而配置。
[0003]但是,如果为一体成形座椅套和座椅衬垫的结构,则在产生过度的变形后恐怕发生折皱那样的皱褶。该皱褶有时非常明显,可能损害座椅套的外观。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交通工具用座椅,作为座椅整体保留座椅套和座椅衬垫一体成形的优点,而且,局部地使座椅套和座椅衬垫不一体化,由此,消除座椅套和座椅衬垫一体化导致的不良现象。
[0005]本实用新型的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包括:座椅套;座椅衬垫,以所述座椅套的一部分成为一体的方式发泡形成;以及切断部,配备于所述座椅套的一部分,抑制所述座椅衬垫与所述座椅套一体化。
[0006]根据上述方式,在所述座椅套的一部分具备抑制座椅衬垫与座椅套一体化的切断部,因此,即使座椅套和座椅衬垫作为整体一体化,对于有切断部的部分,座椅衬垫和座椅套没有一体化。因此,对于该部分而言,不会发生由座椅衬垫和座椅套一体化引起的不良现象,而且,对于其他部分而言,可享有座椅衬底和座椅套一体化带来的优点。
[0007]另外,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所述切断部中可包含比座椅衬垫硬质的板状部件。
[0008]根据上述结构,由于所述切断部中包含比座椅衬垫硬质的板状部件,因此,配设有该板状部件的部位的座椅衬垫相比其他的部位不易变形。因此,能够抑制由座椅衬垫的变形引起的不良现象(大的皱褶等)。
[0009]另外,在上述结构中,所述板状部件可以是毡材料。另外,所述板状部件也可以具备加热器功能。
[0010]另外,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所述切断部可设于座椅衬垫的倾斜侧部。
[0011]根据上述结构,在倾斜侧部设有切断部。倾斜侧部为在乘员从侧方向座椅就座时、或乘员从就座位置向侧方移动时容易作用变形负荷的部分。另外,也是乘员容易看到的部分。即,在该部分将座椅套和座椅衬垫一体化时,容易产生大的皱褶,而且,对乘员而言是容易看到的部分。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对于该部分不使座椅套和座椅衬垫一体化,因此,可充分发挥抑制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外观变化的效果,可保持商品价值。
[00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式,作为座椅整体保留座椅套和座椅衬垫一体成形的优点,并且局部地使座椅套和座椅衬垫不一体化,由此,能够消除由座椅套和座椅衬垫一体化引起的不良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0013]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的问题点而发明的,作为座椅整体保留座椅套和座椅衬垫一体成形的优点,而且,局部地使座椅套和座椅衬垫不一体化,由此,消除座椅套和座椅衬垫一体化导致的不良现象。
[0014]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实用新型的交通工具用座椅采用以下手段。首先,实用新型的第一方式为一种交通工具用座椅,其具备:座椅套和以所述座椅套的一部分成为一体的方式发泡形成的座椅衬垫,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座椅套的一部分具备抑制座椅衬垫与座椅套一体化的切断部。
[00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式,在所述座椅套的一部分具备抑制座椅衬垫与座椅套一体化的切断部,因此,即使座椅套和座椅衬垫作为整体一体化,对于有切断部的部分,座椅衬垫和座椅套没有一体化。因此,对于该部分而言,不会发生由座椅衬垫和座椅套一体化引起的不良现象,而且,对于其他部分而言,可享有座椅衬底和座椅套一体化带来的优点。
[0016]在实用新型的第一方式的基础上,实用新型的第二方式的特征在于,所述切断部中包含比座椅衬垫硬质的板状部件。
[001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式,由于所述切断部中包含比座椅衬垫硬质的板状部件,因此,配设有该板状部件的部位的座椅衬垫相比其他的部位不易变形。因此,能够抑制由座椅衬垫的变形引起的不良现象(大的皱褶等)。
[0018]在实用新型的第一或第二方式的基础上,实用新型的第三方式的特征在于,所述切断部设于座椅衬垫的倾斜侧部。
[001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式,在倾斜侧部设有切断部。倾斜侧部为在乘员从侧方向座椅就座时、或乘员从就座位置向侧方移动时容易作用变形负荷的部分。另外,也是乘员容易看到的部分。即,在该部分将座椅套和座椅衬垫一体化时,容易产生大的皱褶,而且,对乘员而言是容易看到的部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式,由于对于该部分不使座椅套和座椅衬垫一体化,因此,可充分发挥抑制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外观变化的效果,可保持商品价值。
[0020]根据本实用新型,作为座椅整体保留座椅套和座椅衬垫一体成形的优点,并且局部地使座椅套和座椅衬垫不一体化,由此,能够消除由座椅套和座椅衬垫一体化引起的不良现象。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上和工业上的意义,其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要素,其中:
[0022]图1是概念性表示适用本实用新型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的立体图;
[0023]图2是观察图1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的II 一 II截面的主视图;
[0024]图3是图2的III部的局部放大图;
[0025]图4是表示切断部的结构的图;
[0026]图5是表示切断部的变形例的图;[0027]图6是表不对于安放有座椅套的发泡模注入聚氨酯原液的概念图;
[0028]图7是表示发泡成形前的发泡模和座椅套和聚氨酯原液的状态的概念图;
[0029]图8.是表示发泡成形后的发泡模和座椅套和聚氨酯原液的状态的概念图;
[0030]图9是表示从发泡模抽出成形体后的状态的概念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使用【专利附图】
附图
【附图说明】用于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方式。此外,本说明中的上下方向、前后方向、左右方向等方向如图1所示表示乘员的就座姿势状态下的方向。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在座椅靠背3上,向上下方向延伸的切断部6在左右各一处设置合计两个,在座椅座垫2上,向前后方向延伸的切断部6在左右各一处设置合计两个,但是,在以下所记的说明中,着眼于设在座椅座垫2的左侧的切断部6 (参照图2、3)。本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I至少座椅套5的一部分和座椅衬垫4 一体成形。即,座椅套5和座椅衬垫4不是分体的,也不是将分体设置的座椅套5和座椅衬垫4用粘结剂粘合而成的。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配置于座椅套5上的聚氨酯原液发泡固化,成形与座椅套5—体化的座椅衬垫4。本实施方式的座椅套5具备:形成就座面的表皮51、里基布53、层压板52。上述层压板52位于上述表皮51和上述里基布53之间,为连接上述表皮51和上述里基布53而使用。另外,座椅套5的主要结构具备:乘员接触且以跨过交通工具用座椅I的中心轴C的方式存在的主面部55、与上述主面部55连接且以相对于主面部55突出的方式存在的倾斜侧部56、与上述倾斜侧部56连接且覆盖座椅的侧面的侧面部57 (参照图2)。另外,主面部55、倾斜侧部56及侧面部57中,相邻的部分彼此通过缝制连接。在座椅套5的里基布52侧设置切断部6。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形成切断部6,而将在大致长方形状的中央具备窗部621的布部件62的两端部与座椅套5缝合。座椅套5和布部件62形成在长度方向的两端具有开口的袋状的空间部73,因此,通过向该空间部73插入比座椅衬垫硬质的板状的毡材料61,形成切断部6 (参照图3、4)。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布部件62和毡材料61分别为切断部6的构成要素。此外,虽然布部件62和毡材料61彼此未粘结,但是,发泡聚氨酯在其性质上,不能进入在布部件62和毡材料61之间产生的小的间隙。因此,即使仅配置布部件62和毡材料61,在该部分也能够抑制座椅衬垫4和座椅套5 —体化。此外,当然也可以将布部件62和毡材料61粘结。另外,该部分的里基布52采用低透气性的坯料材料。由于低透气性的坯料材料网眼小,所以发泡聚氨酯不会进入渗浸到其内部。即,由于座椅套5中存在低透气性的还料材料,从而进一步抑制座椅套5和座椅衬垫4 一体化。另外,对于租材料61和座椅套5也不成为粘结状态,倾斜侧部56的座椅套5和毡材料61的位置可相对地位移。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切断部6通过向设于布部件62和座椅套5之间的空间部72插入毡材料61而形成。这时,毡材料61以插入至如图4所示的双点划线的位置,能够覆盖窗部621的方式配置。设于布部件62的窗部621是为了容易向袋状的空间部73插入细长的毡材料61而设的,因此不是必须的。但是,由于毡材料6未必有铁板那样的刚性,因此,即使插入空间部73,毡材料61也可能不能按预定的样子插入。因此,为了容易进行毡材料61的插入,优选设置窗部621。另外,如果为设置窗部621的状态,则插入到空间部73的租材料61和聚氨酯材料接触,因此,聚氨酯材料容易渗浸到毡材料61内,能够提高毡材料61存在的部分的刚性度。另外,通过将座椅套5和布部件62缝合而设置的空间部73为比毡材料61稍大的空间,因此,不会发生随着聚氨酯材料的流动而毡材料61大幅移动的现象,能够在大致所希望的位置使毡材料61与座椅衬垫4 一体化。对于具有上述那样的切断部6的座椅套5的里基布53侧注入聚氨酯原液,进行发泡固化,由此,局部地避免座椅衬垫4和座椅套5 —体化,并且制成座椅衬垫4和座椅套5作为整体一体化的成形品。
[0032]此外,作为切断部6的变形例,通过将毡材料61与座椅套5缝合,或将没有窗部621的布部件62与座椅套5缝合,也能够形成切断部6(参照图5)。在这种情况下,在切断部6与座椅套5之间也形成空间部73,因此,在沿着该空间部73的部分,座椅套5和座椅衬垫4可彼此相对地位移。该变形例与实施方式相比具有作业量少的优点。另一方面,如实施方式,由座椅套5和布部件62形成袋形状的空间部73,只要向其内部插入刚性度比座椅衬垫4高的板状的部件,不能缝制的板状部件等也就作为切断部6的构成要素。另外,在制造各交通工具用座椅I的过程中,直到将布部件62与座椅套5缝合的作业为止都共通化,能够按照交通工具用座椅I的种类向空间部73插入所希望的板状部件。因此,容易对每种交通工具用座椅I制成不同形态的切断部6。另外,即使仅布部件62也能够抑制皱褶的发生,但是,毡材料61存在的情况的刚性度更高,因此更优选。
[0033]接着,对制造交通工具用座椅I的方法进行说明,首先,简单地说明为形成座椅衬垫4而使用的发泡模10。在此,使用具备下模102、中模103、上模101的发泡模10将聚氨酯发泡成形。下模102为以使座椅套5沿着其内表面的方式配置的模具,为被投入聚氨酯原液71的容器状的模具。中模103通过与下模102 —起夹住配置于下模102的座椅套5,由此担负固定的任务。该中模103在中央部分具备开口部,为仅设有框的构造。可从该开口部投入聚氨酯原液71。另外,该开口部为可通过上模101堵住的部分。上模101为用于堵塞设于中模103的开口部的模具,为以座椅衬垫4的背面侧(座椅套5存在的一侧的相反侦D的形状为主而确定的模。
[0034]如图6所示,以沿着容器状的下模102的内表面的方式安放座椅套5。这时,座椅套5的就座面以与下模102的内表面对向的方式安放。座椅套5的安放需要细心注意,因此,通过人工使其与下模102密接而安放。在下模102中安放了座椅套5后,以沿着框形状的下模102的缘的方式重叠中模102。通过以沿着下模102的缘的方式重叠中模102,座椅套5相对于下模102紧密地固定(参照图6)。由此,能够防止在以后的作业中座椅套5偏移。在该状态下,将2液混合的聚氨酯原液71向座椅套5上注入(参照图6)。在注入聚氨酯原液时,以与作业者隔离的状态注入,因此,实际上,通过作业者按压按钮,发泡模10移动,在移动的目的地注入聚氨酯原液71。此外,通过下模102和中模103固定座椅套5,从而即使在发泡模10移动时,也能够抑制座椅套5偏移。将适量的聚氨酯原液71向座椅套5上注入后,闭合上模101 (参照图7)。在利用上模101堵塞中模102的开口部的状态下以使聚氨酯原液71发泡的方式进行加热,使之发生化学反应。通过使聚氨酯原液71发泡膨胀,在发泡模10内聚氨酯填充并固化(参照图8)。在使聚氨酯在发泡模10内填充后,进行冷却,取下上模101。之后,取下中模103,再从发泡模10抽出聚氨酯的成形体(参照图9)。通过上述一连串的工序,完成座椅套5和座椅衬垫4 一体化的座椅座垫2。如通常那样将该座椅座垫2组装于座椅框架,并安装座椅靠背3等其他的部位,由此完成交通工具用座椅I。
[0035]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座椅套5和座椅衬垫4作为整体一体化的同时,也设有未一体化的部分,因此,可以享有通过作为整体使座椅套5和座椅衬垫4 一体化而得到的好处,并且可以局部地消除由于座椅套5和座椅衬垫4 一体化而产生的不良现象。尤其,未使座椅套5和座椅衬垫4 一体化的部分不易产生大的皱裙,易于保持外观形状。另外,座椅套5中座椅套5的主面部55和侧面部57与座椅衬垫4 一体化,另一方面,对于倾斜侧部56,形成为未使座椅套5和座椅衬垫4 一体化的结构。由此,能够抑制在乘员上下车辆时经常按压的倾斜侧部56产生大的皱褶。另外,作为切断部6的构成要素,使用比构成座椅衬垫4的衬垫材料硬质的板状的毡材料61,因此,在配置有该毡材料61的部分不易产生过度的变形。另外,由于本实施方式的毡材料61可含浸发泡聚氨酯而一体化,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其刚性度而成为比毡材料61的刚性更高的状态。另外,由于毡材料61与座椅衬垫4 一体化,所以毡材料61相对于座椅衬垫4不移动,容易保持座椅衬垫4的形状。另外,由于为将毡材料61插入由座椅套5和布部件62形成的袋状的空间部72的结构,所以每次更换作为切断部6的构成要素的毡材料61变得容易。因此,能够只通过按照交通工具用座椅I的种类选择毡材料61这样的行为,形成所希望的结构,可减轻制造时的负担。
[0036]以上,对一个实施方式及变形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除了上述实施方式及变形例之外,还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实施。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相对于具备窗部的布部件用毡材料作为盖,而设置座椅套和座椅衬垫未一体化的部分,但是,也可以将已一体化了毡材料的布部件缝制于座椅套。另外,不必为构成切断部而将布等与座椅套缝合,例如,也可以以将构成切断部的布大概固定于特定的位置的方式,将该布15的缘部与座椅套粘结固定。此外,在该情况下,已知将构成切断部的布的单面整个区域与座椅套粘结而无法在座椅衬垫和座椅套之间形成非粘结的部分,但是,从通过形成切断部来形成座椅衬垫和座椅套可相对移动的结构的本实用新型的宗旨出发,不应进行那样粘结。另外,不仅座椅座垫,座椅靠背及头枕等也可适用。另外,座椅衬垫不一定使用聚氨酯材料成形,可采用公知的发泡树脂。另外,未将座椅套和座椅衬垫一体化的部位不限于倾斜侧部,也可以设于所希望的部位。但是,在容易看到、容易作用负荷的部位采用容易享有本实用新型的好处。另外,作为切断部的构成要素的板状部件也可以具备加热功能。若为该结构,则板状部件担负作为固定加热器的基材的作用和提高座椅衬垫表面的刚性的作用这两种作用,是有益的。另夕卜,座椅套不一定在整个部分形成由表皮、层压板和里基布构成的三层构造,例如,对于构成倾斜侧部的部分,也可以再层叠更薄的衬垫等而形成四层以上的结构。另外,也可以是单层或两层。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座椅套中,主面部和倾斜侧部将不同的个体一体化而形成,但是,主面部和倾斜侧部也可以由一块布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在一块布状体中,乘员主要接触且以跨过交通工具用座椅的中心轴的方式存在的部分为主面部,从主面部向斜方向突出的部分为倾斜侧部。同样,倾斜侧部和侧面部也可以由一块布状体形成。另外,作为交通工具,不限于车辆,也可以是在空中飞行的交通工具、在海面或海中等移动的交通工具。
【权利要求】
1.一种交通工具用座椅,其包括:座椅套和以所述座椅套的一部分成为一体的方式发泡形成的座椅衬垫, 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的特征在于,包括: 切断部(6),配备于所述座椅套(5)的一部分,抑制所述座椅衬垫(4)与所述座椅套(5)一体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中, 所述切断部(6)中包含比所述座椅衬垫硬质的板状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中, 所述板状部件为租材料(61)。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中, 所述板状部件具备加热器功能。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中, 所述切断部(6)设于所述座椅衬垫(4)的倾斜侧部(56)。
【文档编号】B60N2/42GK203819078SQ201420143847
【公开日】2014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9日
【发明者】新知己, 村田义幸 申请人: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