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冲式轮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93682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缓冲式轮构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缓冲式轮构件。其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缓冲式轮构件,具有迫紧与缓冲功能,不但可用于打印机色带匣内的传动齿轮紧密结合其它齿轮构件,也可以用于婴儿车以减少婴儿车在不平地面上滚动时产生的震动感。一种缓冲式轮构件,包括:一环形轮本体,其上轴向贯穿形成有一穿孔;一轮轴,轴向设置在穿孔中心;以及复数缓冲轮辐,呈现弯弧状且具有弹性,各缓冲轮辐的两端分别连接穿孔内壁和轮轴外壁,且各缓冲轮辐可受力进行可恢复的形变,使轮轴在受力时偏离穿孔中心,不受力时回到穿孔中心;所述各缓冲轮辐分别设有一第一变形段、一第二变形段以及一第三变形段。
【专利说明】缓冲式轮构件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状构件,尤其是指一种缓冲式轮构件,其可供作为点阵式 打印机色带匣内的传动齿轮,或是作为婴儿车、手推车等轻型载具的轮子,能够提供迫紧与 缓冲功能,使得缓冲式轮构件能够与其它齿轮构件紧密结合,或是对轻型载具的载具本体 提供缓冲作用,减少在不平地面上滚动时产生的震动感。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点阵式打印机所使用的色带匣的装置之中,设有相互啮合的齿轮以便驱动色 带匣内部的色带到达打印部位,使打印头打印出使用者所需的讯息。
[0003] 参照图8所不,传统的打印机色带匣设有一外壳90、一主动轮94、以及一从动轮 组。外壳90内形成一容置空间900,主动轮94以可转动方式设置在容置空间900内,从动 轮组设置在容置空间900内且与主动轮94相结合。从动轮组设有一轮座91、一迫紧弹簧 92以及一从动轮93,轮座91枢设在容置空间900内壁,迫紧弹簧92设置在轮座91与容置 空间900内壁之间,从动轮93以可转动方式设置在轮座91上且与主动轮94相啮合,透过 可略微枢转的轮座91与迫紧弹簧92,可迫使从动轮93紧密靠向并且啮合主动轮94,避免 从动轮93与主动轮94因为咬合不确实而产生相对滑动的问题。
[0004] 然而上述从动轮组是以复数构件组合而成,造成结构复杂与组装繁复的问题,且 成本相对增加。
[0005] 此外,就轻型载具,例如婴儿车而言,均会在婴儿车体底部设置滚轮以便使用者将 婴儿车放在地面上推行,然而多数婴儿车的滚轮上不具有缓冲结构,当婴儿车在不平的地 面上推行时,地面的凹凸起伏会使得滚轮产生震动,造成幼儿与使用者感觉不佳。有些婴儿 车会加装减震组件来减少震动,然而这些减震组件结构复杂且重量可观,增加了婴儿车的 总重,并且增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0006] 有鉴于上述传统打印机色带匣内部的齿轮需要通过多个构件来实现稳定的结合 状态,以及传统的婴儿车缺乏减震结构或者减震结构为复杂的组件从而造成婴儿车总重量 增加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对上述不足之处进行改进,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缓 冲式轮构件,具有迫紧与缓冲功能,不但可用于打印机色带匣内的传动齿轮紧密结合其它 齿轮构件,也可以用于婴儿车以减少婴儿车在不平地面上滚动时产生的震动感。
[0007]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8] -种缓冲式轮构件,包括:一环形轮本体,其上轴向贯穿形成有一穿孔;一轮轴, 轴向设置在穿孔中心;以及复数缓冲轮辐,呈现弯弧状且具有弹性,各缓冲轮辐的两端分别 连接穿孔内壁和轮轴外壁,且各缓冲轮辐可受力进行可恢复的形变,使轮轴在受力时偏离 穿孔中心,不受力时回到穿孔中心;所述各缓冲轮辐分别设有一第一变形段、一第二变形 段以及一第三变形段,所述第一变形段呈弯弧状且连接轮轴外壁,所述第二变形段呈弯弧 状且连接所述第一变形段,所述第三变形段呈弯弧状且连接所述第二变形段与所述穿孔内 壁。
[0009] 其中,所述环形轮本体的外壁上形成有复数个啮合组件;优选地,所述啮合组件为 齿部。
[0010]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轮本体的外侧壁上形成有一环形槽。
[0011]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槽内设有一弹性体。
[0012]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 用新型缓冲式轮构件位于环形轮本体与轮轴之间的缓冲轮辐可在环形轮本体受到外力时 进行适当的形变。因此,当本实用新型缓冲式轮构件安装在打印机的色带匣内作为传动用 的齿轮时,能够通过缓冲轮辐的形变使其与其它齿轮以迫紧的方式互相结合,从而达到紧 密啮合并避免松脱的效果;当本实用新型缓冲式轮构件作为婴儿车的滚轮使用时,可吸收 来自地面的冲击力道,避免该冲击力直接传递到轮轴以及轮轴上方的婴儿车,从而提高婴 儿车中婴儿的舒适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 通过以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的描述,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和 特征,该实施例以实例的形式给出,但并不限于此,其中:
[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缓冲式轮构件的一较优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0015] 图2为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缓冲式轮构件的俯视图。
[0016] 图3为图1所示缓冲式轮构件因受力使缓冲轮辐产生形变时的俯视图。
[0017] 图4为图1所示缓冲式轮构件安装在色带匣中的中途的俯视图。
[0018] 图5为图1所示缓冲式轮构件完全安装在色带匣中的俯视图。
[0019]图6为本实用新型缓冲式轮构件的安装在婴儿车中的侧面示意图。
[0020] 图7为本实用新型缓冲式轮构件的另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0021] 图8为传统色带匣的俯视图。
[0022] 【符号说明】
[0023] 1缓冲式轮构件 10环形轮本体
[0024] 100穿孔 11啮合组件
[0025] 30 轮轴
[0026] 50缓冲轮幅 51第一变形段
[0027] 52第二变形段 53第三变形段
[0028] 60 轮胎
[0029] 70色带匣 700容置空间
[0030] 80主动轮
[0031] 90外壳 900容置空间
[0032] 91轮座 92迫紧弹簧
[0033] 93从动轮 94主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缓冲式轮构件1包括:一环形轮本体10、一轮轴30以及复 数个缓冲轮辐50,本实施例中为三个缓冲轮辐50。其中,环形轮本体10上轴向贯穿形成有 一穿孔100。此外,环形轮本体10的外壁上形成有复数个啮合组件11 ;该啮合组件11可为 齿部。轮轴30沿轴向设置在穿孔100中心。
[0035] 结合图3,各缓冲轮辐50呈现弯弧状且具有弹性,各缓冲轮辐50的两端分别连接 穿孔100内壁和轮轴30外壁,且各缓冲轮辐50可受力进行可恢复的形变,使轮轴30在受 力时偏离穿孔100中心,不受力时回到穿孔100中心。各缓冲轮辐50分别设有一第一变形 段51、一第二变形段52以及一第三变形段53,第一变形段51呈弯弧状且连接轮轴30外壁, 第二变形段52呈弯弧状且连接第一变形段51,第三变形段53呈弯弧状且连接第二变形段 52与穿孔100内壁。
[0036] 结合图4,当缓冲式轮构件1安装在打印机色带匣70的容置空间700内作为传动 用的齿轮的中途时,轮轴30仍位于穿孔100中心。同时结合图5所示,当安装完成时,因为 缓冲式轮构件1与相啮合的主动轮80之间的距离略小于两者半径总和,因此使用者需要施 力在轮轴30上使缓冲轮辐50产生形变,让轮轴30略为偏离穿孔100的中心而靠向主动轮 80,从而使得缓冲式轮构件1以紧迫的方式与其它齿轮相互结合,达到紧密啮合且避免松 脱的效果。
[0037] 本实用新型缓冲式轮构件1也可作为婴儿车的滚轮使用,通过吸收来自地面的冲 击力道,避免冲击力直接传递到轮轴30以及轮轴30上方的婴儿车车体、握把处,从而达到 幼儿及使用者推行婴儿车时保持舒适度的效果。结合图6所示,缓冲式轮构件1安装在婴 儿车上作为轮框,环形轮本体10的外侧可套设如图中所示轮胎60等弹性体。当本实用新 型缓冲式轮构件1作为婴儿车轮框时,为了更便于设置弹性体,可在环形轮本体10的外侧 壁上形成一环形槽,将轮胎60设置在环形槽内。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缓冲式轮构件1可提 供婴儿车适当的缓冲功能,令婴儿车上的幼儿感到舒适。
[0038] 如图7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优实施例,其结构与上一实施例基本相同,其 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缓冲式轮构件1的环形轮本体10内设有四个缓冲轮辐50。通 过上述技术手段,位于环形轮本体10与轮轴30之间的缓冲轮辐50可受到施加在环形轮本 体10的外力而进行适当的形变,因此产生迫紧效果来增加构件之间的结合程度,或是减缓 外力对轮轴30的冲击力道。
【权利要求】
1. 一种缓冲式轮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环形轮本体,其上轴向贯穿形成有一穿孔; 一轮轴,轴向设置在穿孔中心;以及 复数缓冲轮辐,呈现弯弧状且具有弹性,各缓冲轮辐的两端分别连接穿孔内壁和轮轴 外壁,且各缓冲轮辐可受力进行可恢复的形变,使轮轴在受力时偏离穿孔中心,不受力时回 到穿孔中心; 所述各缓冲轮辐分别设有一第一变形段、一第二变形段以及一第三变形段,所述第一 变形段呈弯弧状且连接轮轴外壁,所述第二变形段呈弯弧状且连接所述第一变形段,所述 第三变形段呈弯弧状且连接所述第二变形段与所述穿孔内壁。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式轮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轮本体的外壁上形成有 复数个啮合组件。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冲式轮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啮合组件为齿部。
4.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缓冲式轮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轮本体的外侧壁上 形成有一环形槽。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缓冲式轮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槽内设有一弹性体。
【文档编号】B60B33/00GK203844537SQ201420215666
【公开日】2014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29日
【发明者】陈重信, 陈又荣 申请人:红石电脑(上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