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车厢空气泄压阀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893934阅读:35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车厢空气泄压阀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汽车车厢空气泄压阀装置,包括:泄压阀、泄压风扇和控制单元,所述泄压阀设置在汽车车身上,所述泄压风扇罩住所述泄压阀后与所述车身紧固,且所述泄压风扇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泄压阀上设置由控制单元控制的泄压风扇,避免车内空气压力波动,更重要的是能帮助汽车空调系统更快的制冷和排出湿气,有效降低油耗。
【专利说明】一种汽车车厢空气泄压阀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相关【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汽车车厢空气泄压阀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如今的中国,汽车已经成为家家户户的日常代步工具。空调是其中最常用的功能 之一。
[0003] 普通车厢空气泄压阀的作用仅限于维持一定的车内空气压力。当空调使用外循环 时,不断涌入的空气使得车内空气压力迅速升高直到大于设计压力,此时就会顶开泄压阀 排出多余的空气。当使用内循环或打开车窗时,车内外压力差不大,泄压阀就关闭,避免车 外气流倒灌。
[0004] 但是由于泄压阀一般安装在后备箱侧面,在实际使用中,从车厢到后备箱的气流 途径往往被乘客和随身物件遮挡,影响了泄压阀上施加的车内压力。并且随着车速的变化, 车身外侧的空气压力也在随时变化,两者的共同作用结果就是泄压阀的工作不稳定,车内 空气压力不断波动,影响了乘客的舒适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的泄压装置导致车内空气压力波动的技术问题,提 供一种汽车车厢空气泄压阀装置。
[0006] 一种汽车车厢空气泄压阀装置,包括:泄压阀、泄压风扇和控制单元,所述泄压阀 设置在汽车车身上,所述泄压风扇罩住所述泄压阀后与所述车身紧固,且所述泄压风扇与 所述控制单元连接。
[0007] 进一步的,所述车身上设有通孔,所述泄压阀插入所述通孔并固定。
[0008] 更进一步的,所述泄压阀从所述车身外插入所述通孔,所述泄压风扇从所述车身 内罩住所述泄压阀后与所述车身紧固。
[0009] 更进一步的,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车身的钣金件上。
[0010] 进一步的,所述泄压风扇上设有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的线束。
[0011]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控制芯片以及至少一个传感器,所述控制芯片的输 入端与每个所述传感器分别连接,且所述控制芯片的输出端与所述泄压风扇连接。
[0012] 更进一步的,所述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或压力传感器。
[0013] 更进一步的,所述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车身内。
[0014]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泄压阀上设置由控制单元控制的泄压风扇,避免车内空气压力 波动,更重要的是能帮助汽车空调系统更快的制冷和排出湿气,有效降低油耗。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车厢空气泄压阀装置;
[0016]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泄压阀和泄压风扇的连接示意图;
[0017] 图3所示为控制芯片的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9]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车厢空气泄压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包括:泄 压阀1、泄压风扇2和控制单元,所述泄压阀1设置在汽车车身上,所述泄压风扇2罩住所述 泄压阀1后与所述车身紧固,且所述泄压风扇2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
[0020] 泄压阀1用于排出车厢内的多余,高温或高湿空气,通常安装在车身的后备箱周 围。
[0021] 泄压风扇2完整的罩住泄压阀,和车身紧密贴合。它根据控制单元的指令进行工 作,高转速时可以快速排出高温或高湿空气,低转速时通过调节排气量的大小来维持车内 空气压力平稳。
[002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身上设有通孔,所述泄压阀1插入所述通孔并固定。
[0023] 如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泄压阀1(如虚线箭头方向)从所述车身 外插入所述通孔,所述泄压风扇2 (如虚线箭头方向)从所述车身内罩住所述泄压阀1后与 所述车身紧固。
[0024]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孔31设置在所述车身的钣金件3上。通孔31为图 中车身钣金虚线处所示。
[002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泄压风扇2上设有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的线束21。
[0026]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控制芯片以及至少一个传感器,所述控 制芯片的输入端与每个所述传感器分别连接,且所述控制芯片的输出端与所述泄压风扇连 接。
[0027]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或压力传感器。
[0028] 传感器可以为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或压力传感器的任意组合,即可以单独使 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或压力传感器,也可以使用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的组合,或 者是湿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或者是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的组合,或者是温度传感 器、湿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的组合。
[0029]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车身内。
[0030] 本实施例将传感器设置在车身内,从而能精确反映车身内的环境。
[0031] 控制芯片可以是独立的一个单片机芯片,或者是集成在车辆的空调控制模块中, 和空调系统共用车内空气温度,湿度和压力传感器的参数。控制芯片计算各参数后发出 指令来控制泄压风扇的开关和转速。1.夏天车辆暴晒后,内部空气温度往往上升到60度 以上,此时直接打开空调内循环并不是最快的降温方法,控制芯片能根据车内外温差大小 (往往在20度以上),先打开空调外循环和泄压风扇的高速档,迅速排出车内高温空气后 再回到内循环继续制冷,降温速度大大提高。2.在潮湿气候中,当车内的湿度超过一定限 值时,控制芯片会打开外循环进气和泄压风扇来增大排气量,尽量降低相对湿度,避免或延 缓车窗起雾,从而减少了空调除雾功能(需要打开压缩机)的使用次数,有效降低了油耗。 3.车辆实际行驶中,车内外的压力差一直在波动,控制芯片可以通过车内压力传感器的反 馈,调节泄压风扇的转速来平滑波动,稳定车内压力,提高乘客舒适性。
[0032] 图3所示为控制芯片的工作流程图,依次判断是否需要快速的排出高温,高湿空 气和调整车内压力。每次执行的时间和转速大小都由控制单元根据优先级和实时反馈参数 计算决定,以达到最优化的降温和节能效果,具体如下:
[0033] 步骤S301,车辆启动,控制芯片即开始读取车内温度、湿度或压力的参数;
[0034] 步骤S302,如果车内高温,执行步骤S303,否则执行步骤S304 ;
[0035] 步骤S303,开启空调外循环,开启泄压风扇,退出;
[0036] 步骤S304,如果车内高湿,执行步骤S305,否则执行步骤S306 ;
[0037] 步骤S305,开启外循环进气,开启泄压风扇,退出;
[0038] 步骤S306,如果车内压力波动,则调整泄压风扇转速后退出,否则关闭泄压风扇后 退出。
[0039] 其中,控制开启空调外循环,开启外循环进气为现有的算法,本实用新型增加了对 泄压风扇的控制。对于泄压风扇的控制,其算法可以根据上述工作原理,采用现有成熟的自 动控制算法,通过调整具体参数实现。
[0040] 控制芯片除了采用单片机或者成在车辆的空调控制模块以外,还可以通过现有电 路实现,例如采用比较器,比较器输入端一端接传感器,输入端另一端接基准电压,比较器 的输出端接泄压风扇。传感器将温度、湿度或压力转化为对应的电压,基准电压调整为高 温、高湿或压力波动阈值所对应的电压,则当传感器传来的电压超过基准电压时,比较器的 输出端输出对应电平,控制泄压风扇启动或者停止。对于多个传感器,可以采用多个比较器 一一对应,如果比较器的输出是高电平,则将多个比较器的输出端采用或门连接后接入泄 压风扇,则可以实现高温、高压或者压力波动超过阈值时控制泄压风扇开启,如果要控制泄 压风扇的转速,还可以采用脉冲宽度调制方式控制泄压风扇转速。上述方式均有成熟的电 路设计,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本专利后可以通过组合实现。
[0041]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 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 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 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
1. 一种汽车车厢空气泄压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泄压阀、泄压风扇和控制单元, 所述泄压阀设置在汽车车身上,所述泄压风扇罩住所述泄压阀后与所述车身紧固,且所述 泄压风扇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厢空气泄压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上设有通 孔,所述泄压阀插入所述通孔并固定。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车厢空气泄压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阀从所述 车身外插入所述通孔,所述泄压风扇从所述车身内罩住所述泄压阀后与所述车身紧固。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车厢空气泄压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设置在所 述车身的钣金件上。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厢空气泄压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风扇上设 有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的线束。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厢空气泄压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 控制芯片以及至少一个传感器,所述控制芯片的输入端与每个所述传感器分别连接,且所 述控制芯片的输出端与所述泄压风扇连接。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车厢空气泄压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包括温 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或压力传感器。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车厢空气泄压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设置在 所述车身内。
【文档编号】B60H1/24GK203844580SQ201420228769
【公开日】2014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6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6日
【发明者】韩晓波, 郑国胜 申请人: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