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发电机上下舱体机构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95097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车载发电机上下舱体机构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发电机上下舱体机构及车辆。其中车辆包括发电机、发电机舱体和发电机上下舱体机构,所述发电机上下舱体机构包括固定在发电机舱体中的发电机托盘、用于连接发电机托盘与地面的爬梯式的上下舱轨道、安装在发电机上的与上下舱体轨道对应的脚轮和用于牵引发电机沿上下舱轨道移动的上下牵引机构。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轻松实现发电机的上下舱体移动,同时在发电机位于发电机舱体内时,发电机置于发电机托盘上,可避免因发电机被吊装而产生的晃动,大大提高了安全使用性。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发电机上下舱体机构及车辆。 车载发电机上下舱体机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0002] 市电发电机是一种常见的车载电器件,其广泛应用于房车、商务车、展示车、医疗 车、展示车等专用客车中。车辆的车体上固设有用于容纳车载发电机的发电机舱体,车辆行 走时车载发电机放置于发电机舱体内,车载发电机在使用时通常需要移动至发电机舱体的 外部。
[0003] 申请号为201120544931. X的中国专利文件中公布了一种车载发电机上下舱体机 构,该车载发电机上下舱体机构包括电动绞盘、车载发电机托盘和设于车载发电机托盘下 部的滚轮,通过电动绞盘可将车载发电机移动至舱体下部的地面上,且通过滚轮可使车载 发电机远离发电机舱体。但是由于该车载发电机是通过直升直降的方式上下舱体,在车载 发电机进入舱体以后,车载发电机处于电动绞盘的悬挂状态,当车辆行走产生振动时无疑 存在着安全隐患,另外,车载发电机在车辆行进过程中难以避免的会产生晃动,极有可能被 撞坏或者撞坏车辆的其它部件。因此,该车载发电机上下舱体机构的安全使用性很差。


【发明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发电机上下舱体机构,以解决现有的车载发 电机上下舱体机构的安全性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使用该车载发电机上下舱 体机构的车辆。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车载发电机上下舱体机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车载发电机上下舱体机构,包括用于固定在发电机舱体中的发电机托盘、用于连接发电机 托盘与地面的爬梯式的上下舱轨道、用于安装在发电机上的与上下舱体轨道对应的脚轮和 用于牵引发电机沿上下舱轨道移动的上下牵引机构。
[0006] 所述发电机托盘包括与上下舱体轨道对应的舱内轨道。
[0007] 所述上下牵引机构包括用于固定装配在车辆底盘上的电动绞盘。
[0008] 脚轮包括带刹车万向脚轮。
[0009] 所述上下舱轨道为折叠轨道。
[0010]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车辆,包括发电机、发电机舱体和发电机上 下舱体机构,所述发电机上下舱体机构包括固定在发电机舱体中的发电机托盘、用于连接 发电机托盘与地面的爬梯式的上下舱轨道、安装在发电机上的与上下舱体轨道对应的脚轮 和用于牵引发电机沿上下舱轨道移动的上下牵引机构。
[0011] 所述发电机托盘包括与上下舱体轨道对应的舱内轨道。
[0012] 车辆还包括底盘,所述上下牵引机构包括电动绞盘,电动绞盘固定装配在车辆的 底盘上。
[0013] 脚轮包括带刹车万向脚轮。
[0014] 所述上下舱轨道为折叠轨道。
[001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当需要使用发电机时,在上下牵引机构的牵引作用下,发 电机可沿上下舱轨道移动至地面上,且在滚轮的作用下,发电机可远离发电机舱体;当发电 机使用完毕后,在上下牵引机构的牵引作用下,发电机沿上下舱轨道移动至发电机舱体内 的发电机托盘上。由于发电机舱体内设置有发电机托盘,客车行走时,发电机置于发电机托 盘上,不会发生晃动,避免现有技术中因发电机悬装于电机舱体内而导致的安全性差的问 题,本实用新型具有安全使用性高的优点。
[0016] 进一步的,通过在发电机托盘上设置与上下舱轨道对应的舱内轨道,该舱内轨道 对发电机具有导向作用,便于将发电机移动至上下舱轨道上,能提高工作效率;且舱内轨道 对发电机具有限位作用,可进一步减少车辆行驶时发电机在发电机舱体内的移动,从而可 使安全性更高。
[0017] 进一步的,与电动绞盘固定装配在发电机舱体上相比,将电动绞盘固定装配在车 辆的底盘上,可减小上下牵引机构占用的发电机舱体内的空间,进而可以避免发电机与上 下牵引机构发生碰撞。
[0018] 进一步的,通过带刹车万向脚轮可以控制发电机的移动,可使其在特殊的情形下, 快速停止移动。
[0019] 进一步的,上下舱轨道采用折叠轨道,将折叠轨道折叠起来,可减少其的占用空 间。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实施例1的第一使用状态图;
[0021]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实施例1的第二使用状态图;
[0022]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实施例1的第三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实施例1,如图1-3所示:该车辆包括车身1、底盘2、发电机 3、发电机舱体4和发电机上下舱体机构。发电机舱体4设置于车身1的下部。通过该发电 机上下舱体机构可轻松实现发电机进入和移出发电机舱体的运动。
[0024] 该发电机上下舱体机构包括发电机托盘51、上下舱轨道52、脚轮和上下牵引机 构。发电机托盘51固定在发电机舱体4中。上下舱轨道52为爬梯式,其设置于发电机舱 体4的外部,上下舱轨道52可用于连接发电机托盘51与地面。脚轮安装在发电机3的底 部,该脚轮与上下舱体轨道52对应,脚轮包括定向脚轮531和带刹车万向脚轮532,通过带 刹车万向脚轮可以控制发电机的移动,可使其在特殊的情形下,快速停止移动。上下牵引机 构可牵引发电机沿上下舱轨道移动。
[0025] 该发电机托盘51包括托盘本体和设置于托盘本体上部的舱内轨道54,舱内轨道 54与上下舱体轨道52对应,通过该舱内轨道可便于发电机能快速准确的进入上下舱轨道, 且舱内轨道对发电机具有限位作用,可避免在车辆行走时发电机在发电机舱体内来回晃 动,从而提供了车辆的安全性。
[0026] 上下舱轨道52为折叠轨道,上下舱轨道的各部分之间通过折叠合页55连接。在 车辆行走时,通过折叠合页,可将折叠轨道折叠起来,减小了折叠轨道的总长度,从而减小 了在发电机舱体内的占用空间。上下舱轨道包括两条间隔设置导轨和设置于两条导轨之间 的轨道限位连杆56。通过该轨道限位连杆56可将两条导轨连接在一起。
[0027] 该上下牵引机构包括电动绞盘57、缆绳导向装置59和导向滑轮511。电动绞盘57 固定装配在车辆的底盘上。缆绳导向装置59设置于发电机舱体4的外侧的下部位置处,发 电机舱体4上开设有供缆绳通过的让位孔,该让位孔与缆绳导向装置对应设置。导向滑块 511设于发动机舱体4的舱口处的底部位置,导向滑轮511用于对缆绳进行导向。发电机舱 体4上设置有电动绞盘控制手柄510,该电动绞盘控制手柄510设置于发电机舱体4的上 部。发电机舱体内设有U型限位件58。U型限位件58用于对发电机上下方向限位,防止车 辆行驶过程中发电机上下跳动。U型限位件设于发电机托盘51上。
[0028] 发电机舱体4与发电机3之间设置限位插销机构,该限位插销机构用于在发电机 处于舱体中时避免发电机从发电机舱体中移出。该限位插销机构包括限位插销512和与限 位插销对应的限位插孔,限位插孔设置于发电机舱体上且位于发电机舱体的舱口处,限位 插销512设置于发电机的端部,该限位插销为弹簧限位插销。在其它实施例中,限位插销还 可以设置于发动机舱体上,限位插孔设置于发电机上。
[0029] 上述实施例1的使用过程:如图1所示,从发电机舱体取中上下舱轨道,并将其与 舱内轨道相连接,接着采用轨道限位连杆对两根导轨限位,连接好上下舱轨道后,打开电动 绞盘电源开关,通过操作电动绞盘控制手柄缓慢松放一点缆绳,双手轻轻将发电机拉至发 电机舱体外,操作电动绞盘手柄缓慢松放缆绳,如图2所示,使发电机沿上下舱轨道缓慢下 滑至地面。发电机滑至地面后去掉缆绳挂钩,将发电机推至离车身合适的距离,接上电缆盘 即可使用。
[0030] 发电机使用完毕后,将发电机推至发电机舱体附近的上下舱轨道前,将缆绳挂钩 挂在发电机底部支架上,通过控制电动绞盘反转,使发电机沿上下舱轨道上行至发电机舱 体内部,插上限位插销,关闭电动绞盘的电源开关,将车外的上下舱轨道折叠后放回舱体中 的相应位置。
[0031] 在其它实施例中,脚轮还可以均为不带刹车功能的脚轮。
[0032] 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省去舱内轨道。
[0033] 在其它实施例中,电动绞盘还可以固定装配在发电机舱体上,此时,可省去缆绳导 向装置和导向滑轮。
[0034] 在其它实施例中,上下牵引机构中的电动绞盘还可以替换为手拉葫芦。
[0035] 在其它实施例中,弹簧限位插销还可以采用一般的限位销。
[0036] 本实用新型的车载发电机上下舱体机构的实施例,该车载发电机上下舱体机构的 结构与上述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实施例中的发电机上下舱体机构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再重 复赘述。
【权利要求】
1. 车载发电机上下舱体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固定在发电机舱体中的发电机托 盘、用于连接发电机托盘与地面的爬梯式的上下舱轨道、用于安装在发电机上的与上下舱 体轨道对应的脚轮和用于牵引发电机沿上下舱轨道移动的上下牵引机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发电机上下舱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机托盘包 括与上下舱体轨道对应的舱内轨道。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发电机上下舱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牵引机构 包括用于固定装配在车辆底盘上的电动绞盘。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发电机上下舱体机构,其特征在于:脚轮包括带刹车万 向脚轮。
5. 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载发电机上下舱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 下舱轨道为折叠轨道。
6. 车辆,包括发电机、发电机舱体和发电机上下舱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机上 下舱体机构包括固定在发电机舱体中的发电机托盘、用于连接发电机托盘与地面的爬梯式 的上下舱轨道、安装在发电机上的与上下舱体轨道对应的脚轮和用于牵引发电机沿上下舱 轨道移动的上下牵引机构。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机托盘包括与上下舱体轨道对 应的舱内轨道。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盘,所述上下牵引机构包括电动 绞盘,电动绞盘固定装配在车辆的底盘上。
9.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脚轮包括带刹车万向脚轮。
10. 根据权利要求6-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舱轨道为折叠轨 道。
【文档编号】B60R11/00GK203876672SQ201420281740
【公开日】2014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9日
【发明者】王兵, 晏辉 申请人: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