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轮胎外胎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02943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轮胎外胎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胎,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轮胎外胎结构。所述外胎胎面上设置有轴向和中向的筋脉;胎面上设置有若干自胎肩延伸至中心轴的凸起的倒角,所述倒角均匀分布于胎面中心轴两侧;分布于倒角间的胎面上设置有凸起的花纹;所述外胎胎唇与轮网形状相吻合;所述外胎内里具有辐射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同时具备防磨损、高载重力和支撑力的轮胎外胎,且本实用新型的轮胎能够同时满足在水泥路和泥路上的行驶,适用范围广。
【专利说明】一种新型轮胎外胎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胎,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轮胎外胎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电动车、摩托车轮胎甚至是汽车轮胎的外胎都是用橡胶做成的,长期使用,其轮胎的胎面花纹由于单点受力、胎面易有细沙凹进而容易磨损,因此也易导致车辆在运行过程产生打滑现象,特别是雨雪天气,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进而造成人身伤害。同时,现有的轮胎载重力和支撑力都不足,在内胎没气的情况下,难以坚持行驶,局限性较大。
[0003]中国专利(CN202130265U)公开了一种防滑轮胎,通过加设防滑钢片及防滑柱阻止轮胎与地面直接接触从而达到防滑的作用,但是防震性能差,对载重力和支撑力的性能没有提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同时具备防磨损、防滑、高载重力和支撑力的轮胎还未曾见。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同时具备防磨损、高载重力和支撑力的轮胎外胎,且本实用新型的轮胎能够同时满足在水泥路和泥路上的行驶,适用范围广。
[0005]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轮胎外胎结构,所述外胎胎面上设置有轴向和中向的筋脉,防止轮胎因单点受力磨损或因生热造成烧断的现象,且无论侧面还是正面行驶,都是面受力,从而增强整个轮胎的耐磨损性能;胎面上设置有若干自胎肩延伸至中心轴的凸起的倒角,所述倒角均匀分布于胎面中心轴两侧,侧移时进行支撑;所述倒角位于胎肩部分位置上设置有凹陷的凹口 ;分布于同向倒角间的胎面上设置有凸起的花纹,增强轮胎的载重力和支撑力,在侧移时协助支撑,加强轮胎的耐磨性能;所述外胎胎唇与轮网形状相吻合,在内胎没气的情况下,仍可行驶;所述外胎内里具有辐射纹,方便固定内胎,防止内胎打滑。
[0006]进一步地,所述胎面上均匀分布有若干网点,在满足美感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胎面的摩擦力和耐磨损能力。
[0007]进一步地,所述倒角与轴向的角度为25°?30°,大的倒角使得本实用新型轮胎在受力时不易断裂,且制造时容易从模具上取出。
[0008]进一步地,所述胎面横截面为梯台状结构,胎肩与垂直线间角度为1°?5。,增强轮胎的承载力和支撑力。
[0009]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设置有筋脉、倒角、花纹的结构在侧移时进行支撑,无论侧移还是正向行驶都是面受力,不易凹进细沙耐磨性能高;2、加入大的倒角金和凸起的花纹使得轮胎承重能力和载重能力高;3、胎唇与轮网形状相吻合,使得在内胎没气的情况下,仍可行驶;4、外胎内里具有辐射纹,方便牢固固定内胎,防止内胎打滑;5、水泥路和泥路均适用,适用范围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胎面结构示意图;
[0012]图中I筋脉,2倒角,3花纹,4网点,5凹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4]一种新型轮胎外胎结构,所述外胎胎面上设置有轴向和中向的筋脉1,防止轮胎因单点受力磨损或因生热造成烧断的现象,且无论侧面还是正面行驶,都是面受力,从而增强整个轮胎的耐磨损性能;胎面上设置有若干自胎肩延伸至中心轴的凸起的倒角2,所述倒角2均匀分布于胎面中心轴两侧,侧移时进行支撑;所述倒角2位于胎肩部分位置上设置有凹陷的凹口 5 ;分布于同向倒角2间的胎面上设置有凸起的花纹3,增强轮胎的载重力和支撑力,在侧移时斜柱支撑,加强轮胎的耐磨性能;所述外胎胎唇与轮网形状相吻合,在内胎没气的情况下,仍可行驶;所述外胎内里具有辐射纹,方便固定内胎,防止内胎打滑。
[0015]所述胎面上均匀分布有若干网点4,在满足美感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胎面的摩擦力和耐磨损能力。
[0016]所述倒角2与轴向的角度为25°?30°,大的倒角使得本实用新型轮胎在受力时不易断裂,且制造时容易从模具上取出。
[0017]所述胎面横截面为梯台状结构,胎肩与垂直线间角度为1°?5°,增强轮胎的承载力和支撑力。
[0018]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设置有筋脉、倒角、花纹的结构在侧移时进行支撑,无论侧移还是正向行驶都是面受力,不易凹进细沙耐磨性能高;2、加入大的倒角金和凸起的花纹使得轮胎承重能力和载重能力高;3、胎唇与轮网形状相吻合,使得在内胎没气的情况下,仍可行驶;4、外胎内里具有辐射纹,方便牢固固定内胎,防止内胎打滑;5、水泥路和泥路均适用,适用范围广。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轮胎外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胎胎面上设置有轴向和中向的筋脉(I);胎面上设置有若干自胎肩延伸至中心轴的凸起的倒角(2),所述倒角(2)均匀分布于胎面中心轴两侧;所述倒角(2)位于胎肩部分位置上设置有凹陷的凹口(5);分布于同向倒角(2)间的胎面上设置有凸起的花纹⑶;所述外胎胎唇与轮网形状相吻合;所述外胎内里具有辐射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外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胎肩上均匀分布有若干网点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外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角(2)与轴向的角度为25。?30° 。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外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胎面横截面为梯台状结构,胎肩与垂直线间角度为1°?5°。
【文档编号】B60C11/03GK204210250SQ201420652923
【公开日】2015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4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4日
【发明者】董淑云 申请人:青岛华武橡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