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锁定式脚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48858阅读:523来源:国知局
双重锁定式脚轮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对脚轮的车轮进行旋转限制并且能够进行双重地制动锁定的由简单的构造构成的双重锁定式脚轮。



背景技术:

作为进行脚轮的制动的构造,公知有向脚轮的胎面推压刹车片而阻止车轮的旋转的结构(日本特开昭56-63501号)。

另一方面,也公知在车轮的侧面以同心小径形成如内齿齿轮那样形成的呈环状排列的锁定承受部,使突部相对于该锁定承受部出没而进行车轮的制动的构造(日本特开2001-1703号)。

但是,在使用上述任一种的制动构造的情况下,在重负荷施加于脚轮的情况下,制动可能无法充分地进行。

因此,本申请人在日本特开2008-1355号的双重锁定式脚轮中,提出了一种作为在脚轮上双重地设置制动机构的构造,其构成为,具有:刹车片,该刹车片被枢轴连接于对车轮进行轴支承的支承架,并且能够在将被枢轴连接于支承架的锁定构件与车轮的胎面抵接的第1制动位置和从所述胎面离开的第1制动解除位置位移,在第1制动解除位置的方向上被施力而成为第1刹车;刹车板,该刹车板可联动地被连结于所述锁定构件,沿着所述支承架形成为能够进退且能够滑动,并且当所述刹车片向第1制动位置位移时,向使前端的卡合部卡合于卡合承受部的第2制动位置前进,该卡合承受部由在所述车轮的内周侧面形成的环状地连接的凹凸构成,当所述刹车片向第1制动解除位置位移时,向使所述卡合部从卡合承受部离开的第2制动解除位置后退,在第2制动解除位置的方向上被施力。

并且,上述刹车板被安装于支承架侧面的内侧,具有嵌插车轮的车轴且被设定为刹车板的滑动行程的长度的长孔,在支承架的内壁面或者刹车板上,设有引导刹车板滑动的引导部,使刹车板沿车轮的直径方向上下地进退移动,使所述卡合部卡合于卡合承受部。

在上述结构中,在支承架上安装有由具有上下的片的销形状的弹簧构件构成的旋转锁定片的折曲部分,该旋转锁定片由在打开其上下的片的状态下被挂止于锁定构件的构造构成,此外,刹车板在其上部可联动地被连结于所述锁定构件,所以构造变得复杂,并且,无法进行仅将旋转限制与制动分离。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6-6350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1703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8-1355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用被枢轴连接于刹车片的连杆凸轮使刹车板沿着支承架滑动的双重锁定式脚轮。

本发明的另一个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旋转限制与制动独立锁定、也能够与制动一起锁定的组装简单的双重锁定式脚轮。

本发明的再一个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将卡合于防旋转盘部的卡合构件夹入支承架并固定的双重锁定式脚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在技术方案1中,

一种双重锁定式脚轮,其特征在于,该双重锁定式脚轮具备:轴杆,立设在对车轮进行轴支承的支承架上;凸轮,内置于该轴杆的上部且利用旋转轴旋转;制动以及制动解除用的凸轮面,在该凸轮的外周面的规定部位形成多个;工作轴,与该凸轮面抵接而上下地滑动;防旋转盘部,被固定在该工作轴的下端;卡合构件,被固定在支承架上且与所述防旋转盘部卡合而限制支承架的旋转;刹车片部,被固定在所述防旋转盘部的下部且通过工作轴的下降与车轮的胎面抵接而进行制动;连杆凸轮,被连结于该刹车片部,且一端侧被沿着车轮的外侧延伸的轴承部枢轴支承,另一端侧被挂止于沿着支承架的外表面上下地滑动的刹车板;以及制动用突部,设于所述刹车板且能够相对于在车轮的内周侧面形成的环状连接的卡合承受部卡脱,

若工作轴下降,则卡合构件卡合于防旋转盘部,并且刹车片部与车轮的胎面抵接,同时通过连杆凸轮的枢转运动使刹车板滑动,将制动用突部卡合于车轮的卡合承受部而进行旋转限制,并且进行双重地制动。

在技术方案2中,

其特征在于,在支承架的背面形成有沿上下延伸的狭缝,

在支承卡合构件的支承构件的背面突设有截面呈T字状的轨道部,轨道部的中央的片被插入所述狭缝中,支承构件被挂止于支承架。

在技术方案3中,

其特征在于,在支承构件上设置与设于支承架的侧面的孔连通且沿横向延伸的贯穿孔,将该贯穿孔的孔的一部分设定为压入尺寸,通过压入固定用的轴,经由支承构件将卡合构件固定于支承架。

在技术方案4中,

其特征在于,防旋转盘部由盘状构成,在上表面以及下表面设有卡合用的承受部,

卡合构件具有上下分离的一对卡合部,通过工作轴的位移,防旋转盘部的上表面的承受部能够与上方的卡合部卡合,通过工作轴进一步的位移,防旋转盘部的下表面的承受部能够与下方的卡合部卡合。

在技术方案5中,

其特征在于,在刹车片上设有一对在车轮的左右侧面的外侧向下方延伸且前端折返而成的钩状的轴承部,在连杆凸轮的基端附近突设的枢轴被该钩部轴支承,连杆凸轮的前端被卡止于沿着支承架的左右的侧面的外表面上下滑动的一对刹车板。

在技术方案6中,

其特征在于,防旋转盘部由冷锻加工形成,下表面的卡合用的承受部由环状地连接且被配置为多个的凹凸状构成,沿着凸状的齿轮部的基端设有槽。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中,通过利用凸轮的旋转而进行升降的工作轴的移动,使刹车片升降,并且将被枢轴支承在刹车片侧的连杆凸轮进行枢转运动,使刹车板能够上下地滑动,所以通过简单的构造就能够可靠地进行基于刹车片和刹车板的双重的制动。

此外,通过在支承旋转限制用的卡合构件的支承构件上设置截面呈T字状的轨道部,能够向形成在支承架的背面的狭缝中插入而无须使用铆钉、螺栓等的固定金属零件地进行安装。

在所述支承构件上,设置与支承架一起沿横向延伸的贯穿孔,通过使该贯穿孔的孔的一部分为压入尺寸,仅通过将固定用的轴压入而不进行铆接等就能够将轴固定。

而且,在通过冷锻加工形成防旋转盘部的情况下,通过沿着齿轮部的基端设置槽,能够提高卡合力。

附图说明

图1是省略了支承架的锁定解除状态的脚轮的侧视图。

图2是省略了支承架的双重锁定状态的脚轮的侧视图。

图3是在支承架上安装卡合构件的支承构件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安装固定用的轴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固定用的轴的齿轮传动机构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支承架和支承构件的贯穿孔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连杆凸轮的构造的说明图。

图8是脚轮的纵剖视图。

图9是从防旋转盘部的底面侧看到的立体图。

图10(a)是在齿轮部未设置槽的以往构造的局部放大图,(b)是在齿轮部设有槽的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双重锁定式脚轮的优选实施例一边参照着附图一边进行说明。

实施例1

该双重锁定式脚轮1具备:在对车轮2进行轴支承的支承架3上经由轴承部B立设在支承板3上的轴杆4;内置于该轴杆4的上部,利用旋转轴5而旋转,且具有锁定用的多个(图示例中是3个)凸轮面7的凸轮6;与通过该凸轮6的旋转而位移的凸轮面7抵接,在轴杆4和支承架3内上下地滑动的工作轴8;与该工作轴8的上下的位移联动,将车轮2制动锁定以及锁定解除的刹车装置。

在本实施例中,凸轮面7由进行旋转限制的第1凸轮面7a、进行旋转限制-制动的第2凸轮面7b和进行锁定解除的第3凸轮面7c构成。

在图示例中,在中央的中间位置设置第3凸轮面7c,沿图中顺时针方向配置第2凸轮面7b,沿图中逆时针方向配置第1凸轮面7a。

接着,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所述刹车装置由约束支承架旋转的旋转限制部和约束车轮旋转的制动部构成。

并且,旋转限制是通过固定于工作轴4的下部的防旋转盘部9和设有上下一对的卡合爪部10a、10b的卡合构件10进行的,该卡合爪部10a、10b在所述防旋转盘部9位移到规定高度位置时卡合。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制动是被双重地设置的,一方是被设于所述防旋转盘部9的下部而推压车轮的胎面的刹车片部11,另一方是由臂状的连杆凸轮12和刹车板25构成,该臂状的连杆凸轮12与刹车片部11的升降联动地进行枢转运动,该刹车板25设有制动用突部14,该制动用突部14利用该连杆凸轮12沿着支承架的外表面进行升降,并且被挂止于由形成在车轮2的内周的环状的凹凸构成的卡合承受部13。

即,在支承架3上穿设有使所述刹车板25的制动用突部14升降的长孔31,将所述制动用突部14突设在支承架3的内侧,所述制动用突部14被挂止于车轮2的卡合承受部13。

被固定于所述工作轴8的下端的防旋转盘部9如图9所示那样由盘状构成,由在上表面以及下表面(在图示中相反地表示上下)上环状地连接且被配置为多个的齿轮状构成,将在凸状的齿轮部之间形成的凹部作为卡合用的承受部9a、9b。

在安装时,上表面的承受部9a以及下表面的承受部9b的凹凸的间距可以不同,在图示例中上表面的间距长、下表面的间距短地被设定。

此外,在防旋转盘部9由冷锻加工形成的情况下,在卡合用的承受部9b等由环状地连接且被配置为多个的凹凸状构成的情况下,以往凸状的齿轮部G的基端如图10(a)所示那样形成为圆角状,所以如图10(b)那样通过设置槽24能够提高卡合力。

所述卡合构件10如图3~图6所示那样,通过简单的作业就能够固定于支承架3。

即,如所述的那样,卡合构件10被固定在能够卡合地与所述防旋转盘部9的承受部9a、9b面对的位置。

在图示例中,上述卡合构件10被固定于形成为外壳的支承构件16,但是也可以是一体地被形成。

并且,该支承构件16上下伸展,且在其背面突设有横截面呈T字状的轨道部17。

另一方面,在支承架3的背面中央,穿设有沿上下延伸的狭缝15。

因此,仅通过在所述狭缝15中插入所述支承构件16的轨道部17的中央的片而支承构件16挂止于支承架3,就能够将所述卡合爪部10a、10b定位在与防旋转盘部9的卡合爪部10a、10b面对的规定的位置。

在所述支承构件16上设置与支承架3的孔32一起沿横向延伸的贯穿孔16a,通过使该贯穿孔16a的孔的一部分为比其他部分稍短的压入尺寸,仅通过压入固定用的轴20(参照图5),就能够不进行铆接等地利用轴20在支承架3上将支承构件16(以及卡合构件10)固定在限制锁定待命位置。

接着,刹车片部11被固定在避开所述防旋转盘部9的承受部9a的中央附近的下表面,具有与车轮2的胎面面对且倾斜的制动面。

在该刹车片部11的左右两侧,向下伸展且在下端呈大致圆弧状地折曲的钩部21被形成在车轮2的侧面的外侧与支承架3的内侧的间隙中(参照图7)。

在该钩部21中,设有在所述连杆凸轮12的基端附近的中途位置向外方突出的枢轴22,该枢轴22被插入到所述钩部21的大致半圆状的凹部。

此外,在所述连杆凸轮12上安装有弹簧构件S1,该弹簧构件S1外嵌于枢轴22,被架设于连杆凸轮12与刹车片部11之间,沿制动解除方向对连杆凸轮12施力。

所述连杆凸轮12的前端被挂止于所述的刹车板25,基端被形成在所述支承构件16或者卡合构件10上的约束部26限制枢转运动范围。

因此,若由于工作轴8的下降,钩部21与刹车片部11一起下降,则连杆凸轮12经由轴部22被下压,下压基端侧的力通过所述约束部26发挥作用,使连杆凸轮12沿图中顺时针方向进行枢转运动。

由此,刹车板25下降(参照图2),设于刹车板25的下部的制动用突部14也下降,与车轮2的卡合承受部13卡合。

如上述那样,工作轴8的下降能够同时双重地进行基于刹车片部11的下降的车轮2的胎面的制动和基于刹车板25的下降的车轮2的卡合承受部13的制动。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因为在卡合构件10上设有上下的卡合爪部10a、10b,所以若工作轴8位移(从中间位置上移)至旋转限制位置,则上方的卡止爪部10a卡合于防旋转盘部9的上表面的承受部9a,仅进行旋转限制。

若工作轴8位移(从中间位置下移)至旋转限制-制动位置,则下方的卡止爪部10b卡合于防旋转盘部9的下表面的承受部9b,进行旋转限制,同时进行所述的双重制动。

此外,在中间位置成为锁定解除状态(参照图1)。

在本实施例中,使连杆凸轮12的移动为顺时针方向,但是也可以相反地为逆时针方向(未图示)。

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将刹车板25的制动用突部14设于刹车板25的上部即可。

此外,附图标记C是覆盖支承架3且覆盖车轮2的轮胎部以外的罩(参照图8)。

通过设置该罩C,也能够将所述固定用的轴20约束成在外侧不脱落。

此外,连杆凸轮也可以枢轴连接于被固定在刹车片部的构件。

此外,在本发明中,优选将连杆凸轮与刹车板设于车轮的左右两侧,但是也可以设于任一方。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的构造,当然能够在不变更本发明的要点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

附图标记说明

1 双重锁定式脚轮

2 车轮

3 支承架

4 轴杆

5 旋转轴

6 凸轮

7 凸轮面

8 工作轴

9 防旋转盘部

9a 上表面的承受部

9b 下表面的承受部

10 卡合构件

10a 卡合爪部(上)

10b 卡合爪部(下)

11 刹车片部

12 连杆凸轮

13 卡合承受部

14 制动用突部

15 狭缝

16 支承构件

17 轨道部

18 孔

19 贯穿孔

20 固定用的轴

21 钩部

22 枢轴

23 齿轮部

24 槽

25 刹车板

26 约束部

31 长孔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