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设备构件,具体地指一种双向刹车式环卫箱脚轮。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生活区环卫箱放置必不可少,现有的大多数垃圾箱、回收垃圾桶等都是固定式定点放置,移动或者是重新摆放到合理位置十分不便。即使是具备脚轮的环卫箱,也不具备刹车功能,使用时也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移动方便、制动效果好、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的双向刹车式环卫箱脚轮。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向刹车式环卫箱脚轮,包括滚轮支架,所述滚轮支架呈开口向下的空腔结构,所述空腔结构内设置有行走轮,所述滚轮支架的下部设置有滚轮轴,所述行走轮设置于滚轮轴上,所述滚轮支架的上方设置有安装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平板和滚轮支架之间设置有铆接中轴,所述铆接中轴的顶部和底部分别水平向外延伸形成上限位部和下限位部,所述上限位部和下限位部之间从上向下依次卡设有安装平板和下波盘齿碗,所述滚轮支架的顶部向内翻边,所述滚轮支架的内翻边设置于安装平板和下波盘齿碗之间,所述滚轮支架的内翻边和安装平板之间设置有大钢球,所述滚轮支架的内翻边和下波盘齿碗之间设置有小钢球,所述空腔结构内还设置有刹车组件,所述刹车组件包括踏板、支耳、复位弹簧、刹齿板和刹轮板,所述滚轮支架的上部设置有刹车安装轴,所述刹齿板设置于刹车安装轴上,所述支耳的内端通过第一铰接轴和刹齿板铰接,所述刹轮板设置于第一铰接轴上,所述刹轮板的内端和刹齿板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踏板和刹轮板分别设置于支耳的上方和下方,所述支耳的中部通过第二铰接轴与踏板的中部铰接,所述踏板的内端搭设在刹齿板的下端面上,所述支耳的外端和刹轮板的外端之间设置有可调节固定装置,所述刹齿板的上端面和下波盘齿碗的下端面对应位置分别设置有凸起齿和与之相配合的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可调节固定装置由螺栓和螺母构成,所述螺栓的中部穿过支耳,螺栓的底部搭设于刹轮板的上端面上,所述螺母套设于螺栓上并搭设于支耳的下端面上。通过调节螺母在螺栓上的位置,调整刹轮板与行走轮的间距,进而调整刹车效果,间距越小,刹车越灵敏。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平板和滚轮支架的内翻边之间设置有密封件。密封件起到防尘、防缠绕线等杂物的作用。
更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平板的中部向上凸起并与滚轮支架的内翻边共同构成大钢球限位腔,所述大钢球设置于大钢球限位腔内,所述下波盘齿碗的外侧向下倾斜与滚轮支架的内翻边共同构成小钢球限位腔,所述小钢球设置于小钢球限位腔内。大钢球和小钢球共同起到类似轴承的作用,减小转动摩擦对结构的损伤,延长使用寿命。
更进一步地,所述复位弹簧的中部环绕设置在第一铰接轴上,复位弹簧的两个外端分别搭设在刹齿板和刹轮板上。
再进一步地,所述刹轮板的下端面上设置有防滑槽。
还所述踏板的顶部设置与刹齿板相配合的回弹限位块。回弹限位块可使踏板的回到初始位置后及时停止,防止回弹过量。
本实用新型通过刹轮板刹止行走轮的前进,通过刹齿板刹止行走轮的转动,实现了双向刹车。双向刹车的功能通过一个简单的脚踏即可完成。同时通过调节螺母在螺栓上的位置,调整刹轮板与行走轮的间距,进而调整刹车效果,适应不同使用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双向刹车式环卫箱脚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滚轮支架部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刹车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刹车组件的俯视图。
图6为可调节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安装平板1、密封件2、铆接中轴3、大钢球4、滚轮支架5、小钢球6、下波盘齿碗7、踏板8、支耳9、刹轮板10、刹齿板11、复位弹簧12、螺栓13、螺母14、行走轮15、刹车安装轴16、第一铰接轴17、第二铰接轴18、防滑槽19、回弹限位块20、凸起齿21、滚轮轴2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中所示的一种双向刹车式环卫箱脚轮,包括滚轮支架5,所述滚轮支架5呈开口向下的空腔结构,所述空腔结构内设置有行走轮15,所述滚轮支架5的下部设置有滚轮轴22,所述行走轮15设置于滚轮轴22上,所述滚轮支架5的上方设置有安装平板1。
所述安装平板1和滚轮支架5之间设置有铆接中轴3,所述铆接中轴3的顶部和底部分别水平向外延伸形成上限位部和下限位部,所述上限位部和下限位部之间从上向下依次卡设有安装平板1和下波盘齿碗7,所述滚轮支架5的顶部向内翻边,所述滚轮支架5的内翻边设置于安装平板1和下波盘齿碗7之间,所述安装平板1的中部向上凸起并与滚轮支架5的内翻边共同构成大钢球限位腔,所述大钢球4设置于大钢球限位腔内,所述下波盘齿碗7的外侧向下倾斜与滚轮支架5的内翻边共同构成小钢球限位腔,所述小钢球6设置于小钢球限位腔内。所述安装平板1和滚轮支架5的内翻边之间设置有密封件2。
所述空腔结构内还设置有刹车组件,所述刹车组件包括踏板8、支耳9、复位弹簧12、刹齿板11和刹轮板10,所述滚轮支架5的上部设置有刹车安装轴16,所述刹齿板11设置于刹车安装轴16上,所述支耳9的内端通过第一铰接轴17和刹齿板11铰接,所述刹轮板10设置于第一铰接轴17上,所述刹轮板10的内端和刹齿板11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12,所述复位弹簧12的中部环绕设置在第一铰接轴17上,复位弹簧12的两个外端分别搭设在刹齿板11和刹轮板10上。所述踏板8和刹轮板10分别设置于支耳9的上方和下方,所述支耳9的中部通过第二铰接轴18与踏板8的中部铰接,所述踏板8的内端搭设在刹齿板11的下端面上,所述支耳9的外端和刹轮板10的外端之间设置有可调节固定装置。所述可调节固定装置由螺栓13和螺母14构成,所述螺栓13的中部穿过支耳9,螺栓13的底部搭设于刹轮板10的上端面上,所述螺母14套设于螺栓13上并搭设于支耳9的下端面上。
所述刹轮板10的下端面上设置有防滑槽19。所述刹齿板11的上端面和下波盘齿碗7的下端面对应位置分别设置有凸起齿21和与之相配合的凹槽。所述踏板8的顶部设置与刹齿板11相配合的回弹限位块20。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踩下踏板8,此时踏板8带动刹轮板10绕着第一铰接轴17向下运动,刹轮板10的防滑槽19接触行走轮15,在前进方向上刹止。同时,踏板8绕第二铰接轴18自旋转,踏板8的内端推动刹齿板11向上运动,刹齿板11的凸起齿与下波盘齿碗7的凹槽接触,在转动方向上刹止,完成双向刹车功能,在此过程中复位弹簧12被压缩。
松开踏板8后,被压缩的复位弹簧12回复伸展状态,推动刹轮板10绕第一铰接轴17向上运动,带动踏板8向上运动,同时踏板8绕第二铰接轴18自旋转回复初始位置,并被回弹限位块20限位停止,此时刹齿板11的凸起齿21与下波盘齿碗7的凹槽分离。
当需要调节刹车灵敏度时。通过调节螺母14在螺栓13上的位置,调整刹轮板10与行走轮15的间距,进而调整刹车效果,间距越小,刹车越灵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势体现在:
1、通过调节螺母14在螺栓13上的位置,可对刹车灵敏度进行调节,适用于不同使用环境。
2、双向刹车仅通过一个踩踏动作即可完成,操作简便。
3、大钢球和小钢球共同起到类似轴承的作用,减小转动摩擦对结构的损伤,同时密封件可防尘、防缠绕线等杂物,延长了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