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冷却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66425发布日期:2018-09-18 19:25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叠片式加热冷却模块,包括一个冷凝器区、一个蒸发器区和至少一个流体分配区,其中,该冷凝器区具有第一导流段,该第一导流段被一种制冷剂穿流,和第二导流段,该第二导流段被一种冷却剂穿流,该蒸发器区具有第三导流段,该第三导流段被一种制冷剂穿流,和第四导流段,该第四导流段被一种冷却剂穿流,其中,该导流段由众多导流通道构成,该导流通道在单个叠片零件之间形成,该单个叠片零件构成了加热冷却模块,其中,预设有第一流体进水口和第一流体出水口,冷却剂通过该第一流体进水口和第一流体出水口从冷凝器区穿流,预设有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冷却剂通过该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从蒸发器区穿流,和预设有第三进水口和第三出水口,制冷剂通过该第三进水口和第三出水口从加热冷却模块穿流。



背景技术:

为了对车内进行冷却,经常会在汽车内采用蒸发器。此外,会采用冷凝器,将热量发散至室外空气,为了实现其他功能性,经常会在制冷剂循环中增添其他组件。例如为了能够对车内进行加热或是对额外加装的蓄电池进行冷却,这就会发生。尤其是纯电动汽车,为了在最佳的温度范围内对驱动所需的蓄电池进行运行,就会出现这种情况。

制冷剂循环会因这些附加的组件而变得非常复杂和容易出错。另外,存在制冷剂在制冷剂循环的停滞区发生意想不到的移动的危险。停滞区是指例如有时不能通流的区域。为了对这些循环进行控制和调节,可能会增加安装费用和此外会提高出错率的开关阀是必不可少的。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制冷剂循环可以与一个热水和冷水防冻液循环相互连接。此外,可以通过空气-水热交换器对热量进行传递。为了提供热水和冷水,需要至少一台所谓的制冷机和一台冷凝器。制冷机尤其用于对从制冷机绕流的介质进行冷却。在最简单的情形下,按这种方式形成的循环由一个制冷机、一个冷凝器、一个恒温膨胀阀(TXV)和一个压缩机组成。此外,可以预设一个用于对流体变化进行平衡的储液器。也可以预先设定一个水侧的低温冷却器或一个内部热交换器,来提高传热效率。

现有技术中公知的技术方案的缺点和不足在于大量使用的零件会提升安装空间需求。此外,为了将单个零件连接在一起,必须预设大量的中继线。这些连结会增加安装成本并且是一种额外的故障来源。再者,目前公知的通过对若干个传热元件进行组合来构成一个单元的解决方案所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在于,没有对内部传热体或是制冷机进行集成。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热冷却模块,其结构形式紧凑和具有尽可能少的接口对加热冷却模块中所包括的单个组件进行供电。此外,加热冷却模块的制造方法应非常简单。

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了加热冷却模块的这个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涉及一种叠片式加热冷却模块,包括一个冷凝器区、一个蒸发器区和至少一个流体分配区,其中,该冷凝器区具有第一导流段,该第一导流段被一种制冷剂穿流,和第二导流段,该第二导流段被一种冷却剂穿流,该蒸发器区具有第三导流段,该第三导流段被一种制冷剂穿流,和第四导流段,该第四导流段被一种冷却剂穿流,其中,该导流段由多个导流通道构成,该导流通道在单个叠片零件之间形成,该单个叠片零件构成了加热冷却模块,其中,预设有第一流体进水口和第一流体出水口,冷却剂通过该第一流体进水口和第一流体出水口从冷凝器区穿流,预设有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冷却剂通过该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从蒸发器区穿流,和预设有第三进水口和第三出水口,制冷剂通过该第三进水口和第三出水口从加热冷却模块穿流。其中,该至少一个流体分配区被布置在冷凝器区和蒸发器区之间并且具有一个恒温膨胀阀,该恒温膨胀阀被一种制冷剂穿流。

为了实现将流体引导至加热冷却模块中和从加热冷却模块流出,流体分配区是特别有益的。优选地,流体分配区也可以是制冷剂和/或冷却剂的导流段的一部分。可以通过流体分配区,但是也可以通过蒸发器区和/或冷凝器区对套管或管截段进行导流,使得引导流体穿过各自的区域成为可能。在有益的设计中,也可以预设多个流体分配区。

进一步特别有益的是,冷凝器区和蒸发器区各被一种自身的冷却剂流所流过。可以采取这种方式、通过构成一个组件的加热冷却模块对拥有不同温度水平的两个水循环进行供给。特别是一个热水循环和一个冷水循环。

如果预设一个第二流体分配区,该第二流体分配区被布置在蒸发器区或冷凝器区背向第一流体分配区的一侧上,也是有益的。

为了能够在流体进水口和流体出水口的布置方面实现更大的灵活性,第二流体分配区是特别有益的。在可选的设计中,也可以预设其他流体分配区。特别是也可以通过流体进水口和流体出水口的位置来影响加热冷却模块的穿流。

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其特征在于:叠片零件之间的单个导流通道通过叠片零件中的带有贯穿孔的开孔或不带有贯穿孔的开孔进行相互之间的流体连通。

可以通过叠片零件内的开孔实现向上的流体导流和/或向下导引至相邻的导流通道中。可以通过带有贯穿孔的开孔实现单个导流通道的省略。

也优选为通过间隔件将在叠片零件之间形成的导流通道分成若干个区域,其中,将单个区域各分配给了一个传热体。

通过将单个导流通道划分成部分区域,可以在流体技术方面将构成单个传热体的单个区域相互分隔开。为此例如可以对隔板进行预设。单个区域既可以朝着堆叠方向,也可以朝着与叠片的堆叠方向相交叉的方向进行划分。

此外,单个区域通过凸台进行相互之间的流体连通,是有益的。可以对凸台进行预设,该凸台能够在单个区域之间进行流体的引导。借此可以在加热冷却模块内通过多个区域对流体进行导流。

将进水口和/或出水口集成在凸台中也是有益的。为了能实现加热冷却模块的紧凑型结构形式,这一点是特别有益的。同时可以通过合适的凸台设计结构来实现流体经由流体进水口流入时能均匀地分配给多个区域或是经由流体出水口从多个区域流出时能同时被引导出。

分别在一个或多个叠片零件上或是在两个相邻的叠片零件之间对进水口和/或出水口进行集成和与至少一个导流通道进行流体连通,其中,叠片零件与叠片零件呈相邻设置,该叠片零件将叠片组朝上和朝下进行端接,也是适宜的。流体进水口和流体出水口直接通到在两个相邻的叠片零件之间形成的导流通道中,是特别有益的。通过这种方式进行直接的流入导流通道中或是从导流通道流出。加热冷却模块具有紧凑的结构形式同样是有益的。

在一种两者择一的结构中,将所有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设置在加热冷却模块一个共用的外表面上是有益的。为了实现加热冷却模块的紧凑的结构形式,将所有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设置在加热冷却模块一个共用的外表面上是特别有益的。对于在一个可供使用的安装空间中对加热冷却模块进行安装来说,也可以进而得到一种有益的结构形式,因为只必须在一侧上对进水管和出水管进行预设。这可减少所需的安装空间,而且对于维护和修理工作来说是有益的。

此外,除了冷凝器区、蒸发器区和流体分配区以外,加热冷却模块还具有一个储液器和/或一个内部传热体和/或一个低温冷却器,是有益的。

为了对流体进行贮存,储液器是有益的,需要该储液器对特别是制冷剂循环中的体积变化进行平衡。有益地,可以通过一个内部传热体在加热冷却模块内部产生进一步的热传导。这优选在从蒸发器区流出的制冷剂和从冷凝器区流出的制冷剂之间进行。通过这种额外的热传导可以进一步提高加热冷却模块的散热效果。此外,为了实现制冷剂和冷却剂之间进一步的热传导,低温冷却器是有益的。这可进一步提高加热冷却模块的散热效果。

进一步地,在制冷剂的其中一个导流段内集成一个过滤器是有益的,其中,该过滤器在导流方向上置于恒温膨胀阀的前面。为了将可能损坏膨胀阀的颗粒从液流中过滤掉,在导流方向上置于膨胀阀前面的过滤器是特别有益的。更为优选的是,可将过滤器插入加热冷却模块中并与该加热冷却模块构成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因此可以实现过滤器的简单维护。

加热冷却模块外面的储液器被设置于一个外表面或相邻的其中一个外表面上,也是适宜的,其中,该储液器与制冷剂的其中一个导流段进行流体连通。更为优选的是,也可以将储液器设置在叠片的外面。优选将储液器设置在加热冷却模块的其中一个外表面上。这是特别有益的,需要一个储液器体积,没有基本的设计修改就不再能将该储液器集成到加热冷却模块中。

进一步优选为,沿着制冷剂的其中一个导流段或冷却剂的其中一个导流段、以横截面逐渐收缩的形式预设一个减压部位。如果应产生一个低压区,减压部位是特别有益的。更为优选的是,在流体方向的蒸发器的前方做到这一点。这也使采用一个低压储液器成为可能。例如可以通过一个小孔或一个管来实现横截面的逐渐收缩。

另一个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冷却剂和制冷剂以并流或逆流的形式流经单个传热体,该单个传热体通过区域来构成。通过并流或逆流的流动,可以对介质之间的热传导进行影响。视加热冷却模块内部的流体导向而定,既可以形成以逆流的形式流过的节段,也可以形成以并流的形式流过的节段。

也可以优选将蒸发器区、冷凝器区和第一流体分配区,若有,另一个流体分配区和/或低压冷却器和/或储液器和/或内部传热体朝着与加热冷却模块的堆叠方向相交叉的方向呈并排排列。为了实现加热冷却模块的简单结构,这是特别有益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通过钎焊的方式对除了TXV膨胀阀和过滤器以外的所有零部件进行制造。这可能意味着,在钎焊过程中将所提到的零部件焊接成一体。如果采用了所谓的小孔膨胀阀,甚至可以将其一同焊接在一起。

在从属权利要求和下列示意图中对本发明的有益的改进进行了描述。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图1是加热冷却模块的示意性剖面图,其中,所述加热冷却模块采用叠片式结构构造而成,以及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冷却模块被分成若干个区域,所述若干个区域构成了不同传热体;以及

图2~图18是图1中加热冷却模块的可选的结构形式,其中,所述单个区域以不同的顺序接连排列,单个区域的导流会因进水口和出水口的位置而有所变化。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以及图2~图18是加热冷却模块1的示意性剖面图。所有示出的加热冷却模块1具有第一流体进水口7和第一流体出水口6,冷却剂可以通过该第一流体进水口和第一流体出水口流入加热冷却模块1中并从加热冷却模块1流出。特别是会流经加热冷却模块1的冷凝器区2。进一步地,所有加热冷却模块1具有第二流体进水口9和第二流体出水口8,冷却剂同样可以通过该第二流体进水口和第二流体出水口流入和流出,其中,冷却剂主要是流经加热冷却模块1的蒸发器区3。进一步地,所有加热冷却模块1具有第三流体进水口11和第三流体出水口10,制冷剂可以通过该第三流体进水口和第三流体出水口流入加热冷却模块1中并从中流出。制冷剂优选流经加热冷却模块1的所有区域2、3。

导流段13描述的是冷凝器区2中的冷却剂的流道。导流段14描述的是冷却剂在蒸发器区3内部的流动。进一步地,导流段12描述的是第三流体进水口10和第三流体出水口11之间的制冷剂的流道。经常既可以通过蒸发器区3、冷凝器区2,也可以通过流体分配区4对导流段12进行排布。

图1~图18分别具有一个标有附图标记5的膨胀阀。该膨胀阀被集成在制冷剂的导流段12中和被设置在流体分配区4内。膨胀阀5相当于一个正如在现有技术的其他解决方案的制冷剂循环内所采用的膨胀阀。膨胀阀5可以优选后续地插入加热冷却模块1中并用螺栓和加热冷却模块1紧固在一起或是简单地塞入其中。

加热冷却模块1采用的是叠片式结构,因此是由若干个单个叠片零件堆叠而成。叠片组件朝上和朝下各被一个边板进行封隔。在单个叠片零件之间形成多条导流通道,该导流通道通过叠片零件中的开孔进行相互之间的流体连通,以至于在加热冷却模块1内部形成若干个导流段12、13和14。此外,单个叠片零件可以具有开孔,该开孔例如可以具有贯穿孔,因而可以在叠片零件之间对流体流动进行有针对性的控制。进一步地,可以在导流通道内、在叠片零件之间预设紊流件,来进一步影响单个导流通道内的流动情况和提高热传导效率。

可以有选择地采用冷却剂或制冷剂在单个导流通道内穿流和可以进行如此的穿流,以至于冷却剂和制冷剂在相邻的节段内进行逆流的流动或并流的流动。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在左侧区域设置有冷凝器区2和在右侧区域设置有蒸发器区3。两个区域2、3通过流体分配区4分隔开。流体分配区4具有流体进水口和流体出水口6至11,冷却剂和制冷剂可以流入加热冷却模块1中和从中流出。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呈简单的U型形状流经冷凝器区2。也就是说,在冷凝器区2内并没有进行任何其他的偏转。同样呈U型环状流经蒸发器区3,而没有预先规定其他的偏转。制冷剂流经流体分配区4和呈U型从位于右侧的蒸发器区3穿流。从属于蒸发器区3,膨胀阀5设置在流体分配区4的内部和进一步地,在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上设置于冷凝器区2的前方。制冷剂同样呈U型流经冷凝器区2。然后制冷剂会经由第三流体出水口11从加热冷却模块1流出。

在图1、图2以及图4至图18中所示的加热冷却模块1具有流体进水口和流体出水口6至11,该流体进水口和流体出水口设置在加热冷却模块1的侧面上。可以优选将它们设置在一个共用的外表面上。在现有技术的其他公知的解决方案中,流体进水口和流体出水口通常设置在叠片组的上方和下方边板上,这样就可以从上方或是从下方进行流体导入。这一点是特别不利的,因为必须在加热冷却模块的两个不同的外表面上对用于加热冷却模块的进水管和出水管进行引导延伸。与此相比,图1、2以及4至18具有一个能带来有益效果的技术方案,因为只在加热冷却模块1的一个外表面上对相应的进水管和出水管进行引导延伸。

图2示出了加热冷却模块1的一种可选的布置,其中,在流体分配区4中额外预设了一个所谓的储液器15,该储液器在流动方向上设置于膨胀阀5的前方和冷凝器区2的后方。图2中的加热冷却模块的剩余的流动情况相当于图1中的实施例。储液器15可特别用于对制冷剂进行贮存和因此可以对体积进行平衡。进一步地,可以在储液器15中对用于干燥和/或过滤制冷剂的介质进行预设。

图3示出了正如在现有技术中所公知的,朝上和朝下的带有接口的加热冷却模块1a。加热冷却模块1a的其余的结构相当于图1中的加热冷却模块1的结构。只不过接口的设置在现有技术中是公知的。冷凝器区2和蒸发器区3与流体分配区4组合成一个共用的部件相当于已经在图1中所示出的本发明的主体。流体进水口和流体出水口6a至11a设置在冷却模块1a的上侧以及下侧。此外,与图1中的实施例之间无任何差别。

图4示出了加热冷却模块1的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此时,外部储液器16设置在加热冷却模块1的外面。它与冷凝器区2相邻设置。外部储液器16在流动方向上沿着导流段12设置于膨胀阀15的前方和冷凝器区2的后方。再者,冷却剂呈U型流经冷凝器区2,冷却剂同样也是呈U型流经蒸发器区3。

图5示出了具有冷凝器区2和蒸发器区3的加热冷却模块1的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在该冷凝器区和该蒸发器区之间设置有流体分配区4。进一步地,在区域17中实现了一个内部的传热体。可以在该内部传热体17中、特别是在从冷凝器区2流出的制冷剂和从蒸发器区3流出的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此外,可以在多个环状和多个偏转中通过区域17对制冷剂进行导向,该区域构成了内部传热体。进一步地,在冷凝器区的左侧预设一个第二流体分配区18,在该流体分配区中预设有储液器15。第二流体分配区18特别是具有第三进水口10、第一进水口6和第一出水口7。第二进水口8、第二出水口9和第三出水口11设置在流体分配区4中。膨胀阀5同样设置在流体分配区4中。制冷剂在流入设置在冷凝器区2左侧的储液器15之前,会呈U型流经冷凝器区2。从储液器15流出后,制冷剂最后会经由冷凝器区2进入内部传热体17中。穿过内部传热体17之后,在制冷剂最后流回至内部传热体17和从那流向位于下方的第三流体出水口11之前,制冷剂会呈U型流经蒸发器区3。可以例如通过套管来实现制冷剂从冷凝器区2穿过,可通过加热冷却模块1的结构对该套管进行导向。

图6示出了加热冷却模块1的一种布置,其中,在内部传热体17和冷凝器区2之间设置有低温冷却区20。正如已经在图5中所示出的那样,在冷凝器区2旁的左侧同样设置有第二流体分配区18和储液器15。除了内部传热体17以外,现在也有制冷剂和冷凝器区2的冷却剂流经低温冷却区20。通过这种方式,在低温冷却器20中实现制冷剂的继续冷却,进而可以提高加热冷却模块1的效果。此外,内部传热体17旁右侧的流体分配区4和蒸发器区3相当于图5中的实施例。

图7示出了在右端部具有设置在旁边的流体分配区4、设置在旁边的内部传热体17以及另一个流体分配区19的蒸发器区3的一种可选的布置,该另一个流体分配区具有储液器15。在流体分配区19旁的左侧设置有冷凝器区2。在它被引入流体分配区19内的储液器15之前,制冷剂在流体分配区19内流动和呈U型流经冷凝器区2。在它穿过流体分配区4的膨胀阀和流入蒸发器区3之前,制冷剂最后会从储液器15流进内部传热体17中。从蒸发器区3流出的制冷剂最后会在内部传热体17中重新与从储液器15流出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制冷剂然后会经由流体分配区19、在上方区域自第三流体出水口11从加热冷却模块1流出。冷却剂会无其他偏转地、呈U型流经冷凝器区2以及蒸发器区3。

图8中的实施例在最大程度上相当于图7中的实施例,区别在于,从蒸发器3流出的制冷剂在内部传热体17中以两条平行的流道由上而下流动和最后经由位于下方的第三流体出水口11从加热冷却模块1流出。

在图9中的实施例中,储液器15设置在流体分配区4内。经由流体分配区4,通过第二流体进水口8和第二流体出水口9将用于蒸发器3的冷却剂引入。在流体分配区4旁的左侧设置有内部传热体17,在该内部传热体中,冷凝器区2的制冷剂会与蒸发器区3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在冷凝器区2旁的左侧设置有流体分配区18,该流体分配区具有第三进水口10、第一进水口6和第一出水口7。第三进水口10设置在上方的端部区域,制冷剂由上而下呈U型流经冷凝器区和最后重新朝上方流回并且在上方区域穿过内部传热体17流入储液器15内,该储液器设置在流体分配区4内。制冷剂从那里、在下方区域里流回至内部传热体17,在此处会进行环形偏转,在它流经内部传热体17的上方区域后,会在下方区域里流回至流体分配区4和在那里引导流入膨胀阀5中。然后制冷剂会由下而上呈U型流经蒸发器区3和流回至内部传热体17并在那里由上而下流入第三流体出水口11,该第三流体出水口设置在流体分配区4的下方区域上。

图10示出了一种布置,其中,在流体分配区4旁的左侧设置有内部传热体17、低温冷却器20和第二流体分配区19。进一步地,在左侧的流体分配区19中设置有储液器15。在图10的示例中,在制冷剂在上方区域里进入储液器15之前,制冷剂会经由下方区域的第二流体分配区19内的第三流体进水口流入并且呈U型流经冷凝器区2。在制冷剂在上方区域流向内部传热体17和在下方区域偏转后最终通过流体分配区4和膨胀阀5进入蒸发器区3之前,制冷剂会在储液器15的下端部处从储液器15和最终在低温冷却器20内和冷凝器区2的冷却剂一起以并流形式进行导流。从制冷剂呈U型流动的蒸发器区3,它最后会通过流体分配区4流回至内部传热体17并在那里由上而下流向流体分配区4内位于下方的第三流体出水口11。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确保在低温冷却区20内实现冷凝器区2中的制冷剂和冷却剂之间的进一步热传导,以及在内部传热体17中来自冷凝器区2和蒸发器区3的制冷剂之间的热交换。

进一步地,蒸发器区3的冷却剂呈U型通过其进行导流。冷凝器区2的冷却剂在位于下方的第一流体进水口6处流入第二流体分配区19和从那里在朝左和朝右的两个方向上既可以引导流入内部传热体20,也可以引导流入冷凝器区2。它在那里会向上流动,最后会经由位于上端部的第一流体出水口7从加热冷却模块1流出。

正如已经在图10中所示出的那样,图11示出了加热冷却模块1的一种结构。现在会额外地在冷凝器区2的左端部设置另一个流体分配区18。它设有第一进水口6、第一出水口7以及第三进水口10。余下的进水口和出水口8、9和11设置在位于蒸发器区2旁左侧的流体分配区4内。第三流体进水口10设置在下方区域,因此,在它在上方区域流入另一个流体分配区19和设置在其中的储液器15之前,制冷剂会在下方区域流入冷凝器区2和在那里朝上流动。制冷剂在储液器15的下端部流出并且和冷凝器区2的冷却剂一起以并流形式在低温冷却器20内朝上流动。在那里,它会朝右流进内部传热体17,此时它会重新和已经流经蒸发器区3的制冷剂一起进行进一步的热交换。制冷剂最后会经由第三流体出水口11从加热冷却模块1的下端部流出。可以通过在左侧流体分配区18内设置第三进水口10来在冷凝器区2内部实现有所变化的流体引导。冷凝器区2的冷却剂同样经由位于左侧的流体分配区18进入下方区域和在那里既可以在冷凝器区2中朝上流动,也可以在低温冷却区20中朝上流动。冷却剂最后会经由一个共用的导流段通过第一流体出水口7从加热冷却模块1流出。

如图12所示,一种布置,从左开始具有冷凝器区2、位于旁边的流体分配区19、位于旁边的低温冷却器20、另一个流体分配区4和蒸发器区3。进一步地,在左侧流体分配区19中设置有储液器15,制冷剂由上而下流经该储液器。在低温冷却区20中,从储液器15流出的制冷剂会进一步和冷凝器区2的冷却剂一起进行热交换。制冷剂会在上端部通过流体分配区19的第三进水口10流入加热冷却模块1和在那里以环形穿过冷凝器区2,以至于可以从储液器15的上方区域流出。制冷剂最后同样是呈U型通过蒸发器区3导入和在位于上方的第三流体出水口11处从加热冷却模块1流出。

图13中示出了一种相当于图12中的布置,区别在于,在冷凝器区2的左端部设置另一个流体分配区18。它设有第三进水口10、第一流体进水口6以及第一流体出水口7。与图11类似,通过这个额外的流体分配区18可以特别是在加热冷却模块1的内部沿着导流段12针对制冷剂实现有所变化的流体引导。制冷剂在冷凝器区2中并不是呈环形流动,而是在冷却加热模块1的上方区域进入和在冷凝器区2内由上而下流动和从那里流入储液器15。因为在图13中也预设了低温冷却区20,冷凝器区2的冷却剂既可以在冷凝器区2内部由下而上流动,也可以在低温冷却区20内流动。两个液流然后会通过一个共用的流道从加热冷却模块1的第一流体出水口7排出。

下列图14、图15和图16分别具有一个位于左侧的冷凝器区2,在该冷凝器区上朝右与低温冷却区20连通和进一步地,朝右与流体分配区4连通,该流体分配区具有储液器15。在旁边的右侧设置有蒸发器区3。流体进水口和流体出水口6至11在图14的示例中完全设置在流体分配区4的内部。在低温冷却器20的内部、在冷凝器区2的制冷剂和冷却剂之间实现热交换。制冷剂特别会从流体分配区4的下端部流入和从那里通过低温冷却器20进入冷凝器区2,上方区域的制冷剂从那里流回至流体分配区4和储液器15。制冷剂从储液器15的下端部通过加热冷却模块1的下方区域内的膨胀阀5流入蒸发器区3,它在那里朝上流动和最终在位于上方的第三流体出水口11从加热冷却模块1流出。既可以对用于冷凝器区2,也可以对用于蒸发器区3的冷却剂以简单的U型形状沿着导流段13以及14引导其流经加热冷却模块1。

图15示出了与图14类似的一种结构,其中,在左端部额外预设有一个至少在加热冷却模块1的部分高度区域排布的流体分配区18。在该流体分配区中特别是预设有第三流体进水口10。另外的流体进水口和流体出水口6至9和11设置在位于右侧的流体分配区4中。通过流体分配区18的第三进水口10在加热冷却模块1内部进行不一致的制冷剂导流。在它通过低温冷却区20流进储液器15的上方区域之前,制冷剂会在上方区域流入冷凝器区2和在那里向下和以U型重新向上流动。制冷剂会从那里经由加热冷却模块1的下方区域流回至低温冷却区20和在那里与冷凝器区2的冷却剂进行热交换。最后制冷剂会朝上流动和在上方区域朝右流入流体分配区4,它在那里会向下流动和通过膨胀阀5流入蒸发器区3。它在那里会在加热冷却模块1的上端部处流回和最终通过流体分配区4的第三流体出水口11从加热冷却模块1流出。

图16示出了一种类似的结构,其中,现在在冷凝器区2的左侧设置有在加热冷却模块1的全高度上排布的流体分配区18。在流体分配区18内特别设置有第一流体进水口6、第三进水口10以及第一流体出水口7。加热冷却模块1进行的穿流绝大部分与图15所示的实施例类似。只不过冷却剂经由冷凝器区2沿着导流段13的导流会有不一致,当冷却剂仅仅只是呈U型从位于左侧的流体分配区18经由加热冷却模块1的下方区域流入冷凝器区2和低温冷却区20和在那里向上流动并且和一个共同的流体流动从上方区域的第一流体出水口7流出。

在图17中,制冷剂通过位于左侧的流体分配区18内的位于上方的第三进水口10流入加热冷却模块1并在那里在上方区域里流入冷凝器区2。制冷剂在那里向下和向左流回至外部储液器16。制冷剂在那里流经储液器16和最后在储液器16的下端部处通过冷凝器区2流入低温冷却区20,它在那里向上流动和呈U型偏转和最后重新向下流动和在那里与冷凝器区2的冷却剂进行热交换。在它通过膨胀阀5进入蒸发器区3和在那里呈U型向下和最终向左流回至流体分配区4之前,制冷剂在下端部被引导流入位于右侧的流体分配区4。制冷剂然后经由加热冷却模块1的上端部上的第三流体出水口11流出。用于冷凝器区2的冷却剂在位于右侧的流体分配区4的下方区域流入和在那里分配到低温冷却区20和冷凝器区2,它在那里向上流动和经由共用的导流段向右流回至流体分配区4,它在那里在上方的第一流体出水口7流出。

图18示出了另一个实施例,其中,从左侧对流体分配区18进行了设置,该流体分配区具有第一流体进水口6、第一流体出水口7和第三流体进水口10,在这旁边的右侧设置有冷凝器区2,在这旁边的右侧设置有低温冷却区20、在这旁边的右侧是内部传热体17、在这旁边的右侧是流体分配区4和在这旁边的右侧最后是蒸发器区3。制冷剂在位于左侧的流体分配区18的上方区域里流入加热冷却模块1和最终向右流入冷凝器区2,它在那里向下流动和在下端部流入低温冷却区20。制冷剂在那里向上流动并与冷凝器区2的冷却剂进行热交换。制冷剂在上方区域被送入位于右侧的内部传热体17中,它在那里向下流动和最终向右通过流体分配区4和位于其中的膨胀阀5流入位于右侧的蒸发器区3。它在那里呈U型向上流动和最终在上方区域向左回流,它在那里流入流体分配区4内部的储液器22中。制冷剂最终从储液器22的下端部流出和流回至内部传热体17,它在那里最后向上流动和向右流回至流体分配区4和从加热冷却模块1的上方区域里的第三流体出水口11流出。

冷凝器区2的冷却剂在左侧的流体分配区18的下方区域流入和以两个相互平行分布的流道不仅在低压冷却区20,而且在冷凝器区2中向上流动并且在那里经由一个共用的流道流向位于上方的第一流体进水口7。

图18所示的储液器22是一个低压储液器,该储液器有低压制冷剂流经。为此特别是可以预设一个减压元件,该减压元件例如可以通过对流道的横截面积进行收缩来表示。

图1至图18示出了加热冷却模块1以及1a的导流示意图。特别是可以预设若干个偏转,该偏转可以改善加热冷却模块1以及1a内部的制冷剂以及冷却剂的循环。也可以在一个可选择的实施方式中对冷却剂或制冷剂的流动方向进行旋转,因此能够以相互间逆流的形式对相互间以并流形式流动的区域进行穿流,由此可以改善热传导。

图1~图18特别是只示出了一种示意图,因此并没有在材料选择、尺寸、零件相互间的布置方面对解决方案的范围进行限定。特别是并没有通过图1至图18的实施方式对单个区域,例如流体分配区、冷凝器区、内部传热体、低温冷却区、储液器或蒸发器区的不同接连排列的可能性进行限定。图1至图18仅仅示出了一种可能布置的选择可能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