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式容器保持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96181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升降式容器保持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保持容器的升降式容器保持件。



背景技术:

长度高到长度低的饮料容器具有不同的形状。例如,长度高的容器可以是PET瓶造型的容器,大直径的纸杯等,而长度低的容器是罐式容器或者小纸杯。在下文中根据需要,长度高的容器是指大容器,而长度低的容器是指小容器。

常规容器保持件具有盒部,其具有容纳空间。该容纳空间通常由盒部的侧壁和底壁限定,并容纳容器。可以由盒部的底壁支撑容纳在容纳空间中的容器的底面。可以由盒部的侧壁支撑容器的侧面。

然而,当大容器容纳在用于容纳小容器的浅型容纳空间中时,大容器只有下部容纳在容纳空间中,而其上部大部分地向上暴露在容器保持件的外侧。在此情况下,存在以下问题:难以在容器保持件中稳定地支撑大容器。另一方面,当小容器容纳在用于容纳大容器的深型容纳空间中时,小容器落入容纳空间的下侧(即内侧),存在以下问题:难以取出容器。针对这些问题,近年来提出一种通过改变底壁(用于支撑容器底面)深度而改变容纳空间实际深度的技术。

例如,JP-A-2007-196884公开了一种容器保持装置(容器保持件),其包括固定的周向壁以及可移动的底壁,其形成容器容纳空间的至少一部分,以及,位置调整机构,用于在水平位置保持可移动底壁,并在竖向上调整可移动底壁的位置。

然而,在引用的JP-A-2007-196884的容器保持件(容器保持装置)中,存在以下问题:深度方向上的空间是必需的。即,为了形成用于大容器的容纳空间,自容纳空间的盒部的开口至底壁的深度必须较深,并且盒部需要较大。然而,近年来对于车辆而言,要求增强车 辆内部和外部的设计性能,并减小车辆中用于容器保持件的空间。具体地,要求缩短容器保持件在深度方向上的长度。

另外,在引用的JP-A-2007-196884的容器保持件(容器保持装置)中,用于竖向移动底壁(可移动底壁)的升降机构是形成在底壁(可移动底壁)的侧面。在升降机构中要求具有用于连接底壁(可移动底壁)的底壁支撑件。此外,要求具有用于底壁支撑件竖向移动的缝隙。固定周向壁的缝隙不仅会劣化容器保持件的外观,还会导致容器卡在其中。

另外,在容器保持件(容器保持装置)中,容纳空间的开口是暴露的,这会导致设计感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考虑了使用条件与目标,以提供在深度方向较小的容器保持件,并具有简单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升降式容器保持件,其包括:盒部,其内侧限定容纳空间,并具有该容纳空间的开口;筒状外筒部,其布置在容纳空间中,设置为自开口于容纳空间的外部方向上往复运动;内部部件部,其布置在容纳空间以及外筒部的轴心处的中空部,设置为自开口于容纳空间的内部方向上往复运动;以及,升降单元,其设置为在不同方向上移动内部部件部以及外筒部,升降单元包括:外筒升降单元,其包括外筒连杆,外筒连杆的一端以可摇摆的方式在内部方向上与外筒部的端部相连接;内部部件升降单元,其包括:第一内部部件连杆,其一端以可摇摆的方式与内部部件相连接,以及,另一端与盒部相连接;以及,第二内部部件连杆,其由第一内部部件连杆以可彼此摇摆的方式支撑,以及,其一端以可摇摆的方式与盒部相连接,以及其另一端与内部部件相连接,进一步位于内部部件的内部方向上;以及,齿轮单元,其设置为传递外筒连杆的摇摆,以及,传递内部部件升降单元的第一内部部件连杆以及第二内部部件连杆至少之一的摇摆。

本发明的容器保持件在彼此面对的方向上移动内部部件部以及 外筒部,并由此,改变用于容纳容器的容纳空间的深度(内部部件部与外筒部移动方向的深度)。通过此改变,可以形成具有预定深度的容纳空间。即,可以形成自具有开口的盒部突出的容纳空间。即,本发明的容器保持件是在深度方向较小的容器保持件。

另外,本发明的容器保持件具有内部部件升降单元,其比内部部件部更为向内形成。在此结构中,内部部件升降单元的各个内部部件连杆由内部部件部所覆盖。即,由于内部部件连杆没有穿过外筒部,所以不需要缝隙。即,抑制了由于缝隙而劣化的设计性能,并且,当取出容器时,避免容器被缝隙卡住。

此外,内部部件部与外筒部的移动是通过升降单元同时进行的。即,通过简单的结构,内部部件部与外筒部能够同时的移动。

附图说明

通过下文给出的详细描述以及附图,能够更完整地理解本发明,附图仅以例示的方式给出,因此并不限定本发明,以及其中:

图1是根据实施方式处于使用状态的杯架的轴测图;

图2是根据实施方式杯架的主体的轴测图;

图3是剖视图,其示出实施方式的杯架主体的下面部的结构;

图4视图示意性示出根据实施方式杯架的主体的结构;

图5是根据实施方式杯架的外筒的轴测图;

图6是根据实施方式杯架的内部部件的轴测图;

图7是剖视图,其示出根据实施方式杯架的内部部件的结构;

图8视图示意性示出根据实施方式杯架的内部部件的结构;

图9是分解图,其示出根据实施方式杯架的外筒升降单元的结构;

图10是分解图,其示出根据实施方式杯架的内部部件升降单元的结构;

图11是根据实施方式处于使用状态的杯架的结构图;以及

图12是根据实施方式处于收纳状态的杯架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被具体化为杯架的本发明升降式容器保持件的实施方式。

此外,除非特别指明,否则各向上的方向以及向下的方向代表各图中的向上或向下的方向。更具体地,“向上”对应于从开口向容纳空间外侧的方向(轴向)。“向下”对应于从开口向容纳空间内侧的方向(轴向)。

本实施方式的杯架1是安装在车辆控制台中的饮料架。

杯架1的结构示出于图1至图10。

如图1所示,杯架1具有主体2、外筒3、内部部件4、升降单元5以及弹簧6。

主体2具有上面部20以及筒体21,如图2的轴测图所示。主体2具有开口,其对应于盒部(case portion),并在其中限定有容纳空间,以及,限定了用于使容纳空间与外侧连通的连通孔。

上面部20是板状部件,其形成杯架1的上面。上面部20连接至筒体21的一侧的端部(图中的顶部),并在筒体21的轴心处具有用于与中空空间相连通的开口。

筒体21是管状部件,其在杯架1中限定了容纳空间。该容纳空间容纳外筒3以及内部部件4,该容纳空间是这样的空间:用于形成容纳有杯子(饮料,容器)的部分空间。筒体21一侧的端部连接至上面部20。形成筒体21的管状部件可以是形成容纳空间的造型,如图所示筒状部件,或者方筒形部件。

筒体21在其中具有凹槽22,其自一侧的端部延伸至另一侧的一端(底侧)。在安装外筒3时,凹槽22被外筒突起31贯通。其中形成有凹槽22的筒体21的周缘具有凸缘220,该凸缘220自外周面突出并(在径向朝外侧)延伸。

自如图11至图12所示另一侧的端部(底部)的预定长度范围内,实施方式的筒体21的直径小于开口的直径。具体地,筒体21具有阶梯形台阶部,其内径改变。此台阶部与外筒3的底部相匹配,由此,防止外筒3向下过度移动。

筒体21具有形成在另一侧端部(底部)的两个通孔211。两个通孔211和211形成在同轴的位置处。两个通孔211和211形成在这样的位置,当在筒体21的轴心处将内部部件升降单元53布置在中空部时,该位置具有第二内部部件连杆55的一端布置在两个通孔211和211之间。

筒体21具有沿另一侧端部(底部)的端面延伸的带状下面部23。形成下面部23以穿过另一侧端部(底部)的轴心。下面部23的宽度形成为窄于筒体21的内径,带状下面部23的一侧没有被阻塞,并且筒体21的内侧与其外侧相连通。

如图3的剖视图所示,下面部23具有凹形,其两端在垂直于其延伸方向的剖面中向上突起。具体地,下面部23具有一对竖向壁230和230,以及连接一对竖向壁230和230的底壁231。

在下面部23的凹形剖面中,一对竖向壁230和230之间的宽度形成为宽于第一内部部件连杆54与第二内部部件连杆55的宽度。即,可以将内部部件升降单元53布置在凹形的内侧。

如图3和图4所示,下面部23具有在一对竖向壁230和230的各个上形成的通孔232和232。该通孔232和232不仅同轴形成,而且与主体2的通孔211同轴形成。此外,图4为剖视图,其自一侧示意性示出下面部23的结构。

另外,通孔233形成在成对竖向壁230和230的每一个上。通孔233具有自带状下面部23的延伸方向延伸的凹槽形。各个通孔233和233可以同轴形成。

筒体21具有连杆支撑突起24,其支撑升降单元5的外筒连杆51在外周面上绕旋转中心511旋转(摇摆)。连杆支撑突起24为棍状(柱形)突起,其自筒体21的外周面突出。

此外,筒体21具有弹簧接合突起25,其在外周面上与弹簧6的一端相接合。弹簧6的另一端与外筒连杆51的一侧端部相接合。

对应于外筒部的外筒3为筒状部件,其布置在容纳空间中,并且,在自开口于容纳空间外侧的方向上往复运动。

外筒3是具有筒状的部件(筒状部件),其容纳在主体2的容 纳空间中,如轴侧图5所示。外筒3于内周面上不具有例如凹槽般的凹凸。外筒3具有筒状,其具有的外周形状在筒体21的轴心处与中空部的形状适当地相匹配。外筒3轴向上的长度可以是容纳在容纳空间中的长度,该长度优选为较长,并且该长度更优选为与筒体21的长度相同。

外筒3在外周面上具有外筒突起31和32。在实施方式中,分别形成有两个外筒突起31和外筒突起32。外筒突起31和外筒突起32交替地形成在主方向上。

外筒突起31包括外筒突起主体310以及柱状外筒突起末端311,外筒突起主体310为从外筒3的外周面突出的突起,其被插入筒体21的凹槽22,并沿凹槽22以及凸缘220引导外筒3,柱状外筒突起末端311自外筒突起主体310的外周面突出,在径向上与外侧相接触。

外筒突起主体310在外筒3的底部处形成于外周面,并具有延伸至下侧的大致方柱状。外筒突起主体310的大致方柱形状的尺寸形成为能够被插入在凹槽22(以及凸缘220)中。

外筒突起末端311与升降单元5的外筒连杆51相连接。

外筒突起32是自外筒3的外周面突出的突起,其插入在筒体21的凹槽22中,并沿凹槽22以及凸缘220引导外筒3。

外筒突起32形成在外筒3底部处的外周面上,并具有延伸至下侧的大致方柱状,与外筒突起主体310相似。该外筒突起32的大致方柱形状的尺寸形成为能够被插入在凹槽22(以及凸缘220)中。

对应于内部部件部的内部部件4布置在容纳空间中,该容纳空间为外筒3的轴心处的中空部分,并且内部部件4在自开口向容纳空间内侧的方向上往复运动。该内部部件4是容纳在主体2的容纳空间以及外筒3轴心处的中空部内的部件,如图1所示。

内部部件4是大致盘形部件,其所具有的外周形状大致与外筒3轴心处的中空部的形状相匹配,如图6的轴测图所示。

内部部件4的上面部形成为杯架1的顶面上的设计面(作为盖件),并且在杯架1保持杯子(饮料,容器)时作为保持(支撑)杯子(饮料,容器)底面的底壁。即,能够在内部部件4的上部放置杯 子(饮料,容器)。

如图7和图8所示,在内部部件4中形成在下面部4b上具有打开的通孔41和41的一对竖向壁40和40。另外,图7相似于图3而图8相似于图4,为示出内部部件4结构的视图。

一对竖向壁40和40之间的宽度形成为宽于第一内部部件连杆54以及第二内部部件连杆55的宽度。即,内部部件升降单元53能够布置在一对竖向壁40和40之间的空间内。

通孔41和41分别形成在一对竖向壁40和40上。该通孔41和41同轴形成。

此外,一对竖向壁40和40的各个上形成有通孔42。该通孔42具有在竖向壁40的延伸方向延伸的凹槽形状。该通孔42和42分别同轴形成。

安装内部部件4,使得成对竖向壁40和40的延伸方向与主体2的下面部23相重叠。

升降单元5对应于升降单元,并且在不同方向上移动内部部件4以及外筒3。

升降单元5包括具有外筒连杆51的外筒升降单元50,如图9所示,以及,具有第一内部部件连杆54与第二内部部件连杆55的内部部件升降单元53,如图10所示。

外筒升降单元50具有外筒连杆51。该外筒连杆51具有一对旋转部510和510,以及用于连接成对旋转部510和510的连接部515。

旋转部510具有大致棍状(大致板状),并且在末端与基端之间具有旋转中心511。旋转部510具有孔512,在其中插入外筒3的外筒突起末端311。孔512具有在旋转部51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形状。孔512具有此形状(凹槽形状),由此允许外筒突起末端311在竖向(轴向)上往复运动。

此外,旋转部510具有与弹簧6相接合的孔514,该孔514在相比孔512更为末端侧处打开。

旋转部510具有在末端与基端之间与旋转中心511同轴形成的外筒齿轮单元513。外筒齿轮单元513大致为弧形部,其形成在旋转 部510的板状侧表面(图中下侧的侧面),齿轮(传动装置)形成在其外周面上。形成有外筒齿轮单元513的齿轮的大致弧形的外周面是以旋转中心511为中心的弧形表面。

连接部515将成对的旋转部510和510连接至各个基端。连接部515将成对的旋转部510和510进行连接,使各自的旋转中心511和511处于同轴的位置。连接部515将成对的旋转部510和510进行连接,并由此,成对的旋转部510和510能够绕旋转中心511旋转。

将外筒升降单元50与外筒突起末端311和311装配,末端311和311在彼此相对方向成180°的位置处突出,在成对旋转部510和510的各自孔512和512的位置处插入。此时,将成对的旋转部510和510布置并连接为以下状态:在主体2(外筒3)的环形切线方向延伸。外筒升降单元50与定位在成对旋转部510和510之间的主体2相装配。

内部部件升降单元53具有第一内部部件连杆54以及第二内部部件连杆55,如图10的分解图所示。

第一内部部件连杆54的一端以可摇摆的方式(以可旋转的方式)同轴连接至内部部件4的通孔41,并且,另一端连接至主体2的下面部23的通孔233。第一内部部件连杆54具有板状的大致U形,其另一段侧打开。板宽度方向穿透的通孔540形成在第一内部部件连杆54端部处。此外,在板宽度方向穿透的通孔541和541形成在第一内部部件连杆54的另一端部处。

通过使轴560穿过一端的通孔540以及内部部件4的下面部4b的通孔41和41,将第一内部部件连杆54装配于内部部件4。此时,第一内部部件连杆54布置在成对的竖向壁40和40之间。即,轴560顺序穿过通孔41,通孔540,以及通孔41。另外,第一内部部件连杆54装配为使其能够绕轴560旋转(摇摆)。

通过将轴561穿过位于另一端的通孔541以及在主体2开口的通孔233,连接第一内部部件连杆54,使其能够绕轴561旋转(摇摆)。此时,轴561顺序穿过通孔233,通孔541,通孔541,以及通孔233。

连接轴561,使其可沿通孔233移动。

第二内部部件连杆55的一端以可摇摆(可旋转)的方式同轴连接至主体2的通孔232,并且另一端连接至内部部件4的通孔42。第二内部部件连杆55具有大致带状(窄于第一内部部件连杆54开口的大致带状),其宽度使其能够被插入在第一内部部件连杆54的大致U形开口中。在板宽度方向穿过的通孔550形成在第二内部部件连杆55的一端。此外,自板的侧面于宽度方向突出的突起551形成在第二内部部件连杆55的另一端。

通过使轴562穿过位于一端的通孔550以及主体2的通孔232,使第二内部部件连杆55可摇摆地(可旋转地)连接至主体2。轴562装配为还会穿过主体2的通孔211和211。即,轴562顺序穿过通孔211,通孔232,通孔550,通孔232,以及通孔211。

通过使另一端处的突起551插入(穿过)内部部件4的通孔42,连接第二内部部件连杆55,使其能够绕突起551摇摆(旋转)。此外,连接突起551使其可沿通孔42移动。

轴562使第二内部部件连杆55连接至主体2,轴562随着第二内部部件连杆55的摇摆而旋转。另外,轴562具有与外筒齿轮单元513相啮合的齿轮57。外筒齿轮单元513与齿轮57相啮合,并由此使第二内部部件连杆55与外筒连杆51彼此联动。齿轮57对应于内部部件齿轮单元。

在延伸方向上,第一内部部件连杆54以及第二内部部件连杆55形成为被弯折成不同方向的大致曲柄的形状。

装配第一内部部件连杆54以及第二内部部件连杆55,使得第二内部部件连杆55定位在第一内部部件连杆54之间。轴56于一端以及另一端(中心)之间穿过连杆54和55二者。此时,装配第一内部部件连杆54以及第二内部部件连杆55,使其可以绕轴56彼此摇摆。

弹簧6对应于偏置单元。弹簧6由翻转弹簧构成,其一端与筒体21的弹簧接合突起25相接合,而另一端与外筒连杆51的一侧端部相接合。弹簧6在容纳空间的外部方向或内部方向上偏置外筒3。

通过外筒连杆51,弹簧6的翻转弹簧在容纳空间的外部方向或内部方向上偏置外筒3。翻转弹簧在外部方向与内部方向之间转换偏 置的方向。当外筒连杆51动作以及当一端与另一端之间的距离缩短并且经过具有最短距离的位置时,通过翻转弹簧发生偏置方向的转换。

实施方式的杯架1进一步具有阻尼器7。阻尼器7具有与外筒齿轮单元513以及齿轮57相啮合的齿轮,并且控制(速率限制)外筒齿轮单元513以及齿轮57的旋转速度。

布置实施方式的杯架1,使得外筒3容纳在容纳空间中,而内部部件4的上面4a以及外筒3的上端(剖面)与主体2的上面部20形成一个平面。此状态为:不会容纳杯子(饮料),并且被设定为收纳状态。

此外,通过向下摁内部部件4的上面4a,内部部件4移动,使得被推入容纳空间中,而外筒3移动使得被向上推起。外筒3移动至最高端侧而内部部件4移动至最低端侧,此状态为容纳杯子(饮料)的状态,并且被设定为使用状态。

图11的示意性结构视图示出处于收纳状态的实施方式杯架1的结构。

在收纳状态下,外筒3被容纳在容纳空间中。在此状态下,外筒3定位在最低侧。形成于外筒3的下侧一端的外筒突起31和32定位在最下侧。外筒突起31的外筒突起末端311插入外筒升降单元50的外筒连杆51的孔512中。为此,外筒连杆51的旋转部510的末端定位在下侧(下降)。此时,旋转部510的末端比旋转中心511定位更为下侧。如图11所示,在收纳状态下,内部部件4容纳在容纳空间中。此状态下,内部部件4定位在最上侧。

内部部件升降单元53连接至内部部件4的下面部4b。此时,第一内部部件连杆54与第二内部部件连杆55(其构成内部部件升降单元53)在轴56处彼此连接而形成X形。

通过使轴560穿过一端的通孔540以及内部部件4的下面部4b上的通孔41,第一内部部件连杆54以可摇摆(旋转)的方式同轴连接至内部部件4。通过将轴561穿过另一端的通孔541以及主体2上打开的开口233,同样设置该连接。此时,轴560与轴561的两端自通孔41与通孔233的开口突出。第一内部部件连杆54的另一端布置 为可在通孔233的延伸方向上移动。收纳状态下的第一内部部件连杆54处于最为直立的状态(相对于轴向具有最小倾斜角的状态)。

通过使轴562穿过一端的通孔550以及主体2的通孔232,第二内部部件连杆55以可摇摆(旋转)的方式同轴连接至主体2。通过将另一端的突起551插入内部部件4上打开的通孔42,同样设置该连接。此时,轴562与突起551的两端自通孔232与通孔42的开口突出。第二内部部件连杆55的另一端布置为可在通孔42的延伸方向(竖向壁40的延伸方向)上移动。收纳状态下的第二内部部件连杆55相似于第一内部部件连杆54,处于最为直立的状态(相对于轴向具有最小倾斜角的状态)。

此时,第一内部部件连杆54的一端与第二内部部件连杆55的另一端之间的距离变为最短。相似地,第一内部部件连杆54的另一端与第二内部部件连杆55的一端之间的距离变为最短。这些距离可以分别设定为轴560与突起551之间的距离以及轴561与轴562之间的距离。

用于将第二内部部件连杆55连接至主体2的轴562的齿轮57与外筒齿轮单元513相啮合。

在收纳状态下,弹簧6向下偏置外筒连杆51的旋转部510的末端。即,通过外筒连杆51向下偏置外筒3。此外,由弹簧6控制外筒连杆51的自由旋转。通过外筒齿轮单元513,由内部部件升降单元53(第二内部部件连杆55与第一内部部件连杆54)向上偏置内部部件4。

通过挤压以及摁下内部部件4的上面4a,能够使处于收纳状态的杯架1进入使用状态。

当挤压以及摁下内部部件4的上面4a时,内部部件4向下移动。此时,按压内部部件4的上面4a的力大于弹簧6向下偏置外筒连杆51的旋转部510的末端的力。

当用力挤压内部部件4的上面4a,内部部件4向下移动。当内部部件4向下移动时,第二内部部件连杆55在一方向(第二内部部件连杆55的平躺方向)上倾斜,其中,倾斜角相对于轴向增加。第 二内部部件连杆55的一端倾斜,以绕摇摆中心旋转。此时,第二内部部件连杆55的另一端在与第一内部部件连杆54的一端相分离的方向上移动。此外,在第二内部部件连杆55另一端的突起551沿内部部件4的槽形通孔42移动。

以相同方式,当内部部件4向下移动时,第一内部部件连杆54在一方向上倾斜,在该方向上倾斜角相对于轴向增加。第一内部部件连杆54的另一端倾斜,以绕摇摆中心旋转。第一内部部件连杆54的另一端在与第二内部部件连杆55的一端相分离的方向上移动。此外,在第一内部部件连杆54另一端的轴561沿主体2的槽形通孔233移动。

换言之,当内部部件4向下移动时,由内部部件升降单元53的两个内部部件连杆54和55所形成的X形的高度减小而宽度增加。

即,第一内部部件连杆54的一端与第二内部部件连杆55的另一端之间的距离变宽。以相同的方式,第一内部部件连杆54的另一端与第二内部部件连杆55的一端之间的距离变宽。该距离的改变是由形成为槽形的通孔233以及通孔42所引起的。

第二内部部件连杆55的摇摆(旋转)通过齿轮57以及外筒齿轮单元513传递至外筒连杆51。通过外筒齿轮单元513,外筒连杆51能够将末端上推。之后,在旋转部510打开的孔512被抬升,而插入在孔512中的外筒突起末端311也被抬升。因此,抬升了外筒3。

当内部部件4向下移动并且外筒连杆51旋转时,弹簧6被压缩。当弹簧6被压缩时,翻转弹簧偏置力的方向反向。之后,外筒连杆51的旋转部510的末端被向上推压。在旋转部510打开的孔512被抬升,而插入在孔512中的外筒突起末端311也被抬升。因此,外筒3被抬升至最上侧并被偏置。

当弹簧6偏置力的方向反向时,第二内部部件连杆55通过外筒齿轮单元513以及齿轮57(轴563)旋转。第二内部部件连杆55的旋转导致内部部件升降单元53的两个内部部件连杆54和55在一方向上摇摆(旋转),在该方向上X形高度减小而宽度增加。此外,两个内部部件连杆54和55变为在垂直于轴向的方向延伸的状态(使 用状态)。

此外,在弹簧6偏置力的方向反向之后,外筒齿轮单元513以及齿轮57的旋转速度由阻尼器7控制(速率限制)。

图12的示意性结构图示出使用状态下实施方式的杯架1的结构。

如图12所示,在使用状态下,外筒3自外筒3的容纳空间(主体2的上面部20)突出。在此状态下,外筒3定位在最上侧。形成在外筒3的下侧端部处的外筒突起31和32也定位在上侧的端部。外筒突起31的外筒突起末端311插入在外筒升降单元50的外筒连杆51的孔512中。为此,外筒连杆51的旋转部510的末端定位为向上(上升)。此时,旋转部510的末端比旋转中心511定位更为向上。

在使用状态下,内部部件4在容纳空间的内部方向上移动。在此状态下,内部部件4定位在最下侧。

处于使用状态的第一内部部件连杆54变为处于最低平躺状态(相对于轴向具有最大倾斜角的状态,图中为90度)。以相同的方式,第二内部部件连杆55处于最低平躺状态(相对于轴向具有最大倾斜角的状态,图中为90度)。

此时,第一内部部件连杆54的一端与第二内部部件连杆55的另一端之间的距离是最长的。以相同的方式,第一内部部件连杆54的另一端与第二内部部件连杆55的一端之间的距离是最长的。

在使用状态下,弹簧6向上偏置外筒连杆51的旋转部510的末端。即,通过外筒连杆51向上偏置外筒3。另外,由弹簧6控制(限制)外筒连杆51的自由旋转。通过外筒齿轮单元513,由内部部件升降单元53(第二内部部件连杆55与第一内部部件连杆54)向下偏置内部部件4。

通过挤压以及摁下外筒3,能够使处于使用状态的杯架1进入收纳状态。

当挤压以及摁下外筒3时,外筒连杆51旋转而内部部件4向上移动。之后,弹簧6被压缩并且翻转弹簧的偏置力的方向反向。

然后,由于在内部部件4向上移动的方向上施加偏置力,在同时,外筒3被摁下并处于收纳状态。

如上所描述的,可以通过分别与升降单元5的两端相连接并且在不同方向上彼此关联的外筒3以及内部部件4的简单构造,使实施方式的杯架1移动。

这样,外筒3与内部部件4在不同方向上移动,并且,使外筒3自上面部20突出,并由此,可以增加所形成的杯子容纳空间在轴向上的长度。即,实施方式的杯架1能够在轴向上稳定地保持较长的杯子(或PET水瓶)。

此外,实施方式的杯架1具有用于移动内部部件4的内部部件升降单元53,其形成在内部部件4的下侧。为此,外筒3没有切口。因此,抑制了用于容纳杯子(饮料)的容纳空间的设计性能的劣化。

此外,在外筒3的内周面上没有形成凹凸,由此,当插入杯子(饮料)时,抑制卡住杯子并抑制杯子内容物的溢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