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充电式、可拆卸式汽车后视镜雨刮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11229阅读:4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充电式、可拆卸式汽车后视镜雨刮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汽车后视镜的清洗、刮雨装置,尤指一种汽车后视镜雨刷器,属于基于物联网的汽车配件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行驶时,司机要用后视镜对车后方的情况进行观察,司机需要观察车门人流情况,汽车在雨中行驶时,车外后视镜上总会凝结着许多雨滴或整层的雨流,影响司机对后方车辆的观察,容易造成安全隐患。

本发明以雨刷器本身自带可充电电池为电源,用电动机驱动雨刷片运动,达到刮清后视镜镜面积水的目的。本发明特别是驾驶大型车辆需左转弯、右转弯、变道、倒车等情况更需要依赖后视镜,所以在后视镜上安装一套雨刷装置,遇到下雨等情况也像晴天一样一目了然,对安全行车无疑是有了可靠保障。该可充电式、可拆卸式汽车后视镜雨刮器成本低廉,可以作为车主用户必备的产品,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充电式、可拆卸式汽车后视镜雨刮器。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可充电式、可拆卸式汽车后视镜雨刮器,其组成包括:以微控器为基础板卡2,内含USB接口9,可充电式电池模块6、电机控制模块7、频率设定模式12、剩余电量显示模块10,刮雨刷装置设备3,外接盘扣式固定装置1、汽车后视镜4,设计实现了一种可充电式、可拆卸式汽车后视镜雨刮器。其特征是微控器与刮雨刷装置设备连接,微控器和充电模块相连,充电模块和USB接口相连,剩余电量显示模块和充电模块相连,频率设定模式和微控器相连,外壳后嵌有盘扣式固定装置,和锁扣接口,可以和后视镜相连接。其特征是以微控器为基础板卡2,内部含有充电电池,可以拆卸更换,也可以通过USB 接口自行充电。整个板卡外密封外壳,具有防水、防压功能,这种便携式雨刷器可以在雨天时,车主自行安装在后视镜上,不用的时候也可以取下或充电。

通过该设计可以解决汽车在雨中行驶时,车外后视镜上总会凝结着许多雨滴或整层的雨流,影响司机对后方车辆、人流情况判断,可及时摆动雨刷器,从而避免发生交通事故。其特征是微控器与刮雨刷装置设备连接,微控器和充电模块相连,充电模块和USB接口相连,剩余电量显示模块和充电模块相连,频率设定模式和微控器相连,整个板卡外密封外壳,具有防水、防压功能,外壳后嵌有盘扣式固定装置,和锁扣接口,可以和后视镜相连接。具体控制方式为,选择雨刷频率,将雨刷放置与车辆的后视镜通过卡扣固定好,让雨刷吸附在表面上后,电机驱动摆动模块,做擦拭工作。频率设定模块即可以手控,也可以车主通过无线控制。

有益效果:

1)代替人工作业,汽车在雨中行驶时,车外后视镜上总会凝结着许多雨滴或整层的雨流,影响司机对后方车辆、人流情况判断,避免发生交通事故。

2)变频雨刷控制,车主可以在车内自行设定擦拭频率。

3)可充电、可拆卸的设计模式,大大方便了车主在不下雨的情况下,还能不影响车的外观和结构。需要时,充好电,设定好模式,启动开关即可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汽车后视镜雨刮器结构图。

1、外接盘扣式固定装置 2、微控器为基础板卡 3、刮雨刷装置设备 4、汽车后视镜

附图2是汽车后视镜雨刮器微控器为基础板卡的连接图。

2、微控器, 6、可充电式电池模块,7、电机控制模块,8、无线接口,9、USB接口, 10、剩余电量显示模块,11、启停控制模块,12、频率设定模式。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一种可充电式、可拆卸式汽车后视镜雨刮器,其组成包括:以微控器为基础板卡2,内含USB接口9,可充电式电池模块6、电机控制模块7、频率设定模式12、剩余电量显示模块10,刮雨刷装置设备3,外接盘扣式固定装置1、汽车后视镜4,设计实现了一种可充电式、可拆卸式汽车后视镜雨刮器。其特征是微控器2与刮雨刷装置设备3连接,微控器2和充电模块6相连,充电模块和USB接口相连,剩余电量显示模块和充电模块相连,频率设定模式和微控器相连,外壳后嵌有盘扣式固定装置,和锁扣接口与后视镜相连接,频率设定模式12可以根据雨量大小,调节刮雨的频率,启停控制模块11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车内终端设备通信,来控制雨刮器的通、断电控制。

用户在使用时,可以通过外接盘扣式固定装置1安装固定在后视镜的上方,打开启停控制模块11,调节刮雨的频率,来进行汽车后视镜的清洁工作。

实施方式2:根据实施方式1所述的一种可充电式、可拆卸式汽车后视镜雨刮器,其特征是所述的以微控器为基础板卡2,内部含有充电电池,可以拆卸更换,也可以通过USB 接口自行充电。整个板卡外密封外壳,具有防水、防压功能,这种便携式雨刷器可以在雨天时,车主自行安装在后视镜上,不用的时候也可以取下或充电,可以达到随用随装的便捷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