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力杆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80016发布日期:2018-10-30 21:21阅读:154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扭力杆的安装结构,特别是涉及扭力杆的一端部通过悬架的开口部安装于悬架的内部的扭力杆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在汽车等车辆中,已知将包括内燃机和变速器的动力传动装置的两端部通过安装部件支撑于车体,为了防止动力传动装置以连接安装部件的扭力转轴为中心晃动而在与扭力转轴正交的方向用扭力杆连结动力传动装置和车体的扭力杆的安装结构。

作为这种扭力杆的安装结构,已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装置。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装置为动力传动装置通过发动机安装件支撑于车体框架且动力传动装置的下部通过扭力杆与悬架连接的结构。该扭力杆的安装结构在悬架中形成有用于供扭力杆的车体侧衬套部插入的开口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14-65443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上述现有的扭力杆的安装结构中,在开口部的中心配置扭力杆的杆部,并且在开口部中在杆部和悬架之间设置间隙,由此在扭力杆晃动时杆部不与悬架接触。即,较大地形成开口部以允许在开口部和扭力杆之间产生间隙。

然而,在现有的扭力杆的安装结构中,在冬季的雪道上行驶等时,存在从前方飞来的冰雪从开口部的间隙侵入悬架的内部空间的问题。

在冰雪侵入悬架的内部空间时,该冰雪冻结后妨碍扭力杆的晃动,因此扭力杆无法限制动力传动装置的侧倾变位。另外,在扭力杆将冻结的冰雪粉碎时,粉碎时的异响和振动向车厢内传递而带给驾驶者不快感。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冰雪等异物从悬架的开口部侵入内部空间的扭力杆的安装结构。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扭力杆的安装结构具备:车体部件,其配置于车辆的下部;开口部,其形成于上述车体部件的车辆前方侧;动力传动装置,其配置于比上述车体部件靠车辆前方侧的位置;扭力杆,其具有动力传动装置侧防振衬套、车体侧防振衬套以及杆部,上述动力传动装置侧防振衬套通过扭力杆支架与上述动力传动装置弹性地连结,上述车体侧防振衬套插入上述开口部与上述车体部件的内部弹性地连结,上述杆部连结上述动力传动装置侧防振衬套和上述车体侧防振衬套,上述扭力杆的安装结构的特征在于,上述扭力杆支架形成为在从车辆前方观看的情况下具有覆盖上述动力传动装置侧防振衬套和上述开口部的宽度和高度。

发明效果

这样,根据上述本发明,从车辆前方飞来的冰雪等异物碰到扭力杆支架后向车辆上下方向和车辆左右方向改变方向。因此,能够抑制冰雪等异物从悬架的开口部侵入内部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扭力杆的安装结构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是车辆的前部的俯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扭力杆的安装结构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是扭力杆的周边的车辆的前部的主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扭力杆的安装结构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是扭力杆的周边的车辆的前部的顶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扭力杆的安装结构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是图3的X-X方向向视截面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扭力杆的安装结构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是扭力杆和扭力杆支架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车辆,3:动力传动装置,8:悬架,8D:开口部,10:扭力杆,11:车体侧防振衬套,12:动力传动装置侧防振衬套,13:杆部,17:排气管,20:扭力杆支架,22A:第1倾斜面,23A:第2倾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说明本发明的扭力杆的安装结构的实施方式。

图1~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扭力杆的安装结构的图。

在图1~图5中,上下左右方向表示从搭载于车辆的驾驶者观看时的方向。

首先,说明构成。在图1中,车辆1在前侧具有发动机室2,在发动机室2的内部搭载有动力传动装置3。动力传动装置3具备发动机4和变速器5,上述发动机4作为内燃机。

发动机4包括例如具有4个未图示的气缸的直列4缸发动机,是将未图示的曲轴朝向车辆宽度方向配置的横置发动机。

变速器5与发动机4的车宽方向的一端(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左端)连结,使曲轴的旋转变速,将已变速的转速的动力传递到未图示的驱动轮。

车辆1在车宽方向的两侧具备纵梁6L、6R,纵梁6L、6R在车辆1的前后方向延伸。在动力传动装置3的车宽方向的一端部3A和另一端部3B设有安装部件7L、7R,安装部件7L、7R分别弹性地支撑于纵梁6L、6R。

本实施方式的动力传动装置3的连结结构是通过安装部件7L、7R将动力传动装置3的车辆宽度方向的一端部3A和另一端部3B的上部悬挂而弹性地支撑于纵梁6L、6R。

车辆1能够通过安装部件7L、7R抑制在发动机4怠速时从发动机4向纵梁6L、6R传递振动,并且能够提高车辆1行驶时的NV(噪音和振动)性能。

在车辆1的下部配置有悬架8,该悬架8的车宽方向的两端部与纵梁6L、6R的下部连结。

在图1、图3、图4、图5中,悬架8具备在上下方向分离并在车宽方向延伸的上车架部8A和下车架部8B,在上车架部8A和下车架部8B之间形成有内部空间8C。

另外,在悬架8的前方侧形成有开口部8D,悬架8的内部空间8C通过开口部8D与外部连通。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尽量缩小开口部8D而在开口部8D的周缘部设有橡胶罩30。本实施方式的悬架8构成本发明的车体部件。

这样动力传动装置3通过安装部件7L、7R使车宽方向两端部弹性地支撑于纵梁6L、6R,因此在车辆1出发时或停止时等会以扭力转轴(惯性主轴)为中心晃动。

为了抑制动力传动装置3的以未图示的扭力转轴为中心的晃动,动力传动装置3和悬架8在比扭力转轴靠下方的位置由扭力杆10弹性地连结。

扭力杆10具备车体侧防振衬套11、动力传动装置侧防振衬套12以及连结车体侧防振衬套11和动力传动装置侧防振衬套12的杆状的杆部13。

车体侧防振衬套11具备内筒部11A和通过橡胶等弹性体11B与内筒部11A的外周部连结的外筒部11C。

车体侧防振衬套11在经过开口部8D插入悬架8的内部空间8C的状态下,将螺栓14A从形成于下车架部8B的孔经过内筒部11A插入形成于上车架部8A的孔,并将设置于上车架部8A的螺母14B紧固于螺栓14A,由此使车体侧防振衬套11与悬架8弹性地连结。

动力传动装置侧防振衬套12具备内筒部12A和通过橡胶等弹性体12B与内筒部12A的外周部连结的外筒部12C。在内筒部12A的内周部形成有未图示的贯通孔,将螺栓15插入该贯通孔而将螺栓15紧固于后述的扭力杆支架20。

杆部13在车辆1的前后方向延伸,设置于与车辆1的前后方向的轴线相同的轴线上。杆部13的后端部在悬架8的内部空间8C内通过焊接等固定于车体侧防振衬套11的外筒部11C。

杆部13的前端部通过焊接等固定于动力传动装置侧防振衬套12的外筒部12C。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杆部13包括具有T字形的截面形状的型钢。

在动力传动装置3的车宽方向中央部并在动力传动装置3的下部安装有扭力杆支架20,动力传动装置侧防振衬套12通过螺栓15固定于该扭力杆支架20。即,动力传动装置侧防振衬套12通过扭力杆支架20与动力传动装置3弹性地连结。

这样将动力传动装置3通过扭力杆10与悬架8弹性地连结,由此在车辆1出发时或停止时等能够抑制动力传动装置3以扭力转轴为中心晃动。

扭力杆支架20具有动力传动装置连结部21、配置于该动力传动装置连结部21的右方的底壁部22、配置于底壁部22的后方的纵壁部23以及配置于纵壁部23的后方的扭力杆连结部24、25。

在变速器5的下部形成有在竖直方向延伸的竖直面5A,该竖直面5A与车辆右方相对。

动力传动装置连结部21在车辆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延伸,通过3个螺栓19与动力传动装置3的变速器5的竖直面5A连结。

底壁部22在车辆前后方向和车宽方向延伸,以其左端部与动力传动装置连结部21的下端部连续。

纵壁部23在车辆上下方向和车宽方向延伸,以其左端部与动力传动装置连结部21的后端部连续。

扭力杆连结部24、25在车辆前后方向延伸,以其前端部与纵壁部23的后端部连续。

扭力杆连结部24与纵壁部23的后端部的右端侧连续,扭力杆连结部25与纵壁部23的后端部的车宽方向中央部连续。这样扭力杆连结部24和扭力杆连结部25在车宽方向隔开。

在扭力杆连结部24、25的后端部的一方设有未图示的贯通孔,在另一方设有未图示的内螺纹孔,通过螺栓15连结着动力传动装置侧防振衬套12。

在从车辆前方观看扭力杆支架20的情况下,扭力杆支架20的上端部配置于比开口部8D的上端部靠上方的位置。另外,扭力杆支架20的下端部配置于比开口部8D的下端部靠下方的位置。

另外,扭力杆支架20的右端部配置于比开口部8D的右端部靠右方的位置。另外,扭力杆支架20的左端部配置于比开口部8D的左端部靠左方的位置。

因而,如图2所示,扭力杆支架20在从车辆前方观看的情况下,形成为具有覆盖动力传动装置侧防振衬套12和开口部8D的宽度和高度。在图2中,用虚线标出扭力杆支架20的后方的开口部8D。

在图3、图4、图5中,在扭力杆支架20的底壁部22的车辆下方侧形成有第1倾斜面22A,该第1倾斜面22A相对于水平面倾斜,并且其高度随着往车辆后方而变低。

在扭力杆支架20的附近配置有排气管17,排气管17以车辆前方侧与动力传动装置3连结,并且从动力传动装置3向车辆后方延伸。

在扭力杆支架20的纵壁部23的右端部附近的车辆前方侧形成有第2倾斜面23A,该第2倾斜面23A相对于在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竖直面倾斜,并且随着往车辆后方而接近排气管17。换句话说,在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竖直面是指与车辆前后轴正交的平面。

第1倾斜面22A的最下端部位于比动力传动装置侧防振衬套12靠下方的位置。

下面,说明作用。在将扭力杆10的动力传动装置侧防振衬套12与动力传动装置3连结时,在通过螺栓14A和螺母14B将车体侧防振衬套11安装于悬架8的状态下,将动力传动装置侧防振衬套12配置在扭力杆支架20的扭力杆连结部24、25之间。

之后,将螺栓15插入扭力杆连结部24的贯通孔、动力传动装置侧防振衬套12的内筒部12A的贯通孔,并将螺栓15紧固于扭力杆连结部25的内螺纹孔,由此通过扭力杆10将悬架8和动力传动装置3弹性地连结。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扭力杆的安装结构,扭力杆支架20在从车辆前方观看的情况下形成为具有覆盖动力传动装置侧防振衬套12和开口部8D的宽度和高度。

由此,从车辆前方飞来的冰雪等异物碰到扭力杆支架20后向车辆上下方向和车辆左右方向改变方向。因此,能够抑制冰雪等异物从悬架的开口部8D侵入内部空间。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扭力杆的安装结构,在扭力杆支架20的底部具有第1倾斜面22A,上述第1倾斜面22A倾斜并且其高度随着往车辆后方而变低。

由此,从车辆前方飞来的冰雪等异物沿着扭力杆支架20的第1倾斜面22A向车辆下方流动,并经过开口部8D的下方。因此,能够防止碰到扭力杆支架20的冰雪等异物绕到扭力杆支架20的后方而侵入开口部8D。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扭力杆的安装结构,与动力传动装置3连结并且从动力传动装置3向车辆后方延伸的排气管17配置于扭力杆支架20的附近,扭力杆支架20具有第2倾斜面23A,上述第2倾斜面23A倾斜并且随着往车辆后方而接近排气管17。

由此,从车辆前方飞来的冰雪等异物沿着第2倾斜面23A向排气管17的方向流动,被排气管17的热溶化。因此,能够防止与扭力杆支架20碰撞的冰雪等异物绕到扭力杆支架20的后方而侵入开口部8D。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扭力杆的安装结构,第1倾斜面22A的最下端部位于比动力传动装置侧防振衬套12靠下方的位置。

由此,当车辆在状况差的道路上行驶时,第1倾斜面22A的最下端部碰到路面的凸部,由此能够防止动力传动装置侧防振衬套12碰到路面的凹凸,因此能够防止动力传动装置侧防振衬套12损伤或者扭力杆10发生变形,能够防止扭力杆10的功能降低。

虽然公开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应明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施加变更。意图将所有的这种修改和等同物包含于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