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抬头显示系统驱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19845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载抬头显示系统驱动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车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抬头显示系统驱动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汽车的要求越来越高,车载抬头显示系统(英文简称:HUD,英文全称:Heads Up Display)也被广泛应用在汽车上,对于一些安装有独立反射板作为抬头显示装置的汽车,其投影系统投影的图像信息通过该反射板反射至驾驶员眼中,并通过反射板的倾斜角度决定图像位置。然而,这种抬头显示装置的反射板的倾斜角度相对较为固定,不同驾驶员因身高差异,导致有些驾驶员无法顺利观看到反射板上的显示信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抬头显示系统驱动机构。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车载抬头显示系统驱动机构,其包括用于固定反射镜的固定支架,分别枢接安装在所述固定支架左、右两侧的左支架和右支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右支架上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上设置有一驱动齿轮,所述固定支架的右侧且靠近所述驱动装置的位置处设置有一可与所述驱动齿轮呈啮合转动连接的半齿轮,通过所述驱动齿轮与半齿轮的传动可驱动所述固定支架沿上下方向翻转;所述固定架的底端与右支架之间还可分离连接一弹簧,所述固定支架的翻转带动所述弹簧产生拉伸形变,所述弹簧的拉伸可消除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半齿轮之间的传动间隙。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支架包括:用于承接并固定所述反射镜的支撑板;分别形成在所述支撑板左右两侧边缘处的左转轴和右转轴,所述左转轴和右转轴分别对应与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枢接;形成在所述支撑板顶部边缘的上卡扣;形成在所述支撑板底部边缘的下卡扣;形成在所述支撑板底部边缘的第一拉扣,所述弹簧的一端可分离与所述第一拉扣固定连接;以及形成在所述支撑板的右侧外部、且超出其底部边缘的半齿轮,所述半齿轮的轮齿背向所述支撑板。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沿所述半齿轮的两侧或其中一侧的端面向外延伸形成有限位挡板。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右支架包括一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右侧的第一板,沿所述第一板的底端边缘处垂直向外且朝向左支架方向一体延伸形成有第五板,所述第五板的上表面垂直延伸形成一与所述第一板平行的第二板,所述第五板的上表面还形成有一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的第六板,沿所述第五板的尾端继续向外延伸形成有第三板和第四板,所述第四板与所述第六板连接;所述第一板远离所述第六板的一侧的顶端处形成有一用于与所述右转轴枢接的右转轴孔;所述第二板上形成有一贯穿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板朝向所述第二板的一侧壁上形成有一个与所述第一通孔位置相对应的承托架;所述第四板尾端的上表面上形成有一挂钩,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可分离与所述挂钩固定连接。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驱动齿轮电连接的马达、用于外接车载控制系统的接线端子、用于限制所述半齿轮传动过量的限位块、以及用于固定所述限位块的电路板;所述驱动齿轮设置在所述右支架上的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间,所述马达可分离固定在所述第二板背向第一板的外侧壁上、且其输出轴从所述第二板的第一通孔内插入并与所述驱动齿轮的中心轴固定连接,从所述驱动齿轮另一端的端面上伸出的中心轴搭设在所述承托架上;所述电路板垂直固定在所述第三板的上表面,其板面上形成有贯通的定位孔,所述限位块上形成有与所述定位孔相匹配的定位柱,通过所述定位柱与定位孔的插接可将所述限位块与电路板并列连接固定为一体。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块上还突出形成有一个截面呈扇形的挡块,所述驱动齿轮驱动所述半齿轮朝向所述限位块传动、至所述半齿轮的限位挡板与所述限位块的挡块相抵触时则传动停止。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支架的右转轴和左转轴的外围处均环绕形成有两个第一旋转挡块,所述右支架和左支架分别与所述左转轴和右转轴的枢接处均对应形成有第二旋转挡块;所述右转轴与所述右支架枢接转动、所述左转轴与所述左支架枢接转动时,至所述第一旋转挡块与所述第二旋转挡块相抵触时旋转可停止。.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支架包括:用于承接并固定所述反射镜的支撑板;分别形成在所述支撑板左右两侧边缘处的左转轴和右转轴,所述左转轴和右转轴分别对应与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枢接;形成在所述支撑板顶部边缘的上卡扣;形成在所述支撑板底部边缘的下卡扣;以及形成在所述支撑板底部边缘的第一拉扣,所述弹簧的一端可分离与所述第一拉扣固定连接。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一个可分离与所述固定支架连接固定的半齿轮,所述半齿轮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右侧外部、且超出其底部边缘,所述半齿轮的轮齿背向所述支撑板;沿所述半齿轮的两侧或其中一侧的端面向外延伸形成有限位挡板。

本发明车载抬头显示系统驱动机构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固定支架上设置半齿轮,再在驱动装置上设置一个驱动齿轮,驱动齿轮与半齿轮之间可呈啮合转动,通过驱动齿轮与半齿轮的传动可驱动固定支架沿上下方向翻转,并且在固定架的底端与右支架之间还可分离连接一弹簧,固定支架的翻转可带动弹簧产生拉伸形变,弹簧的拉伸可消除驱动齿轮与半齿轮之间的传动间隙。本发明车载抬头显示系统驱动机构,通过驱动齿轮和半齿轮的啮合传动,能够实现反射镜倾斜角度的调节,从而可随意调整反射镜的位置,并且利用弹簧的拉伸可消除X、Y、Z三个方向的间隙,,从而保证反射镜在震动的情况下各个方向的稳定性,本发明的驱动机构,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车载抬头显示系统驱动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中车载抬头显示系统驱动机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固定支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固定支架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图1中右支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图1中右支架与驱动装置连接部分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图7为图6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8为一实施例中固定支架与驱动齿轮和限位块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9为图8中B-B部分的剖面示意图。

图10为图3中固定支架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11为图5中右支架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的车载抬头显示系统驱动机构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请参见图1和图2,一种车载抬头显示系统驱动机构,其包括用于固定反射镜60的固定支架10,分别枢接安装在固定支架10的左、右两侧的左支架20和右支架30,还包括设置在右支架30上的驱动装置50。

优选的,驱动装置50上设置有一驱动齿轮52,固定支架10的右侧且靠近驱动装置50的位置处设置有一可与驱动齿轮52呈啮合转动连接的半齿轮14,通过驱动齿轮52与半齿轮14的传动可驱动固定支架10沿上下方向翻转;固定架10的底端与右支架30之间还可分离连接一弹簧40,固定支架10的翻转带动弹簧40产生拉伸形变,弹簧40的拉伸可消除驱动齿轮52与半齿轮14之间的传动间隙。

请同时参见图3,固定支架10包括一体成型的支撑板11、左转轴12、右转轴13、上卡扣15、下卡扣16、第一拉扣17和半齿轮14,支撑板11用于承接并固定反射镜60;左转轴12和右转轴13分别形成在支撑板11左右两侧边缘处,左转轴12和右转轴13分别对应与左支架20和右支架30枢接;上卡扣15形成在支撑板11的顶部边缘,下卡扣16形成在支撑板11的底部边缘,左转轴12、右转轴13、上卡扣15和下卡扣16可分别卡扣在反射镜60的边缘处、用于对其进行定位和固定;第一拉扣17形成在支撑板11的底部边缘,弹簧40的一端可分离与第一拉扣17固定连接;半齿轮14形成在支撑板11的右侧外部、且超出其底部边缘,并且半齿轮14的轮齿背向支撑板11。

请同时参见图4,沿半齿轮14的两侧或其中一侧的端面向外延伸形成有限位挡板141。

请同时参见图5,右支架30包括一垂直设置在固定支架10右侧的第一板31,沿第一板31的底端边缘处垂直向外且朝向左支架20方向一体延伸形成有第五板34,第五板35的上表面垂直延伸形成一与第一板31平行的第二板32,第五板35的上表面还形成有一用于连接第一板31和第二板32的第六板36,沿第五板35的尾端继续向外延伸形成有第三板33和第四板34,第四板34与第六板36连接;第一板31远离第六板34的一侧的顶端处形成有一用于与固定支架10上的右转轴13枢接的右转轴孔311;第二板31上形成有一贯穿的第一通孔331;第一板31朝向第二板32的一侧壁上形成有一个与第一通孔331位置相对应的承托架37;第四板34尾端的上表面上形成有一挂钩341,弹簧40的另一端可分离与该挂钩341固定连接。

请同时参见图6和图7,驱动装置50包括驱动齿轮52、与驱动齿轮52电连接的马达51、用于外接车载控制系统的接线端子53、用于限制半齿轮14传动过量的限位块55、以及用于固定限位块55的电路板54;驱动齿轮52设置在右支架30上的第一板31和第二板32之间,马达51可分离固定在第二板32背向第一板31的外侧壁上、且其输出轴从第二板32的第一通孔331内插入并与驱动齿轮52的中心轴固定连接,从驱动齿轮52另一端的端面上伸出的中心轴搭设在承托架37上;电路板54垂直固定在第三板33的上表面,其板面上形成有贯通的定位孔541,限位块55上形成有与定位孔541相匹配的定位柱551,通过定位柱551与定位孔541的插接可将限位块55与电路板54并列连接固定为一体。

优选的,在限位块55上还突出形成有一个截面呈扇形的挡块552,请同时参见图8和图9,驱动齿轮52驱动半齿轮14朝向限位块55传动、至半齿轮14的限位挡板141与限位块55上的挡块552相抵触时则传动停止,从而可限制半齿轮14的继续传动,有效防止半齿轮14与驱动齿轮52的分离。

请同时参见图10和图11,固定支架10的右转轴13和左转轴12的外围处均环绕形成有两个第一旋转挡块131,右支架30和左支架20分别与左转轴12和右转轴13的枢接处均对应形成有第二旋转挡块312;右转轴13与右支架13枢接转动、左转轴12与左支架20枢接转动时,至第一旋转挡块131与第二旋转挡块312相抵触时旋转可停止。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固定支架10还可与半齿轮14分离设置,使用时,再将半齿轮14安装固定在固定支架10上,具体的,固定支架10包括一体成型的支撑板11、左转轴12、右转轴13、上卡扣15、下卡扣16和第一拉扣,支撑板11用于承接并固定反射镜60;左转轴12和右转轴13分别形成在支撑板11左右两侧边缘处,左转轴12和右转轴13分别对应与左支架20和右支架30枢接;上卡扣15形成在支撑板11的顶部边缘,下卡扣16形成在支撑板11的底部边缘,左转轴12、右转轴13、上卡扣15和下卡扣16可分别卡扣在反射镜60的边缘处、用于对其进行定位和固定;第一拉扣17形成在支撑板11的底部边缘,弹簧40的一端可分离与第一拉扣17固定连接。

半齿轮14可分离固定在支撑板11的右侧外部、且超出其底部边缘,并且半齿轮14的轮齿背向支撑板11,固定方式可采用螺丝锁固、凹凸插接等方式,固定连接方式属机械领域常规手段,本文不再赘述。

综上,本发明车载抬头显示系统驱动机构,通过在固定支架上设置半齿轮,再在驱动装置上设置一个驱动齿轮,驱动齿轮与半齿轮之间可呈啮合转动,通过驱动齿轮与半齿轮的传动可驱动固定支架沿上下方向翻转,并且在固定架的底端与右支架之间还可分离连接一弹簧,固定支架的翻转可带动弹簧产生拉伸形变,弹簧的拉伸可消除驱动齿轮与半齿轮之间的传动间隙。本发明车载抬头显示系统驱动机构,通过驱动齿轮和半齿轮的啮合传动,能够实现反射镜倾斜角度的调节,从而可随意调整反射镜的位置,并且利用弹簧的拉伸可消除X、Y、Z三个方向的间隙,从而保证反射镜在震动的情况下各个方向的稳定性,本发明的驱动机构,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可靠性高。

虽然对本发明的描述是结合以上具体实施例进行的,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员能够根据上述的内容进行许多替换、修改和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所有这样的替代、改进和变化都包括在附后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