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显示器及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98182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车载显示器及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车载电子设备应用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车载显示器及车。
背景技术
:目前,车载显示器产品已经越来越普遍地应用于有车一族的日常生活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汽车行业技术的日益更新,全景天窗、双天窗汽车已逐步普及到越来越多的家庭中,所以车载吸顶也必须能够安装到具有双天窗和全景天窗的汽车内,以满足人们对车载电子产品的要求。现有的第一种车载吸顶产品是按照条形孔在车顶打孔以将铁板固定于车顶,然后再将吸顶本体用螺钉固定于铁板上,如图1所示,该安装方式不适用于带有全景天窗或双天窗的汽车,并且通过打孔及螺钉固接造成车内部结构破坏。如图2及图3所示,现有的第二种车载吸顶产品的结构无法与双天窗或全景天窗无缝安装,会严重破坏原车内饰结构及风格。此外,现有的车载吸顶产品基本采用手动结构,在手动开启、关闭、或调解时容易压到手指,安全性不够。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载显示器,旨在不破坏车内部结构,与车内部紧密连接。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车载显示器,置于天窗横梁处,其中,该车载显示器包括至少一个挂钩、底座组件、及显示屏,所述底座组件开设有凹槽,所述挂钩容纳于所述凹槽,所述挂钩的一侧卡接于所述天窗横梁,所述挂钩的另一侧固接于所述凹槽的内壁,所述天窗横梁容纳于所述凹槽未容纳有所述挂钩的区域,所述显示屏连接所述底座组件远离所述挂钩的表面。优选地,所述底座组件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设有所述凹槽,所述凹槽的两侧壁均设有多个卡扣,多个所述卡扣分别卡接于所述天窗横梁的两端。优选地,所述挂钩包括底板及分别连接于所述底板两端的两个卡合部,两个所述卡合部分别卡接于所述天窗横梁的两端,所述底板与两个所述卡合部形成卡槽,所述天窗横梁部分容纳于所述卡槽。优选地,所述挂钩的两个卡合部设有两个相对的延伸部,两个所述延伸部搭接于所述天窗横梁远离所述卡槽的表面。优选地,所述底座组件还包括壳体、及固接于所述壳体的电路板,所述壳体形成有容置槽,所述连接板固接于所述壳体,并容纳于所述容置槽,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容置槽共同形成有容置空间,所述电路板容纳于所述容置空间。优选地,车载显示器所述挂钩远离所述天窗横梁的表面设有两个搭扣,所述凹槽的底壁开设有连通所述容置空间的通孔,所述搭扣穿过所述通孔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并搭接于所述连接板靠近所述容置空间的一面壁。优选地,该车载显示器还包括至少一连接件,所述挂钩通过所述连接件固接于所述凹槽的内壁,所述壳体与所述挂钩对应的面壁设有开口,所述开口连通所述容置空间,所述连接件一端通过对应的所述开口容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另一端均穿过所述连接板固接对应的所述挂钩。优选地,所述底座组件还包括盖合于所述开口的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壳体平齐。优选地,该车载显示器还包括定位标尺,所述定位标尺贴合于所述天窗横梁,并置于所述卡槽内。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车,包括天窗、所述天窗横梁、及上述任一所述的车载显示器,所述天窗横梁固设于所述天窗。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挂钩的一侧卡接于天窗横梁,另一侧固接于底座组件的凹槽内壁,以此不需要在车内进行钻孔,不破坏车内部结构,保持车内部的完整性,并且挂钩及部分天窗横梁还均容置于凹槽,可使底座组件与车内部的天窗横梁紧密连接,形成一体结构,增强底座组件与车内部的连接稳定性及统一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的第一种车载吸顶产品的爆炸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的第二种车载吸顶产品的爆炸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现有第二种车载吸顶产品的爆炸结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车载显示器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车载显示器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4中车载显示器的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4中车载显示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车载显示器的爆炸结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挂钩22壳体11卡合部221容置空间111延伸部222开口12底板23电路板13搭扣24盖板14卡槽30显示屏20底座组件40天窗横梁21连接板50天窗211凹槽60连接件2111通孔70定位标尺212卡扣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提出一种车载显示器。参照图4至图8,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该车载显示器,置于天窗横梁40处,其中,包括至少一个挂钩10、底座组件20、及显示屏30,底座组件20开设有凹槽211,挂钩10容纳于凹槽211,挂钩10的一侧卡接于天窗横梁40,挂钩10的另一侧固接于凹槽211的内壁,天窗横梁40容纳于凹槽211未容纳有挂钩10的区域,显示屏30连接底座组件20远离挂钩10的表面。上述的车载显示器可优选置于具有天窗50的车内,其中的天窗50可为全景式天窗或双天窗结构,并且通过置于天窗50的天窗横梁40处,以此不影响天窗50的正常使用,其中的挂钩10可为金属材质或塑料材质等,挂钩10可包括有弹性件,以便于卡接天窗横梁40,并且多个挂钩10分布排列进行卡接于天窗横梁40的一段,多个挂钩10间的距离可在与天窗横梁40的抵接面壁进行调整,以便使该车载显示器安放于所需的位置,挂钩10的另一侧可通过螺钉或卡扣等固接于凹槽211的内壁,凹槽211的内壁也相应的设有螺纹孔或扣位等,使底座组件20通过挂钩10固接于车内的天窗横梁40处,并且不需要改变车内的结构,如对车内进行钻孔等操作,保持车内部结构的完整性,使该车载显示器安装及拆卸更方便快捷。进一步地,挂钩10于天窗横梁40的抵接处可设置垫片或挂钩10套接有橡胶套,使挂钩10不刮伤天窗横梁40。其中的底座组件20的凹槽211贯穿于底座组件20的两端侧壁,在底座组件20两端的侧壁形成对应的两缺口,使凹槽211的内壁与天窗横梁40置于车内部的底壁与两端的侧壁可紧密抵接,并且两缺口可对底座组件20进行导向及定位,使底座组件20便于安装及在天窗横梁40上进行调整。底座组件20与天窗横梁40进行连接的挂钩10也容置于凹槽211内,进一步增强底座组件20与天窗横梁40连接的紧密性,通过选取合适深度的凹槽211或合适长度的挂钩10,使底座组件20与车内壁实现无缝抵接,可增强该车载显示器连接于车内的稳定性及统一性,并可相应提高安装车载显示器的高度,使车内的可活动区域加大,提高使用该车载显示器的舒适性。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挂钩10的一侧卡接于天窗横梁40,另一侧固接于底座组件20的凹槽211内壁,以此不需要在车内进行钻孔,不破坏车内部结构,保持车内部的完整性,并且挂钩10及部分天窗横梁40还均容置于凹槽211,可使底座组件20与车内部的天窗横梁40紧密连接,形成一体结构,增强底座组件20与车内部的连接稳定性及统一性。参照图7及图8,优选地,底座组件20包括连接板21,连接板21设有凹槽211,凹槽211的两侧壁均设有多个卡扣212,多个卡扣212分别卡接于天窗横梁40的两端。上述的多个卡扣212可相对设置,并与凹槽211的两端侧壁一体成型或通过螺钉、卡接等方式固定于凹槽211的两端侧壁,优选地,卡扣212可为弹性片,通过凹槽211两端侧壁的弹性片的弹性作用进行紧密卡接天窗横梁40的两端侧壁,通过多个卡扣212进一步加强底座组件20与天窗横梁40连接的稳定性,使底座组件20不易脱离天窗横梁40,提高该车载显示器使用的安全性。由于凹槽211设于连接板21的一面壁,设于凹槽211的多个卡扣212可与连接板21一体成型。优选地,挂钩10包括底板12及分别连接于底板12两端的两个卡合部11,两个卡合部11分别卡接于天窗横梁40的两端,底板12与两个卡合部11形成卡槽14,天窗横梁40部分容纳于卡槽14。挂钩10的两个卡合部11设有两个相对的延伸部111,两个延伸部111搭接于天窗横梁40远离卡槽14的表面。其中的卡合部11优选为弹性片,两个卡合部11可一体成型或通过螺钉等方式固接,挂钩10通过两个卡合部11分别卡接于天窗横梁40的两端侧壁,进一步地,两个卡合部11还可抵接于天窗横梁40在车内部的底壁所相对应的上面壁,加强挂钩10与天窗横梁40的连接。更进一步地,挂钩10的两个卡合部11相对设有的两个延伸部111,优选延伸部111与卡合部11一体成型,并抵接于天窗横梁40的上面壁,进一步增强挂钩10与天窗横梁40的连接。参照图4及图8,优选地,底座组件20还包括壳体22、及固接于壳体22的电路板23,壳体22形成有容置槽,连接板21固接于壳体22,并容纳于容置槽,连接板21与容置槽共同形成有容置空间221,电路板23容纳于容置空间221。上述的壳体22可采用塑料材质,如PP(聚丙烯)、PA(聚酰胺)、PC(聚碳酸酯)、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PS(聚苯乙烯)、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或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也可采用金属材质。设于容置空间221内的电路板23可通过螺钉等固接于容置空间221的内壁,进一步地,容置空间221内还可设有电机及传动件等进行驱动连接的显示屏30,使显示屏30可自动打开及关闭,可选的,通过手动操作也可打开及关闭显示屏30。参照图7及图8,优选地,挂钩10远离天窗横梁40的表面设有两个搭扣13,凹槽211的底壁开设有连通容置空间221的通孔2111,搭扣13穿过通孔2111置于容置空间221内,并搭接于连接板21靠近容置空间221的一面壁。该车载显示器还包括至少一连接件60,挂钩10通过连接件60固接于凹槽211的内壁,壳体22与挂钩10对应的面壁设有开口222,开口222连通容置空间221,连接件60一端通过对应的开口222容置于容置空间221,另一端均穿过连接板21固接对应的挂钩10。上述的搭扣13可为不锈钢扁嘴搭扣、长型搭扣、弹簧搭扣、调节搭扣、车厢搭扣、箱包搭扣、或自锁搭扣等,每一挂钩10上均可通过螺钉进行固接两个搭扣13,通过两搭扣13搭接于连接板21,并为连接板21靠近容置空间221的一面壁,并通过壳体22与每一挂钩10对应的面壁均设有开口222便于锁紧及松开两个搭扣13,使底座组件20在挂钩10上便于安装及拆卸,并通过搭扣13与挂钩10稳定固接。进一步地,再通过连接件60固接连接板21及对应的挂钩10,进一步加强底座组件20与挂钩10的连接,其中连接件60可优选为螺钉,螺钉的一端置于容置空间221内,可便于螺钉的连接及拆卸。参照图5及图6,优选地,底座组件20还包括盖合于开口222的盖板24,盖板24与壳体22平齐。上述的盖板24可通过螺钉或卡扣盖合于开口222,进行密封开口222,使容置空间221内部的电路板23等结构不受外界环境,如灰尘,水雾等影响。盖板24一端也可通过铰接,另一端通过卡接的方式置于开口222处,并且盖板24与壳体22平齐,使盖板24在底座组件20上不产生突兀。参照图7,优选地,该车载显示器还包括定位标尺70,所述定位标尺70贴合于所述天窗横梁40,并置于所述卡槽14内。上述的定位标尺70可为带有标尺的贴纸,进行粘贴于所需装该车载显示器的天窗横梁40处,定位标尺70也可为设有零刻度的一端连接于一挂钩10,当在天窗横梁40上卡接多个挂钩10时,通过定位标尺70使多个挂钩10间按相同的间距进行排列,并与连接板21上设置的多个通孔2111相对应,使底座组件20安装于挂钩10上时,挂钩10上的搭扣13可穿过对应的通孔2111进行固接于连接板21上。定位标尺70尾端可连接于排列的最后一个挂钩10,通过定位标尺70使底座组件20与多个挂钩10的连接更方便快捷。进一步地,多个挂钩10排列好后,定位标尺70可粘贴于天窗横梁40上或进行取下。一具体的安装该车载显示器实施例为,第一步将定位标尺70粘贴到车顶的天窗横梁40的中间位置,第二步将多个挂钩10卡接到天窗横梁40上,保证挂钩10与天窗横梁40紧密固接,并通过定位标尺70进行调整,第三步将底座组件20通过卡扣212连接到天窗横梁40上,并且使搭扣13对准连接板21上的通孔2111,第四步通过开口222,在容置空间221中用连接件60进一步固接挂钩10与底座组件20的连接,第五步将盖板24盖合开口222,完成安装。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车,包括天窗50、天窗横梁40、及上述的车载显示器,天窗横梁40固设于天窗50。其中,该车载显示器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车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