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车辆的盲区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80897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车辆的盲区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安全驾驶的辅助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盲区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装备有常规的侧镜和后视镜的车辆,例如汽车,在这些车辆的侧面具有盲区或者盲点。直视前方的驾驶员无法直接或者从后视镜或侧镜中看到这些盲区中的其它车辆。这在当该车辆的驾驶员不知道在盲区中有另一辆车并尝试进行动作,例如,变换车道、超车动作、左转或右转等的时候,可能导致出现危险状况甚至事故。

为了解决或提升车辆的安全性能,盲区检测装置被广泛使用。盲区检测装置例如可以包括三种。第一种是在外后视镜处安装可视摄像头或雷达等。第二种是将外后视镜的镜面分为具有两个不同曲率的区域。第三种是在外后视镜上增加凸镜。然而,上述三种装置都存在一定的缺陷。第一种装置增加了摄像头或雷达使得成本大幅度提高,无法被广泛使用。第二种装置中镜面一旦被损坏,则需要更换镜面总成,而更换过程需要拆卸前门角饰板和车门内侧护板,拆卸过程费时费力,效率低下,同时增加消费者成本。第三种装置中由于凸镜是安装在外后视镜上,凸镜只能跟随外后视镜的角度变化而变化,因此,凸镜角度变化的灵活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盲区检测装置,以解决现在技术中的盲区检测装置成本较高、更换过程繁琐以及镜片角度变化灵活性较差等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盲区检测装置,用于对所述车辆的B柱盲区进行检测,所述车辆包括前柱和前门角饰板,所述盲区检测装置包括:

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具有用于输出动力的输出轴;

设置在所述前柱或所述前门角饰板处的镜面总成,所述镜面总成与所述前柱或所述前门角饰板相对的一面作为背面,所述背面与所述输出轴的一端连接;

其中,所述镜面总成配置成在所述驱动电机的带动下能够绕所述输出轴的一端相对于所述前柱或所述前门角饰板进行偏转,以使得所述车辆的所述B柱盲区的检测范围增大。

进一步地,所述盲区检测装置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输出轴一端的连接件,用于将所述输出轴与所述镜面总成的所述背面进行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配置成能够相对于所述输出轴进行任意方向的转动;

所述镜面总成配置成与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以使得所述连接件在转动时带动所述镜面总成进行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背面与所述输出轴之间互成一定角度;

所述连接件配置成不能相对于所述输出轴进行转动;

所述镜面总成配置成能够相对于所述输出轴进行转动,以获得所需的所述B柱盲区的检测范围。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用于将所述输出轴与所述镜面总成的所述背面进行铰接;

所述镜面总成配置成能够相对于所述连接件在三维空间内进行任意转动,以获得所述B柱盲区的任意检测范围。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为球形体。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用于将所述输出轴与所述镜面总成的所述背面进行固定连接;

所述镜面总成配置成不能相对于所述连接件进行转动,仅在输出轴的带动下进行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为非球形体,且所述连接件的任意一个面均不是斜面或所述连接件的一个面为斜面;

当所述连接件的任意一个面均不是斜面时,所述镜面总成与所述连接件的连接处具有一斜台,以使得所述镜面总成与所述输出轴之间互成一定角度;

当所述连接件的一个面为斜面时,所述镜面总成构造成其背面具有一与所述斜面配合的凹部,以使得所述镜面总成不能相对于所述连接件进行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镜面总成的所述背面处设置有限位机构;

所述盲区检测装置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输出轴的一端之间并靠近所述输出轴一端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卡设在所述限位机构内,用于固定所述输出轴。

进一步地,所述盲区检测装置还包括:

控制器,用于调节所述连接件相对于所述输出轴的转动角度或者调节所述镜面总成相对于所述输出轴的转动角度;

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连接件相对于所述输出轴的转动角度或者所述镜面总成相对于所述输出轴的转动角度;

设置在所述车辆内部并与所述存储器电连接的记忆开关,所述记忆开关配置成根据其被按压的时间长短确定所述存储器是否进行存储;

可选地,所述盲区检测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记忆开关处的指示灯,所述指示灯配置成在所述记忆开关被按压预定时间时进行开启。

优选地,所述镜面总成包括镜面,所述镜面构造成凸镜。

本发明的方案,由于巧妙地使用了机械结构,避免采用高成本零部件,例如摄像头或雷达等,从而降低了成本,可以广泛应用到车辆中。又由于镜面总成设置在前柱或前门角饰板处,其是通过连接件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相连的,在需要更换镜面时,只需要将镜面总成的背面与连接件的连接关系解除即可。由于背面与输出轴之间互成一定角度,在拆卸镜面总成时,只要对镜面总成的一端向下施加压力,另一端必然会向上移动,此时,只需用手抬起另一端,即可解除背面与连接件的连接关系,实现镜面总成的更换。该种方式简单快捷,不需要拆除其他零部件,提高了拆卸效率。另一方面,由于镜面总成是独立设置,不依附于其他零部件,如外后视镜,使得镜面角度可以随意变化,增强了其角度变化的灵活性。

根据本发明的方案,可以调节镜面总成相对于前柱或前门角饰板的偏转角度,来实现所需的B柱盲区的检测。对于如何调节其偏转角度,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案,可以是连接件能够相对于输出轴转动,也可以是镜面总成能够相对于输出轴转动。而这些方案都能够实现B柱盲区的多角度检测,且结构简单实用,成本较低,可以广泛应用在车辆中。此外,本发明的方案,还具有记忆功能,可以记忆已经调节过的偏转角度,方便下次应用。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车辆盲区示意性俯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由车内向车外观察的具有盲区检测装置的车辆的局部示意性三维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镜面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盲区检测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盲区检测装置的示意性分解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盲区检测装置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的盲区检测装置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的镜面在旋转时,其盲区检测范围增大的示意性原理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的盲区检测装置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第四个实施例的盲区检测装置的示意性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车辆100的盲区示意性俯视图。如图1所示,A表示A柱盲区,B表示B柱盲区,C表示C柱盲区。一般轿车车身有三类立柱。从前向后依次为前柱110(A柱)、中柱(B柱)和后柱(C柱)。对于轿车而言,立柱除了起支撑作用,也起到了门框的作用。A柱、B柱和C柱均为本领域的公知常识,此处不再仔细描述。由A柱引起的盲区称为A柱盲区。由B柱引起的盲区称为B柱盲区。由C柱引起的盲区称为C柱盲区。车辆100出于安全的考虑,B柱一般会比较粗壮,且后视镜角度有限,由此导致B柱盲区是最常见的,但也是容易被忽略的。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具有盲区检测装置200的车辆100的局部示意性三维图。如图2所示,车辆100可以包括前柱110、前门角饰板120和外后视镜130。其中,前柱110即为A柱。前门角饰板120即为车辆100内部,且靠近外后视镜130的车门饰板。由于外后视镜130的位置限制,导致外后视镜130的视野有限,可以产生盲区。因此,为了增大视野,需要在车辆100处设置合理有效的盲区检测装置200,实现对B柱盲区的检测。

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盲区检测装置200的结构框图。如图4所示,盲区检测装置200可以包括驱动电机210和镜面总成220。其中,驱动电机210具有用于输出动力的输出轴211。图5和图6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盲区检测装置200的示意性分解图和侧视图。如图2所示,镜面总成220设置在前门角饰板120处。在另一实施例中,镜面总成220还可以设置在前柱110处。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镜面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图5和图6所示,镜面总成220包括反光面221和与反光面221相反的背面222。反光面221可以为平镜,也可以为凸镜,优选为凸镜。如图3所示,镜面总220为沿竖向延伸的长条状,其反光面221为朝向所述B柱盲区的凸面;反光面221具有不同曲率。如此设计,仅需要通过小角度的调整,便能够获得较好的视野。当将镜面总成220设置在前门角饰板120处或前门角饰板120处时,由于其是长条状,不会占用较大空间,且由于反光面不同位置处的曲率均不相同,使得仅需要进行小角度转动,便可观察到较大范围的B柱盲区。镜面总成220与前柱110相对的一面作为背面222,背面222与输出轴211的一端连接。其中,镜面总成220配置成在驱动电机210的带动下能够绕输出轴211的一端相对于前柱110进行偏转,以使得车辆100的B柱盲区的检测范围增大。本发明的方案,由于巧妙地使用了机械结构,避免采用高成本零部件,例如摄像头或雷达等,从而降低了成本,可以广泛应用到车辆100中。另一方面,由于镜面总成220是独立设置,不依附于其他零部件,如外后视镜130,使得反光面221角度可以随意变化,增强了其角度变化的灵活性。

为了使镜面总成220在驱动电机210的带动下进行偏转,在第一个实施例中,在输出轴211的一端还可以设置连接件230,用于将输出轴211与镜面总成220的背面222进行固定连接。连接件230配置成不能相对于输出轴211进行转动,镜面总成220配置成能够相对于输出轴211进行转动,以获得所需的B柱盲区的检测范围。此时,镜面总成220不能相对于连接件230进行转动,仅在输出轴211的带动下进行转动。如图5和图6所示,连接件230的形状构造成非球形体的结构,且镜面总成220的背面222构造成与输出轴211之间互成一定角度。由此,当驱动电机210带动输出轴211转动进而带动连接件230进行转动时,由于连接件230与镜面总成220的背面222的固定连接关系,镜面总成220在连接件230的旋转带动下进行旋转运动,由于镜面总成220与输出轴211之间具有一定的角度,旋转运动可以使得车辆100的B柱盲区的检测范围增加。如图5和图6所示,连接件230构造成其一个面为斜面,镜面总成220的背面222构造成具有一与该斜面进行配合的凹部21。斜面可以卡合在凹部21处,或者以其他可以固定连接的形式置入凹部21处,以使得镜面总成220不能相对于连接件230进行转动。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的盲区检测装置200的示意性侧视图。其与第一个实施例的区别在于:连接件230构造成长方体或正方体,镜面总成220与连接件230的连接处设置一斜台223,以使得镜面总成220与输出轴211之间互成一定角度。镜面总成220在连接件230的旋转带动下进行旋转运动,由于在连接处设置有一斜台223,使得镜面总成220与输出轴211之间互成一定角度,旋转运动使得车辆100的B柱盲区的检测范围增加。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的反光面221在旋转时,其盲区检测范围增大的示意性原理图。由图8所示。在反光面221与输出轴211之间的角度为α时,标注其相对前柱110或前门角饰板120的位置为S(下称S处),该反光面221所能观察到的区域为区域B。在反光面221与输出轴211之间的角度为β时,标注其相对前柱110或前门角饰板120的位置为S’(下称S’处),该反光面221所能观察到的区域为区域B。反光面221在驱动电机210的带动下,由S处旋转至S’处,由反光面221观察到的区域由B变为A。因此,在驱动电机210的带动下,由反光面221所观察到的区域至少为A+B,即C区域。由此,车辆100的B柱盲区的检测范围在逐渐增大。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的盲区检测装置200的示意性侧视图。其与第一个实施例之间的区别在于:连接件230用于将输出轴211与镜面总成220的背面222进行铰接。镜面总成220配置成能够相对于连接件230在三维空间内进行任意转动,以获得B柱盲区的任意检测范围。如图9所示,连接件230配置为球形体,可以是类似半球形的结构。在另一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类似球形的结构。由此,当驱动电机210带动连接件230转动时,由于镜面总成220与输出轴211之间具有一定的角度,镜面总成220的转动可以实现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相同的转动,同时又由于连接件230与球形体,且镜面总成220可以相对于连接件230进行任意转动,因此,又可以进行三维空间的任意转动。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相比,其检测B柱盲区的范围更大。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四个实施例的盲区检测装置200的示意性侧视图。其与第一个实施例之间的区别在于:连接件230配置成能够相对于输出轴211进行任意方向的转动。镜面总成220配置成与连接件230固定连接,以使得所述连接件230在转动时带动镜面总成220进行转动。如图所示,连接件230为球形体。但是由于连接件230可以相对于输出轴211进行任意方向地转动,因此,连接件230的形状并不受限,可以为任意形状,与其他零部件之间的配合更加灵活。且镜面总成220的背面222的形状也不受限,只需与连接件230进行固定连接即可。该实施例与第一个和第二个实施例相比,其检测B柱盲区的范围不受限,可以为任意范围。该实施例与第三个实施例相比,其与其他零部件的配合更加灵活,对其他零部件的形状没有要求,所以可操作性和通用性更强。

本发明的方案,由于镜面总成220设置在前柱110或前门角饰板120处,其是通过连接件230与驱动电机210的输出轴211相连的,在需要更换反光面221时,只需要将镜面总成220的背面222与连接件230的连接关系解除即可。由于背面222与输出轴211之间互成一定角度,在拆卸镜面总成220时,只要对镜面总成220的一端向下施加压力,另一端必然会向上移动,此时,只需用手抬起另一端,即可解除背面222与连接件230的连接关系,实现镜面总成220的更换。该种方式简单快捷,不需要拆除其他零部件,提高了拆卸效率。根据本发明的方案,可以调节镜面总成220相对于前柱110或前门角饰板120的偏转角度,来实现所需的B柱盲区的检测。对于如何调节其偏转角度,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案,可以是连接件230能够相对于输出轴211转动,也可以是镜面总成220能够相对于输出轴211转动。而这些方案都能够实现B柱盲区的多角度检测,且结构简单实用,成本较低,可以广泛应用在车辆100中。

在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中,为了防止输出轴211在输出动力时产生振动,该盲区检测装置200还可以包括限位机构240和与限位机构240相配合的固定块250。其中,限位机构240设置在镜面总成220的背面222处。固定块250设置在驱动电机210和输出轴211的一端之间并靠近输出轴211一端。固定块250卡设在限位机构240中,并用于固定输出轴211。为了调节连接件230相对于输出轴211的转动角度或者调节镜面总成220相对于输出轴211的转动角度,该盲区检测装置200还可以包括控制器260。该控制器260用于调节连接件230相对于输出轴211的转动角度或者调节镜面总成220相对于输出轴211的转动角度。

由于车辆100在行驶过程中,一旦其镜面总成220的相对于前柱110或前门角饰板120的角度调整好,基本上不需要再进行大幅度调节。基于此,该盲区检测装置2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270、记忆开关280和指示灯290。存储器270用于存储连接件230相对于输出轴211的转动角度或者镜面总成220相对于输出轴211的转动角度。记忆开关280设置在车辆100内部并与存储器270电连接,该记忆开关280配置成根据其被按压的时间长短确定存储器270是否进行存储。指示灯290设置在记忆开关280处,指示灯290配置成在记忆开关280被按压预定时间时进行开启。其具体工作原理为:盲区检测装置200开始工作,驱动电机210开始转动带动连接件230进行转动,连接件230带动镜面总成220转动,使得镜面总成220相对于前柱110或前门角饰板120进行偏转。当驾驶员看到B柱盲区范围后,按压记忆开关280一定时间,按键处的指示灯290开启并进行闪烁,闪烁时间长短和次数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该位置被存储器270存储。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可以还原初始位置。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发明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