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调整式汽车内后视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88718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内后视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调整式汽车内后视镜。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内后视镜,在不同的司机上车后,存在需要另行调整内后视镜的位置到适合自己的角度的问题,费时费力,且调整精度低。

申请号为“201310535408.4”,公开号为“CN103568960A”,名称为“一种带自动调节功能的汽车内后视镜”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带自动调节功能的汽车内后视镜,包括后视镜本体,所述的汽车内后视镜还包括连接本体部,连接本体部与车身顶棚连接,连接本体部前端面上设置两个伸缩部件,两个伸缩部件的伸缩杆分别与后视镜本体上表面活动连接,两个伸缩部件分别与能够控制两个伸缩部件伸缩的控制部件连接,其虽然能够实现调节功能,但是其却存在调整精度较低,重复调整的可靠性较差的缺陷。

专利号为“ZL201320880223.2”,授权公告号为“CN203958003U”,名称为“一种手控式智能内后视镜”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手控式智能内后视镜,包括镜体和安装在镜体上的显示屏,镜体与显示屏之间通过手控旋转伸出机构相连接;手控旋转伸出机构包括设置在显示屏与镜体之间的弹簧开关和旋转轴;旋转轴设有扭簧和阻尼齿轮;镜体上设有限位结构;镜体上还设有定位销;定位销设置为具有锁定位置和可动位置的结构;显示屏设置在镜体上所设置的槽中;其虽然可以实现车辆内后视镜的自动调节,但是其却同样存在调整精度较低,重复调整的可靠性较差的缺陷。

总体来说,现有的一些车辆内后视镜,多存在针对不同的司机,需要另行调整内后视镜的位置到适合自己的角度的问题,费时费力,且调整精度低,为此,需要一种自动调整式汽车内后视镜,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问题,使其能够自动快速高效地调整内后视镜的位置到适合自己的角度的问题,省时省力,且调整精度高,且调整的一致性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调整式汽车内后视镜,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针对不同的司机,需要另行调整内后视镜的位置到适合自己的角度的问题,使其能够自动快速高效地调整内后视镜的位置到适合自己的角度的问题,省时省力,且调整精度高,且调整的一致性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调整式汽车内后视镜,包括顶部连接杆,顶部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右连接杆和左连接杆的上端相连接;右连接杆和左连接杆的下端与中间连接杆相连接;中间连接杆与电机相连接;中间连接杆上设有槽,槽内设有滑动杆,滑动杆与左活动连接头相连接;中间连接杆上设有固定杆,固定杆与右活动连接头相连接,左活动连接头和右活动连接头与内后视镜的后部相连接;内后视镜上连接设有摄像头。

在以上方案中优选的是,电机通过电机轴设置在中间连接杆上。

在以上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内后视镜设有外壳。

在以上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左活动连接头和右活动连接头与内后视镜的外壳相连接。

在以上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滑动杆通过滑动轴设置在槽内。

在以上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摄像头设置在内后视镜的顶部。

在以上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摄像头设置在内后视镜的顶部的中间位置处。

在以上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摄像头设置在内后视镜的外壳的顶部。

在以上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摄像头设置在内后视镜的外壳的顶部的中间位置处。

在以上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槽设为矩形槽。

在以上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槽的两端设为圆弧形。

在以上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左活动连接头和右活动连接头设为半球形。

在以上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顶部连接杆设为圆柱形杆。

在以上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右连接杆设为圆柱形杆。

在以上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左连接杆设为圆柱形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调整式汽车内后视镜,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针对不同的司机,需要另行调整内后视镜的位置到适合自己的角度的问题,使其能够自动快速高效地调整内后视镜的位置到适合自己的角度的问题,省时省力,且调整精度高,且调整的一致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调整式汽车内后视镜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顶部连接杆,2为右连接杆,3为左连接杆,4为电机,5为电机轴,6为中间连接杆,7为槽,8为固定杆,9为滑动杆,10为右活动连接头,11为左活动连接头,12为内后视镜,13为摄像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显然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不同的变型和改型而不超出后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实用新型更宽的精神和范围。因此,以下实施例具有例示性的而没有限制的含义。

实施例:

一种自动调整式汽车内后视镜,如图1所示,包括顶部连接杆1,顶部连接杆1的两端分别与右连接杆2和左连接杆3的上端相连接;右连接杆2和左连接杆3的下端与中间连接杆6相连接;中间连接杆6与电机4相连接;中间连接杆6上设有槽7,槽7内设有滑动杆9,滑动杆9与左活动连接头11相连接;中间连接杆6上设有固定杆8,固定杆8与右活动连接头10相连接,左活动连接头11和右活动连接头10与内后视镜12的后部相连接;内后视镜12上连接设有摄像头13。

在上述实施例中,电机4通过电机轴5设置在中间连接杆6上。

在以上任一实施例中,内后视镜12设有外壳。

在以上任一实施例中,左活动连接头11和右活动连接头10与内后视镜12的外壳相连接。

在以上任一实施例中,滑动杆9通过滑动轴设置在槽7内。

在以上任一实施例中,摄像头13设置在内后视镜12的顶部。

在以上任一实施例中,摄像头13设置在内后视镜12的顶部的中间位置处。

在以上任一实施例中,摄像头13设置在内后视镜12的外壳的顶部。

在以上任一实施例中,摄像头13设置在内后视镜12的外壳的顶部的中间位置处。

在以上任一实施例中,槽7设为矩形槽。

在以上任一实施例中,槽7的两端设为圆弧形。

在以上任一实施例中,左活动连接头11和右活动连接头10设为半球形。

在以上任一实施例中,顶部连接杆1设为圆柱形杆。

在以上任一实施例中,右连接杆2设为圆柱形杆。

在以上任一实施例中,左连接杆3设为圆柱形杆。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调整式汽车内后视镜,其摄像头13作为图像采集单元,可以采集人眼位置,将驾驶员的位置信息传输到图像信号处理单元进行处理,图像采集单元与图像信号处理单元之间可以通过数据线相连接;图像信号处理单元处理后将得到内后视镜12应调整的合适角度,再通过控制执行机构进行内后视镜12的调整。控制执行机构由顶部连接杆1、右连接杆2、左连接杆3、电机4、电机轴5、中间连接杆6、槽7、固定杆8、滑动杆9、右活动连接头10和左活动连接头11构成;另外可以通过记忆存储单元记录当前的位置信息,记忆存储单元可以设为移动硬盘,记忆存储单元可以通过USB接口和数据线与图像信号处理单元相连接。另外可以利用按键单元中的自定义键进行按键操作,直接将内后视镜12调整到该位置。其电机4通过电机轴5带动中间连接杆6旋转,实现在俯仰方向的调节;固定杆8固定在中间连接杆6与右活动连接头10之间,滑动杆9在槽7内滑动,实现内后视镜12的偏摆调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