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室的隔热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23564阅读:67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领域,提供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室的隔热垫。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消费已越来越多的进入到人们的家庭生活中。据中汽协公布的统计数据,2015年全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2450.33万辆和2459.7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25%和4.68%。虽然这一数据增速较上一年度有所放缓,分别减少了4.01和2.18个百分点,但自2013年以来我国汽车产销量已连续3年超过2000万辆,并在2015年以全球历史新高的成绩连续7年蝉联全球第一。

在传统生产的汽车发动机室内均需要设计隔热垫,从而形成隔热层,阻隔热量向引擎盖的辐射,不仅能够保护引擎盖漆面,而且还可有效降低发动机的噪音。未来汽车行业发展的趋势是轻量化,然而,目前的发动机室隔热垫为追求良好的性能而无法实现轻量化的要求,因此,十分有必要开发出一种隔音、降噪性能优异的隔热垫以满足行业发展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室的隔热垫。

为解决此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方案: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室的隔热垫,包括无纺布基材层,在所述无纺布基材层的上方通过胶黏剂粘合有一气凝胶毡层,在所述气凝胶毡层的上方粘合有一岩棉层,而在所述岩棉层的上方粘合有一玻璃棉层,在所述玻璃棉层的上方粘合有一铝箔层,且在所述玻璃棉层和铝箔层之间还均匀涂覆有一红外阻隔层。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气凝胶毡层为硬质板状结构的气凝胶毡层。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气凝胶毡层的厚度为2.0-3.5mm。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玻璃棉层的厚度为2.3-4.5mm。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红外阻隔层包括纳米氧化锡掺杂镉氧化物涂层。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各层次次序的特殊设计是经过反复试验得出的,不是简单的叠加,该隔热垫采用气凝胶毡、岩棉和玻璃棉作为主要材料,这些材料不仅具备优异的隔热、降噪性能,而且密度低,十分符合未来汽车轻量化的要求,其中气凝胶毡的密度为180~220kg/m³,而常温下的导热系数则达到了0.018W/(K·m),其隔热效果是传统隔热材料的2-5倍,另外设计的纳米氧化锡掺杂镉氧化物涂层,其对波长小于1200nm 的近红外阻隔率达85%,可有效阻隔近红外线,防止热辐射损坏引擎盖漆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室的隔热垫,包括无纺布基材层1,在所述无纺布基材层1的上方通过胶黏剂粘合有一气凝胶毡层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气凝胶毡层2为硬质板状结构的气凝胶毡层,可起到塑型作用,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气凝胶毡层2的厚度为2.4mm,实际生产中,该气凝胶毡层2的厚度只要在2.0-3.5之间均可以实施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所述气凝胶毡层2的上方粘合有一岩棉层3,而在所述岩棉层3的上方粘合有一玻璃棉层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玻璃棉层4的厚度为2.8mm,实际生产中,该玻璃棉层4的厚度只要在2.3-4.5之间均可以实施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所述玻璃棉层4的上方粘合有一铝箔层5,且在所述玻璃棉层4和铝箔层5之间还均匀涂覆有一红外阻隔层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红外阻隔层6直接采用纳米氧化锡掺杂镉氧化物涂料均匀涂覆而成,可有效阻隔红外线。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各层次次序的特殊设计是经过反复试验得出的,不是简单的叠加,该隔热垫采用气凝胶毡、岩棉和玻璃棉作为主要材料,这些材料不仅具备优异的隔热、降噪性能,而且密度低,十分符合未来汽车轻量化的要求,其中气凝胶毡的密度为180~220kg/m³,而常温下的导热系数则达到了0.018W/(K·m),其隔热效果是传统隔热材料的2-5倍,另外设计的纳米氧化锡掺杂镉氧化物涂层,其对波长小于1200nm 的近红外阻隔率达85%,可有效阻隔近红外线,防止热辐射损坏引擎盖漆面。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