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门内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20961阅读:1019来源:国知局
前门内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部件,特别涉及一种前门内板。



背景技术:

汽车前门窗框位置通常对应的是车内乘员的胸部,若此处的结构不强,则当汽车发生前碰时,车门窗框就容易发生折弯或变形过大,从而很容易使车内乘员受到伤害,由此严重威胁到车内乘员的生命安全;另外,汽车前门的整体刚度普遍较低,使得侧门的窗框部位关闭不紧,有漏风现象,进一步地,当汽车以较高的车速行驶时,由于车内外压力不同,窗框部位有张开的趋势,车内容易进风,从而引起振动噪声等问题,影响乘坐舒适性,另一方面,前目前市场上量产的客车前车门没有配置防撞梁,发生侧面碰撞时,车门严重变形,无法打开,少数试制车辆借用了传统的乘用车车门防撞梁,该防撞梁主要包括防撞杆和连接在防撞杆两端的支架焊接在车门内板上,防撞杆为一直钢管。这种钢管防撞梁不仅强度一般,安全性差,而且受轻客车门内部空间的限制,难以量产。

因此,就需要一种具有防撞梁的前门内板,该前门内板上具有防撞梁结构,从而大大提高车门的整体刚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撞梁的前门内板,该前门内板上具有防撞梁结构,从而大大提高车门的整体刚度,且本防撞梁结构简单,吸能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的前门内板,包括具有侧围的内板本体和设置于所述内板本体上的窗框和防撞梁;所述防撞梁为两个并相互交叉形成X形结构,所述防撞梁的两端分别对应固定于内板本体相对的两个内侧壁上,且防撞梁中部向内板本体底面隆起形成拱形结构;

进一步,所述内板本体上位于窗框下方的位置固定有窗框加强梁,所述窗框加强梁包括通过口部与内板本体表面固定的槽钢和设置于所述槽钢内的弧形支撑板,所述弧形支撑板的两个底边固定于槽钢的底面,弧形支撑板的弧顶与槽钢的侧壁顶部平齐;

进一步,所述内板主体的四周边沿分别对应冲压有左翻边、上翻边、右翻边和下翻边,所述左翻边、上翻边、右翻边和下翻边上均设有用于与内蒙皮相连的内蒙皮安装孔;所述窗框与防撞梁之间设有由环形加强筋围成的过孔成形区,所述过孔成形区内设有多个线束过孔;

进一步,所述内板主体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防撞梁为两个并相互交叉形成X形结构,防撞梁的两端分别对应固定于内板本体相对的两个内侧壁上,当然,防撞梁的两端也可通过支架固定在内板本体上,使防撞梁的两端与内板本体的表面间隔一定距离,使防撞梁中部可向内板本体表面隆起形成拱形结构,当车门受到撞击时,拱形结构的防撞梁具有极强的载荷支撑能力,能够避免车门发生变形,另外,拱形结构受到外力发生挤压变形时能够吸收较多的冲击能量,以保证车内人员的安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窗框加强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撞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前门内板,包括包括具有侧围的内板本体6和设置于所述内板本体6上的窗框1和防撞梁8;所述防撞梁8为两个并相互交叉形成X形结构,所述防撞梁8的两端分别对应固定于内板本体6相对的两个内侧壁上,且防撞梁8中部向内板本体6底面隆起形成拱形结构;本实用新型的防撞梁8为两个并相互交叉形成X形结构,防撞梁8的两端分别对应固定于内板本体6相对的两个内侧壁上,当然,防撞梁8的两端也可通过支架固定在内板本体6上,使防撞梁8的两端与内板本体6的表面间隔一定距离,使防撞梁8中部可向内板本体6表面隆起形成拱形结构,当车门受到撞击时,拱形结构的防撞梁8具有极强的载荷支撑能力,能够避免车门发生变形,另外,拱形结构受到外力发生挤压变形时能够吸收较多的冲击能量,以保证车内人员的安全。

本实施例中,所述内板本体6上位于窗框1下方的位置固定有窗框加强梁3,所述窗框加强梁3包括通过口部与内板本体6表面固定的槽钢12和设置于所述槽钢12内的弧形支撑板13,所述弧形支撑板13通过两个Ω形的紧固板10固定在内板本体6上,其中,槽钢12的口部应朝向内板本体6侧,弧形支撑板13的弧顶与槽钢12的侧壁顶部平齐,槽刚的口部通过内板本体6的表面封闭,弧形支撑板13的弧顶能够与内板本体6表面接触并对内板本体6形成支撑作用,进一步提高了车门靠近窗框1位置的强度和刚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内板主体的四周边沿分别对应冲压有左翻边11、上翻边12、右翻边2和下翻边7,所述左翻边11、上翻边12、右翻边2和下翻边7上均设有用于与内蒙皮相连的内蒙皮安装孔;所述窗框1与防撞梁8之间设有由环形加强筋4围成的过孔成形区5,所述过孔成形区5内设有多个线束过孔9,线束过孔9用于供相关线缆穿过,其结构与现有技术相同;内蒙皮上也设有相应的翻边和安装孔,安装时可通过螺栓将内板主体与内蒙皮连接起来;左翻边11、上翻边12、右翻边2和下翻边7的设置便于内蒙皮的安装,且各翻边使得安装后内蒙皮边沿与前门内板紧密贴合,能够保证内蒙皮与前门内板的平齐度,提高装配的美观性;同时,线束过孔9均设在固定的过孔成形区5内,其布置合理,线束过孔9的分布规整,有利于提高车门的美观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内板主体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以满足车身轻量化的要求,节能环保。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