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医疗工作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28792阅读:535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式医疗工作站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移动式医疗工作站。



背景技术:

人体骨骼属于完全的个性化定制产品,传统的植入骨骼制作周期非常长,而且骨骼精度、适应度都受到限制。尤其是在战争中,一旦士兵在前线受到骨折伤害,设于战地的医疗基地难以通过传统手段制作出精度高的人造骨骼,延误最佳的医疗时机。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种种不足,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提出一种能够随军移动,并可在医疗条件有限、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定制出高精度、无排斥植入物的移动式医疗工作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移动式医疗工作站,包括车辆和位于车辆上的箱体,所述箱体内部通过隔板划分为:CT检查区,用于对患者的受伤部位进行扫描并建立三维模型;

3D打印区,用于将三维模型打印成型以植入患者受伤部位;

配电区,用于为CT检查区和3D打印区提供稳压电源。

进一步,所述CT检查区和配电区分别位于箱体的两端侧,位于CT检查区和3D打印区之间的隔板上以及箱体两端侧均设有出入口,位于CT检查区和3D打印区之间的出入口上方设有风幕机和警报器。

进一步,所述CT检查区内设有CT机、计算机和至少一台精密空调,所述精密空调和计算机均靠近箱体两个边侧的其中一侧设置,所述CT机位于CT检查区的中心区。

进一步,所述CT检查区所在的箱体底板上设有高架地板,所述高架地板上至少设有一个出风口,高架地板与箱体底板之间留有空间,为精密空调产生的冷风到达出风口提供通道。

进一步,所述精密空调设为两台,两台精密空调分别靠近箱体的不同边侧,所述高架地板上设有四个出风口,所述四个出风口分别靠近CT机的四个边角。

进一步,所述3D打印区内设有3D打印机以及通过软管与3D打印机连接的水冷机组和空气压缩机,所述3D打印机和水冷机组位于箱体的同一边侧,所述空气压缩机位于箱体的另一边侧,以在箱体内留出行走通道,所述3D打印区所在的箱体顶板上设有吸顶式空调。

进一步,所述吸顶式空调的回风口处设有滤网。

进一步,所述配电区设有主配电柜、UPS电柜和电池柜,所述主配电柜上设有电力接插头,用于外接外部电缆,所述主配电柜、UPS电柜和电池柜均靠近箱体的端侧设置,且箱体的端侧上设有通风口。

进一步,所述CT机、空气压缩机的下方分别设有隔震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式医疗工作站,包括车辆和位于车辆上的箱体,箱体内部划分为CT检查区、3D打印区和配电区,将CT机和3D打印机装入其中,实现了快速移动,这样,在随军行驶过程中,如果出现骨伤患者,利用CT机对患者的受伤部位进行扫描并建立三维模型,利用3D打印机将三维模型打印成型以植入患者受伤部位,不会延误最佳的医疗时机,同时,经3D打印机个性化定制打印的骨骼成品,精度高,植入人体后不会出现排斥现象。各种设备在箱体内的布局紧凑,结构合理,实现了高效率的医疗作业,此外,配电区为CT检查区和3D打印区提供稳压电源,保证整个医疗工作站的有序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车辆、2-箱体、3-CT检查区、4-3D打印区、5-配电区、6-CT机、7-精密空调、8-计算机、9-隔震垫、10-隔板、11-3D打印机、12-空气压缩机、13-水冷机组、14-吸顶式空调、15-出入口、16-风幕机、17-主配电柜、18-UPS电柜、19-电池柜、20-出风口、21-高架地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它类同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2所示,一种移动式医疗工作站,包括车辆1和位于车辆1上的箱体2,箱体2可以选用集装箱,箱体2内部通过隔板10依次划分为CT检查区3、3D打印区4和配电区5,配电区5用于为CT检查区3和3D打印区4提供稳压电源。

在一些实施例中,CT检查区3和配电区4分别位于箱体2的两端侧,位于CT检查区3和3D打印区4之间的隔板10上以及箱体2两端侧均设有出入口15,配电区4完全与另外两个区隔离,但是需要设置对外的出入口15,用于检修。骨伤患者自出入口15先进入CT检查区3,对受伤部位进行扫描并建立三维模型,此外,还需要针对受伤部位的对称部位进行扫描,然后3D打印区4将三维模型打印成型,对成型产品进行后处理,后处理可以安排在医疗工作站所在的医疗基地,处理好的成型产品再次送回到工作站中进行仿真处理,如仿真处理结果好,直接植入患者体内,否则,继续通过后处理方式进行加工,避免出现排斥现象。

所述CT检查区3内设有CT机6、计算机8和至少一台精密空调7,在一些实施例中,精密空调7和计算机8均靠近箱体2两个边侧的其中一侧设置,所述CT机6位于CT检查区3的中心区,为CT机6四周留出充足的空间,便于患者进行扫描,扫描后建立的三维模型经计算机8输送至3D打印区4,之所以设置精密空调7是因为CT检查区3是患者、医生的主要工作区域,加之CT机6为高精度设备,需要恒温恒湿,为了使CT检查区3更加舒适,精密空调7的设计为下送风、上回风,采用风冷方式,精密空调7的风冷主机置顶,主机的排气风扇朝外,可以将热空气排出箱体2。

CT检查区3所在的箱体2底板上设有高架地板21,高架地板21上至少设有一个出风口20,高架地板21与箱体2底板之间留有空间,该空间高度为300mm,精密空调7产生的冷风经所述空间到达出风口20处,同时,方便布置线路。本实施例中,所述精密空调7设为两台,两台精密空调7分别靠近箱体2的不同边侧,所述高架地板21上设有四个出风口20,所述四个出风口20分别靠近CT机6的四个边角,提高各处的舒适度。此外,为了防止CT机6在移动运输过程中因颠簸导致损坏,在CT机6的下方设有隔震垫9,用以缓冲震动。

所述3D打印区4内设有3D打印机11以及通过软管与3D打印机11连接的水冷机组13和空气压缩机12,在外部环境不能提供水冷设备及空气压缩机设备的情况下,保证3D打印机11还能正常运行。由于空气压缩机12运行时会产生较大的震动,为了避免震动传递到箱体2上,在空气压缩机12下方设有隔震垫9,起隔震作用。所述3D打印机11和水冷机组13位于箱体2的同一边侧,所述空气压缩机12位于箱体2的另一边侧,以在箱体2内留出行走通道,所述3D打印区4所在的箱体2顶板上设有吸顶式空调14,以满足3D打印机11运行的温度要求,为了最大程度隔离粉尘的空气循环,在吸顶式空调14的回风口处设有滤网。由于3D打印机11在工作时会有一定的粉尘,粉尘会对3D打印机11以及CT检查区3的患者带来影响,位于CT检查区3和3D打印区4之间的出入口15上方设有风幕机16和警报器(图中未示出),以阻挡粉尘溢出。同时,按照正常的操作规范,进出所述出入口15必须随手关门,设置警报器用于提醒操作者及时关门。

所述配电区5设有主配电柜17,为了便于外接外部电缆,主配电柜17上设有电力接插头。考虑到工作站内3D打印机11和CT机6是高精度、高价值的产品,对电压的稳定性有较高的要求,配电区5设有UPS电柜18以稳定电压,同时,配电区5内还设有具有续电功能的电池柜19,在突发停电状况下,给设备预留关机时间。所述主配电柜17、UPS电柜18和电池柜19均靠近箱体2的端侧设置,且箱体2的端侧上设有用于散热的通风口(图中未示出)。

以上已将本实用新型做一详细说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即凡依本申请范围所作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