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装式整体自装卸车及其支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28775阅读:552来源:国知局
侧装式整体自装卸车及其支腿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侧装式整体自装卸车及其支腿结构,属于起重工程车辆领域。



背景技术:

侧装式整体自装卸车是一种快捷方便的集装箱自装卸运输工具,具有高度的机动性和灵活性,它利用载重汽车底盘、活动支腿装置、起重作业装置和电液控制装置,实现对集装箱的装卸和运输,为集装箱运输车队提供装卸作业保障。

目前,侧装式整体自装卸车采用的支腿结构,其前后支腿结构均为斜摆结构,活动支腿可在固定支腿内滑移,活动支腿与摆腿通过斜撑油缸铰接,这种支腿结构在工程实践过程中发现存在如下问题:

1、整车展开时占用场地面积较大,车对车作业时无法最大限度利用空间;

2、支腿结构导致整备质量过重,作业速度较慢;

3、不利于整车稳定性提升。

因此,亟待对现有的支腿结构进行改进,以提高支腿的跨距,提高车辆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侧装式整体自装卸车及其支腿结构,该支腿结构使得跨距增加,从而有利于提高整车稳定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侧装式整体自装卸车的支腿结构,其结构特点是,包括前固定支腿、后固定支腿、前活动支腿、斜支腿、摆腿和斜活动支腿;

所述斜支腿与后固定支腿铰接相连,位于后固定支腿下方的斜支腿与所述后固定支腿之间设有驱动斜支腿相对后固定支腿摆动的驱动装置;

所述斜活动支腿部分套装在所述斜支腿内,且在斜活动支腿与斜支腿之间设有驱动斜活动支腿相对斜支腿往复移动的驱动装置。

由此,本实用新型的伸缩腿系插入斜支腿内腔并以此为轨道平移伸出车侧,相对前支腿结构后支腿结构环境适应能力更强,更方便地将支腿插入相邻车辆底部,跨距增加有利于提高整车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优化,以下为优化后形成的技术方案:

所述前活动支腿部分套装在所述前固定支腿内,且在前活动支腿与前固定支腿之间设有驱动前活动支腿相对前固定支腿往复移动的驱动装置。

所述前活动支腿与摆腿铰接相连,且在前活动支腿与摆腿之间设有驱动摆腿相对前活动支腿摆动的驱动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前活动支腿与前固定支腿之间的驱动装置为前伸缩油缸;和/或所述前活动支腿与摆腿之间的驱动装置为摆腿油缸。进一步地,所述前伸缩油缸的缸座端固定连接在前固定支腿上,前伸缩油缸的活塞杆与前活动支腿固接;所述摆腿油缸的缸座套固接在前活动支腿上,摆腿油缸的活塞杆与摆腿固接。

所述斜支腿与所述后固定支腿之间的驱动装置为斜撑油缸;和/或所述斜活动支腿与斜支腿之间的驱动装置为后伸缩油缸。

所述后固定支腿一端与斜支腿的支座铰接,后固定支腿另一端通过支座与斜撑油缸缸座端铰接,斜撑油缸活塞杆与斜活动支腿的支座固接。

所述斜活动支腿的底端装有支脚板。

优选地,所述前固定支腿、后固定支腿、前活动支腿、斜支腿、摆腿和斜活动支腿均为箱型结构。

所述前固定支腿和后固定支腿均设有用于支撑在地面的油缸。

基于同一个发明构思,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侧装式整体自装卸车,其包括底盘,所述底盘上装有所述的侧装式整体自装卸车的支腿结构。

优选地,每个底盘上装有一个集装箱和两组所述的侧装式整体自装卸车的支腿结构,其中一个位于集装箱的前侧,一个位于底盘的尾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支腿操纵方便,有利于提高整车稳定性,前后支腿展收由两套独立的液压系统控制,能联合动作,也能单独操作。本专利提高车对车操作稳定性。

2、本实用新型的支腿布置空间结构环境适应能力很强,附着面可宽可窄,可高可低。可将支腿插入相邻车辆的底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侧装式整体自装卸车支腿布置图。

在图中

1-底盘;2-摆腿油缸;3-前固定支腿;4-后固定支腿;5-活动支腿;6-斜支腿;7-斜活动支腿;8-摆腿;9-上臂油缸;10-下臂油缸;11-前伸缩油缸;12-斜撑油缸;14-支脚板;20-侧装式整体自装卸车的支腿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中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一种侧装式整体自装卸车的支腿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前固定支腿3、后固定支腿4、前活动支腿5、斜支腿6、摆腿8和斜活动支腿7,各腿均采用箱型薄板结构,截面为四边形且局部加强。

图1和2中,X为车辆的长度方向,Y为车辆的宽度方向,Z为车辆的高度方向。如图1所示,所述前固定支腿3安装在起重作业装置的汽车底盘上,并与底盘大梁固定相连。所述前固定支腿3其截面呈箱形而具有箱形空腔。前固定支腿3内插入其截面大小与上述固定支腿之内腔截面大小匹配的前活动支腿5,前活动支腿5一端插入前固定支腿3,另外一端通过其支座铰接一摆腿8,上述固定支腿与活动支腿之间设有前伸缩油缸11,其中前伸缩油缸11的缸座端固定连接在前固定支腿3上,前伸缩油缸11的活塞杆与前活动支腿5固接。摆腿油缸2的缸座套固接在前活动支腿5上,摆腿油缸2的活塞杆与摆腿8固接。本实用新型的活动支腿系插入固定支腿内腔并以此为轨道平移伸出车侧,且摆腿与之铰接,故可将支腿插入相邻车辆底部。

所述后固定支腿采用箱型薄板结构,截面为四边形。后固定支腿4一端与斜支腿6支座铰接,后固定支腿4另一端通过支座与斜撑油缸12缸座端铰接,斜撑油缸12活塞杆与斜支腿6支座固接。斜支腿6为箱型薄板结构,截面为四边形,其内插入其截面大小与上述固定支腿之内腔截面大小匹配的斜活动支腿7,斜活动支腿7一端插入斜支腿6,另外一端通过其支座铰接支脚板14。本实用新型的伸缩腿系插入斜支腿内腔并以此为轨道平移伸出车侧,相对前支腿结构后支腿结构环境适应能力更强,更方便地将支腿插入相邻车辆底部,跨距增加有利于提高整车稳定性。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内容应当理解为这些实施例仅用于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入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