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货车装卸货物的车载起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28788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用提升架,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货车装卸货物的车载起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小货车装卸货物时,一般是通过人力搬运的,当劳动力紧缺时,无法保证按时完成装卸任务,当在装卸不规则或较重的货物时,人力搬运不便,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这是需要借助专业那个的起重吊装设备才能完成装卸工作,这给装卸工作带来不便,从而影响货物运输计划。采用这种通过人力搬运小型货物上下车的装卸方式在搬运困难、劳动强度大、劳力成本高、工作效率低,无法保证按时完成装卸任务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旨在提供一种用于货车装卸货物的车载起重装置,即用即装,不用即卸,可折叠收纳,从而有效地降低了劳动强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货车装卸货物的车载起重装置,包括起重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横梁、加强管和用于抵住地面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横梁和加强管形成三角支撑,所述起重机构设于横梁上,所述支撑组件上设有将支撑组件安装在车斗上的安装组件,工作状态下,所述支撑组件与地面接触,受力点通过支撑组件作用于地面。

所述支撑组件与横梁铰接,所述支撑组件与加强管之间通过插销一连接,所述横梁与加强管之间通过插销二连接。

所述横梁横截面为半月形,所述横梁开口端与支撑组件相对设置,所述横梁内部设有供支撑组件容纳的容腔。

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立柱和支撑管,所述立柱插设于支撑管的支撑座内,所述安装组件设于支撑管上。

所述安装组件包括连接管和法兰盘,所述连接管与支撑管活动连接,所述法兰盘设于连接管上。

所述支撑管下端设有与地面接触的高度调节管,所述高度调节管由上至下依次设有若干个调节孔,所述支撑管相对应设有对应插孔。

所述高度调节管下端设有用于微调高度的微调螺杆。

所述起重机构包括电动绞盘。

所述起重机构包括手摇绞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支撑组件、横梁和加强管形成三角支撑,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和起重的承受力;所述支撑组件与横梁铰接,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立柱和支撑管,所述立柱插设于支撑管的支撑座内,所述加强管分别采用插销与立柱和横梁连接,既能实现可折叠,而且便于安装或拆卸;所述横梁横截面为半月形,所述横梁开口端与支撑组件相对设置,所述横梁内部设有供支撑组件容纳的容腔,使得折叠后横臂和支撑组件重合,体积小容易收纳携带,不影响货车后车厢的正常使用;所述支撑管下端设有高度调节管,不同货车后车厢的高度不同,可以通过高度调节管来调节立柱的高度,从而调节起重机构的高度,方便不同货物的吊装;本车载起重装置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有效地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省了劳动力,且加快了装卸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一种用于货车装卸货物的车载起重装置,包括起重机构3、横梁2、加强管4和用于抵住地面的支撑组件1,所述支撑组件1与横梁2铰接,为了加固横梁结构,所述支撑组件1和横梁2之间设置加强管4,使得所述支撑组件1、横梁2和加强管4形成三角支撑,有效地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和起重的承受力。所述支撑组件1与加强管4之间通过插销一5连接,所述横梁2与加强管4之间通过插销二6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横梁2横截面为半月形,所述横梁2开口端与支撑组件1相对设置,所述横梁2内部设有供支撑组件1容纳的容腔。当需要使用时将加强管4用插销一5和插销二6分别与支撑组件1和横梁2连接,不用的时候拔掉插销一5和插销二6,将加强管4收起,转动横梁2,使得支撑组件1置于横梁2的容腔中使得两者重叠,拆装方便,折叠后使得体积变小,易于收纳和携带。

所述起重机构3设于横梁2上,所述起重机构3可以采用电动绞盘,也可以采用手摇绞盘。绞盘31设于横梁2铰接端,绞盘的吊绳32从绞盘31中拉出延伸至横梁2另一端。

所述支撑组件1上设有将支撑组件1固定安装在车斗上的安装组件9,一般货车的后车厢均有装货用的车斗,所述安装组件9包括连接管91和法兰盘92,所述连接管91与支撑管7活动连接,使得连接管91以支撑组件1为轴心进行转动,所述法兰盘92设于连接管91上,所述法兰盘92与车斗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法兰盘92上设有与紧固件相匹配的孔,而车斗上相对应位置也设有与紧固件相匹配的安装孔,便于装置的安装或拆卸。

所述支撑组件1与地面接触,起吊重物时,受力点通过支撑组件直接作用于地面。

实施例一:所述支撑组件1包括立柱,所述立柱上端与横梁铰接,下端直接与地面接触,抵住地面,所述连接管与立柱中部连接,但是该实施例中的立柱长度过长,不易于收纳或携带。

实施例二,所述支撑组件1包括立柱和支撑管,所述支撑管上部和下部均设有一支撑座8,所述立柱1插设于支撑管7的支撑座8内,可以提高立柱1的承受力,且易于拆装。使用时,将立柱1插入支撑座8内即可,不使用时,将立柱1拔出即可,使得支撑组件分开立柱和支撑管两段设置,拆卸后方便收纳或携带。所述支撑管下端与地面接触,抵住地面,所述连接管与支撑管7中部连接。

在本实施例二中,为了使支撑管的高度可以调节,所述支撑管7下端设有高度调节管10,所述高度调节管10空心设置,所述高度调节管10从支撑管7的下端插入支撑管7内,且所述高度调节管10由上至下依次设有若干个调节孔11,所述支撑管7相对应设有插孔12,所述高度调节管10下端设有用于微调高度的微调螺杆13,微调螺杆的作用是使高度调节管紧紧抵着地面。不同货车后车厢的车斗高度不同,可以通过高度调节管10和微调螺杆13来调节,使得微调螺杆末端始终能与地面接触。受力点通过立柱、支撑管、高度调节管和微调螺杆作用于地面,由于微调螺杆紧紧抵住地面,所以微调螺杆起着支撑管固定点的作用,而安装组件也起着支撑管固定点的作用,安装组件和微调螺杆双重固定点的设置,使得支撑管承受力增大,起吊重物的重量增大,且更加稳定,防止起重装置跟随货车一起震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