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驾驶员防强光防眩护眼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91170阅读:512来源:国知局
智能驾驶员防强光防眩护眼镜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遮阳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智能驾驶员防强光防眩护眼镜。



背景技术:

汽车在行驶的时候,如果驾驶员脸朝向光源,会因强光的直射引起眼睛不适应,从而使驾驶汽车的安全性大打折扣,因此汽车在驾驶和副驾驶位置的顶板位置装配了遮阳板。

而现有技术的遮阳板绝大部分包括遮阳板本体和固定连接座,固定连接座安装在汽车驾驶室的前上部,遮阳板本体的两端铰接在固定连接座上,在白天行驶过程中,当遇到强度较大的阳光时,驾驶人员需要将遮阳板本体向下翻转,避免强光直射入驾驶人员的眼中,但是遮阳板在遮挡阳光的同时会遮挡驾驶人员的视线,进而使驾驶人员造成了较大的盲区,极易发生交通事故;另一个,夜间在照明不良的道路上行驶时,为了提高驾驶人员的观察距离,驾驶人员需要使用远光灯进行观察路况,当与对面来车会车前需要驾驶人员将灯光切换到近光灯,避免影响对面来车驾驶人员的观察能力,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很多驾驶人员在会车前忘记将远光灯切换到近光灯,会车时严重影响了对面来车驾驶人员的观察能力,极易发生交通事故。

然而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研发者有必要研制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在遮挡阳光的同时能够有效的避免遮挡驾驶人员的视线,减小驾驶者的视野盲区,在夜间行驶过程中能够遮挡远光灯的强光,降低了交通事故的发生率的智能驾驶员防强光防眩护眼镜。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了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在遮挡阳光的同时能够有效的避免遮挡驾驶人员的视线,减小驾驶者的视野盲区,在夜间行驶过程中能够遮挡远光灯的强光,降低了交通事故的发生率的智能驾驶员防强光防眩护眼镜。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智能驾驶员防强光防眩护眼镜,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固定安装在汽车驾驶室的前上部的连接座,在所述连接座的上部开设有第一安装槽,在所述连接座的下部开设有第二安装槽;

一设置在连接座的第一安装槽上用于遮挡阳光的强光且不会遮挡驾驶人员视线的第一滤光装置;

一设置在连接座的第二安装槽上用于遮挡远光灯的强光的第二滤光装置;

一用于驱动第一滤光装置与第二滤光装置动作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第一滤光装置与第二滤光装置通讯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连接座的中部开设有第三安装槽,在所述第三安装槽上滑动设有遮阳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滤光装置包括第一转轴和第一滤光片,在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滤光片滑动设置在第一安装槽内,在所述第一滤光片的两侧分别设有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一齿条,在所述连接座上设有能够驱动第一转轴正反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控制器通讯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滤光片为黑色的透明滤光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滤光装置包括第二转轴和第二滤光片,在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滤光片滑动设置在第二安装槽内,在所述第二滤光片的两侧分别设有与第二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条,在所述连接座上设有能够驱动第二转轴正反转动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与控制器通讯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滤光片为黄色的透明滤光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第一安装槽上设有用于遮挡阳光的强光且不会遮挡驾驶人员视线的第一滤光装置,在白天行驶过程中,当遇到强度较大的阳光时,驾驶人员只需要手动按下控制器的第一控制按钮,控制器就会控制第一驱动装置工作,使第一滤光片在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的啮合下向前滑动,滑动到避免阳光的强光直射入驾驶人员的眼中的位置为止,采用此种结构不但可以遮挡阳光的强光,并且还不会遮挡驾驶人员的视线;另一个,在第二安装槽上设有用于遮挡远光灯的强光的第二滤光装置,在夜间行驶过程中,驾驶人员只需要手动按下控制器的第二控制按钮,控制器就会控制第二驱动装置工作,使第二滤光片在第二齿轮与第二齿条的啮合下向前滑动,滑动到避免远光灯的强光直射入驾驶人员的眼中的位置为止,采用此种结构能够遮挡远光灯的强光,降低了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再一个,在第三安装槽上滑动设有遮光板,在白天行驶过程中,驾驶人员能够手动推动遮光板遮挡一些给驾驶人员造成不适的光线,采用此种结构进一步提高驾驶人员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汽车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汽车上第一滤光装置的打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汽车上遮阳板的打开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汽车上第二滤光装置的打开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图5所示,图中给出的智能驾驶员防强光防眩护眼镜,包括连接座100、第一滤光装置、第二滤光装置和控制器。

连接座100固定安装在汽车的顶板600上,且位于汽车驾驶室的前上部,靠近前挡风玻璃500处,在连接座100的上部开设有第一安装槽110,在连接座100的下部开设有第二安装槽120。

第一滤光装置设置在连接座100的第一安装槽110上,第一滤光装置包括第一转轴220和第一滤光片210,在第一转轴220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齿轮221、222,第一滤光片210滑动设置在第一安装槽110内,在第一滤光片210的两侧分别设有与第一齿轮221、222相啮合的第一齿条211、212,在连接座100上设有能够驱动第一转轴220正反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230,第一驱动装置230与控制器通讯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滤光片210为黑色的透明滤光片。

在白天行驶过程中,当遇到强度较大的阳光时,驾驶人员只需要手动按下控制器的第一控制按钮,控制器就会控制第一驱动装置230工作,使第一滤光片210在第一齿轮221、222与第一齿条211、212的啮合下向前滑动,滑动到避免阳光的强光直射入驾驶人员的眼中的位置为止,采用此种结构不但可以遮挡阳光的强光,并且还不会遮挡驾驶人员的视线。

使用完毕后,驾驶人员只需再次手动按下控制器的第一控制按钮,控制器会控制第一驱动装置工作,使第一滤光片沿第一安装槽110反向滑动,一直到完毕关闭为止。

第二滤光装置设置在连接座100的第二安装槽120上,第二滤光装置包括第二转轴320和第二滤光片310,在第二转轴320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齿轮321、322,第二滤光片310滑动设置在第二安装槽120内,在第二滤光片310的两侧分别设有与第二齿轮321、322相啮合的第二齿条311、312,在连接座100上设有能够驱动第二转轴320正反转动的第二驱动装置330,第二驱动装置330与控制器通讯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滤光片310为黄色的透明滤光片。

在夜间行驶过程中,驾驶人员只需要手动按下控制器的第二控制按钮,控制器就会控制第二驱动装置330工作,使第二滤光片310在第二齿轮321、322与第二齿条311、312的啮合下向前滑动,滑动到避免远光灯的强光直射入驾驶人员的眼中的位置为止,采用此种结构能够遮挡远光灯的强光,降低了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使用完毕后,驾驶人员只需再次手动按下控制器的第二控制按钮,控制器会控制第二驱动装置330工作,使第二滤光片310沿第二安装槽320反向滑动,一直到完毕关闭为止。

在连接座100的中部开设有第三安装槽130,在第三安装槽130上滑动设有遮阳板400,在白天行驶过程中,驾驶人员能够手动推动遮光板400遮挡一些给驾驶人员造成不适的光线,采用此种结构进一步提高驾驶人员的舒适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第一安装槽上设有用于遮挡阳光的强光且不会遮挡驾驶人员视线的第一滤光装置,在白天行驶过程中,当遇到强度较大的阳光时,驾驶人员只需要手动按下控制器的第一控制按钮,控制器就会控制第一驱动装置工作,使第一滤光片在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的啮合下向前滑动,滑动到避免阳光的强光直射入驾驶人员的眼中的位置为止,采用此种结构不但可以遮挡阳光的强光,并且还不会遮挡驾驶人员的视线;另一个,在第二安装槽上设有用于遮挡远光灯的强光的第二滤光装置,在夜间行驶过程中,驾驶人员只需要手动按下控制器的第二控制按钮,控制器就会控制第二驱动装置工作,使第二滤光片在第二齿轮与第二齿条的啮合下向前滑动,滑动到避免远光灯的强光直射入驾驶人员的眼中的位置为止,采用此种结构能够遮挡远光灯的强光,降低了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再一个,在第三安装槽上滑动设有遮光板,在白天行驶过程中,驾驶人员能够手动推动遮光板遮挡一些给驾驶人员造成不适的光线,采用此种结构进一步提高驾驶人员的舒适度。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