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空调拨轮的组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91166阅读:4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空调拨轮的组合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空调的配件,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空调拨轮的组合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汽车感官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内饰件的间隙面差也引起消费者的高度重视。汽车空调作为一个经常使用的功能部件,其空调出风口拨轮与空调出风口面罩配合的间隙对整个空调出风口的外观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参见图1-4所示的现有技术:图1所示为汽车空调出风口拨轮,拨轮中心有一圆柱型孔1。图2所示为出风口壳体,壳体前端有一凸台,凸台上设计有一圆柱销轴2。如图3所示,装配时把空调出风口拨轮直接安装在出风口壳体的圆柱销轴2上,拨轮以圆柱的中心线为轴心进行转动,拨轮安装后无固定及限位,存在轴向移动的风险。图4为拨轮与空调出风口装饰盖的装配示意图,拨轮与装饰盖的装配处也无限位,当拨轮存在轴向位移时,容易导致拨轮与装饰盖的拨轮安装孔的两侧间隙不一致。可见,现有技术中的汽车空调出风口拨轮结构存在轴向位移的缺陷,导致拨轮与空调装饰盖的拨轮安装孔的左右间隙不一致,影响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限位结构的拨轮安装结构,解决拨轮轴向偏移及拨轮与空调装饰盖的拨轮安装孔的左右两侧间隙不一致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空调拨轮的组合结构,包括出风口拨轮,出风口壳体和出风口装饰盖;拨轮的中心部位设置有圆柱型安装孔;沿拨轮的圆周两侧各有一段弧形的轴向限位筋;拨轮通过其圆柱型安装孔安装在出风口壳体的圆柱型安装柱上,圆柱型安装柱的一部分形成单边卡脚以卡住拨轮,限制拨轮的轴向移动;出风口装饰盖的拨轮安装孔两侧分别设置限位结构,结合拨轮上的轴向限位筋来控制拨轮和装饰盖的拨轮安装孔之间的间隙。

可优选地,拨轮圆周两侧的轴向限位筋与拨轮的驱动凸起一体成型;

可优选地,出风口壳体的圆柱型安装柱含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单边卡脚;

可优选地,装饰盖的拨轮安装孔两侧的限位结构为限位片或限位突起。

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圆柱型安装柱的一部分形成单边卡脚,限制了拨轮的轴向移动;通过在拨轮的圆周上设置轴向限位筋、在装饰盖安装孔两侧设置限位结构,解决了装饰盖安装孔左右两侧间隙不一致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拨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空调出风口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的拨轮与出风口壳体的装配示意图;

图4为现有技术的拨轮与空调出风口装饰盖的装配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拨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出风口壳体的安装柱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拨轮与出风口壳体的装配示意图;

图8为图7的A处局部放大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出风口装饰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B处局部放大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拨轮与出风口装饰盖的装配示意图;

图12为图11的C处局部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见附图5-1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汽车空调拨轮的组合结构,包括出风口拨轮10,出风口壳体20和空调出风口装饰盖30。

参见图5,拨轮10的中心部位设置有圆柱型安装孔12。沿拨轮10的圆周两侧各有一段弧形的轴向限位筋11。拨轮10上还设置有供操作者拨动拨轮的驱动凸起13。

参见图6,拨轮10可通过其圆柱型安装孔12安装在出风口壳体20的圆柱型安装柱21上,圆柱型安装柱21的一部分形成单边卡脚22以卡住拨轮10,限制拨轮10的轴向移动。参见图5和图12,为结构简洁,拨轮10圆周两侧的轴向限位筋11与拨轮的驱动凸起13为一体成型的结构。

进一步的方案,出风口壳体20的圆柱型安装柱21可以是含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单边卡脚22,使得拨轮10与壳体20的装配更加牢固,防止拨轮10的偏移。

参见图7和图8,安装时拨轮10直接安装在出风口壳体20的圆柱型安装柱21上,安装柱单边卡脚22卡住拨轮10的侧面,限制拨轮10的轴向移动。

参见图9和图10,出风口装饰盖30的拨轮安装孔31两侧分别设置限位结构,结合拨轮上的轴向限位筋11来控制拨轮和装饰盖的拨轮安装孔31之间的间隙。如图10所示,装饰盖30的拨轮安装孔31两侧的限位结构,根据装饰盖30的具体结构,一侧为限位片32,另一侧制成限位突起33。

参见图11和12,装饰盖30安装到出风口壳体20上时,拨轮10直接穿过装饰盖30上的拨轮安装孔31,拨轮10和装饰盖30的间隙通过拨轮10上的轴向限位筋11和装饰盖30上的限位片32和限位突起33来进行控制。

以上依据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其保护范围,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方式,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