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助加热器水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91162阅读:808来源:国知局
一种辅助加热器水路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空调循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重型卡车的辅助加热器水路系统。



背景技术:

液体加热器又称汽车加热器,是近年来开始大量推广使用的辅助加热装置。汽车加热器最早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欧洲,主要用于冬季预热发动机并供火车驾驶室取暖或客车车室取暖。其后产品迅速遍布欧洲与北美市场。我国的汽车燃油加热器与欧洲和北美相比发展较晚。20世纪60年代初,河北安吉宏业和武汉车身附件研究所率先投产并推出FJ系列空气燃油加热器,随后在消化吸收国内外的基础上推出了YJ、YJP系列燃油加热器,这些产品基本满足了当时国产客车和其他车辆的采暖要求并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国外环保法规的日趋严格以及乘客乘坐舒适性要求的提高,汽车法规中的空调技术对燃油加热器的燃烧控制、排放控制以及噪声控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进了国内汽车燃油加热器的技术进步。

加热器主要通过加热发动机防冻液,提升防冻液水温,达到提升空调采暖、发动机预热等功能。其能够有效的提升冷却液温度,从而提升采暖舒适性。现有技术中的辅助加热器水路系统的布置是串联形式,也就是把加热器、换热器与发动机通过管路连接在一个串联循环系统内,通过开关通断控制加热器工作。此水路布置方式存在水阻大、加热时间长的问题。也就是说,当加热器不工作时,管中液体也要经过加热器才能到达热交换器,这样导致驾驶室内的热交换器供液体流量不足,从而导致整车的暖风制热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减少管路系统中水阻的辅助加热器水路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辅助加热器水路系统,包括发动机,加热器,管路,管路上设置止回阀和热交换器。所述管路将发动机、加热器和热交换器串联,所述加热器设置在发动机与热交换器之间;所述管路将发动机、止回阀和热交换器串联,所述止回阀设置在发动机与热交换器之间;所述止回阀与加热器之间形成并联。

进一步,发动机带有水泵,所述加热器带有集成水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辅助加热器水路系统降低加热器在关闭状态时的水路压力,也缩短了加热驾驶舱所需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辅助加热器水路系统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辅助加热器水路系统示意图。

1、发动机,2、加热器,3、止回阀,4、热交换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附图2所示,该辅助加热器水路系统,包括带有水泵的发动机1,带有集成水泵的加热器3,若干管路,管路上设置止回阀4和热交换器3。所述管路将发动机1、加热器2和热交换器3串联,所述加热器2设置在发动机1与热交换器3之间;所述管路将发动机1、止回阀4和热交换器3串联,所述止回阀4设置在发动机1与热交换器3之间;所述止回阀4与加热器2之间形成并联。

本系统通过一个止回阀将液体加热器和发动机以及驾驶室内部的热交换器组成一组扩展串联水路。此水路发动机的出水分为两路,一路从发动机通过止回阀直接流向热交换器,另一路从发动机流出后流过液体加热器再流向热交换器。此种拓展串联水路可以通过液体加热器给予辅助加热,另外在液体加热器关闭状态下,通过发动机给热交换器加热时冷却液主要流经带有止回阀的一条水路,水路中水阻比普通串联水路小很多。此水路连接方式有效的降低了主回路上的水阻,相比普通串联水路,此水路主路中少了带有集成水泵的加热器这一水阻来源,尤其是在液体加热器关闭状态时,只通过发动机为热交换器供热时水路中的水阻等同于不加装液体加热器的普通水路。

以上依据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其保护范围,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方式,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