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充电车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47421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充电车库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库无线充电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充电车库。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电动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电动汽车的充电站的需求数量不断增加。但城市土地资源紧张,无法大规模兴建大型充电站,且城市内停车位紧张、充电基础设施不足、充电便利性差等一系列问题,制约着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

一方面,现有技术中有线充电的立体车库,其布线复杂,每个车位还要设置单独的充电桩,需要反复插拔插头,安全性和操作性比较差;另一方面,单纯的无线供电立体车库,每个车位都设置无线充电装置,不仅投资高,且利用率低。

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车库充电时设备使用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充电车库,以解决车库充电时设备使用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充电车库,包括:

用于识别车辆所在车位的车辆识别装置;

设于车库底板且能够在其上滑动的无线充电发射装置;

分别与所述车辆识别装置和所述无线充电发射装置信号连接的控制装置。

优选地,在上述可充电车库中,所述底板与所述无线充电发射装置间设置有滑轨,所述无线充电发射装置可在所述滑轨上移动至与所述车辆的接收端相对应处。

优选地,在上述可充电车库中,所述无线充电发射装置与所述滑轨间设置有用于精调的对准装置,所述对准装置包括水平调整部和竖直伸缩部。

优选地,在上述可充电车库中,所述水平调整部具体为丝杠十字滑台,所述竖直伸缩部具体为液压缸。

优选地,在上述可充电车库中,所述无线充电发射装置的个数为多个。

优选地,在上述可充电车库中,所述可充电车库包括多层车位,每层车位的底板上均设置有所述无线充电发射装置。

优选地,在上述可充电车库中,所述可充电车库具体为平面移动式车库、巷道堆垛式立体车库或塔式立体车库。

优选地,在上述可充电车库中,还包括设于所述底板上方的层板上的载车装置,所述载车装置包括载车板、用于带动所述载车板升降的升降装置和用于带动所述载车板横向移动的水平驱动装置。

优选地,在上述可充电车库中,所述载车板具体为梳齿式载车板。

优选地,在上述可充电车库中,所述无线充电发射装置设有高导磁性磁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充电车库,包括车辆识别装置、无线充电发射装置和控制装置。其中,控制装置分别与车辆识别装置和无线充电发射装置信号连接,根据接收到的充电信号控制车辆识别装置进行车辆所在车位识别,并控制无线充电发射装置移动至车辆所在车位进行无线充电。应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充电车库,通过设置车辆识别装置和无线充电发射装置对车辆停库后实现充电功能,且通过控制装置可实现无线充电发射装置的移动,该装置提高设备使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装置的充电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装置的滑移准备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装置的滑移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装置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巷道堆垛式立体车库的主视图;

图6为图5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塔式立体车库的主视图;

图8为图7的俯视图。

附图中标记如下:

载车板1、升降装置2、层板3、滑轨4、竖直伸缩部5、水平调整部6、无线充电发射装置7、可充电车库8、车辆运送位9、车位10。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可充电车库,以解决车库充电时设备使用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装置的充电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装置的滑移准备位结构示意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装置的滑移状态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装置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巷道堆垛式立体车库的主视图;图6为图5的俯视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塔式立体车库的主视图;图8为图7的俯视图。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充电车库,包括车辆识别装置、无线充电发射装置7和控制装置,其中,车辆识别装置一般为RFID电子标签识别,通过电子标签识别车辆所在车位10的位置信息,并将位置信息发送至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根据车辆识别装置发送的位置信息控制无线充电发送装置移动至车辆的相应位置,无线充电发射装置7与车辆的接收端相对应,控制装置控制无线充电发射装置7对车辆进行无线充电。一般的,无线充电发射装置7与底板间设置有滑动装置,以使得无线充电发射装置7能够在其上滑动。

控制装置与车辆识别装置、无线充电发射装置7一般可通过信号线连接,在此不再赘述。

该装置通过车辆识别装置和无线充电发射装置7对车辆进行识别及无线充电,免去重复插拔充电拆头的繁琐操作,提高车辆充电的安全性和操作性,且通过无线充电发射装置7在底板上的移动进行多个车位10的充电,节约成本,提高设备使用效率。

具体的,底板与无线充电发射装置7间设置有滑轨4,无线充电发射装置7可在滑轨4上移动至与车辆的接收端相对应处。

为了便于无线充电发射装置7在底板上的移动,可通过在底板上设置滑轨4完成滑动过程,优选的,可在无线充电发射装置7上设置滑块实现。优选的,滑轨4可具体为金属框架轨道,无线充电发射装置7可在其上沿水平横向和纵向移动,以运动至车辆的接收端所对应的位置处。

进一步地,无线充电发射装置7与滑轨4间设置有用于精调的对准装置,对准装置包括水平调整部6和竖直伸缩部5。为了对无线充电发射装置7的位置进行精调,可设置对准装置对水平和竖直六个方向的位置进行微调,以使得无线充电发射装置7与车辆底部的接收端之间对位更加精准。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无线充电发射装置7进行扫描定位检测,在根据设置在接收端四周的电磁传感器,确定无线充电发射装置7与接收端间偏移位置,并通过水平调整部6进行调整,具体的,水平调整部6可以为螺杆。无线充电发射装置7在竖直方向上可通过竖直伸缩部5进行上下移动,在移动过程中无线充电发射装置7发射较小功率,例如1kw功率,根据监测接收端接收功率值,来确定传输效率,因传输效率在发射端距离接收端一定距离时传输效率最高,当距离大于或小于该距离时,接收效率降低。故当传输效率最高时,即可确认无线充电发射装置7与接收端的距离,竖直方向上完成定位,无线充电发射装置7与车辆底部的无线充电接收端的竖直距离优选为10cm至30cm。具体的,伸缩部可具体为气缸。

当无线充电发射装置7处于待充电状态时,竖直伸缩部5伸出到适当位置,当充电完成后,竖直伸缩部5收起,无线充电发射装置7沿滑轨4移动至备用位置,处于备用状态,待有其他车位10车辆发出充电需求,无线充电发射装置7可沿轨道滑移至有充电需求的车位10下方。

此处仅为较为优选的实施方案,在其他实施例中,可根据实际需自行设置水平调整部6和竖直伸缩部5的具体实现形式,只要能够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即可,对具体的实现形式不作限定。

更进一步地,水平调整部6具体为丝杠十字滑台,竖直伸缩部5具体为液压缸。可通过丝杠十字滑台对无线充电发射装置7在水平方向的位置进行调整,丝杠十字滑台的传动稳定且精度高,液压缸在往复运动时传动平稳。此处仅为较为优选的实施方案,在其他实施例中,可根据需要自行选择。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无线充电发射装置7的个数为多个。为了节约成本,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可在滑轨4上设置多个无线充电发射装置7,其具体个数可大于一个,小于车位10的总个数。使得无线充电发射装置7能够在满足车辆充电需求的前提下,节约每个车位10均设置充电装置的成本,提高无线充电发射装置7的使用效率。其具体的个数可根据实际的需要自行进行设置,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具体的,可充电车库8包括多层车位10,每层车位10的底板上均设置有无线充电发射装置7。

该充电车库包括多层车位10,提高车库的空间使用率,减小占地面积且能够放置大量车辆,提高车库的容纳量。在每层车位10的底板上均设置有无线充电发射装置7,以满足不同车辆停放在不同层车位10处的充电需求。其具体的安装及位置关系可参考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可充电车库8具体为平面移动式车库、巷道堆垛式立体车库或塔式立体车库。优选的,可充电车库8可具体为上述形式,以满足大量车辆的停放需求。

具体的,还包括设于底板上方的层板3上的载车装置,载车装置包括载车板1、用于带动载车板1升降的升降装置2和用于带动载车板1横向移动的水平驱动装置。

在可充电车库8为多层车位10车库时,可在底板的上方层板3设置载车装置,以便于车辆的移动放置,升降装置2一般设置在电梯井内,升降装置2带动载车板1在电梯井内上升或下降,到达指定层后,可将车辆通过水平驱动装置运送至指定车位。升降装置2可具体为液压缸,水平驱动装置通过带动载车板1横向移动以对车辆进行输送,可通过油缸等驱动装置得以实现,当然,此处仅为较为优选的实施方案,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载车板1,通过其他搬运装置实现车辆的移动过程,可根据实际的需要自行进行设置。

载车板1一般设有开口,以对应无线充电发射装置7和车辆无线充电接收端。

进一步地,载车板1具体为梳齿式载车板1。梳齿式载车板1结构简单、成本低,且能够实现车辆在车库间的升降横移,具体的,其安装位置及连接关系可参考现有技术。

更进一步地,无线充电发射装置7设有高导磁性磁芯。该磁芯可提高无线充电发射装置7的发射效率,减少对外电磁辐射,提高充电效率,一般的,高导磁性磁性的磁导率大于2000亨/米,可根据实际需要自行设定。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车辆存取系统发出存车需求,控制系统运输后,车辆通过车辆运送位9,运送至指定车位10后,发出无线充电需求信号,充电车库内的无线充电系统接收充电需求信号,需求车位10对应层的无线充电发射装置7沿轨道移动至需求车位10的下方,无线充电发射装置7进行扫描定位检测,确定发射端与接收端间偏移位置,通过水平调整部6进行调整,发射端在竖直方向上通过竖直伸缩部5进行上下移动,完成定位。

无线充电发射装置7逐步增大发射功率,开始给车辆进行充电,充电过程中向车辆存储系统发生充电状态信号,当无线充电系统接收到车辆存取系统发射的取车信号或车辆充满电时,无线充电发射装置7停止发射功率,充电终止,竖直伸缩部5缩回,无线充电发射装置7收起,无线充电系统向车辆存取系统发射充电终止信号,车辆存取系统接收到可充电车库发送的充电终止或完成信号时,运行车辆返回地面,完成取车。该装置可实现车库对车辆的无线充电,且减少无线充电设备配置的成本,增加设备使用率,提高充电效率。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