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安装在机动车座椅上的儿童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15203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安装在机动车座椅上的儿童座椅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安装在机动车座椅上的儿童座椅。



背景技术:

在上下文中要注意的是,在本发明的框架内,概念“儿童座椅”可理解为是针对(常规的)儿童座椅和婴儿提篮(babyschale)的上位概念。因此针对儿童座椅所规定的特征在本发明的框架内原则上也能应用于婴儿提篮,反之亦然,除非另有相反地提出。同样的说明也适用于概念“儿童”,该概念同样可理解为是儿童和婴儿以及幼儿的上位概念。

可以安装在机动车座椅上的儿童座椅和婴儿提篮,早已公知。这种儿童座椅或婴儿提篮用作用于幼儿、婴儿和儿童的坐具并且尤其在事故情况下为这些孩子提供更好的保护。这种儿童座椅的固定可以用汽车的安全带系统或借助isofix接口完成。这种固定将儿童座椅在事故情况下锁扣在机动车座椅上,从而使该儿童座椅在撞车事故(碰撞)时保持在机动车座椅上并且不会被朝前甩出。但这种座椅在侧向碰撞时被证实是有问题的,因为无论是安全带固定还是借助isofix接口的固定,都无法充分防止座椅的侧向运动。基于所述原因,已知的是,为儿童座椅配备侧向碰撞保护装置,如在wo2013/189819a1中说明的那样。在这种儿童座椅中设有座椅壳和安装在所述座椅壳上的侧向碰撞保护装置,该侧向碰撞保护装置能从静止位置被带入功能位置,其中,该侧向碰撞保护装置被这样定位,使得其从坐在儿童座椅中的儿童的背部后方避开后背地传递可能的侧向力并将侧向力导入座椅壳中。

通过这种侧向碰撞保护装置提高了安全性。但被视作值得进一步改进的是对侧向撞击的后果的防护。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是,给出一种侧向碰撞保护装置,该侧向碰撞保护装置的出色之处在于更好地防护不受侧向碰撞、特别是简化了该侧向碰撞保护装置的可操作性和功能位置的调整。

该任务由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座椅解决。

该任务尤其通过一种用于安装在机动车座椅上的儿童座椅解决,该儿童座椅带有座椅元件、特别是座椅壳,并且带有侧向碰撞保护装置,所述侧向碰撞保护装置优选包括折叠元件,所述侧向碰撞保护装置可以从一个特别是处在标准宽度内的静止位置被带入一个特别是处在该标准宽度外的功能位置,并且反之亦然,其中,该儿童座椅具有位置转移装置,该位置转移装置被这样构造,使得该位置转移装置自动将侧向碰撞保护装置从其静止位置或在静止位置和功能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转入到其功能位置。标准宽度可以涉及按照关于对轮式车辆、可安装和/或用于轮式车辆的装备和部件采用统一条件并相互承认基于此条件的批准的协定书(第2版,含1995年10月16日开始生效的增补条款)e/ece/324、e/ece/trans/505,rev.1/add.15/2009年5月19日的rev.6,附录17-附录2规定的440mm的宽度。本发明的要点在于,设置位置转移装置并且所述位置转移装置能实现将侧向碰撞保护装置自动(自行)转入所述侧向碰撞保护装置的功能位置。按照本发明已经认识到,例如在锁定未被(正确地)解除或执行或者仅被调整在静止位置和功能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时,由于带入或转入功能位置(这按照现有技术用手实现)而引起了安全漏洞。因此由位置转移装置帮用户分担起将侧向碰撞保护装置转入其功能位置的任务。总体上提高了安全性。

按照一个原则上独立的方面(但所述方面也可与之前的方面组合),特别建议了一种带有座椅元件(座椅壳)和侧向碰撞保护装置的、用于安装在机动车座椅上的儿童座椅,所述侧向碰撞保护装置能从一个特别是处在标准宽度内的静止位置被带到一个特别是处在标准宽度外的功能位置中,并且反之亦然,其中,侧向碰撞保护装置包括折叠元件,其中,这样来构造座椅元件的外壁的支撑区段,使得该折叠元件至少暂时地在翻开期间和/或卡入期间由座椅元件的外壁的支撑区段引导。折叠元件在功能位置中(在翻开的状态下)可以附加或备选(保持或接触地)容纳在座椅元件的(所述)外壁的(所述)支撑区段中。

因此本发明的核心方面是充分利用座椅元件的外壁来将折叠元件从其静止位置转入其功能位置或在功能位置中(卡锁地)容纳(保持)折叠元件。由此简化了所述儿童座椅的结构,这使可能发生故障的概率变小。尤其避免了例如按照wo2013/189819a1所建议的在使用保持锁止件(halteriegel)时的故障。

优选设置操纵装置,该操纵装置被构造用于和位置转移装置配合作用,从而在操纵该操纵装置时,位置转移装置便自动将侧向碰撞保护装置从其静止位置或在静止和功能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转移。由此进一步简化了操作。

“中间位置”尤其应当理解为这样一个位置,在该位置中,侧向碰撞保护装置仅部分地从静止位置转入功能位置,例如仅部分地被翻开(例如外移了一个相当于翻开总角度的10-80%、进一步优选10-60%,或者例如仅部分地特别是可伸缩地外移)。当侧向碰撞保护装置的远侧的端部沿着侧向在静止位置转入功能位置时经过了该侧向碰撞保护装置的行程的10-90%、优选10-60%时,那么通常可能存在中间位置。

侧向防撞装置原则上可以(至少部分地)为了转入功能位置而能向外翻转、向外枢转、可伸缩地外移和/或外推和/或外拉。

操纵装置优选涉及操纵钮、特别是按钮和/或滑钮。由此进一步简化了可操作性以及因此提高了安全性。

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折叠元件和/或操纵装置可以嵌入座椅元件的外壁。备选地,侧向的安装也能伴随有对于座椅元件的邻接面的超出。折叠元件和/或操纵装置尤其可以向内翻转到座椅元件的外壁中。以这种方式可以确保:所述儿童座椅通过所设置的侧向碰撞保护装置在静止位置中不伸出超过预定的宽度、特别是标准宽度、或者更确切地说该儿童座椅的包络线,并且在安放折叠元件时不超出儿童座椅的常用宽度,这额外有利于儿童座椅的可操作使用性。折叠元件优选也在功能位置中部分地嵌入座椅元件的外壁中,因而仅折叠元件的一个区段突出于外壁。折叠元件在功能位置中优选超出座椅元件的外壁达该折叠元件长度的至少50%、进一步优选至少70%、但最高90%、优选最高80%。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位置转移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弹簧、特别是拉力弹簧。座椅元件的外壁的(所述)支撑区段可以备选或附加是所述位置转移装置的组成部分。此外,优选在折叠元件内设置用于(滑动地)容纳旋转轴的长孔。可以通过弹簧以简单的方式提供一个力,该力驱使侧向碰撞保护装置进入其功能位置。若座椅元件的外壁的若干区段用作位置转移装置的组成部分,那么由此简化了整体设计,这也改进了安全性。用于(滑动地)容纳旋转轴(该旋转轴例如位置固定地安装在座椅元件上)的长孔能以简单的方式使折叠元件同时旋转并且转入其功能位置(在该功能位置中,折叠元件尤其是锁定的)。因此,这种长孔通常允许折叠元件的同时的旋转和平移的移动。总体上进一步简化了操作使用。

优选地,折叠元件的近侧的端部在功能位置中尤其是卡锁地保持在座椅元件的外壁的保持区段(保持容纳部)中。因此,通过折叠元件本身并与座椅元件的本来就设置的外壁配合作用来实现保持或卡锁功能。

支撑区段优选具有引导区段,所述引导区段被这样设计,使得折叠元件的(所述)近侧的端部至少暂时地(在翻开期间)在该引导区段上被强制引导。该引导区段尤其这样成形,使得通过弹簧力(或其它的压力或拉力)将所述近侧的端部在向外翻转期间压靠在所述引导区段上以及因此可以在该引导区段上沿着该引导区段滑动。由此一方面实现了限定的翻转运动以及另一方面也在翻转期间提供了一定的支撑,这改善了整体设计的稳定性。总体上用少量构件就让操作使用变得方便,这也隐含地意味着安全性的改进。

折叠元件的近侧的端部边缘可以至少部分向外拱曲(凸出)地构造。支承区段和/或引导区段和/或保持区段(保持容纳部)可以备选或附加地包括凹槽和/或(向内)弯曲的(凹陷的)容纳部。总体上通过折叠元件或支撑区段或支撑区段的若干部分的这种成形实现了对折叠元件的经简化的引导和保持(卡锁)。由此简化了操作。

保持区段可以与引导区段邻接。保持区段优选相对引导区段折弯。因此在保持区段和引导区段之间存在一个清楚限定的界限,因而折叠元件一方面可以简单且有效地被引导以及然后(在超过所述界限时)导入到保持区段中(并且必要时在那里被卡锁)。由此也简化了儿童座椅的功能性、特别是简化了儿童座椅的操作使用。

折叠元件可以在功能位置中被这样定位和保持,使得(仅)通过牵引折叠元件(例如在该折叠元件的远侧的端部上)就能转入静止位置、特别是可以(仅)通过牵引来取消在功能位置中的锁定。从功能位置到静止位置的转入通常不是自动地进行(但必要时也可以自动地进行),而是用手来执行,和现有技术中也在从静止位置转入功能位置方面一样。由此进一步简化了总系统。特别是已经认识到,在反过来的情况下(从功能位置转入静止位置),是否最终完全到达静止位置或存在中间位置,对安全性不那么重要。

优选地,折叠元件锁定在功能位置中、尤其是防止(无意的)向内翻转(静止位置)地锁定在功能位置中。因此改进了安全性。

折叠元件、特别是沿着近侧-远侧方向延伸的区段,可以弯曲地构造。这种构思也被独立地公开并要求保护(必要时结合上述一个或多个方面)。通过折叠元件的弯曲的设计,使所述折叠元件可以节省空间地转入到静止位置中并且同时有效地保护不受侧向碰撞。折叠元件在横截面方面可以垂直于近侧-远侧的方向至少部分呈弧形。折叠元件在横截面方面优选垂直于近侧-远侧的方向具有(至少基本上)扁平的上侧和弯曲的下侧。也可以通过这种措施将折叠元件有效地嵌入支撑元件的外壁(这总体上实现了一种节省空间的并且尽管如此仍然有效的设计)。近侧-远侧方向由一个从折叠元件的近侧的端部延伸至折叠元件的远侧的端部的方向定义。

原则上可以设置仅一个(英语:one)在侧向安装的侧向碰撞保护元件或折叠元件。但有利地,在儿童座椅的两侧设置相应的侧向碰撞保护元件。所述侧向碰撞保护元件(除各结构的镜像形成外)可以被一致地构造。也还可以考虑设多于仅两个的侧向碰撞保护元件(如上所示),例如在两侧上各两个。

由从属权利要求得出本发明的其它的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接下来用借助附图加以详细阐释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图中:

图1在侧视示意图中示出了按本发明的儿童座椅的一个局部;

图2示出了按图1的儿童座椅的另一个局部;

图3示出了所述儿童座椅的另一个局部,其中,部分露出该儿童座椅的内部;

图4示出了与图3类似的儿童座椅的一个局部,带有部分向外翻转的折叠元件;

图5示出了与图3类似的儿童座椅的一个局部,带有完全向外翻转的折叠元件;

图6在侧视示意图中示出了所述儿童座椅的一个局部,带有向外翻转的折叠元件;

图7示出了所述儿童座椅的一个区段的剖视图;

图8在折叠元件的第二个位置中示出了与图7类似的剖视图;

图9在所述折叠元件的另一个位置中示出了与图7和8类似的剖视图;

图10在所述折叠元件的功能位置中示出了与图7-9类似的剖视图;

图11示出了所述儿童座椅的一个区段,其中,可以看到部分露出的该儿童座椅的内部;以及

图12是按本发明的儿童座椅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接下来的说明中为相同的或相同作用的部件使用同一附图标记。

图1示出了按照图12的按本发明的儿童座椅的上部的区段的侧视图。该儿童座椅包括座椅元件10(座椅壳)和侧向防撞元件、亦即折叠元件11以及解锁钮12。如在图1以及特别是图2中可以看到的那样,不仅折叠元件11而且解锁钮12被嵌入座椅元件10的外表面13中,因而解锁钮12和折叠元件11(参看图2)至少基本上齐平地转入座椅元件10的外表面的邻接的区段中。此外在图1和2中可以看到,外表面13的与折叠元件11和解锁钮12邻接的区段构成了(较为扁平的)突出部。折叠元件因此已经略微被向外移,这改进了侧向碰撞保护。

解锁钮12按照实施方式在轴向被支承,但也可以是滑钮或还可以不同地设计。但该解锁钮优选构造成按钮。

解锁钮12或折叠元件11也可以(例如从所述外表面突出地)安装在外表面13上。

在图1和2中,折叠元件11处在其静止位置。

在按图3的视图中(在所述视图中部分地可以看到所述儿童座椅的内部)示出了折叠元件11和其他细节。尤其可以看到,折叠元件11通过设置在折叠元件11中的长孔15支承在轴14上。折叠元件11由此可以一方面围绕轴14旋转以及另一方面用所述轴沿着所述长孔滑动。此外,由图3可知用于所述折叠元件11的近侧的端部17的容纳部16。折叠元件在它的功能位置中(没有在图3中示出)被容纳在该容纳部16中。该容纳部16(凹口)按照实施方案被构造成单独的部件,但也可以(直接)是座椅元件(座椅壳)的一部分、亦即可以与座椅元件的外壁一体地构造。如下面进一步详细阐释的那样,示出了一个拉力弹簧(在图3中看不到),该拉力弹簧提供一个力,以便在触发操纵钮12时使折叠元件11向外旋转,从而使该折叠元件可以占据其功能位置。

在图4中示出了一种触发操纵钮12后不久即占据的状态。在此原则上涉及随意选择的中间位置,在运动过程(旋转)期间用于将折叠元件11从按图3的静止位置转入按图5的功能位置。图5因此示出了功能位置,也就是说折叠元件11的最终位置。在所述位置中,该折叠元件11的近侧的端部17被容纳在容纳部16中。如在图3-5中可以看到的那样,在折叠元件11的近侧的端部17处的端部边缘18被弯曲(凸出)地构造。类似的是容纳部16也被弯曲(凹陷)地设计。近侧的端部17由此可以接触性地支承在容纳部16中。总体上达到了有利的形锁合(如接下来详细阐释的那样)。

图6示出了带有向外枢转的折叠元件11的儿童座椅的侧视图的一个区段。在此可以看到,座椅元件10具有引导面19,折叠元件11的近侧的端部17在向外翻转期间可以沿着该引导面滑动。(在此看不到的)弹簧负责将所述近侧的端部17或其端部边缘18压靠到引导面19上。引导面19(在横截面方面)也被凸出地构造,亦即向外拱曲。

如在图1-6中可以看到的那样,折叠元件被弯曲设计,更确切地说,沿着近侧-远侧的方向弯曲设计,近侧-远侧方向由一个从近侧的端部18朝着远侧的端部20(参看图6)延伸的方向定义。由此使折叠元件11特别有利地与外壁13相适配。

在横截面方面,与近侧-远侧的方向垂直地,折叠元件11具有扁平的上侧21和弯曲的下侧22,其中,“上”涉及,在向内翻转的状态下所述面远离座椅元件10指向,“下”则相应地涉及,相应的面在向内翻转的状态下朝着座椅元件指向。折叠元件的横截面沿近侧-远侧的方向大致呈半月形(上侧21因此也可以构造成至少略微凹陷)。

引导面19(参看图6)总体上负责在与弹簧配合作用下使所述折叠元件11可以旋转进入其功能位置。

由图7-11可知与弹簧的配合作用。图7示出了所述儿童座椅的一个区段的横截面。折叠元件11处在其静止位置。若现在(在图7中没有示出,参看例如图1和2)操纵操纵钮12,那么折叠元件11的(同样在图7中没有示出的)远侧的端部(参看图6)20能自由地运动,因而基于在图7中示出的弹簧元件31的弹簧力使折叠元件11的近侧的端部17沿着容纳部或引导面19滑动(这在图8中示出)。

为了更好地理解,要注意的是,弹簧元件31在悬挂点32之间起作用或在这些悬挂点处作用(图中示出的弹簧仅可示意性理解)。

在近侧的端部17沿着引导面19滑动期间,折叠元件11围绕轴14旋转,直至到达在图9中示出的中间位置。在该中间位置中,近侧的端部边缘18处在一个(正好)在引导面19和容纳部16之间的位置中。如果(或者因为)弹簧31现在继续作用,近侧的端部17则滑入容纳部16,直至到达在图10中的最终位置(功能位置)。在滑入容纳部16期间,轴14沿着长孔15滑动。出于该原因,长孔15沿着近侧-远侧的方向定向。

图11示出了在功能位置中的折叠元件11。若折叠元件11沿箭头23的方向牵引,那么近侧的端部17就从容纳部16运动出来(对于该反过来的情况参看图9和10),因而该折叠元件在达到按图9的位置后可以再次向内翻转以及因此可以被带入其静止位置。这一点用手对抗弹簧的需克服的拉力实现。

通过短促地牵引或提升该折叠元件(臂)以及紧接着可以使其旋转回到闭锁位置,能足以将该折叠元件再次带到其扁平的(闭合的)位置中。

容纳部16(凹口)具有的优点是,在撞车事故(碰撞)的情况下,折叠元件11被安全地支撑和保持,这总体上以简单的方式改进了侧向碰撞保护功能。

本说明书详细地涉及一种(英语:one)侧向安装的侧向碰撞保护元件或折叠元件11。但有利地在儿童座椅的两侧设置相应的侧向碰撞保护元件。所述侧向碰撞保护元件(除相应结构的镜像形成之外)可以构造成一致的。也可以考虑设置多于仅两个的侧向碰撞保护元件(如上文所说明的那样),例如在两侧上各两个。

在此要指出的是,所有上面说明的单独的以及以任意组合的部分、特别是图中所示的细节,都被认为对本发明至关重要。其变型方案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

附图标记列表

10座椅元件

11折叠元件

12解锁钮

13外表面

14轴

15长孔

16容纳部

17近侧的端部

18端部边缘

19引导面

20远侧的端部

21上侧

22下侧

23箭头

31弹簧元件

32悬挂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