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由差速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11365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由差速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发电、驱动和变速装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自由差速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驱动机构和差速机构多数都是机械装置、比如传动轴,比如差速器,都是齿轮传动。不仅结构复杂,而且消耗一定的能量,效率低。不具备发电和多余电能回收功能。所以具有不小的改造和提升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量利用率极高的自由差速驱动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由差速驱动装置,包括旋转磁场发电装置、驱动装置、转动装置和能量回收装置,所述转动装置包括磁场转动装置、外转动装置和内转动装置,所述磁场转动装置是旋转磁场发电机输出电力的装置,所述外转动装置包括集中绕组线圈和多层叠加的磁体凸级结构,所述多层叠加的磁体凸级结构的内圆柱面上设置有半开口槽,所述集中绕组线圈内嵌在半开口槽中,所述内转动装置包括内部转子和强磁体,所述内部转子外圆柱面上设置有多个齿槽,所述齿槽与半开口槽相对应,所述强磁体固定嵌装在内部转子的齿槽内,所述内转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外转动装置的内圆柱面内并与外传动装置电磁耦合,所述内转动装置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外转动装置连接有能量回收装置,所述磁场转动装置包括左外传动装置和右外传动装置,左外传动装置和右外传动装置分别位于内转动装置的两侧,所述内转动装置、左外传动装置、右外传动装置以及驱动装置的中心轴位于同一轴线上,驱动装置通过中心轴依次连接左外传动装置和右外传动装置,所述左外传动装置和右外传动装置连接有能量回收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是燃油类动力驱动装置或电机驱动装置或风能驱动装置或太阳能驱动装置或水能驱动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能量回收装置还包括电控器。

进一步地,所述自由差速驱动装置应用于电动车,电动机带动与轮子相连接的转动装置,形成自由差速,同时具有发电、驱动功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内转动装置通过磁力作用带动外转动动装置旋转形成自由差速传动;外转动装置通过动力输出装置向外输出动力,并通过电子系统、电控装置输出或回收电能,使得具有变速、驱动、发电功能,能量利用率极大提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自由差速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的转动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图2中a-a处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中的转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的内转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的内部转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自由差速驱动装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阅图1至图6所示,一种自由差速驱动装置,括旋转磁场发电装置1、转动装置2、驱动装置和能量回收装置,所述转动装置包括磁场转动装置、外转动装置21和内转动装置22,所述磁场转动装置是旋转磁场发电机输出电力的装置,所述外转动装置包括集中绕组线圈210和多层叠加的磁体凸级结构211,所述多层叠加的磁体凸级结构211的内圆柱面上设置有半开口槽212,所述集中绕组线圈210内嵌在半开口槽212中,所述内转动装置包括内部转子220和强磁体221,所述内部转子220外圆柱面上设置有多个齿槽222,所述齿槽222与半开口槽相对应,所述强磁体221固定嵌装在内部转子的齿槽内,所述内转动装置22设置在所述外转动装置21的内圆柱面内并与外传动装置电磁耦合,所述内转动装置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外转动装置连接有能量回收装置,所述磁场转动装置包括左外传动装置和右外传动装置,左外传动装置和右外传动装置分别位于内转动装置的两侧,所述内转动装置、左外传动装置、右外传动装置以及驱动装置的中心轴位于同一轴线上,驱动装置通过中心轴依次连接左外传动装置和右外传动装置,所述左外传动装置和右外传动装置连接有能量回收装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是燃油类动力驱动装置或电机驱动装置或风能驱动装置或太阳能驱动装置或水能驱动装置,可选驱动装置范围广,所述能量回收装置还包括电控器;所述自由差速驱动装置应用于电动车,电动机带动与轮子相连接的转动装置,形成自由差速,同时具有发电、驱动功能。

参阅图7所示,由驱动装置带动左右两侧的内转动装置旋转。内转动装置通过磁场作用力于外转动装置,构成自由差速、传动。左右两侧的外传动装置通过动力输出装置输出动能,同时通过能量回收装置输出电能。以电动机驱动方式为例,左右两侧的转动结构可以分别驱动两侧汽车轮子,产生自由差速转向、前进、后退、自由转向,同时且有发电、电能输出回充电瓶或回馈主驱动装置,达到能量高效利用。

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专利所有者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只要不超过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描述的保护范围,都应当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由差速驱动装置,包括旋转磁场发电装置、驱动装置、转动装置和能量回收装置,将旋转磁场发电装置和驱动、转动装置以及能量回收装置组合在一起,实现发电驱动,自由差速,无级变速,能量回收循环应用,该自由差速驱动装置通过自由差速所引起的变化的磁场产生的磁能转换为发电驱动装置的电能以及动能,具有极高的能量利用率。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陈文清
技术研发日:2017.04.25
技术公布日:2017.07.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