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车窗电加热除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82671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除霜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车窗除霜装置。



背景技术:

冬季室外温度较低,夜间长时间停放在室外的车辆,车窗内侧表面和外侧表面易发生结霜现象。传统的除霜方法利用车内空调系统提升车内温度,以达到除霜的目的。车辆启动初期冷却水温度较低,导致空调出风口温度较低,因此利用空调系统除霜的过程不仅耗时较长,而且浪费燃料,污染空气。如何快速、高效、环保地去除车窗表面霜冻,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大功率、易安装、除霜效率高、使用安全、操控简便的汽车车窗电加热除霜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专利提供了一种汽车车窗电加热除霜装置,其组成包括电热膜,电热膜电源接口,导线,电源。

上述技术方案中,电热膜为全透明电热膜,贴附于汽车车窗内侧表面,对汽车车窗进行加热。

上述技术方案中,电热膜为单层或多层膜结构,含有电加热薄膜,也可根据需要包含特殊的功能性材料薄膜,如紫外线过滤薄膜、防划薄膜,但不局限于这两种薄膜。

上述技术方案中,电加热薄膜为可导电薄膜,利用电流的热效应产生热量。

上述技术方案中,电热膜包含正极接口和负极接口。

上述技术方案中,电热膜正极接口和电热膜负极接口通过导线与电热膜电源接口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电热膜电源接口与电源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电源可以是汽车电源,或者可以是独立的蓄电池。

本专利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如下:电热膜为全透明电热膜,不影响驾驶员视线,使用安全。电热膜与车窗表面直接接触,加热除霜效率更高。电热膜双向加热,可同时去除车窗内侧表面和外侧表面的结霜。本装置采用电能加热,除霜过程对环境影响较小,较为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汽车车窗电加热除霜装置的安装位置及系统连接示意图。

图中:1-汽车车窗前挡风玻璃,2-电热膜,3-电热膜正极接口,4-电热膜负极接口,5-电热膜电源接口,6-导线,7-蓄电池,8-蓄电池电源输出接口,9-防划薄膜,10-紫外线过滤薄膜,11-电加热薄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下的实例仅是示例性的,仅能用来解释和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解释为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车窗电加热除霜装置,包括电热膜2,电热膜电源接口5,导线6,蓄电池7。

所述电热膜2为全透明电热膜,贴附于汽车车窗前挡风玻璃1内侧表面,对汽车车窗前挡风玻璃1进行加热。

所述电热膜2包含电加热薄膜11、紫外线过滤薄膜10和防划薄膜9。

所述电热膜正极接口3和电热膜负极接口4通过导线6与电热膜电源接口5连接。

所述电热膜电源接口5与蓄电池7的蓄电池电源输出接口8连接。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车窗电加热除霜的装置。其特征包括:电热膜,电热膜电源接口,导线,电源。电热膜为全透明的单层或多层膜结构,含有电加热薄膜,也可根据需要包含特殊的功能性材料薄膜,如紫外线过滤薄膜、防划薄膜。电热膜贴附于汽车车窗内侧表面,对汽车车窗进行加热。电热膜的正极接口和负极接口通过导线与电热膜电源接口连接,电热膜电源接口与电源连接。电源可以是汽车电源,或者可以是独立的蓄电池。本装置的电热膜直接与车窗表面接触,可快速有效的去除车窗外侧表面和内侧表面的霜冻。电热膜为全透明电热膜,不影响驾驶员视线,使用安全。本装置采用电能加热,除霜过程对环境影响较小,较为环保。

技术研发人员:陈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陈琦
技术研发日:2017.04.26
技术公布日:2017.07.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