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内饰件的燕尾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53362阅读:5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内饰件的燕尾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内饰件的燕尾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工业中涉及到许许多多大小不一的零部件,这些零部件材质不一、大小形状各异,相互之间的连接成为一个难题。尤其是汽车的使用环境较为恶劣,需要考虑震动、泥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现有的汽车零件间的连接方式主要有螺钉固定、粘接、卡扣连接等,其中粘接大多属于永久性的,不能维修更换;螺钉固定连接虽然牢靠但是使用时间长了螺钉受震动影响容易松动脱落;卡扣连接往往结构较为复杂,安装拆卸难度较大。对于要求较高的汽车内饰件来说,粘接所使用的粘合剂容易导致车内异味,而螺钉连接方式既不美观又容易因为螺钉松动产生异响,因此开发一种新型的汽车内饰件连接方式具有很高的实用和经济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汽车内饰件连接方式,该方式摒弃了传统的胶粘及螺丝固定方式,通过一种类似燕尾的结构将零件滑进固定位置卡住,限制其在其他两个方向上的运动。该固定方式结构简单、安装更换方便,在x、y方向上的紧固作用明显。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内饰件的燕尾连接结构,包括凸出的燕尾本体和内凹的连接体,所述燕尾本体包括凸出的接触面a,接触面两侧的弯折部b、c以及延展部d、e,所述连接体包括与燕尾本体相匹配的内凹接触面a',接触面两侧的弯折部b'、c'以及延展部d'、e',所述接触面、延展部与相应的弯折部均为圆弧过渡。

按照上述方案,所述燕尾本体和连接体均为一体结构,由塑料或金属制成。

按照上述方案,所述弯折部b、c与接触面a以及延展部d、e之间的夹角为78.5°,圆弧过渡的半径为3mm。

按照上述方案,所述燕尾本体厚度为2.5mm,接触面a与延展部d或e接触后零贴。

优选的,所述燕尾本体为汽车侧围内饰板,所述连接体为epp材质的发泡产品。其性能和高密度海绵一样,强度和韧性都较强,但容易成型,能起到支持的作用,和金属钣金接触摩擦无异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独特设计的燕尾结构,极大地方便了汽车侧围内饰件的安装和维修更换;(2)固定连接牢靠,不易脱落,零件的紧固程度随着挤压力的增强而加强;(3)不会产生粘结所带来的车内异味以及螺钉固定存在的异响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汽车内饰件的燕尾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汽车内饰件的燕尾连接结构的正视图;

图3为本发明汽车内饰件的燕尾连接结构的右视图;

图4为本发明汽车内饰件的燕尾连接结构的仰视图;

图5为本发明汽车内饰件的燕尾连接结构c-c面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汽车内饰件的燕尾连接结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充分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以下结合及具体实施例及附图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1-6所示,一种新型、易拆装的汽车内饰件的燕尾连接结构,由凸出的燕尾本体和内凹的连接体构成,两者通过凹凸结构进行匹配限制内饰件在前后左右方向上的位移,起到固定连接的目的。该燕尾连接结构整体可以是金属之间或塑料之间的相互连接,或者是金属与塑料之间的连接。

具体来看,凸出的燕尾本体及内凹的连接体均为一体成型结构,可采用注塑的方式成型。其中,燕尾本体为异形结构,包括凸出的接触面a、接触面两侧的弯折部b和c以及延展部d和e;连接体包括内凹的接触面a',接触面两侧的弯折部b'、c'以及延展部d'、e'。弯折部b、c与接触面a以及延展部d、e之间的夹角为78.5°,圆弧过渡的半径为3mm,燕尾本体厚度为2.5mm。

固定状态下,燕尾本体的接触面、弯折部、延展部分别与连接体的接触面、弯折部、延展部紧密贴合,并且随着内饰件受到前后左右方向的挤压作用时,这种贴合固定作用更好。安装或更换时,只需将连接体沿设计方向(附图中为z轴方向)滑入或滑出即可,简单方便。采用本发明的燕尾连接结构,可将子零件牢牢地固定在零件本体上,在某汽车主机厂某型号车型的左右侧围内饰件的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使用效果,年产量8万台以上,经济效益可观,装配复杂度大大降低。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的改变,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内饰件的燕尾连接结构,通过凸出的燕尾本体和内凹的连接体两者相互匹配,实现子零件牢牢地固定在零件本体上的目的,克服了现有汽车内饰件固定所使用的粘接容易导致车内异味、螺钉或卡扣连接容易松动产生异响的毛病。该燕尾连接结构固定连接牢靠、不易脱落,零件的紧固程度随着挤压力的增强而加强,极大地方便了汽车侧围内饰件的安装和维修更换,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龙;张文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三江航天江河橡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6.05
技术公布日:2017.11.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