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33588发布日期:2019-01-16 06:48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辆。



背景技术:

在汽车驾驶舱内,现阶段在音频方面,为了给乘客提供一个可以独立视听的平台,目前还是通过增加独立耳机的方式来播放音频内容。而佩戴耳机的方法,会增加车内部件且长时间佩戴耳机会引起用户的不适甚至损伤听力,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车辆,以有效解决车内空间声场的分区利用和用户隐私保护问题,并进一步减少驾驶室被占用的空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辆本体,所述车辆本体具有驾驶室;

声音定向传输装置,所述声音定向传输装置设置在所述驾驶室内;

多向调节机构,所述多向调节机构与所述声音定向传输装置相连,所述多向调节机构设置成用于调节所述声音定向传输装置的朝向并使得所述声音定向传输装置至少具有第一调节位置、第二调节位置、第三调节位置和第四调节位置,在所述声音定向传输装置处于所述第一调节位置时所述声音定向传输装置适于朝向左前侧座椅上的乘坐区域的头部位置,在所述声音定向传输装置处于所述第二调节位置时所述声音定向传输装置适于朝向右前侧座椅上的乘坐区域的头部位置,在所述声音定向传输装置处于所述第三调节位置时所述声音定向传输装置适于朝向左后侧座椅上的乘坐区域的头部位置,在所述声音定向传输装置处于所述第四调节位置时所述声音定向传输装置适于朝向右后侧座椅上的乘坐区域的头部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多向调节机构包括:转动部,所述转动部与所述声音定向传输装置相连,所述声音定向传输装置通过所述转动部改变所述声音定向传输装置的朝向。

进一步地,所述多向调节机构还包括:自锁部,所述自锁部设置成用于锁定调节后的所述声音定向传输装置与所述转动部的相对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自锁部设置在所述转动部与所述声音定向传输装置之间。

可选地,所述自锁部包括:第一摩擦部和第二摩擦部,所述第一摩擦部设置在所述声音定向传输装置上,所述第二摩擦部设置在所述转动部上,所述声音定向传输装置与所述转动部之间通过所述第一摩擦部与所述第二摩擦部之间的摩擦阻力实现锁定。

可选地,所述自锁部包括:自锁件和多个自锁槽,所述多个自锁槽设置在所述声音定向传输装置和所述转动部中的一个上,所述自锁件设置在所述声音定向传输装置和所述转动部中的另一个上,所述自锁件可在所述声音定向传输装置相对所述转动部转动期间插入并定位配合在任意一个所述自锁槽内,以锁定所述声音定向传输装置相对所述转动部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转动部包括:球槽和球部,所述球部配合在所述球槽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转动部包括: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所述第一转动部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二转动部的转动轴线垂直。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声音定向传输装置设置在所述驾驶室的内顶壁上且所述声音定向传输装置在车宽上位于所述内顶壁的中间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声音定向传输装置包括发声面板和功率放大电路板,所述发声面板和所述功率放大电路板为分体式结构且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进行通讯。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车辆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通过设置多向调节机构,使得同一个声音定向传输装置可以被车内乘员分时段享用,由此有利于减少车内声音定向传输装置的数量,从而大大降低整车成本。此外,减少声音定向传输装置的数量,还有利于减少声音定向传输装置占用的驾驶室的空间,将更多的空间还给乘员,同时有利于提升车内的美观程度。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声音定向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声音定向传输装置与多向调节机构的连接示意图;

图3是自锁件与自锁槽的配合示意图;

图4是自锁件从一个自锁槽向另一个自锁槽移动的示意图;

图5是转动部的一个可选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是驾驶室内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内顶壁1、左前侧座椅11、右前侧座椅12、左后侧座椅13、右后侧座椅14、声音定向传输装置2、发声面板21、发声单元211、功率放大电路板22、多向调节机构3、转动部31、第一转动部311、第二转动部312、自锁件4、自锁槽5、弹簧6、容纳槽7。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图1-图6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可以包括车辆本体、声音定向传输装置2和多向调节机构3。

如图1所示,声音定向传输装置2可以包括发声面板21和功率放大电路板22,且发声面板21与功率放大电路板22可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进行通讯。

可选地,发声面板21与功率放大电路板22可以设置在同一个壳体内,当然,发声面板21与功率放大电路板22也可以采用分体式结构,这样,功率放大电路板22可以隐藏布置,而暴露在外面环境布置的发声面板21的厚度、体积较小,布置方便,占用空间小,布置更加灵活。

声音定向传输装置2的工作原理是:功率放大电路板22将超声电信号输出给发声面板21,发声面板21包括面板本体和发声单元211(发声单元211包括超声波换能器),如图1所示,发声单元211可以为多个,多个发声单元211可在面板本体上呈多排多列分布,发声单元211接收到功率放大电路板22输出的超声电信号后利用自身的超声换能器等将该电信号转变为声波信号输出,从而定向传送给特定区域的车内乘客。

在具体实施例中,车辆本体具有驾驶室,声音定向传输装置2设置在驾驶室内。声音定向传输装置2能够实现声音的定向传输,正对着发声面板21的乘员可以听到该声音定向传输装置2发出的声音,而对除该乘员之外的其他人来说,音量很小甚至没有声音。若在驾驶室内设置多个声音定向传输装置2,便可以使车内乘员同时收听不同的音频,各乘员之间互不干扰,从而有效解决车内空间声场的分区利用和用户隐私保护问题。若在驾驶室内只设置一个声音定向传输装置2,对着发声面板21的乘员可以听到该声音定向传输装置2发出的声音,而不会干扰其他乘员。

多向调节机构3与声音定向传输装置2相连。进一步地,多向调节机构3设置成用于调节声音定向传输装置2的朝向,并且多向调节机构3使得声音定向传输装置2至少具有第一调节位置、第二调节位置、第三调节位置和第四调节位置。多向调节机构3主要用于调节发声面板21的朝向。

在声音定向传输装置2处于第一调节位置时,声音定向传输装置2适于朝向左前侧座椅11上的乘坐区域的头部位置,在声音定向传输装置2处于第二调节位置时,声音定向传输装置2适于朝向右前侧座椅12上的乘坐区域的头部位置。

在声音定向传输装置2处于第三调节位置时,声音定向传输装置2适于朝向左后侧座椅13上的乘坐区域的头部位置,在声音定向传输装置2处于第四调节位置时,声音定向传输装置2适于朝向右后侧座椅14上的乘坐区域的头部位置。

由此,当左前侧乘员不使用声音定向传输装置2时,右前侧或左后侧或右后侧的乘员便可以使用该声音定向传输装置2,从而实现了车内乘员分时段享用同一个声音定向传输装置2,这样有效解决了声音定向传输装置2的闲置问题,同时解决了声音定向传输装置2占用过多的车内空间问题,此外,由于多个乘员共享一个声音定向传输装置2,因此还大大降低了成本。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通过设置多向调节机构3,使得同一个声音定向传输装置2可以被车内乘员分时段享用,由此有利于减少车内声音定向传输装置2的数量,从而大大降低整车成本。此外,减少声音定向传输装置2的数量,还有利于减少声音定向传输装置2占用的驾驶室的空间,将更多的空间还给乘员,同时有利于提升车内的美观程度。

参照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多向调节机构3可以包括转动部31,转动部31与声音定向传输装置2相连,声音定向传输装置2通过转动部31来改变声音定向传输装置2的朝向。具体来讲,声音定向传输装置2绕转动部31可转动,以改变声音定向传输装置2的发声面板21的朝向,使得发声面板21可选择地朝向左前侧座椅11、右前侧座椅12、左后侧座椅13、右后侧座椅14中的一个的乘坐区域的头部位置,以满足该座椅上乘员的需求,具体如图6所示。

图6中实线表示的声音定向传输装置2朝向左前侧座椅11的乘坐区域的头部位置,虚线表示的声音定向传输装置2分别朝向右前侧座椅12、左后侧座椅13、右后侧座椅14中的一个的乘坐区域的头部位置,各个座椅上的乘员可以通过调整发声面板21的朝向,以满足自身对声音定向传输装置2的使用需求。

进一步地,多向调节机构3还可以包括自锁部(如图3和图4所示),自锁部设置成用于锁定调节后的声音定向传输装置2与转动部31的相对位置。由此,可保证声音定向传输装置2的朝向的稳定性,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自锁部设置在转动部31与声音定向传输装置2之间。

可选地,自锁部可以包括第一摩擦部和第二摩擦部,第一摩擦部设置在声音定向传输装置2上,第二摩擦部设置在转动部31上,声音定向传输装置2与转动部31之间通过第一摩擦部与第二摩擦部之间的摩擦阻力实现锁定。由此,声音定向传输装置2的发声面板21可以保持在特定的朝向,以满足特定方向的乘员需求。

在具体实施例中,可以采用摩擦系数较大的衬垫作为第一摩擦部和第二摩擦部,并将该衬垫粘贴到声音定向传输装置2与转动部31的接合部,由此可以实现声音定向传输装置2与转动部31之间位置的锁定。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自锁部可以包括自锁件4和多个自锁槽5,多个自锁槽5设置在声音定向传输装置2和转动部31中的一个上,自锁件4设置在声音定向传输装置2和转动部31中的另一个上,自锁件4可在声音定向传输装置2相对转动部31转动期间插入并定位配合在任意一个自锁槽5内,以锁定声音定向传输装置2相对转动部31的位置。

具体参照图3-图4所示,多个自锁槽5设置在转动部31上,自锁件4设置在声音定向传输装置2上。自锁槽5呈半球形槽,自锁件4与自锁槽5配合的半球形,自锁件4的一端(例如上端)适于与自锁槽5配合,另一端(例如下端)设置有弹簧6,弹簧6处于压缩状态,在弹簧6的弹力作用下,自锁件4弹性地抵压自锁槽5,由此实现声音定向传输装置2与转动部31的位置锁定,避免了声音定向传输装置2在不受力条件下不受控制地任意旋转。在用户手动调节声音定向传输装置2的朝向的过程中,自锁槽5的槽壁将自锁件4向下挤压,进而自锁件4挤压弹簧6,最终自锁件4会被挤出自锁槽5,并部分地被挤压到放置弹簧6的容纳槽7内,从而实现自锁件4的旋转,并使自锁件4进入另一个特定的自锁槽5内,这样乘员便可以随意调整声音定向传输装置2的发声面板21的朝向。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转动部31可以包括球槽和球部,球部配合在球槽内。球槽与球部相配合的方式,可以使声音定向传输装置2相对于转动部31实现方向上的无级调节,由此,声音定向传输装置2的发声面板21可以朝向驾驶室的任意位置。进一步地,在球槽和球部之间填充摩擦系数较大的衬垫,可以实现声音定向传输装置2与转动部31之间位置的锁定。

参照图5所示,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转动部31可以包括第一转动部311和第二转动部312,第一转动部311的转动轴线x与第二转动部312的转动轴线y垂直。具体而言,在具体实施例中,可以将第一转动部311固定在车辆的内顶壁1上,声音定向传输装置2连接在第二转动部312的另一端(例如下端),第二转动部312可以相对于第一转动部311绕x轴转动,由此实现声音定向传输装置2绕x轴的转动,声音定向传输装置2还可以相对于第二转动部312绕y轴转动,第一转动部311和第二转动部312共同作用,由此可使声音定向传输装置2朝向驾驶室内的任意方向,以满足不同座椅上乘员的需求。

参照图6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声音定向传输装置2设置在驾驶室的内顶壁1上,且声音定向传输装置2在车辆宽度方向上位于内顶壁1的中间位置,进一步地,声音定向传输装置2在车辆长度方向上也位于内顶壁1的中间位置。在具体实施例中,声音定向传输装置2可以设置在肘靠后边缘的正上方或斜上方。由此,左前侧座椅11、右前侧座椅12、左后侧座椅13、右后侧座椅14上的乘员均可以轻松触碰到声音定向传输装置2,从而操作声音定向传输装置2,使其朝向自己所在的方向,以满足使用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