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陆两栖摩托车的水面推进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32334发布日期:2019-01-16 06:41阅读:445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陆两栖摩托车的水面推进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到一般车辆的传动系统,具体地说是一种水陆两栖摩托车的水面推进系统。



背景技术:

摩托车是现代交通文明的产物,也是中外各国人们出行、载运以及娱乐最普遍最喜爱的交通工具,但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摩托车还只能在陆地运行。随着经济的不断繁荣、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自然灾害的频频发生,人们对于拥有一辆水陆两栖摩托车的欲望正与日俱增。因此,为摩托车研发增装相关部件、使其具有水面浮渡功能其意十分重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设计科学、结构紧凑、性能可靠、装卸便捷、成本低廉,且可与多种型号的摩托车配套的“水面推进系统”。该套系统由精心设装组合式划水轮辋、摩擦式螺旋桨总成等部件组成,可使车辆在水面浮渡时具有足够的推进力。

本发明是采取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其发明目的的。一种水陆两栖摩托车的水面推进系统,它包括组合式划水轮辋1、摩擦式螺旋桨总成2、电动推杆3和副架4。其中:

组合式划水轮辋1由精心设计的两个左右对称的轮辋圈1a组成,轮辋圈1a上有序设装有若干划水叶片1b和安装孔1c,经紧固螺丝可将两个左右对称的轮辋圈1a有序固装在摩托车后轮的轮辋上。

摩擦式螺旋桨总成2由摩擦轮2a、换向箱2b、u形转臂2c、螺旋桨2d、螺栓2e和螺丝2f组成,其中摩擦轮2a有序固装在换向箱2b的横轴上、螺旋桨2d有序固装在换向箱2b的纵轴上,u形转臂2c的两端设有安装孔、经螺栓2e有序套装在副架4上的预设位置上,u形转臂2c的中间设有安装板、经螺丝2f有序固装在换向箱2b的顶面。

电动推杆3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安装孔,电动推杆3上端的安装孔套装在副架4预设的位置上、其下端的安装孔有序套装在u形转臂2c的预设位置上。

当摩托车在“陆地行驶状态”时,电动推杆3的推杆处于收缩状态、故摩擦式螺旋桨总成2一直静止固定在预设的初始位置上。

而当摩托车进入“水面浮渡状态”后,随着后轮的旋转、组合式划水轮辋1开始划水、由此可推动(在气囊托持下)浮在水面的摩托车向前推进,与此同时,电动推杆3启动、其推杆向下伸出、一并将原处于初始位置的摩擦式螺旋桨总成2迅速推向摩托车的后轮、直至完全与后轮紧密接触,同理随着摩托车后轮的旋转、在摩擦力的作用下摩擦轮2a随之产生提速旋转、由此带动螺旋桨2d旋转、为车辆实现水面浮渡提供强劲动力。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较完美的实现了其发明目的。它较类似产品更具有以下突出优点(即有益效果)。

1、设计科学合理、结构简单紧凑、性能安全可靠。

2、可为车辆实现水面浮渡提供强劲动力。

3、操作简便、装卸便捷、制造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给出的附图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水面浮渡状态的侧视图。

图2为本发明整体结构陆地行驶状态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整体结构陆地行驶状态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中摩擦式螺旋桨总成的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中摩擦式螺旋桨总成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图2和图3可知,本发明包括组合式划水轮辋1、摩擦式螺旋桨总成2、电动推杆3和副架4。

由图1、图2和图3还知,为了较好、便捷地解决车辆水面浮渡所需的动力,特设装了组合式划水轮辋1,并将组合式划水轮辋1设计成了两个左右对称的轮辋圈1a、还在轮辋圈1a上有序设装了若干划水叶片1b和安装孔1c,经紧固螺丝可将两个左右对称的轮辋圈1a有序固装在摩托车后轮的轮辋上。

由图1、图2和图3还知,为了将摩托车发动机的动力便捷高效的转换成车辆浮渡所需得强劲动力、特设装了摩擦式螺旋桨总成2,摩擦式螺旋桨总成2由摩擦轮2a、换向箱2b、u形转臂2c、螺旋桨2d、螺栓2e和螺丝2f有序组装而成,u形转臂2c的两端有序套装在副架4上的预设位置上,u形转臂2c及其摩擦式螺旋桨总成2、可以u形转臂2c的两端为中心、朝摩托车后轮方向摆动。

由图1、图2和图3还知,为了提高动力转换效率,特在换向箱2b横轴的两端分别设装了两个摩擦轮2a、这样即可有效增大摩擦轮2a与车轮的接触面积、显著增大其摩擦力、同时又便于调整摩擦轮2a在换向箱2b横轴上的位置、以更好地适应不同型号的车轮。

由图1、图2和图3还知,为了不影响车辆陆地行驶的功能、特在副架4的合适位置上设装了电动推杆3,当摩托车在“陆地行驶状态”时,电动推杆3的推杆处于收缩状态、故可将摩擦式螺旋桨总成2一直固定在预设的初始位置上。

由图1、图2和图3还知,为了便于实现u形转臂2c和电动推杆3的安装、特设装了副架4,副架4有多种不同型号、通过螺栓可便捷地固装在与之相适应的摩托车车架上。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水陆两栖摩托车的水面推进系统,它包括组合式划水轮辋、摩擦式螺旋桨总成、电动推杆和副架,其中组合式划水轮辋有序固装在摩托车后轮的轮辋上,摩擦轮有序固装在换向箱的横轴上、螺旋桨有序固装在换向箱的纵轴上,U形转臂有序套装在副架上,电动推杆的两端分别有序套装在副架和U形转臂上。该套系统设计科学合理、结构简单紧凑、性能安全可靠,能为车辆实现水面浮渡提供强劲的推进力,且操作简便、装卸便捷、制造成本低廉,故可较好地满足开发各种水陆两栖摩托车的迫切需要。

技术研发人员:赵兴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益阳天华两栖车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6.29
技术公布日:2019.0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