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副驾把手和具有其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64085阅读:15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副驾把手和具有其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车辆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副驾把手和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的普及,人们对汽车功能件的实用性及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硬派越野车。当行驶至复杂路况或激烈驾驶时,更好地保护副驾乘客安全更显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副驾把手。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有该副驾把手的车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副驾把手包括:

把手本体,所述把手本体设在车辆副驾驶座的靠近车门的一侧,所述把手本体内设有安装腔,所述把手本体上设有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过线孔;

饰灯,所述饰灯设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饰灯的连接线穿过所述过线孔与电源连接;

饰盖,所述饰盖设在所述把手本体上以遮盖所述把手本体的内部结构,所述饰盖的至少一部分为透光部以透出所述饰灯的灯光。

进一步地,所述把手本体的横截面大致形成为拱形,所述把手本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副驾驶座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饰灯为一个且设在所述把手本体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饰盖为pc材料件。

进一步地,所述透光部设在所述饰盖上与所述饰灯相对应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透光部上设有透明的图案或文字。

进一步地,所述图案或文字通过真空电镀后镭雕在所述饰盖上。

进一步地,所述饰盖设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与所述饰灯卡接。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副驾把手。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副驾把手,通过在副驾驶座上安装把手本体,把手内安装饰灯,至少一部分为透光部的饰盖设在把手本体上,不仅增加了车内饰外观效果,而且为副驾乘客提供抓握功能,方便乘客上下车,保证乘客乘车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中副驾把手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中副驾把手的又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中副驾把手的爆炸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中副驾把手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副驾把手100;

把手本体10;过线孔11;

饰灯20;

饰盖30;卡接部3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首先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副驾把手100。

如图1至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副驾把手100包括把手本体10、饰灯20和饰盖30。

具体而言,把手本体10设在车辆副驾驶座的靠近车门的一侧,把手本体10内设有安装腔,把手本体10上设有与安装腔连通的过线孔11,饰灯20设在安装腔内,饰灯20的连接线穿过过线孔11与电源连接,饰盖30设在把手本体10上以遮盖把手本体10的内部结构,饰盖30的至少一部分为透光部以透出饰灯20的灯光。

换言之,副驾把手100主要由把手本体10、饰灯20和饰盖30组成,其中,为了给乘客上下车提供方便,把手本体10设在车辆副驾驶座的靠近车门的一侧,如图3所示,把手本体10内设有安装腔和过线孔11,过线孔11与安装腔相互连通,饰灯20设在把手本体10内,饰灯20与连接线相连,连接线穿过过线孔11与电源相连,饰盖30设在把手本体10上,饰盖30可以遮盖把手本体10的内部结构,饰盖30为透光部或其一部分为透光部,透光部可以透出饰灯20的灯光,装饰车内空间。

由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副驾把手100,通过在副驾驶座上安装把手本体10,把手内安装饰灯20,至少一部分为透光部的饰盖30设在把手本体10上,不仅增加了车内饰外观效果,而且为副驾乘客提供抓握功能,方便乘客上下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把手本体10的横截面大致形成为拱形,便于乘客扶持,把手本体10的两端分别与副驾驶座相连,结构稳定,安装方便。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饰灯20的个数可以为一个,饰灯20设为在把手本体10的一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饰盖30采用pc材料加工成型,成本低廉。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透光部设在饰盖30上与饰灯20相对应的位置,透光性好,可选地,透光部上可以设有透明的图案或文字,也可以做成logo字标,饰灯20通电后可以更好的装饰车内空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图案或文字通过真空电镀后镭雕在饰盖30上。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饰盖30设有卡接部31,如图4所示,卡接部31与饰灯20卡接,结构简单。

总而言之,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通过在副驾驶座上安装把手本体10,把手内安装饰灯20,至少一部分为透光部的饰盖30设在把手本体10上,不仅增加了车内饰外观效果,而且为副驾乘客提供抓握功能,方便乘客上下车,保证乘客乘车安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上述实施例的副驾把手100,由于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副驾把手100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不仅增加了车内饰外观效果,而且为副驾乘客提供抓握功能,方便乘客上下车,保证乘客乘车安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的构成和操作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可以理解并且容易实现的,因此不再详细描述。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副驾把手和具有其的车辆,副驾把手包括:把手本体,所述把手本体设在车辆副驾驶座的靠近车门的一侧,所述把手本体内设有安装腔,所述把手本体设有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过线孔;饰灯,所述饰灯设在所述把手本体内,所述饰灯的连接线穿过所述过线孔与电源连通;饰盖,所述饰盖设在所述把手本体上以遮盖所述把手本体的内部结构,所述饰盖的至少一部分为透光部以透出所述饰灯的灯光。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副驾把手,通过在副驾驶座上安装把手本体,把手内安装饰灯,至少一部分为透光部的饰盖设在把手本体上,不仅增加了车内饰外观效果,而且为副驾乘客提供抓握功能,方便乘客上下车,保证乘客乘车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单腾飞;赵海英;宫百艳;绳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1.07
技术公布日:2018.04.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