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系统、输送设备和蓄电系统的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662308发布日期:2018-06-12 18:23阅读:来源:国知局
蓄电系统、输送设备和蓄电系统的控制方法与流程

技术特征:

1.一种蓄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

蓄电器,其搭载于输送设备;

连接部,其能够与外部的电力传输管理装置电连接,在该连接状态下,能够经由所述电力传输管理装置在与外部的电力系统或者1个以上的外部蓄电器之间进行电力传输,其中,该外部的电力系统与所述电力传输管理装置电连接,该外部蓄电器与所述电力传输管理装置电连接;以及

电力传输电路,其被安装在该连接部与所述蓄电器之间;以及

控制部,其具有控制该电力传输电路的功能,

所述控制部构成为具有如下功能: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电力传输管理装置电连接的状态下,根据从所述电力传输管理装置给予的指令执行第A控制处理,该第A控制处理是以进行所述蓄电器与所述电力系统之间的电力传输的方式,控制所述电力传输电路;以及在由所述蓄电器和所述外部蓄电器构成的多个蓄电器的充电率的相互的偏差程度为规定的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在执行所述第A控制处理之前,为了减少所述偏差程度而根据从所述电力传输管理装置给予的指令执行第B控制处理,该第B控制处理是以经由所述电力传输管理装置进行所述蓄电器与1个以上的所述外部蓄电器之间的电力传输的方式,控制所述电力传输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电力传输管理装置给予所述控制部的指令包含放电指令和充电指令中的任意指令,

所述控制部构成为,在给予了所述放电指令的情况下,以进行所述蓄电器的放电的方式控制所述电力传输电路,在给予了所述充电指令的情况下,以进行所述蓄电器的充电的方式控制所述电力传输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第A控制处理相关的所述放电指令是将所述蓄电器的充电率为规定的第1阈值以上作为必要条件而给予所述控制部的指令。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蓄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第A控制处理相关的所述充电指令是将所述蓄电器的充电率为规定的第2阈值以下作为必要条件而给予所述控制部的指令。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蓄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能够从所述蓄电器向2个以上的所述外部蓄电器进行电力传输的状态下执行如下的所述第B控制处理:在该第B控制处理中,进行所述蓄电器的放电。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蓄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蓄电器和所述外部蓄电器中的、与该蓄电器一并进行充电的外部蓄电器和该蓄电器的总个数大于进行放电的外部蓄电器的个数的状态下执行如下的所述第B控制处理:在该第B控制处理中,进行所述蓄电器的充电。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蓄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还具有如下功能:在通过所述第A控制处理进行了所述蓄电器的充电或者放电的情况下,从所述电力传输管理装置取得表示累计的回报值的增加的数据;以及通知与所述回报值的变化相关的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蓄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还具有如下功能:在通过所述第B控制处理进行了所述蓄电器的放电的情况下,从所述电力传输管理装置取得表示所述回报值的增加的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蓄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还具有如下功能:在通过所述第B控制处理进行了所述蓄电器的充电的情况下,从所述电力传输管理装置取得表示所述回报值的减少的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蓄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通过所述第B控制处理进行了所述蓄电器的放电的情况下的该蓄电器的每单位放电量的所述回报值的增加量,大于通过所述第A控制处理进行了所述蓄电器的放电的情况下的该蓄电器的每单位放电量的所述回报值的增加量。

11.一种输送设备,其中,

该输送设备具有权利要求1~10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蓄电系统。

12.一种蓄电系统的控制方法,该蓄电系统具有:蓄电器,其搭载于输送设备;连接部,其能够与外部的电力传输管理装置电连接,在该连接状态下,能够经由所述电力传输管理装置在与外部的电力系统或者1个以上的外部蓄电器之间进行电力传输,该外部的电力系统与所述电力传输管理装置电连接,该外部蓄电器与所述电力传输管理装置电连接;以及电力传输电路,其被安装在该连接部与所述蓄电器之间,

该蓄电系统的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如下步骤:

第一步骤,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电力传输管理装置电连接的状态下,以进行所述蓄电器与所述电力系统之间的电力传输的方式,控制所述电力传输电路;以及

第二步骤,在由所述蓄电器和所述外部蓄电器构成的多个蓄电器的充电率的相互的偏差程度为规定的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在执行所述第一步骤的处理之前,以经由所述电力传输管理装置进行所述蓄电器与1个以上的所述外部蓄电器之间的电力传输的方式,控制所述电力传输电路,使得减少所述偏差程度。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