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中控台扶手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44770阅读:43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内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中控台扶手组件。



背景技术:

汽车内饰中的中控台是指位于主驾驶座椅和副驾驶座椅之间,安装有换挡、开关盒和杯托的总成零件。一般中高档车上的中控台都会提供带有扶手的配置,用于搁置手肘休息。而扶手下面一般作为储物空间使用,因此扶手需要经常开启及关闭,而扶手的开启和关闭通常是通过锁舌结构实现的。

但是,目前一般的锁舌结构是通过按压、压缩弹簧,锁勾沿固定轨迹直线运动,实现扶手的打开和关闭。由于弹簧反复使用后,容易变形失效,造成扶手的性能不稳定,并且结构复杂、成本高。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性能稳定、结构简单、成本低的汽车中控台扶手组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性能稳定、结构简单、成本低的汽车中控台扶手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汽车中控台扶手组件,包括扶手上部、扶手下部和锁舌本体,所述锁舌本体为弹性件,所述锁舌本体包括外侧板、内侧板、转轴和锁钩部,所述转轴从所述外侧板伸出安装在所述扶手上部并能够绕自身的中心转动,所述外侧板延伸到所述扶手上部之外,所述内侧板与所述扶手上部的上部底板抵靠,所述锁钩部伸入到所述扶手下部并与所述扶手下部的锁扣相配合。

进一步地,初始状态时,所述外侧板和所述内侧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锁钩部垂直于所述外侧板和所述内侧板所在的直线。

进一步地,所述外侧板、所述内侧板、所述转轴和所述锁钩部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拨动所述外侧板时,所述外侧板带动所述锁钩部绕所述转轴的中心转动,所述锁钩部从所述锁扣中脱离,所述内侧板挤压所述上部底板并保持不动。

进一步地,所述扶手上部从上向下依次包括表皮、泡棉、上部骨架和所述上部底板,所述转轴安装在所述上部骨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扶手下部从上向下依次包括饰板和下部骨架,所述锁扣形成在所述下部骨架上,所述锁钩部穿过所述饰板伸入所述下部骨架中。

进一步地,所述锁舌本体由塑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锁舌本体为弹性金属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由于仅设置了弹性件制成的锁舌本体,锁舌本体的锁钩部与锁扣相配合实现扶手组件的关闭。当需要打开扶手组件时,拨动外侧板,外侧板带动锁钩部绕转轴的中心转动,使得锁钩部从锁扣中脱离,实现扶手上部与扶手下部的分离,将扶手组件打开。松开外侧板后,外侧板和锁钩部回复到初始位置。当需要再次关闭扶手组件时,向下推动扶手上部,使锁钩部再次与锁扣锁合。本实用新型利用锁舌本体自身的弹性变形来实现与锁扣的分离和配合,不需要单独设置弹簧,性能稳定、结构更加简单、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应当理解: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汽车中控台扶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对照表:

1-扶手上部 2-扶手下部 3-锁舌本体

11-表皮 12-泡棉 13-上部骨架

14-上部底板 21-饰板 22-下部骨架

221-锁扣 31-外侧板 32-内侧板

33-转轴 34-锁钩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容易理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实用新型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全部或视为对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

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汽车中控台扶手组件,包括扶手上部1、扶手下部2和锁舌本体3,锁舌本体3为弹性件,锁舌本体3包括外侧板 31、内侧板32、转轴33和锁钩部34,转轴33从外侧板31伸出安装在扶手上部1并能够绕自身的中心转动,外侧板31延伸到扶手上部1之外,内侧板32与扶手上部1的上部底板14抵靠,锁钩部34伸入到扶手下部 2并与扶手下部2的锁扣221相配合。

其中,扶手上部1为用于支撑人体手臂的部位,扶手上部1可以翻转打开。扶手下部2与车身固定,并且能够用于储物。锁舌本体3用于锁定扶手上部1和扶手下部2,当扶手组件关闭时,锁舌本体3的锁钩部34与扶手下部1中的锁扣221锁合;当扶手组件打开时,锁钩部34从锁扣221中脱离。

本实施例中,转轴33位于外侧板31的某一段,或者位于外侧板31 与内侧板32的交界处。初始状态时(即未拨动外侧板31时),外侧板31 和内侧板32位于同一直线上。而锁钩部34大致垂直于外侧板31和内侧板32所在的直线。

由于锁舌本体3为弹性件,外侧板31伸出到扶手上部1之外,转轴 33与扶手上部1活动连接,内侧板32与扶手上部1的上部底板14抵靠。

如图1所示,当需要将扶手组件打开时,向上拨动外侧板31,此时内侧板32会挤压与其抵靠的上部底板14的相应部位,内侧板32保持不动。外侧板31带动转轴33和锁钩部34顺时针转动,锁钩部34从锁扣 221中脱出。此时,外侧板31、转轴33和锁钩部34的组合与内侧板32 连接的部位发生弹性变形,使得内侧板32保持不动的情况下,外侧板31、转轴33和锁钩部34能够转动。锁钩部34与锁扣221解锁后,扶手上部 1向上翻转,扶手组件打开,暴露出扶手下部2中的储物空间。

当松开外侧板31后,外侧板31、转轴33和锁钩部34在弹力的作用下回复到初始状态。

当需要将扶手组件关闭时,如图1中,沿F力的方向推动扶手上部1,使扶手上部1向下翻转,锁钩部34再次插入到扶手下部2中。锁钩部34 的a面沿锁扣221的b面滑入,实现锁合。扶手上部1与扶手下部2再次锁定。

本实施例中由于仅设置了弹性件制成的锁舌本体,锁舌本体的锁钩部与锁扣相配合实现扶手组件的关闭。本实施例利用锁舌本体自身的弹性变形来实现与锁扣的分离和配合,不需要单独设置弹簧,性能稳定、结构更加简单、成本更低。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扶手上部1从上向下依次包括表皮11、泡棉12、上部骨架13和上部底板14,转轴33安装在上部骨架13上。

上部骨架13上开设有安装孔(图未示),转轴33插入到安装孔中,并能够在安装孔中转动。

其中,表皮11用于驾驶员搁置手肘的表皮零件,一般是皮革的,并带有装饰缝线,包覆在上部骨架13上。

泡棉12位于在表皮11和上部骨架13之间,用于增强驾驶员的舒适性。

上部骨架13为扶手上部1的支撑结构,为表皮11和泡棉12提供安装包覆提供固定结构。

上部底板14为扶手上部1的下饰板,扶手组件打开时能看到,与上部骨架13用螺钉连接,形成扶手上部1。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扶手下部2从上向下依次包括饰板21和下部骨架22,锁扣221形成在下部骨架22上,锁钩部34穿过饰板21 伸入下部骨架22中。

其中,饰板21为下部骨架22的上饰板,扶手组件打开时看到,与下部骨架22卡接在一起。

下部骨架22的锁扣221,为扶手的关闭提供止位结构。

较佳地,外侧板31、内侧板32、转轴33和锁钩部34一体成型。

本实施例中,锁舌本体3由塑料制成。

较佳地,锁舌本体3也可以为弹性金属件。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